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日本移民東台 敗在疾病問題 [打印本頁]

作者: taiuanlang    時間: 2013-3-27 23:21     標題: 日本移民東台 敗在疾病問題

日本移民東台 敗在疾病問題   
作者是 東方報     
週三, 27 三月 2013 00:00  
作者:林裕勳

日本移民東臺灣之後,除了面對文化的差異外,更大的挑戰便是生活環境上的適應,「疾病」尤其成為日本移民揮之不去的夢魘。日本花蓮港廳的移民事業成效不彰,「疾病」問題是主要原因之一。
 因此,日人在東部殖民之初,第一個要面對的問題就是建立一個「衛生行政系統」,明治四十二年(一九O九)花蓮港廳設立,日本政府引進近代公共衛生概念,設立了花蓮港醫院。
 根據《吉安鄉誌》記載,吉野移民村在明治四十三年至大正五年(一九一O至一九一六年)期間,移民患者及死亡者病類別,第一名風水病(恙蟲、瘧疾等),人次一萬零六百七十三人次,死者共計三十一人。第二名「消化器病」患者共計四千零四十五人次,死者共計六十六人。第三名「呼吸器病」患者共計二千二百零二人次,死者共計十八人。第四名「神經系及五官病」,患者共計一千五百四人次,死者共計十七人。第五名「皮膚及筋病」患者共計一千二百三十三人,死者未知。第六名「外傷及外科」,患者共計一千二百十六人次,死者八人。
 清代同治十三年,即日本明治八年(一八七四年),福建陸路提督羅大春率領十三營六千五百名士兵,治理宜蘭至花蓮港一帶,並在花蓮港設置營社,駐紮五百名士兵,並開闢蘇澳、花蓮港間的道路,以統治阿美族,但是卻遭到居住在高山的泰雅族和阿美族原住民騷擾。
 甲午戰爭之後,明治二十九年(一八九六)五月日本皇軍一組大隊自卑南上陸,直逼北方,進入花蓮港南方的平原,駐紮的清兵隊長邱光年收集兵器,和士兵在遠處迎接日軍,這是日軍首次接管此地。當時,此地只有三十戶共八十一名居民的村莊。
 日本明治三十三年(一九OO年),日人兒玉總督巡視此處,認為散居溪口的部落容易遭風浪侵襲,地勢不良,於是將台東廳辦事處(花蓮港廳的前身)移至舊新港街,即日本昭和時代的「昭和路」,居民也跟著遷移。之後,民間雖然響應賀田金三郎開拓東部的熱潮,但人口依然寥寥無幾。
 日本明治四十二年(一九O九年),興建花蓮港廳,設置花蓮港區長役場,人口逐漸增加,各項事業也展現穩定的局面。日本大正九年(一九二O年),花蓮港街在修正制度上,和台東一併施行街道規劃制度。
 日本統治後期,總督府對東臺灣的開發由被動轉為主動,一九三○年代中期以後,為了因應戰時資源的需求,各種新興的產業聚落亦開始出現,並配合交通網絡的建構,形成雙核心網絡。
 到了日本昭和七年(一九三二年)十月,花蓮港廳的人口數為:內地人(日本人)一萬三千二百七十五人,本島人(臺灣人)三萬九千四百二十一人,平地原住民二萬三千六百一十三人,山區原住民一萬二千一百一十四人,朝鮮人四十人,支那人(中國人)二千一百四十九人,合計總共有九萬零六百一十二人。
作者: 內山兄哥    時間: 2013-3-28 00:17

台灣漢族先輩來台300多年,飲食多以熟食為主,日本人來台後仍沿襲在日本本土生食習慣,故雖日人其居家環境衛生設備雖較台人人畜共處居家環境為佳進步,卻因此生食習慣,直至日治後期日人在台感染疾病之人數仍多於台人.
伊能嘉矩來台後,曾在其著作中對看到當時台北城門附近,台人公共便池,屎糞滿地,有買糞當肥小販擔肥往來及家禽家畜滿地覓食之人畜共處居住環境與明治西化後日人注重公共環境衛生之差異,這景象讓其印象深刻.
作者: 蔡先生    時間: 2013-3-28 09:50

比較接近大自然的人畜共生系統 及現代的公共衛生 短期內似乎現代化的人類社群會戰勝整個生物界 長遠而言也是加速自我單調化而不成大自然多元健康的循環原則 反而提早結束整個人類的生命....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