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伊波拉病毒
[打印本頁]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2-11-21 22:53
標題:
伊波拉病毒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11-21 23:00 編輯
電子顯微鏡下的伊波拉病毒
伊波拉病毒至今仍是絕症,無藥可醫。
世界衛生組織(WHO)已經證實,在非洲剛果東北部的伊波拉(Ebola)病毒疫情已經失控,正在迅速的擴散蔓延,過去1週內至少有31人因感染而病發死亡。
WHO位於首都金夏沙辦公室發言人卡班比(Eugene Kabambi)表示,伊波拉病毒的疫情已經完全失控,且情況將會愈來愈嚴重。感染病患幾乎全是居住在歐瑞塔爾省的貧苦居民。
在剛果第1次爆發這種疾病是發生在伊波拉河附近,所以取名為伊波拉病毒,感染的人類會出現病毒性出血熱症狀,由於是人畜共通病毒,當時的死亡率高達88%。
1976年第1次爆發之後,30多年來在剛果與烏干達邊境部落地區至少爆發15次疫情,造成上千人死亡,目前仍然沒有任何疫苗證實有效。
伊波拉病毒再次現身烏干達,累計已奪走14條人命,感染範圍有擴大之勢!烏干達總統穆塞維尼公開呼籲民眾:不要與人握手、一夜情或其他身體接觸,減少感染機會,並立刻通報可疑案例。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通報,距烏干達首都康培拉(Kampala)西部200公里約60萬人口的齊貝拉(Kibaale)省,3周前爆發伊波拉(Ebola)病毒感染,包括前天確診的6人,累計已有26人感染,且來自不同的村莊。
烏干達位置圖民眾驚恐逃離家鄉
WHO的烏干達代表沙維卡稱,此次爆發的最初致死病例,未出現典型的出血症狀,導致延誤通報,錯失防堵疫情的先機。發病死亡的包括齊貝拉一名女醫護人員,她4個月大的幼子先發病猝死後,這名醫護人員一度轉送首都治療,但因急速發病身亡。
WHO與美國疾病管制局(CDC)已經組成專家小組,前往疫區協助控制疫情。當地具感染風險的族群,皆已列管隔離。但部分地區醫務人員、病患傳因擔心感染,陸續擅離職守或自行出院,可疑地區的民眾也大量逃離家鄉。
不可親手埋葬親人
當地媒體傳昨陸續有新感染案例確診,但官方未更新數據。另有報導指出,14個致死病例中有9人來自同1個家庭,為這家人看病的醫生隨後也確定感染。
由於伊波拉病毒為直接接觸傳染,包括汗液、血液、精液、糞便等體液、病患屍體都是極強傳染途徑,總統穆塞維尼(Yoweri Museveni)公開勸阻民眾,避免與他人有任何身體接觸,甚至不可親手埋葬逝去親人,因為屍體也有極高傳染力。烏干達2000年那次大流行,感染425人過半喪生;2007年的爆發也奪走42條人命。
伊波拉病毒1976年首次出現在蘇丹與800公里遠的薩伊,後陸續於象牙海岸、烏干達與剛果爆發流行,美國、俄羅斯於2004年爆發實驗室感染。目前共發現5種伊波拉病毒株,其中3種致死率極高,死亡率在25%至90%之間。聯合國統計顯示,36年來全球約1800人感染,致死人數約1200人。
至今仍無治療方法
只會攻擊靈長類(人類、猴子、猩猩)的伊波拉病毒,至今無治療方法。感染後潛伏期2至21天,沒有抗體的人會出現伊波拉病毒出血熱症狀,先是高燒、肌肉痛與頭痛,接著嘔吐、特異出血現象,重症者幾日內奪命。WHO表示,目前研發的幾組疫苗,還需幾年才能上市,新藥物治療還在評估階段。
伊波拉病毒 致死率達2/3
致死率達3分之2的伊波拉病毒,只侵襲人類與靈長類(猴子、猩猩),屬於直接接觸傳染,感染者的血液、精液、分泌物或器官、污染的醫療針頭與器械都是感染媒介,病患癒後61天內體液仍殘留病毒、具傳染力。
感染了伊波拉病毒出血熱(Ebola Fever),潛伏期2~21天,病徵包括急性發燒、腹瀉、嘔吐、頭痛、噁心等,之後發展成結膜充血、流鼻血、牙齦出血、吐血、血便、紫斑等出血症,後期常出現嗜睡、神經錯亂或昏迷等中樞神經症狀,1976年出現至今已奪走1200多條人命。
..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