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大家一起拒吃「魩仔魚」吧! [打印本頁]

作者: ausfarmer    時間: 2012-6-7 10:05     標題: 大家一起拒吃「魩仔魚」吧!

主旨: 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點評:知道魩仔魚是「魚苗」後,你還吃得下去嗎?
~~~請多多轉寄別在吃了!!!功德無量

你吃過魩仔魚嗎?沒吃過很好,吃過的民眾千萬不要再吃了!現在的魚,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還在吃奶嘴的時候,就被當作「魩仔魚」給撈上桌。根據水產試驗所的報告指出,魩仔魚其實是「200多種魚的魚苗」,至今市場依舊買得到;如果繼續吃下去,沿岸漁業可能會完全滅亡。
▲魩仔魚「實質上」是200多種魚苗的統稱!(圖/取自廖鴻基部落格)
老一輩的媽媽常說:「魩仔魚營養啊,有豐富的鈣質。」事實上魩仔魚根本不是一種魚,而是「魚苗」的統稱!最早研發出雙拖網捕魚的是日本,但日本政府發現,這種捕魚方式會毀了整個國家的海洋生態,早早就禁止使用。然而台灣卻在1977年大量引進日本的雙拖網捕魚法,大肆捕撈之下甚至還將魩仔魚「外銷」給日本!而台灣的漁獲量,也從1977年開始直線下墜。
海洋作家廖鴻基在與老船長聊天時,聽到老船長感傷的說:「現在的魚仔,連談戀愛的機會都沒有。」討海討了四、五十年,卻眼見台灣的漁業在最近幾年崩壞,自然感觸良多;現在許多漁夫連還在吃奶的魚苗都不放過。這些魩仔魚是整個沿岸海洋魚類的數量基礎,牠們長大後可能生小魚,個體經濟價值也更高;但是台灣人卻愛吃魚苗,早早扼殺了牠們的機會。
▲一餐魩仔魚就可能吃掉數千條!(圖/取自廖鴻基部落格)
「人不吃魩仔魚不會怎樣,但牠卻是許多魚類賴以生存的食物。」根據統計,一米杯的魩仔魚,就可能多達5400尾魚苗!如果再不嚴格禁止魩仔魚的販售與捕撈,台灣沿岸很快就會無魚可撈(其實現在也差不多了),真正成為「只有海鮮、沒有海洋」的惡劣國家。如果市場上繼續販售俗稱「魩仔魚」的魚苗、人民也選擇繼續購買,海洋版「寂靜的春天」很快就會到來。
編按:
我必須說老實話,廖鴻基老師是我老師,所以我在課堂上聽過的,比這篇文章還要多一些;有雲友提出「網路追追追」的文章來反駁「不該吃魩仔魚」的說法,現在我來針對追追追在最後引用的「漁業署結論」做簡單回應:
漁業署結論一、魩仔魚是由鯷科、鯡科魚類之仔稚魚組成,並非文章中所稱兩百多種魚類幼苗的統稱。
第一個結論,顯然是以「學術上」做區別;然而在現實情況下,人們在捕撈、販賣魩仔魚的時候,是不可能一條一條去分辨的,加上魚苗也沒這麼好分。
因此,就「實質上」而言,魩仔魚的確是兩百多種魚苗的統稱!而這個說法是來自水產試驗所,也不是廖老師自己掰的。
漁業署結論二、該文強調,目前政府已有相關的作法,「目前已輔導相關縣政府公告各該縣轄區海域魩鱙漁業管理規範,規範距岸五00公尺內海域為禁漁區,每年六月一日至八月三十日為禁漁期。」未來也會逐年淘汰捕撈。
然而日本卻是「早早放棄雙拖網捕撈」魩仔魚,看出差異了嗎?台灣漁業已經快要乾枯了,卻還在「未來逐年淘汰」;等到那個未來真的來了,也不用淘汰了,因為沿海只剩下海帶。
追追追文中還引用「王友慈」博士的說法,提到「吃也不對、不吃也不對」的窘境;不吃居然是因為「對國人的營養需求有影響」。(註:這疑似網路追追追作者自行臆測補充,非教授言。)
記者已經好幾年沒吃魩仔魚了,我還是活得健健康康的,跑三千公尺只要十二分半。但是魩仔魚對於其他魚類卻是必要的糧食,文中怎麼沒提到?
人類不吃魩仔魚,還是可以活得好好的;但是其他魚類缺乏食物來源,卻是會引發危機的。文中王博士還提到可以從東南亞進口,真是可怕的說法。問題根本在於:「我們不該吃魚苗!」
▲魩仔魚也是其他魚類食物來源。(圖/翻攝自《菜市場魚圖鑑》)
關於「魩仔魚」混獲與種類的相關資訊:
這裡我引用部分海洋大學謝豐任碩士論文《台灣地區週邊水域魩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之研究》的摘要做為補充(指導教授正是王友慈),以彌補許多民眾的困惑;下方延伸閱讀有碩士論文全文電子資料,歡迎自行至國家圖書館註冊、參考。
該研究指出,台灣週邊海域的魩仔魚,魚類組成分別會就「時間」、「空間」上有所不同,不能一概而論。在梗枋、枋寮、萬里及福隆是以「刺公鯷」及「異葉公鯷」最多,淡水與新竹則以「沙丁」及「刺公鯷」的漁獲率較高。台中海域則以「綾鯷」及「刺公鯷」數量較豐。
然後是許多民眾疑惑的「混獲」率,也是「魩仔魚實質上是200多種魚苗」的說法來源;由於漁民在捕撈時,不可能一條一條魚苗去辨別,一定會有許多混獲情形發生。以下是該研究所指出的混獲率與種類:
【混獲率】
淡水海域之月別混獲率:0.84~76.65%
新竹、台中、枋寮及梗枋海域之月別混獲率:0.31~18.77%
福隆及萬里海域之月別混獲率:低於8.49%
【混獲魚種】
淡水海域:狗母魚科、鰏科、鎖管、沙鮻、鰕虎魚科及鰺科。
梗枋海域:沙鮻、鰏科、狗母魚科、鰕虎魚科、鯛科及天竺鯛科。
枋寮海域:鰏科、鎖管、沙鮻科、狗母魚科、蛇鰻科、金線魚科及天竺鯛科。
新竹海域:沙鮻科、鰏科、鯛科、臭都魚科、鯔科及大眼海鰱。
台中海域:鰏科、湯鯉科、鰕虎魚科、鯛科及沙鮻科。
福隆海域:雀鯛科、狗母魚科、鯔科。
萬里海域:鯛科、天竺鯛科、鰺科及鰏科。
至於魩仔魚捕獲方式,通常是以「雙拖網、流袋網」等網具捕撈,其網目大小為0.2 cm × 0.2 cm,主要漁獲物為年齡2-4週,體長4 cm以下之魩仔魚,1977年引進使用。(出處:水產試驗所)
漁業相關延伸閱讀:
►論壇/正視我國沿近海漁業資源枯竭
►謝豐任碩士論文《台灣地區週邊水域魩仔魚漁業混獲特性之研究》(國圖)
►王友慈、曾萬年《淡水河口仔稚魚的季節性豐度及種類多樣性之研究》(林務局)
►拒吃魩仔魚(廖鴻基)
►發現海洋新物種 兼具植物與動物特徵!


原文網址: 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 ETtoday生活新聞 | ETtoday 新聞雲 http://www.ettoday.net/news/20120511/45523.htm#ixzz1vEJ0Umyc
作者: indu    時間: 2012-6-11 03:58

為什麼要吃其他生命?
當人絕對可以不殺害生命以維持生活,何以非得吃畜生肉不可?
應該要說的--大家一起拒吃肉!
作者: 黑面    時間: 2012-6-12 01:39

主旨: 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只有海鮮、沒有海洋!世界上根本沒有「魩仔魚」
點評:知道魩仔魚是「魚苗」後,你還吃得下去嗎?
~~~請多多轉寄別在吃了!!!功德無量
...
ausfarmer 發表於 2012-6-7 10:05


拒吃「魩仔魚」是一回事.

世界上有沒有「魩仔魚」是另一回事.

來看看漁撈業者又怎麼說 -- 湧升海洋部落格 / 台灣的魩仔魚

魩仔魚是什麼呢?基本上它是魩鱙的通稱,主要是一大群由多種公鯷及小公魚的鯷魚組成的長不大的小魚群


以下是黑面的看法:

自然界裡本來就有一些體積小小的小魚, 他們並不是大魚的幼苗.

有些小魚有群聚性, 事實上, 大魚吃小魚, 本來就是常態, 因此, 演化的結果, 能夠留存到現今的小魚, 一定都是繁殖能力特別強的, 而且群聚性也是一種維繫是待生命而發展出來的現象. 就好像非洲大陸的一些草食性動物, 為了免於肉食性動物的滅種威脅而形成群聚現象.





也因為這些小魚有群聚性現象, 捕撈這些群聚性的小魚「魩仔魚」才有經濟價值.

不過, 因為隨著人類的捕撈技術的發展, 除了網目可以越做越小外, 拖往也越做越大, 加上探測這些群聚性「魩仔魚」的技術也越來越發達, 真有可能有一天, 這些群聚性「魩仔魚」會趨近於零.

FAO從1954年起開始有台灣魩鱙漁獲的統計,在1954-1989年間全部算作鱙仔魚,1989年起開始分為魩與鱙。在1976年以前每年魩鱙漁獲年產量都維持在1萬噸以上,此後漁獲量開始快速下降,最近10年的漁獲量則維持在1-2千噸間(統計圖請參考 湧升海洋部落格 / 台灣的魩仔魚)。


不可否認, 確實會有其他(大魚)魚種混雜於「魩仔魚」魚群中, 這就是所謂的「混獲」.

由於許多其他魚類的仔稚魚會混在魩鱙魚群中,造成混獲的現象,因此在每年夏季這些大型魚的繁殖期間是禁止捕撈魩仔魚的


如果適度的管理可以被確實的執行, 有什麼理由反對捕撈「魩仔魚」?

黑面不認為混雜於「魩仔魚」魚群中的大魚, 會因為隨著「魩仔魚」而被捕撈到滅種.    黑面認為混雜於「魩仔魚」魚群中的大魚的幼魚, 只佔他們自己魚種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那是為了分散風險而一部分躲藏在「魩仔魚」魚群中.

真正需要考慮的, 說穿了, 只是 生態平衡 而已. 如果因為人類的濫捕而造成小魚的滅絕, 是不是大魚就會有糧食危機呢? 假如沒有了「魩仔魚」, 大魚沒得吃小魚, 大魚只能吃蝦泥嗎? 沒有米吃, 不能吃肉嗎?


您可以選擇拒吃「魩仔魚」, 但是, 您也可以有自己的理由, 自己的想法, 不見得要跟大家一起拒吃「魩仔魚」.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12 07:43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6-12 07:44 編輯

我小時候很喜歡釣魚,撈蝦子(小蝦為主偶爾撈到大蝦),後來學會電魚甚至毒魚,
殺業極重。
30歲以後皈依受戒,戒殺,開始不釣魚抓魚了。
後來父親高齡摔傷,接到淡水日夜照顧兩年,兩年之後父親重感冒吸入性肺炎重病住院,決心開始吃素。
我喜歡練功,數十年來,我有點擔心將來吃素身體會軟弱無力,功力大退。
奇哉,六年來吃素比吃肉身體更健康,氣力有增無減,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12 07:49

如果有哪位大大,想吃素食,又擔心營養不良身體會虛弱的,請告訴我。
我向您報告吃素營養足夠身體更壯的要領方法。
作者: 菜頭    時間: 2012-6-12 08:22

兩個女兒分別自海洋大學環境漁業系及水產養殖系畢業,曾要求她們老媽不要再買魩仔魚,以免魚苗枯竭。
以前招待外國客人去吃台菜時,必點小魚花生,現在都只點花生了
吃魩仔魚時,若想到一口吞下那麼多小生命,應該會不忍於心吧!
作者: cn3298    時間: 2012-6-12 13:49

本文章最後由 cn3298 於 2012-6-12 13:56 編輯

中研院-----------------魚線的盡頭(光碟可免費索取)
吃大型魚深海魚...如比目魚.圓鱈.鯊魚.鮪魚.石斑.龍蝦...........等等.
(把魚吃了,棲息地破壞了,生態平衡也破壞了)..........
傷害遠遠超過----魩仔魚
當然吃魩仔魚也是.

魚線的盡頭」一部講述海洋漁業資源過度捕撈的紀錄片。此片耗時兩年完成,從片中我們可以看見,全球人類對魚類食物的鍾愛所帶來的影響。片中提到了,由於西方國家對壽司需求增加,造成黑鮪魚可能即將滅絕的危機,以及海洋生態的改變,導致水母的大量增加。對於未來最深遠的影響在於,如果魚類真的絕跡了,我們將面臨一個極度飢荒的世界...............

本片係由歐美各地之民間組織及基金會贊助拍攝,獨立完成。主要目的在提醒我們如果政府只一味地追求漁村經濟繁榮,漁民只想到增加短期的近利,消費者只要求價廉味美海鮮,但卻未想到海洋生態及海洋生物多樣性己在快速衰退,則我們的下一代將會面臨無魚可捕、無魚可吃的窘境。大家現在如再不努力予以改善,積極採取行動,如劃設海洋保護區、限漁、慢漁及改變消費習慣(底食原則),則漁業產業的末日將為期不遠,許多仰賴海產為生的地區也將會面臨到嚴重的饑荒問題。

 片中特別針對大型掠食魚類如鮪、旗魚、鱈、鯊、底棲魚類、石斑、龍蝦等珊瑚礁生物之不當捕撈及對生態系的影響,其原因及對策有深入的探討。片中亦訪問了多位當代權威的漁業生物學家,包括近幾年在Nature及Science期刊中發表重要論文的Daniel保利、Jeffrey哈金斯、Callum羅伯、Boris窩姆、Ray西本、Yvonne薩多維、Peter彼得森、Steve帕蘭比、Patricia馬吉盧等專家現身說法,不但兼具知性與感性,亦相當能令人深省。非常值得作為海洋保育的教材。本片由Rupert莫瑞導演,Ted丹森旁白,拍攝及製作共費時兩年,於2009年才正式殺青。

                             本文截取自中央研究院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