3. 大陸(Main Land):大多數台灣人都將中國說成大陸,殊不知世界上還有美洲大陸,非洲大陸,歐洲大陸,澳洲大陸等,一般外國人口中所說的Main Land China是指『中國大陸』,或是簡稱China,它們口中的China都是指中國大陸,絕對不是台灣的所謂Republic Of China(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統派人士把China故意說成『中華』,就以為這個China『中華』和中國北京政府所說的China『中國』是不一樣,包括全世界的國家都將Chinese Taipei當作『中國』臺北,只有台灣政府硬是將Chinese Taipei說成『中華』臺北,請問同樣的英文Chinese說成『中國』或『中華』有何兩樣?這與自慰有何不同,沒有自欺欺人嗎?真是「莊孝維」。
4. 中華民國 Republic Of China(簡稱ROC):早在1970年退出聯合國就已不存在,已由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中華人民共和國所取代,而且全世界叫R.O.C的國家有很多,譬如Republic Of Central Africa中非共和國,位於南美洲的Republic Of Chili智利等,所以、凡是有機會到世界各國旅行的台灣人,無論您到哪一個國家,您只要告訴它們您是Taiwan台灣來的,它們幾乎都知道,如果您說您是來自Republic Of China所謂的中華民國,根本沒有人聽得懂的,還常被誤判成天安門殺人不扎眼的中國人。在過去大家樂最風行的時候,有人戲謔R.O.C為Republic Of Casino『睹博共和國』,亦有戲謔為Republic Of Corruption『貪汙共和國』,甚至亦有人戲稱Republic Of Crazy『瘋子共和國』等,所以、所謂的R.O.C並非只是中華民國,況且世界上早已沒有所謂的中華民國,那是世界大笑話。
6. 自稱XX先生:全世界哪有介紹或稱呼自己是某先生,一個號稱教育普及率居全球數一數二的國家,竟然在Call in的節目裡,時常聽到Call in的人說:主持人您好,我是彰化某先生,您想主持人會分辨不出您是男的還是女的嗎?最多也只能說:敝姓某某,或是我姓什麼,實在是貽笑大方,包括西方人在第一次和陌生人見面握手的時候,也都是在伸手和對方第一次碰面的人說:I am Johnny Huang, nice to meet you(我是強尼、黃),絕不會說:我是Mr. Johnny Huang(我是強尼、 黃 先生),真不解政府為什麼沒給人民多一些國際常識的教育,難道教育普及率只須要讓人民有所謂的學歷和文憑就夠了嗎?讓人民有豐富的基本常識,才是國家的顏面啊!
11. 坐車禮節:一般人都知道,有錢人家大都聘請私人司機開車,老闆都坐在後座,可是、在台灣您會經常看到很多開車的 先生坐在前面的駕駛座,太太和小孩坐在後座,讓很多來台灣觀光的外國人都誤以為很多的台灣人都僱用私人司機,當然、住在台灣的人大都可以理解是因為有小孩的關係,依規定行車中為了安全起見,坐在前座的人不能抱著小孩,所以、前幾年交通部亦在立法院通過了制定交通規則,規定有小孩的家庭。
行車中必須在車子的後座備有懸掛於後車座的嬰兒椅,這是為了行車的安全,全世界皆如此規定,讓小孩子們從小養成每逢出門就必須坐在車子的後座,這也是讓小孩子從小就學習獨立的一種很好的教育,但是、部份的台灣父母一來可能欠缺這方面的常識,因為沒有人教它們,二來過度縱容和寵愛小孩,總以為讓小孩獨自坐在車後面於心不忍,問題是您若不願意從小就讓它養成習慣,您又如何期待它將來長大後能夠獨立?而且這種不符一般常識的習慣一旦養成,就常會在國際場合讓人看笑話,個人就曾目睹有台灣小留學生家長到外國的單親寄養家庭(Home stay)探視它們小孩時,這位單親的外國寄養家庭的女主人總難免來者是客,就熱誠開車想帶台灣來的學生媽媽和小孩一起上餐館用餐,結果那位台灣媽媽卻和它的小孩坐在女主人車子的後座,外國家庭的女主人一直要這位孩子的媽媽坐到前座,由於這位台灣媽媽的外文又不好,只有不斷的搖手表示她不用坐前面,這就是太欠缺基本常識,像這位有錢送孩子到外國留學的家長,卻如此缺乏生活常識,這難道不是政府的失職嗎?沒錢雖然是萬萬不能,但是、像這 種欠缺國際基本禮節和缺乏生活常識的有錢人,又有意義嗎?
13. 握手禮節:與人握手是人與人見面時的基本禮節,不管是在公共的交際場合,還是在親友間的私人聚會,無論初次或是再度見面,都應主動伸出手與人握手,一方面顯現你的自信,亦證明你是見過場面的人,有社交經驗的人,才會這麼落落大方,只有伸手去做,別空口去說,因為沒有善意的行動看不出真善,一般人可能會忘記你所說的,忘記你所做的,但他們不會忘記你所給他們的感覺。
而無論是初次見面,或是再次見面與人禮貌性握手時,都必須用你的整隻手親切的握住對方,讓對方感到你的熱誠,有很多人可能見識不多,涉世不深,結交範圍不夠廣泛,與人握手時,總是以半隻手,或大約3分之1的手指與人握手,不但不禮貌,也馬上讓人覺得不夠熱誠,沒有親切感,有點應付的味道,不但欠缺自信,不夠大方,缺乏基本的國際常識,行家一看,馬上可以窺視出你的社會層次。
台灣一位前副總統的夫人,曾經出席一場芝加哥大學活動時,與大學校長握手時,只伸出兩三根手指頭,疑似害怕別人沾汙了她的手,事後曾被眼尖的記者拍攝到這個鏡頭,隔天被刊登在當地的媒體上,貽笑國際,貴為一國副元首的夫人,竟然如此缺乏國際常識。握手當然亦不能握到對方感到不舒服。
任何場合與人初見面,第一除了主動伸出熱誠的手示意要與對方握手以外,接著就是主動遞上名片,這是善意的表達,也是社交禮儀的基本禮節,除了表示您的善意和誠意,更證明您是以誠待人,很坦誠的表示願意和對方交誼,這和中國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在第一時間都是把每一個人都當成是壞人,這和西方文明國家的人,在第一時間都把每一個人當成好人,胡適先生有一句名言: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有疑處不疑。
14. 跟人家講話時一定要雙眼看著對方,當別人在發言時,不要輕易插嘴:這是非常基本的重要禮節,當您在跟別人說話時,或是別人在跟您講話的時候,眼睛一定要正面看著對方,絕不能斜眼,或眼睛看著別人,當對方在講話時一定要專心,仔細聽清楚,千萬不要輕易插嘴,如真的有必要插話,亦應該正眼對著講話的人做個手示,或舉手,才不會失禮,亦才不會事後發覺有所疏失和落差。
15. 名片的重要:工商社會與農業最大的不同是人與人之間有越來越多的頻繁互動,才能更加相互瞭解,越多的瞭解,才能增加互信,有穩固的互信基礎,才會成為深交,有深厚的友誼,才可能談心,傾訴心聲。
任何場合與人初見面,第一除了主動伸出熱誠的手示意要與對方握手以外,接著就是主動遞上名片,這是善意的表達,也是社交禮儀的基本禮節,除了表示您的善意和誠意,更證明您是以誠待人,很坦誠的表示願意和對方交誼,這和中國教育「防人之心不可無」有很大的差別,中國人在第一時間都是把每一個人想像成可能是壞人,這和西方文明國家的人,第一時間都把每一個人想像為好人,套一句胡適先生有一句名言:做學問要在不疑處有疑,待人要有疑處不疑。
台灣因為治安太差,有些人可能顧及自身安全,不想輕易給人名片,或是和人交換名片,這是個非常不得體,也是非常不正常的觀念,如果真有安全的考量,亦可以去租個信箱,然後在名片上印上郵政信箱,但這亦不符社交禮儀的基本禮節。
在台灣這個不正常的社會,名片某種程度被誤導為代表身份、行情和地位,尤其許多的人長期被誤導沒有做生意的人,不能印名片,這是讓人感覺很奇怪,亦很不可思議的想法。
名片分為【商業用名片(Business Card)】。以及【私人名片,(Name Card)】,有不少西方文明國家的家庭主婦,大都隨身攜帶私人Name card的名片,無論是私下或是和另外一半出席社交場合時,都會非常主動的遞上私人名片,這是非常基本的社交禮節和禮貌。
私人名片只須要印上名字、通信地址、聯絡電話即可,否則、您經常有機會在親朋好友聚會場合,碰到一些新認識的朋友時,大都只是說聲:您好!我姓黃,請問您貴姓?不管對方告訴您姓什麼,事後您總是很容易忘記對方姓什麼?叫什麼名字?日後若再有機會碰面,就會顯得很尷尬,很不好意思的。
在台灣有一種履見不鮮,當第一次見面後,告別時總習慣性順口叫人家有空來您家玩,但是、您若沒有給對方名片,沒有地址,亦沒有聯絡電話,甚至搞不好包括您自己和對方連相互的姓名都已忘記,請問對方如何去您家做客?台灣社會長期以來總是被誤導為:好像沒有做生意就不能印名片,這完全是錯誤和落伍的觀念,和人家結識打交道,本就應該讓人家知道您是誰,否則、如何相互交往。
商業Business card名片的使用範圍比較屬於有商業或從事公共事務的人,使用商業名片,亦是方便讓新客戶、新同,交禮儀。現代人參與社交活動的頻率非常多,隨身攜帶名片是現代人必備的基本日常用品之一,通常在一般的公共場合,與人見了面,除了相互寒暄問好以外,若遇上有新的朋友時,除了亦是應該主動的伸出手大方的和對方握手之外,亦必須同時遞上名片,貌,倘對方亦是在社會上有一定層次的人,它亦會主動拿出它的名片和您交換,這是禮貌。
16. 卡片:可分為萬用卡、生日卡、謝卡、賀卡、在現代人日常生活當中,時常有機會在年節或是親朋好友特別的日子,送個禮物,碰上比較大的節慶日時,亦常會有在同一時間,一下子來了很多親友,而每個人亦都可能隨身攜帶一份禮物,進門後大都把禮物,依蕭規曹隨跟著第一位進門的客人擺放在一起,過了一陣子等客人全部離開後,主人卻常因難以分辨每份不同的禮物是誰送的而感到很困擾,倘大家都養成一種隨身攜帶名片習慣,就在您購買禮物的同時,順手在禮物上面貼一張名片,不就很容易分辨送禮的人是誰,相同的,不管您是送禮的客人,還是接受禮物的人,都會感到非常的進步與實際。然而有點遺憾的是,在台灣卻鮮少有人在推動這樣的社交禮節。
17. 隨身攜帶家人照片:只要曾經和文明國家的人共事過,有機會接觸國際事務的人,都可以在公開的場合看到先生或太太,經常從皮夾子或皮包裡拿出它們全家人的照片,秀給在場的人看,一來這代表著一個人多麼重視及愛它家人的表現,二來、代表這樣的人都非常無私正派,總是在最佳的時機裡,讓初識或相識一段時間的週遭人士、同事、客戶、或是下屬,意識到他(她)已有家室,且深愛著它(她)的家庭,可以避免無謂的困擾,這在台灣社會並不多見,值得大家共同相互影響和推廣。
學習尊重他人、多一點慈悲心,愛自己,也要愛你的家人、鄰居和敵人。常將「我、我…」掛在嘴邊的人,會變成以自我為中心,會變成隻關心自己利益,不太去關心別人。金錢跟物質提供給我們的快樂有限,真正帶給我們快樂的是平靜的心靈。一個人的健康跟情緒有很直接關聯,如果心情可以保持平安喜樂,人就可以維持健康。
18. 打哈欠或是打噴嚏:有非常多的台灣人在公共場合不管是打哈欠或是打噴嚏時,大都不僅不懂得應該用手遮著嘴巴,避免張開著大嘴巴,或是將噴嚏噴到它人身上,甚是不雅,甚至更不懂得適時或隨時向在場的人說聲:對不起或是抱歉(Excuse me)。
19. 吃東西咀嚼食物:吃東西咀嚼食物的時候,嘴巴必須合著咀嚼食物,不能張開著嘴巴吃東西,更不能有嘰嘰渣渣的聲音,另外、亦不能食物還在嘴巴裡,尚未吞下肚,就搶著說話,讓人家看到你滿嘴巴都是咀嚼半碎的食物,非常不得體,切記。
20. 講電話基本禮節:在台灣除了公司行號,大都聘有經過專業訓練接電話彬彬有禮的總機小姐以外,一般小公司或是私人住家在日常接電話的習慣上,都有極待加強之處,以西方人普遍接電話的習慣,大都會先說:Hello!(哈囉!)並報上自己名字:I am Johnny Huang, Can I help you?或是 May I know who is calling please? 亦即請問您是誰?然後說:One moment please請等一下,或是One second please請稍待,倘遇來電要找的人不在時,就會說:I am sorry, he (she) is not in right now, can I take message?對不起,他(她)現在不在,我能不能幫您留話?
曾經有一項調查報告說:普遍的台灣一般家庭在電話鈴響時,拿起電話機的人通常都是:喂!找誰?等一下,然後就把電話轉給打電話來要找的人,說:喂!電話啦!或是來電者要找的人不在時,也是一句簡單的:不在,就掛掉對方電話。這項調查顯示一般的家庭,並沒有很多的人接到電話時是非常有禮貌的說:喂!您好,我是黃某某,請問您要找誰?請您等一下。或是對不起,他(她)現在不在,我能不能幫您留話?這一類的基本講電話禮節模式和口吻,在台灣確實很有改進的空間。作者: beer 時間: 2011-11-15 16:59
21. 用請和叫的差別:叫其實是很不禮貌的,一般的台灣人總習慣去叫某某人來,鮮少會用去請某某人來,如有很多的父母親亦是習慣性跟大的小孩說:去叫爸爸(媽媽)回來吃飯,如果改成去【請】爸爸(媽媽)回來吃飯,不是更能夠讓人感到更不一樣嗎?包括父母親要年紀較長的孩子去叫小一點年紀的孩子,亦應該學習改說:去請弟弟來一下。有機會接觸西方人的日常生活習慣的人,應不難注意到,他(她)們都是說:Can you please ask David to come here for a minute?thank you。意思是說:能不能麻煩您去請大衛David來一下,謝謝您。譬如:Can you please ask your Dad to return my call ? thank you,意思是可不可以麻煩您請令尊回個電話給我?這種口 吻聽起來讓人感覺很溫馨,很親切,很舒服,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