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農地農用? [打印本頁]

作者: hohohuang    時間: 2013-1-2 13:34     標題: 農地農用?

記得幾年前政府還在高喊"休閒農業"
結果沒多久鋒頭一轉,休閒農業就變成了"賊"
對於農地的利用變的斤斤計較

興利無能,限制倒是厲害
不曉得把農地的利用逼到絕地到處有什麼好處?
難不成我們台灣可以靠種植作物達到633嗎?

今天我出門四處逛逛
逛到一處新建農舍
3m高的圍牆,一大片水池加上游泳池
似乎不把政府的規定看在眼裡

當然啦,這間農舍有些設施是超過了點(譬如游泳池等)
但是,換個角度想
政府難道就不能開放農地的使用?
譬如說農地種植作物跟設置不同的休閒設施可以適用不同稅率(當然也有禁止設置的項目)

如此,人民依法申報
人民可以不必當賊
政府可以不必把人民當賊,然後到處捉賊
收罰金不見得好過收稅,何必呢?
作者: cn3298    時間: 2013-1-2 14:03

這樣開放,
農地會變成建地和房子一樣~~~~~淪落成投資客"無止境"的炒.
作者: mum    時間: 2013-1-2 16:57

有些一直不明白的地方:
外國農民(如佛勞倫斯)都可以挖游泳池荷花池造景
台灣農民為何連游泳都不准?
到底農民的家要醜要爛到怎樣才算合法?
作者: jiunjia    時間: 2013-1-2 17:05

1# hohohuang
贊同!限禁財團購買!防止炒做
作者: robert780    時間: 2013-1-2 17:54

1# hohohuang
國外的地目,區分的確很清楚,有一項是 recreational
recreational - 休閒
台灣地目好像沒有這項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3-1-2 19:58

1# hohohuang
國外的地目,區分的確很清楚,有一項是 recreational
recreational - 休閒
台灣地目好像沒有這項
robert780 發表於 2013-1-2 17:54


休閒農業區...合法的很少的
石門水庫之石門山(21公頃)...被圓桌基金會買走後很快就變更通過了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2 21:18

台灣的休憩用地是拿來讓財團蓋旅館的 不是讓老百姓自己利用的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3-1-2 21:21

1# hohohuang
國外的地目,區分的確很清楚,有一項是 recreational
recreational - 休閒
台灣地目好像沒有這項
robert780 發表於 2013-1-2 17:54

台灣有..
但是  就如壞爸說的  是蓋旅館用的..而且還規定要整體開發  私人開發不准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2 21:30

台灣的農地一公頃要養83人 現在應該大約90人的 如果扣掉休耕的 會破一百五 所以如果放任自由市場機制 一定會貴到沒選票 所以一方面要壓低農產品的價格 一方面要限制農地的使用 很漂亮的兩面手法 所以農業政策會搞到很好笑
農地農用本身並沒有謬誤 最大的問題在於 這些農地是否真的適合種田 沒有水沒有路每有電的黏土地 這種地要怎麼農用? 是否應該要檢討釋出為建地或商業用地
而很多屬於肥沃且重劃過的地 卻不斷地被徵收或是變更都市計畫 這樣等於一直把良田水泥化 瘦田硬是要被逼著種沒工錢的 單位面積產量一定越來越低 又是另一個很好的理由休耕了
有的時候我們思考的方向還是要廣闊一點 大家都不願意付出比較高的代價來取得這些農產品 但是願意出一百年的產量來獲得土地 相對的種植的人不會有很好的收益  寧願一次性賣出一百年的收成 會變成兩敗俱傷
只要把市場的壟斷性結構打破 變成自由市場機制導向 也不用管要蓋房子或是要種東西 既然大家都自私 就大家一起承受這些後果
新加坡的政府為了穩定米價 每年可是要花大把的銀子進口大量的白米 來讓平抑物價 但是新加坡的耕地不會超過100公頃 這是必要的手段
台灣呢??? 在上位者只要一有私心就慘了 很多時候正確的方向沒有完整的配套 做出來一樣會落漆 台灣機械化程度那麼高 為什麼不多找一些外銷的單來做呢 不是全世界在缺糧了嗎
作者: 心光    時間: 2013-1-2 21:56

是否可以用媒體公開辯論的方法,收集思廣益之功。
辯論個三個月,可能會激發出很多很好的土地政策。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2 22:01

不可能有用的 這樣搞下去會戳破很多皮製氣球 讓民眾了解太多是在找自己的麻煩 所以我們也是狗吠火車 就好  汪~~!!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2 23:16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qq38    時間: 2013-1-3 10:49

本文章最後由 qq38 於 2013-1-3 11:33 編輯
有些一直不明白的地方:
外國農民(如佛勞倫斯)都可以挖游泳池荷花池造景
台灣農民為何連游泳都不准?
到底農民的家要醜要爛到怎樣才算合法?
mum 發表於 2013-1-2 16:57

農民只能住豬宅嗎,又破又爛嗎?
財團當然不喜歡,有錢的人跑去蓋農舍,那他豪宅要賣誰?
財團當然請很多人阻止文章,
想想歐州的農莊是多美麗啊
作者: qq38    時間: 2013-1-3 11:31

本文章最後由 qq38 於 2013-1-3 11:46 編輯
是否可以用媒體公開辯論的方法,收集思廣益之功。
辯論個三個月,可能會激發出很多很好的土地政策。
心光 發表於 2013-1-2 21:56

媒體公開辯論,財團會請很多名人背書,打環保美名
農民會啞口無言,農民沒希望住美麗的房子,種田收入低,台灣的農地過於破碎,
台灣農呡子女都出外作工,農地荒了,房子破爛了,讓農地賣好價錢,各取所需
讓都市人有錢人來建設美麗農村,農村家家戶戶都是美麗歐洲房,三合阮,不是很好嗎,
但卻處處受制,每人只能買一戶而己啦,貸款不高,不好炒,
土地政策是為財團賤商吧/億萬豪宅賣誰?炒房地產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3 12:03

1.關於糧食作物的問題 台灣的主食是稻米 歐洲的主食是小麥 不能這樣比 而且荷蘭不會淹水的地方很少 能種小麥的地不多
2.義大利與奧地利兩個國家的主作物也不一樣 奧地利是整個歐洲有機程度最高的國家 但是奧地利基本上是在阿爾卑斯山上 有高於55%以上是以放牧為主的坡地 當然很容易就可以有機化 義大利屬於半島型的環境 要有機比台灣還要難 一樣都是歐洲的農業大國 也會有不一樣的做法與結果
3.境外農場 台灣沒有這個能耐 誰要屌你 去中國怕被吃掉 到東南亞又沒有人承認你是一個國家 等等問題 政府沒有能力可以解決啦
4.觀光只是付加價值與行銷手段之一而已 農場的存在目的還是在於生產
5.發展農業的時間長 變因多 利潤薄 且成本高 需要的專業程度相當高 所以說要整個整合起來沒有那麼簡單 而且很容易失敗 哪一個黨會那麼笨 去做這種吃力不討好的工作讓另一個黨在選舉時當話題攻擊阿
6.每個產業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與價值性 付出的代價絕對不一樣 相對的回報與破壞也會不一樣 農產業當作一個國家的主業 所必須付出的代價就是所有的物資都要靠進口 放棄已經習慣於物美價廉的消費環境 誰願意幹阿
我一直覺得把事情做對 與作對的事情 這是兩碼子事 依現有的條件下去創造最有利的結果是比較重要的 台灣的硬體建設完善 物資充裕 什麼都很方便就可以取得 現在比較大的問題是政府的政策方向不能與農村的需求作契合 整個的思維模式都往馬屁與選票為主導 所以會產生許多問題 怎麼樣把農業當成是生意來做 尤其是國家級的戰略思維 別再把農業當成不得不存在的夕陽產業 這是政府應該要做的改變 台灣有很多東西都是具有很大的淺力 而且整個的條件都很好 為什麼就沒有辦法吸引外資來設農場 寧願作買賣也不要生產 這些都是很有趣的問題 能補助的政府都會補下去 現在連土地也要開始搞了 條件那麼好 為什麼還是沒有企業要投資呢 一個不能吸引企業投資的方案 又怎麼讓自我感覺良好呢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3 13:3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3 15:57

1.所以說荷蘭的主作不是小麥這種大宗的糧食作物 不能問說為什麼不種稻米
2.義大利在農業上的地位是農業機械重鎮 德國的小麥有管制出口 而且機械化的程度比台灣的水稻高 五人可以管理五百公頃的農場 採收機械已經進步到無人駕駛了 甚至運輸也是用鐵道(直接蓋到農場穀倉那種)運輸 為什麼還要管制出口呢
3.錯了 機械化我想站上沒有人比我的經驗多 我現在就是在做機械化 投資比土地成本高了 除了買機械 還有用油 維修 保養 教育訓練 等等的成本 外加運輸的成本呢?農機進出口免貨物稅 運輸成本其實也不高 貴的是後面這些 沒有一點能耐就想做機械化 會死得很難看 其他的配套一樣都不能少 尤其是灌溉系統 這些都比機械貴很多 要搞境外生產除非有朝一日台灣的米價有辦法是現在的兩倍 不然不可能會有利可圖 直接用收購的還比較簡單
4.如果只是看價格 誰要買台灣的紅豆 誰要跟台灣契作紅豆 一大方向來看 以期貨價來看當地的產值是正確的 重點在於買方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才能獲得在產地的農產品 運費比產品貴的狀況是很常見的 所以我才會說 通路成本 運輸成本 一點都不能少 能砍的只有產地的售價 另外 大宗物資台灣面臨到的是土地成本過高 不然其他的成本都遠低於其他地方 機械也便宜而且很容易維修 資材也容易取得 運輸又方便等等 而且台灣哪一種作物有照期貨走 是照通路商的利潤走
5.休閒農場好賺嗎?不盡然吧,客戶群在哪裡,回流率有多少,簡單講這些以休閒或是觀光為主的農場基本上的經營策略都只假期看人潮 其他看行口 而且不一定會成功 唯一最大的好處只有 申請休閒農場通過之後 可以有20%的土地變更成為建地 穩賺不賠 若把炒地皮的這塊拿掉 會剩下多少利潤 與投資報酬率 相同的資金投入不見得會比同面積精緻化的生產來得有收益(如水耕 高架化等等)
6.農業之所以必須要存在 是因為想活著 就必須要有農產品 基本上我同意農產加工所帶來的價值遠高於原料 相對的 需求量也是不同的 原料的需求量遠高於加工品 所以不能將原料生產與加工混為一談
一罐菊花茶賣十塊 所需要的甘蔗 與 菊花這兩個主原料成本絕對不能超過0.5塊 也就是5%原料成本的觀念 後面的分配就不提 我們所探討的 是如何成為在有利潤的狀況下 做到以0.5塊供應源 把菊花跟甘蔗變成生意
現在的問題不在於這罐菊花茶好不好賣 怎麼賣 現在的問題在於有沒有辦法用0.5塊買菊花根甘蔗 還讓種的人有賺
需求很大阿 幾萬噸的菊花 幾千億噸的甘蔗  怎麼會沒市場呢 問題是供應端的成本與應得的利潤 是否在人為操作之下不見了呢
我們會同情非洲的小朋友 為了做巧克力被犧牲掉了 相對的台灣稻農的工資也因為要穩定物價與後續的利潤被犧牲掉了 這些卻沒有人願意正視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3 16:59

很精彩的對話,剛好是兩個面向,為兩位喝采...

孫先生果然有先見之明,如果扣除掉通貨膨漲因素後土地買賣漲價歸公,那開放土地自由使用又有何不可呢?喜歡鄉村原野山林的景象,為什麼就要規定不能變更成住宅用地啊?各種地目的土地都有其課稅標準,大爺高興拿水田當建地蓋房子又有何不可?沒蓋到沒農用晾在那裡的交空地稅也行啊...現在國庫不是缺很大嗎?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3 17: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3-1-3 18:46

不可能有用的 這樣搞下去會戳破很多皮製氣球 讓民眾了解太多是在找自己的麻煩 所以我們也是狗吠火車 就好  汪~~!!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3-1-2 22:01

汪~~!!
汪~~!!
汪~~!!.汪~~!!汪~~!!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3 19:03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3 19:12

本文章最後由 smhu 於 2013-1-3 19:17 編輯

19# sunnyarky
其實無能的很多,目前有那台農機整台台灣自己有能力製造?德國在二戰時就有能力做火箭打得英國唉唉叫,做潛艇封鎖大西洋,在德國檯面上五個人可以耕作五百公頃,但是在檯面下卻有五萬個人靠這個生活...

在台灣五個人耕作五十公頃會有一半的時間都在維修廠待修、待料...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3 19:16

21# sunnyarky
跌價?為什麼會跌價?如果不是要靠土地買賣過日子的話,土地跌價不要賣就好啦...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3 19:2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3 19:35

為何不會跌價 多了加油站 垃圾焚化爐 火葬場 核電廠 道路工程改道等等 為何不會跌?
sunnyarky 發表於 2013-1-3 19:25

初步看起來好像想當然爾....多了加油站生活機能變好了,有了垃圾焚化爐就有免費的溫水可以洗,有了火葬場賺喪家的生意就大大興隆,有了核電自然就有睦鄰方案,門口開了一條路地價跟著上漲啦,有了國五台九線才能享受2home的樂趣啊....

只要是自己喜歡的土地,地價的漲跌只是稅金多交一點或少交一點的差別而已..
作者: mydvd589    時間: 2013-1-3 20:04

我們面對的政府是一個沒有方向(政策),只知防弊不會興利的政府---不分藍綠
藍綠雖然輪替 但是底下執行的人還是同一批辦事員
用同樣的觀念在辦事, 當然很難有創新思維...
而最令人生氣的就是對待土地所有者都戴上有色眼鏡
只要你看起來不像農民, 那你大概就是來準備蓋豪華農舍的
有規定農舍都一定要醜的像豬舍嗎?
農舍難道不能有點色彩.有點美感嗎?
這大概就是我們的農村儘管人情味很濃
但是景象都很醜陋庸俗的原因
政府如果不能鼓勵農舍美化,那我們就很難有美麗的農村景象!!
這一點宜蘭縣的宜蘭厝似乎就比較可取~~

不過對於宜蘭縣的農地管制我覺得還是慢了一步
美麗良田被一間間農舍分割得破碎不堪,灌了水泥的田地永遠也回不去
所以該管制的地方還是要管,不能完全放任~~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3 20:24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3 20:34

說真的我跟各位的想法不太一樣,人就要跟人住在一起,村落裡的生活機能好多了...要蓋多漂亮也沒人會去管你的啊,只要你在同一鄉鎮或隔壁有一分以上的農地,就可以申請與農業經營不可分離了啊...建地也不必付地價稅...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3 20:55

26# mydvd589
不懂?您是說站上有位大大快要蓋好的那棟農舍醜醜的?一切都是合法的咧...政府什麼時候管過這碼子事了啊?
作者: 陳青    時間: 2013-1-3 21:09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3-1-4 21:57 編輯

狗吠火車,汪!汪! 汪∼∼∼



狗頭人身像: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3-1-3 21:12

我們面對的政府是一個沒有方向(政策),只知防弊不會興利的政府---不分藍綠
藍綠雖然輪替 但是底下執行的人還是同一批辦事員
用同樣的觀念在辦事, 當然很難有創新思維...
而最令人生氣的就是對待土地所有者都戴上有 ...
mydvd589 發表於 2013-1-3 20:04

如果你認為宜蘭官方管制農舍是為了良田  那我可以跟你說  你大錯特錯了
他們的目的在於發生了
1)發生竹科三星基地竟然高於巿價沒人肯被徵收
2)有農舍的人不願意讓政府區段徵收變建地
3)小農舍的作為傷到選舉金主的錢脈(建案)
基於以上理由  所以要大禁特禁..其實私底下已大規模在開變更說明會了
大洲農村再生  員山農村再生 武淵農村再生 羅運農村再生(被擋下來了  因為不同政黨)  ....還有一堆鄉村巿地重劃的方案正在激烈的進行中..
將來  可能除了山坡地和防風林地區是農地外  其餘都變建地了..我手上已經拿到很多區域的檢討書了....保護良田  維護糧食的安全  哈哈哈   大笑話...
烏石港都可以8千變12萬了(每坪)  有什麼暴利比的上這個啊...說一句自私的   就算我蓋好農舍  官方要把我區段徵收  我都願意勒
1)建築物依估價師法估算補償
2)農地發回40~45%變建地
打死我  我都投讚成一票...

如果你們有空去看一下烏石港計劃區   你們會發現..蓋農舍算什麼  農舍至少還有保留綠地勒.........烏石港全是AC和RC   這就是將來宜蘭的縮影了..因為連礁溪的建地每坪成交都快100萬了..烏石港公家標售12萬   再來勒...........想吃蔥蒜?  買塊建地自己種吧
作者: PAO    時間: 2013-1-3 21:44

一.票是自己投的,自作自受(那些啥益圓, 啥利尾是誰捧的)何必把自己當狗學狗叫????
二.對於法令,公務員的執行力誰能管,有再好法令也無用,希望包青天再世,相信真會農地農用
三.也只能自己做好愛護地球,為地球與後代多盡一點點點..........力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3-1-3 21:50

一.票是自己投的,自作自受(那些啥益圓, 啥利尾是誰捧的)何必把自己當狗學狗叫????
二.對於法令,公務員的執行力誰能管,有再好法令也無用,希望包青天再世,相信真會農地農用
三.也只能自己做好愛護地球,為地球與後代多 ...
PAO 發表於 2013-1-3 21:44

也是啦   我也只能顧好自己而已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3 23:43

1.境外農場如果有辦法達到跟德國一樣的科技水準與基礎建設並擁有相同的人文環境 當然可以用五個人來管理五百公頃的農場阿 為什麼不可以 問題是 哪一個國家可以在讓台灣有利潤的條件下 以這種境外農場的觀念下去種田呢? 如果該國已經有這種科技水準 為什麼還要讓你台灣來種呢
2.不對 以台灣米的品質而言 現在的米價太低了 應該要有一公斤大約50~60塊台幣的零售價 其中濕穀要有一公斤20~25塊以上的收購價才合理 東南亞的米難吃的要死 品質勉強可以的 一公斤大約26塊台幣 但是平均薪資只有台灣的10%(以22K計算的 不是18K)
所以台灣的米太便宜 政府的政策問題大了
3.如果以米來講 境外農場只會在土地與人工成本取得優勢 其他的絕對比在台灣生產要高很多 不一定比較有利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3 23:52

本文章最後由 壞壞農場 於 2013-1-3 23:53 編輯

境外農場的觀念 應該要學中國人在柬埔寨這樣搞 投資兩百億美金蓋碾米廠 片步整個國家 援助道路與未來的東亞鐵路 再外加援助檢疫局與薰蒸場 然後廣設華語翻譯學校 最後再來個免費幫你蓋水力發電廠 現在連原油開發也簽好合約了 這樣才叫做中國的一部分啦
台灣要自給自足所付出的代價 在目前看起來是很可怕而且不會有成效的 但是將來一定會後悔現在沒有做 要付出更高的代價下去做
別說政府有多爛了 這個大家都知道 自問願意比較柬埔寨的價格買蔬菜水果的舉手 一公斤的水果平均價要一般人1/4日的薪水 以最低薪資計算 大約落在 兩小時 也就是220台幣左右 但是 柬埔寨到現在蔬菜與水果還是不能自給自足 心動了嗎 想要投資大規模機械化供應當地市場了嗎
我保證一定會出問題 這裡的有錢人也不少 土地又便宜 為什麼還是僅有少數幾分地 成功的案例呢 思考吧 機械化沒有想像中的簡單
作者: sunnyarky    時間: 2013-1-4 00:45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刪除 內容自動屏蔽
作者: 壞壞農場    時間: 2013-1-4 01:31

不對  稻穀與白米都可以進口
東南亞都是以秈稻為住 秈稻在台灣的銷售量並不高
用台灣的種子種不一定會比較有優勢 東南亞的農藥與肥料都貴到沒天理 機械與油耗等等也比台灣貴 加上運輸成本 要用一半的價格橫掃 基本上太樂觀 不大敢相信
越南有做水利系統了嗎 如果有的話 大約可以用八成的售價來打價格戰 梗稻想要跟台灣拚價格就難了 一公噸四百美金的濕穀 你還不如種秈稻在當地賣就好了 東南亞的機械全部都是設計給秈稻用的 硬拚梗稻只是徒增成本 也不會有什麼優勢
要機械化的地要整得很平 而且要有水利 有梨底層 我不知道越南的狀況 我們這裡不花個幾年是沒有辦法機械化作業的
嗯嗯嗯 其他的就由你們自己評估了 你們想做的 我們都已經做了 成效很差 利潤爛死了 稻米當主力不是一個好主意 也不會是一個好生意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4 08:33

如果..台灣的經濟活力繼續向下沈淪的話,真的境外生產的農產品會充斥整個市面的...
以在東南亞一帶的蒜頭為例,走進超商貨架上訂價最貴的蒜頭是台灣的,最貴的米是日本米,接著就是台灣米。在境外的定價策略應該就跟台灣有沒有關稅保護沒啥關係了吧...

市場上肥料噴佈機的價格從四千多元到兩萬元左右都有人在賣,重點是那四千多元的肥料噴佈機的市佔率有多少?以商人的角度來說只要有得賺我就可以賣,但是站在使用者的角度而言,它除了製造一些購買時的心理影響外(買那一兩萬的有點像盤子),買了用了之後才知道什麼叫一分錢一分貨。現在市售的鏈鋸機也有一台三四千元的,怎麼站上看來看去這位買STIHL那位也是STIHL呢?理論上不是越便宜市場就越大嗎?

我一直肖想買一台SOLO的乾濕型肥料噴佈機,那位大德可以介紹一下有幾千元的同級品嗎?
作者: aray    時間: 2013-1-4 23:02

境外農場我不懂,不過,我十幾年前從美國回來後就堅持吃台灣自產的農產品,很少很少吃進口的。我就是要支持台灣農業,貴也沒關係。
作者: smhu    時間: 2013-1-5 00:40

本文章最後由 smhu 於 2013-1-5 07:57 編輯

發哥
Solo是德國一家農機製品公司的名字,在台灣名氣當然跟日本廠的沒得比,氣霧式最早由這家開發出來,然後阿本仔抄去,接著台灣再抄阿本仔的..但真的有抄完全嗎?它是除了熱燻煙式之外能夠達到霧化效果最好的機器...
它長這個樣子...

我肖想那台SOLO 450-2的網頁
這是我們這邊香蕉園的制式裝備哦...(現在景氣不好,買得起這家的真的不多)。

不要怪偶放毒哦...偶不是想不開要去種香蕉啦,而是想拿它來做環境維護用的,主要是拿它來燻正在飛的蚊子...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3-1-5 11:38

熱燻煙式.....是不是....藥劑要用油性的乳劑???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