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光陰的故事」,歡迎大大們PO文PO圖∼∼∼∼∼ [打印本頁]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8 16:04     標題: 「光陰的故事」,歡迎大大們PO文PO圖∼∼∼∼∼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6-8 16:58 編輯

2HOME某位大大說他曾聽到警廣光陰的故事,讓他感動噴飯,
他建議2HOME大家也一起來說說過去光陰的故事。

我先起個頭。
我是一塊磚,先起個頭,要引出一些珍寶翠玉。

剛剛和某位大大閒談,他說他開過牛車,也開過飛機了,真是令人羨慕佩服。
小時候,我記得四歲時,我的鄰居阿河伯公大概當時有七、八十歲,他雙手環抱著我。
這時天空一有一架飛機飛過。
他問我說:天上那是什麼?我說是飛行機。
他說你喜歡嗎?我說喜歡。
他說:等你長大,伯公買一輛給你。我說:好。
呵呵∼∼∼∼∼∼∼長大了哪有?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8 17:02

小時候,常常看農人用這架腳踩脫穀機:

作者: whp5241    時間: 2012-6-8 17:23

我也踩過耶…也是小時侯…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8 18:08

我小時候跟著大人去割稻,第一次踩這個,踩到腳快斷掉,真是太累了。
作者: 安居坊    時間: 2012-6-8 18:50

小時候我的任務是幫忙顧採收完的稻穀
和撿落溝的稻穗
這不是我最怕的
我最怕西北雨要收稻穀
搶時間又滿身癢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8 19:00

小時候我的任務是幫忙顧採收完的稻穀
和撿落溝的稻穗
這不是我最怕的
我最怕西北雨要收稻穀
搶時間又滿身癢
安居坊 發表於 2012-6-8 18:50

是啊,搶收稻子,滿身癢。我也還記得,不說還給忘記了。
作者: sjju    時間: 2012-6-8 19:55

大德們:
花太多時間回憶往事,是在浪費現前的寶貴生命!
時光一去不回頭,您真有把握能度「生老病死」,這四座逼壓而近的大山?
作者: 心身活莊園    時間: 2012-6-8 21:17

7# sjju


回憶往事,是在浪費現前的寶貴生命

我的看法是[回憶往事,是在珍惜現前的寶貴生命]
知福惜福呀---------ˊ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8 21:26

大約在十歲的時候,奶奶教我念觀音菩薩。
真是奇怪,從此我就很喜歡持念觀音菩薩。
唸著唸著,念好多年之後,只要抬頭一看,
就看到一尊大大的觀世音菩薩聖像在天空。
這時候,心裡好歡喜,好歡喜∼∼∼∼∼
作者: 安居坊    時間: 2012-6-8 22:14

沒有過去種種就沒有精采人生
也不會有太多借鏡
回憶只是讓自己不遺憾一些事物
生活當然是要往前看
沒有過去哪有未來
沒有以往哪來故事
作者: 心身活莊園    時間: 2012-6-9 06:25

[attach]68012[/attach] 5# 安居坊
現在的割稻只要一人操作,
收割直接就載運到米廠,
甚至夜間照明下收割
對於歷經以往農村收割時的情節場景,
曬穀場婦女也參與的全家苦辛,
如今的農家已無曬穀場那片空地,
光陰的故事就是莫忘過往生活的底縕
祖祖輩輩辛勞,就我們從有農電到有電視冰箱的日子,也非下一代可想像,
作者: sjju    時間: 2012-6-9 08:35

10# 安居坊

8# 心身活莊園

諸友!心念莫空過!若您等依於憶念往事,而能使「心」離「貪瞋癡慢疑見」,並進而成就「慈悲喜捨」,得「身心自在」、如意,吾即隨喜!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9 08:55

10# 安居坊

8# 心身活莊園

諸友!心念莫空過!若您等依於憶念往事,而能使「心」離「貪瞋癡慢疑見」,並進而成就「慈悲喜捨」,得「身心自在」、如意,吾即隨喜!
sjju 發表於 2012-6-9 08:35

這是sjju大大您的個人簽名: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以慈悲心面對大眾,一顰一笑舉手投足都是慈悲。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9 09:01

68012 5# 安居坊
現在的割稻只要一人操作,
收割直接就載運到米廠,
甚至夜間照明下收割
對於歷經以往農村收割時的情節場景,
曬穀場婦女也參與的全家苦辛,
如今的農家已無曬穀場那片空地,
光陰的故事就是莫忘過 ...
心身活莊園 發表於 2012-6-9 06:25

心身活莊園大大:台灣農村還有這個嗎?小時候,很喜歡看這個,豐滿的穀粒像流水,流進籮筐或麻袋裡。
感覺農人好了不起。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9 09:30

小時候,喜歡近看大水牛,想想牠力氣怎麼這麼大,怎麼這麼乖,肯天天拖著犁耙,在田裡工作。主人鞭打牠,也不叫不哭不反抗。還有那一雙深邃烏溜溜的大眼睛,真是溫馴美麗。有人愛說「牛脾氣」,其實鄉下似乎沒見過什麼牛發什麼牛脾氣,倒是人很容易發脾氣。

作者: 安居坊    時間: 2012-6-12 21:00


這間三合院
相信有很多人見過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
或是每一根柱子
每一片窗戶
都有著我童年滿滿的回憶
天井曬過被~暖暖的冬陽窩在被裡睡個回籠覺
曬過菜頭   曬過鹹菜  曬過ㄅㄨˊ啊  ......
還有還有竹掃把 蘆葦 柴.....
在這裡有一家人一起的 歡笑
有阿公打孫的場景
有西北雨全家一起收稻的辛勞
還有颱風天玩水的畫面
小小的一塊地卻是童年無數的歡樂
我喜歡回憶
因為再也不會重來一次
我珍惜因為父母還健在
我愛這塊地
因為它是育我的溫暖所在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12 22:08

16# 安居坊
這是您家族的公廳嗎?
作者: 安居坊    時間: 2012-6-12 22:38

17# 陳青


娘家
作者: 黑色的大鳥    時間: 2012-6-12 22:58

18# 安居坊
偶也常去吃晚餐溜~~~~另夾帶三人.....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6-12 23:33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6-12 23:35 編輯
http://pic.2home.com.tw/2home/images/1206/4c0e2852820b664c8455f12b19d2a9da.jpg

這間三合院
相信有很多人見過
這裡的每一寸土地
或是每一根柱子
每一片窗戶
都有著我童年滿滿的回憶
天井曬過被~暖暖的冬陽 ...
安居坊 發表於 2012-6-12 21:00

這公廳堂號   豫章堂   是羅姓和狻m的堂號
作者: 安居坊    時間: 2012-6-12 23:36

19# 黑色的大鳥


歡迎啊!只要老人家不介意
這樣會不會露太多餡了
作者: 阿妙    時間: 2012-6-13 00:30

這公廳堂號   豫章堂   是羅姓和涂姓的堂號
陳青 發表於 2012-6-12 23:33


豫章留舊德
理學啟家聲~
作者: 淡水張    時間: 2012-6-13 07:56

本文章最後由 淡水張 於 2012-6-13 10:12 編輯

1# 陳青
網路上搜尋到三舅口述外公的動亂大時代的鄉間小人物的故事      我的父親邱阿長  口述歷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邱家博老師口述  ☉江季芳撰稿
當我在請教邱老師有關於保障宮的歷史沿革時,邱老師談到一位特殊的人物,他在草漯地區的發展史中占有一席之地,這位人物就是邱老師的父親邱阿長先生。在草漯地區向老一輩的人提起他的名字,可說是無人不知,但隨著時間的流逝,已經很少人再提起過去的事情了。現在透過邱老師對已逝父親的孺慕之情和有限的記憶,我們可以一窺邱阿長先生的過去,和草漯地區的一部份發展史。
清朝時代,台灣的海上交通比陸上交通發達,來自中國的移民從西岸各大小港口登岸。早年在桃園縣也有幾個港口,由北而南有:南崁港、許厝港、白玉港和新屋港(現在的永安漁港)。直到日治時代的這段期間,由許厝港進來的人口,逐漸南移遷徙到草漯地區,邱阿長的家族最早即定居在現在的蘆竹鄉一帶:
「我的父親生於清光緒十九年、明治二十六年,出生於大竹圍(現在的蘆竹鄉)大約十七歲的時候,從南崁公學校畢業以後,靠努力,除了漢文以外還精通日語,就在南崁的派出所裡工作。工作性質就像現在的村里幹事,當時稱為『保甲』(即村鄰的意思)。這一份工作因為經常和日本警察有接觸,二十歲那一年,他去參加考試,考取當警察的資格,於大正三年被分派到桃園。在桃園當了一年多的警察,他被調到草漯來,此後每隔兩三年就被調到別的地區管理地方。草漯之後,陸續去過新坡、楊梅、竹東,大正十四年在竹東退休。我父親被調到草漯之後,我們全家就在草漯街頭定居,以後他被調職就不再攜家帶眷了。
當時一個地區只有兩個警察,警察的職權很大,只要是地方的事務什麼都能管。我父親在草漯地區當警察時,和另外一個日本人一起管理草漯地區六個保,那時大園的和平和溪洲都歸草漯派出所管,範圍很大,要管理的事也很多。在當時像是興建桃園大圳,保安林種樹,挖埤塘,國勢調查(指戶口調查)……,大大小小的事,他都得管,可說是地方上的權威。他當警察的時候,最氣人家賭博,常常去取締,因為他認為人們若賭輸了,就想偷竊,治安就會跟著敗壞。不過那個時代治安非常好,居民大部份都是農民,生活很苦就是了。
大正十四年,他從竹東退休回到草漯,開始做一些他自己感興趣的公益事業。第一,昭和剛開始的幾年,他都在忙著籌備修建保障宮的事,這件事我們之前就講過了。第二,差不多同一個時間,我父親還和地方的一些士紳,像楊石城、李國順、許英股東起來創辦『草漯信用組合』。『組合』就是我們現在說的農會。會和人起來組織『草漯信用組合』,是因為本地多農民而且貧窮,『組合』裡有信用部,可以提供農民借錢,『組合』本身也可以方便農民處理一些事務。草漯信用組合是觀音鄉最早的農會組織,觀音和新坡都沒有喔!草漯信用組合成立之後,就找一些比較有錢的人來擔任組合長,第一任組合長就是樹林村人李國順(昭和二年到八年),第二任是許英(昭和八年到十四年),第三任是楊石城,也做了六年,後來就台灣光復了。光復後不知道第幾年,草漯信用組合擴大組織,聯合觀音地區和新坡地區,改制為『觀音鄉農會』,遷到新坡,楊石城是光復後的第一任理事長。
第三,創辦中壢到觀音之間的巴士客運。不過沒多久就收起來不做了,因為沒人去坐啊!當時的人都還很貧窮,連吃都沒有,那來的錢去搭巴士?這是昭和七年以前的事。第四,就是創辦『草漯國語講習所』教民眾國語(日語)。上課的地點就在我家。創辦講習所的原因是,當時人民很貧窮,要讀書沒有錢,就提供一個免費上課的地方。講習所的經費一部份由政府補助,另外我父親要自掏腰包負擔一部份。講習所的性質很像免費的國語(日語)補習班,李振東先生是第一任的講師。學生大約有四十到五十名,讀三年才能畢業,當然也要參考成績,如果學得快的,只要會講就可以畢業,它主要是訓練講國語(日語)的能力。學生以年齡大約在十五到二十五歲之間,未曾讀過公學校的學生為主。國語講習所大約創辦於昭和六年,到昭和十五年以後就辦不下去了,主要原因並不是沒有錢,而是那時候國民學校教育已經屬於國民義務教育,我們讀的學校本來稱為『公學校』,昭和十六年四月改制為『國民學校』。國民學校是強迫性的義務教育,每一個小孩都一定要去讀,因此國語講習所也沒有辦下去的必要了。」
國語講習所和後來草漯國小的創立大有關係,邱老師提供一份草漯國小的歷史沿革給我參考,上面記載:
「民國二十九年四月一日 開辦新坡國民學校草漯分離教室,一學級學生七十二名,利用草漯國語講習所為教室(觀音鄉農會草漯辦事處現址對面),級任李金鳳先生。
民國二十九年十月一日 確定校址在觀音鄉草漯村五十六號(現址),校地面積二甲,概由日本株式會社捐贈。
民國三十年四月一日 更名為新坡國校北野分教場。
民國三十三年四月一日 獨立為北野國民學校。
民國三十四年十一月十五日 台灣光復,更名為草漯國民學校。」由此可知國語講習所可謂草漯國小的前身。
邱老師繼續自豪的告訴我:
「日治時代,在草漯地區幾乎所有的組織設立,我父親都有參與。以草漯國小為例:我父親是發起人之一,籌備創校期間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取得校地,當時校地是屬於林本源家族(即日本株式會社的大股東)。預計要建校之前,我父親將那塊地租來做果園,後來籌備建校,我父親就請林本源家族捐出那塊土地。想籌備一所學校不是那麼隨便的事,所以為了取得日本政府的許可,還要去和日本政府交涉。如果是普通人,不認識那些日本官員和大地主,說籌備就籌備,日本政府會准嗎?因為我父親當過警察,有這樣的背景,想去和那些日本官員、大地主交涉就比較容易了。」
從大正十四年開始,將近有二十年的時間,邱阿長都將自己的心力奉獻在社會公益事業上,對地方貢獻良多。但是邱老師接著說:
「我父親從事社會公益事業多年,到了台灣光復以後就漸漸放手不做了,……為什麼?因為光復以後他和中國的思想不合,一個原因是語言不通,他不會說北京話,連聽都聽不懂;另外一個原因是他受不了國民政府的貪官污吏,公務員會向民眾揩油,他很看不慣,所以眼不見為淨,漸漸就不管事了。光復以後到民國四十八年,他只做過塔腳村村長,民國四十六年起他的身體就不是很健康,民國五十二年病逝,那年他七十一歲。」
邱老師的父親去世後留下不少有關他生平的文件,邱老師都仔細加以保存。他說,這些東西要留給後代子孫,並要將他父親的事蹟說給兒孫聽。現在他正在收集資料纂寫族譜。他對父親的懷念,我在他所收集的一疊疊資料中看見了;當老師獨自坐在他的書桌前翻閱資料時,他彷彿進到日治時代的時空裡,又一次見到當年的父親和他們在草漯街頭一起生活的模樣……。
作者: 淡水張    時間: 2012-6-13 07:59

23# 淡水張
塔腳邱阿長 觀音鄉誌靈魂人物
•        2011-03-05
•        中國時報
•        【楊宗灝/桃園報導】

 ▲桃園縣長吳志揚(中)4日參加《塔腳有個邱阿長》地方誌發表活動,頻頻詢問耆老日據文史典故來由。(楊宗灝攝)
     一群熱心文史工作者,大批泛黃日據文物誌,堆疊出觀音鄉最具保存價值的鄉誌讀本《塔腳有個邱阿長》。故事主角邱阿長曾任日警巡查,更因長期擔任保正,成為日據時代最受村民愛戴的里長伯。
     桃園縣政府推動在地特色文物編纂,觀音鄉塔腳村文史工作者有感「前保正」邱阿長日據時代對地方貢獻,從邱家保存珍貴文物史料中整理出《塔腳有個邱阿長》鄉誌繪本。內容除描述村史由來,更從時空背景中刻劃出大時代小故事。
     邱阿長的長子、次子邱家博、邱家修,是繪本成冊重要推手。高齡八十一歲的邱家博,當了一輩子的國小老師,終身執教理念都來自父親期許教誨;「現在的新坡國小,就是我父親與地方士紳合力興建的。」邱家博說。
     


主筆撰述的前大興高中校長張榮健說,邱阿長是日據時代了不起的人物,除了曾任日警巡查外,更因熱心鄉務,民國九年獲台灣總督府推薦,擔任「台灣國勢調查委員會通譯」。尤其接任保正後,陸續推動成立鄉農會、新坡公學校,對地方貢獻難以筆墨形容。
     桃園縣長吳志揚昨參加繪本發表活動,頻頻詢問地方耆老日據時代文史典故,並在邱家博保存「台灣人物誌」中找到伯公吳鴻森文字記錄。吳志揚說,縣府相當重視人文教育發展,希望從《塔腳有個邱阿長》出發,發掘出更多有人味的鄉土趣談。
塔腳有個邱阿長 村民寫文史繪本


「塔腳有個邱阿長」是塔腳村民合力創作的第一本繪本。 (記者羅正明攝)


〔記者羅正明/觀音報導〕觀音鄉塔腳村民完成「塔腳有個邱阿長」的地方文史繪本,昨天發表。這是村民出錢出力打造第一座公園後,再次自力完成的創作,要喚醒村民向心力。桃園縣長吳志揚說,小小的塔腳村可以,他希望全縣各村里也都能傳承在地文化。
有人撰稿繪圖 有人提供文物
邱阿長是塔腳村的傳奇人物,生於民前二十年,逝於民國五十二年,享壽七十二歲。
觀音鄉長歐炳辰、地方仕紳張榮健說,邱阿長早年是日治時代的巡查(警察),台灣人當年擔任巡查是少之又少。巡查是高收入族群,月薪有卅多元足夠買下一甲多土地,但邱阿長都存起來,還存不少錢。
邱阿長最大的貢獻是把錢都用來興辦教育,當年要創辦小學,地方仕紳要捐錢興學才行,邱阿長先後創辦新坡、草漯國小,讓地方人士感念不已。


「塔腳有個邱阿長」一書是由邱阿長八十一歲的兒子邱家博口述,張榮健、村民郭朝明、莊林乾、李宜蓁、蔡繼裕等人分頭撰稿、繪圖,社區居民提供不少文物才完成,村民都是功臣。
吳志揚說,人與人的關係很重要,塔腳村民能合力關懷鄉土,自力打造自己的公園,再合力完成繪本創作,凝聚大家的感情,值得學習。
新書發表會選在村民兩年前合力打造的森林公園舉行,這座公園是全村村民有地出地、有錢出錢、沒錢的出力,自行排班、挑擔子,一磚、一土堆砌而成,現已成為村民最重要的休憩去處。
全村一千多戶人家,昨天都出席新書發表會,每戶人家都能領到一本繪本,吳志揚打算認捐繪本分送全縣各村里,一起來傳承在地文化。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