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打印本頁]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6 23:47     標題:


~~ 摘錄 朱德庸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敬請珍惜生命 ~~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17 06:36

人,都是在比較下才會有感受的嗎?

我做簫,看到別人做得比我差,就得意。

我練字,看到別人寫得比我好,就慚愧

>>>為什麼要把別人比下去,自己才快樂呢?



>>>是不是有另一種的方式?

>>>老師教學生,看到學生比他好,他就快樂?

>>>用一種積極、向上的心理,去對待人生。

>>>許多志工,都是燃燒自己成就別人,以這種方式去追求人生快樂的真義。
作者: 陳婆    時間: 2013-10-17 17:23

真有意思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8 06:51

謝謝 阿清 的鼓勵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8 06:51

謝謝 Jason_sss 的鼓勵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8 06:52

謝謝 aotsen2004 的鼓勵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8 06:52

謝謝 sjju 的鼓勵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8 06:53

謝謝 eastern 的鼓勵
作者: 柯老媽    時間: 2013-10-18 06:53

謝謝 taiwanroc2010 的鼓勵
作者: windnfy    時間: 2013-10-20 11:13

比較  ,  不比較 ,   再比較

見山,  不是山,  又見山

沒比不知世界大, 自己為是   比了有了高低, 心有了計較       那.........比是不比


好與不好,其實一念之間   

往好處想  比了才知世界大,他人自有他人高.   不比自己做多少,該做多少不會少.

  你的孩子比是不比   你的未來比是不比   你的人生比是不比    一切由你決定.


作者: Ericg89127    時間: 2013-10-20 15:01

多比較,知己知彼
少計較,海闊天空
作者: 漾舞    時間: 2013-10-20 19:41

讚!!!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0 23:10

這一跳竟能看盡人生多態,這一跳是值得的
而事實是跳下去的幾秒鐘時間,快速流逝,誰有本事發揮觀察入微的能力?有此能力的人又怎會以跳來解決事情?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1 09:54

indu 發表於 2013-10-20 23:10
這一跳竟能看盡人生多態,這一跳是值得的
而事實是跳下去的幾秒鐘時間,快速流逝,誰有本事發揮觀察入微的 ...

您的科學邏輯太強,人文夢想太少,>>>才會如此看待。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2 23:00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1 09:54
您的科學邏輯太強,人文夢想太少,>>>才會如此看待。

對您來說,這只是科學邏輯,但對於我來說,只是我比他人更接近真理,明瞭真相。
作者: sjju    時間: 2013-10-23 09:07

無人無我,觀自在;
非空非色,見如來!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09:15

indu 發表於 2013-10-22 23:00
對您來說,這只是科學邏輯,但對於我來說,只是我比他人更接近真理,明瞭真相。


我以前也是精打細算的,現在覺得愈迷糊愈快樂。
作者: sjju    時間: 2013-10-23 09:22

本帖最後由 sjju 於 2013-10-23 09:25 編輯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09:15
我以前也是精打細算的,現在覺得愈迷糊愈快樂。


5 隻「虎」大德!能分享:您為那些事而快樂嗎?且,彼彼之樂又持續多久呢?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09:59

sjju 發表於 2013-10-23 09:22
5 隻「虎」大德!能分享:您為那些事而快樂嗎?且,彼彼之樂又持續多久呢?

酒逢知己,>>>很多事情,不去計較,它就會像知己一般,豈不快樂。

上網打屁,痛快即止,也很快樂>>>看到別人的精明理論,自己迷迷糊糊就撿到了,能不快樂。

吃飯填腹,享樂身心不足處,細細品味反省,其中自有樂趣。>>>何必美食傷身,撐飽傷心?

大便是一樂,睡覺是一樂,抄經讀書也是一樂,>>>事事都有樂處,就在你心中。


作者: sjju    時間: 2013-10-23 11:49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09:59
酒逢知己,>>>很多事情,不去計較,它就會像知己一般,豈不快樂。

上網打屁,痛快即止,也很快樂>>>看 ...

這些都是:「生滅、無常、苦、空、變易」之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出世間樂:
1. 離繫樂
2. 離欲樂
3. 無欲樂
4. 寂滅樂
5. 菩提樂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3 12:12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09:15
我以前也是精打細算的,現在覺得愈迷糊愈快樂。

這麼說的背後實情為何?純粹只是字面上的意義?那就可惜了!
什麼叫精打細算?胡適的大膽假設之後,需配上小心求證,若精打細算只說明「我」對自我的保護與利益的追求,那麼確實是「愈迷糊愈快樂」。
追求真理的路上,只有大膽假設之後,需配上小心求證。若無心追求真理,只想對自我的保護與利益的追求,那麼說再多也多餘。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13:02

sjju 發表於 2013-10-23 11:49
這些都是:「生滅、無常、苦、空、變易」之法!

生滅滅已,寂滅為樂!

您又說過頭了,

問的是:我的那些事。>>>我就答,我的事。

至於寂滅後,就沒有我的那些事了。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13:08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2:12
這麼說的背後實情為何?純粹只是字面上的意義?那就可惜了!
什麼叫精打細算?胡適的大膽假設之後,需配 ...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我寧可不辯,這樣比較快樂。
作者: sjju    時間: 2013-10-23 13:25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3:02
您又說過頭了,

問的是:我的那些事。>>>我就答,我的事。

過不過頭,得視看的人而定!

在這兒說「法」,除了「您」在看外,還會有其他人在看!

像您們兩位大人在為「自己高明」而唇槍舌劍,「我」都有看到也!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13:40

sjju 發表於 2013-10-23 13:25
過不過頭,得視看的人而定!

在這兒說「法」,除了「您」在看外,還會有其他人在看!

這位讀帖網友的見識,只不過是般。

他說,我兩在為"自己高明"在辯,>>>透露了他的認知層次,在"此"而已。

網路對談,還有"快樂"、"避免痴呆"、"練習認知"------說不完的功能,>>>他只看到這一點,就下斷語?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3 14:00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3:08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雖然您自己這麼說,您卻自己不那麼做。我也不認同這樣的說法有何理。
「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已說明我對於所謂的「不辯」的自我保護並不是一件值得大肆宣揚的「善」。
您在回答他人說
「這位讀帖網友的見識,只不過是般。
他說,我兩在為"自己高明"在辯,>>>透露了他的認知層次,在"此"而已。
網路對談,還有"快樂"、"避免痴呆"、"練習認知"------說不完的功能,>>>他只看到這一點,就下斷語?」
這段話對我而言您很明顯地說明您對自己說的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我寧可不辯,這樣比較快樂。」
是互相否定的。

您確定您知道您在說了什麼嗎?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14:58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4:00
雖然您自己這麼說,您卻自己不那麼做。我也不認同這樣的說法有何理。
「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已說明我 ...

在我的認知裡,

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

>>>一個很傷腦筋,一個很自在如意。

>>>而我的陳述,有些層次的人會認為是辯論。

所以,我如果是你,我會很煩惱的。

還好,我是我自己。
作者: sjju    時間: 2013-10-23 15:51

本帖最後由 sjju 於 2013-10-23 15:54 編輯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3:40
這位讀帖網友的見識,只不過是般。

他說,我兩在為"自己高明"在辯,>>>透露了他的認知層次,在"此"而已 ...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3 18:11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4:58
在我的認知裡,

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

既然您知道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既然您知道在您的認知下您可以決定您的言語是辯論或陳述--
回到一開始說的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這兩句話變得無意義,一切都是自己所造,而非他人強加,而非環境逼迫。

「所以,我如果是你,我會很煩惱的。」
這句話是說您認為我的論述只會是辯論,您把自己視為上帝在審判他人,而這個煩惱是您自造的,非他人強加的。

再一次強調,您確定您知道您在說什麼嗎?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3 18:42

一切唯心造
這句話被說爛了,好像大家都懂得,但事實是每個人每分每秒都在實踐這句話,九成九的人都只用自我保護來看事情,而不會想到一切為自心所造。
貪、瞋、痴,一切都只是這三類的心病所影響,誰能超越其上,保持自身的純淨???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18:54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8:11
既然您知道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既然您知道在您的認知下您可以決定您的言語是辯論或陳述--
回到一開始 ...

呵呵,我是很自在如意的。

您連問我兩次,顯然很重視這話:

您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先問自己有沒煩惱,再說其他。
作者: az.yuan-yuan    時間: 2013-10-23 19:05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8:42
一切唯心造
這句話被說爛了,好像大家都懂得,但事實是每個人每分每秒都在實踐這句話,九成九的人都只用自 ...

您說,一切唯心造,>>>我來否定它。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xxxxx,xxxxx>>>菩提樹與明鏡台,是心造出來的,它是一切之一部份。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xxxxx〈xxxxx>>>本來是空是無,那有什麼心?又造什麼一切?

您認同神秀,還是慧能?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3 19:15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8:54
呵呵,我是很自在如意的。

您連問我兩次,顯然很重視這話:

呵呵,我是很自在如意的。
--希望這不是逞口舌之言。說煩惱是您說的,套用您的說法,「先問自己有沒煩惱,再說其他。」

您連問我兩次,顯然很重視這話:
--確實這是很重要的話,如果您放棄自我保護的話,從我一開始回應的話就可以感受到。

您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先問自己有沒煩惱,再說其他。
--我有很多煩惱,但跟您沒有什麼好煩惱的。
如我在「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 」說明的,尊重所有的生命,用心與任何生命溝通,是自我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
您一直以為我是為您說的,您雖然在「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 」給我的回覆加分,但您完全無法理解我的看法。
我是為我自己說的,每一句勸他人的話,都是不斷提醒自己的話!
作者: indu    時間: 2013-10-23 19:20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9:05
您說,一切唯心造,>>>我來否定它。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xxxxx,xxxxx>>>菩提樹與明鏡台 ...

我給您的建議,是您有體會什麼,領悟什麼,再來說什麼。
用他人的話來說明或否定什麼,對於自己來說都只是假議題。
那麼,您有意走上自我修行之路嗎?或只是逞口舌地來「還有"快樂"、"避免痴呆"、"練習認知"------說不完的功能」
???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