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在建地造屋 在農地的耕作 不要在農地疊床架屋 [打印本頁]

作者: atbox    時間: 2014-11-25 04:05     標題: 在建地造屋 在農地的耕作 不要在農地疊床架屋

"等兩年後始能建造農舍", 是二年後有個好價錢可以賣掉嗎?
如果只是自己要使用,買地為什麼要等二年   為的是合法嗎?
農發條例完全是政黨政治下的結果,多少花東人住了一輩子的都市建地房子是無建照的 ?
在農地上只要是愛土地的方式為何要等二年,讓原住民或弱勢免費使用二年 那二年後呢?
住的房子應該是在原本就是建地的地方建造,農地就是農用   真正的務農的農夫 很少建房子在田地裡
等二年後才開始在農地大興土木建農舍,真的是惡法下的農地災難
農發條例通過後的情況,宜蘭就是現世報   好山好水好田地 現在只剩下高價錢

兩年等待空窗期.這種方式.真不值得參考!     在建地造屋  在農地的耕作  不要在農地疊床架屋
作者: smhu    時間: 2014-11-25 07:32

本帖最後由 smhu 於 2014-11-25 07:33 編輯
atbox 發表於 2014-11-25 04:10
不意思重複發表  電腦反應太慢 click 二次 請刪除


另外一篇還沒有人回應的您還來得及刪除,只要按編輯->右邊有個「刪除本帖」用力按下去就好囉,然後按「保存」之後就刪了!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4-11-25 08:16

本帖最後由 taiwanbigmary 於 2014-11-25 08:24 編輯

低調..迅速..確實..
每種事都有辦法自成一套說法..
規範有時就是種公約數..
不見得合乎每位所需..
有依循生態的..也有竭澤而漁的..
有愛護土地的..也有攫取土地牟暴利的..
如果真的是"不要在農地疊床架屋"..
就只需蓋豬舍牛棚..挖水溝水塘..
多有農舍金碧輝煌匪夷所思..
但也是按法規所製造出來..
但留下爭議話題..又對始動心者有何好處?
又對後續泡製者有何好處?
區區過程..雖有不便..實為安全瓣..
若有理想者..
或可另朝向著可回收綠建築..竹棚瓦離土垣柴斐進行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4-11-25 11:28

農地耕作, 建地蓋房, 我也是這種想法.

所以在農地附近市鎮, 另外買個便宜舊屋, 能生活起居就夠了.

雖然自己也很嚮往一大片農田當中, 蓋起一座農舍,
很漂亮, 很浪漫, 很有農村的感覺.

但畢竟只是 2home, 現今不比以往, 在偏僻農地蓋的農舍, 很快就被搬光了.
在人多一點的住宅區, 還是比較安全.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4-11-25 11:35

笨羊 發表於 2014-11-25 11:28
農地耕作, 建地蓋房, 我也是這種想法.

所以在農地附近市鎮, 另外買個便宜舊屋, 能生活起居就夠了.

所以
房子數是不是要依照人口數下去設限
這樣比較合理呢?
或是如果鄰近的村莊
若有餘屋
則不準用新地蓋屋
但這一切還是卡在土地私有

有土地的人不丟出來
有需求的人買不起
一堆問題~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4-11-25 11:52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4-11-25 11:35
所以
房子數是不是要依照人口數下去設限
這樣比較合理呢?

買不到只好先用租的.

土地國有會遇到掌權者 (或階級) 私心謀利, 是一種政府失靈.
所以也不見得是理想的辦法.

想出了一個理想制度, 推動時一定會遇到既得利益者反抗.
回顧世界歷史, 民主制度也是經過革命才有的.
要和平轉變到一個新制度, 還真難呢!

作者: chien3471    時間: 2014-11-25 13:13

贊成!農地農用,建地自住,我也是先買一塊農地,一塊建地了...但現在還沒使用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4-11-25 19:39

大部份的人喜歡在自己的地農耕
大部份的人喜歡走近一點到自家農地
大部份的人土地沒有辦法連到建地與農地
大部份....


所以只要定出專業量生產 的特定農業區 不得蓋農舍就好
別罵我啦---有人會反對(你家有那種農地嗎?)

作者: phl001    時間: 2014-11-25 20:02

何謂農地?何謂建地?是誰在區分的?
都是當權者,專家,學者,幹出來的事
何時我家會被劃成道路用地,也是他們劃的
以前農民有1home, 2home 嗎? 有得吃,日子過的下去就好
一條高鐵,徵收了多少農地, 想太多,太多的正義
看著正義二字,就想起海賊王............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11-25 20:59

本帖最後由 阿俊 於 2014-11-25 21:01 編輯
phl001 發表於 2014-11-25 20:02
何謂農地?何謂建地?是誰在區分的?
都是當權者,專家,學者,幹出來的事
何時我家會被劃成道路用地,也是他們劃 ...


很多人眼中的優質農地..
在政客眼中是一塊優良建地..
因為大筆一揮  就可以點石成金了

他們怕的是什麼?
農地上有農舍...

因為依照十年前竹科要來宜蘭三星時  抗爭的人全是蓋農舍的人..
農地地主反而樂觀其成
原因是什麼?

因為當時的巿價是4000元一坪  但是如果一般徵收的話  提到9000元一坪..
如果分建地的話  也可以
這種叫區段徵收.........

但是如果太多建築物的話....政府就必須支出很多成本來徵收建物..
但是如果如此  就會吃掉很大一部份區段徵收的穫利了..這是政客們很不喜歡的事
更何況  建物徵收是以重建價格下去發給補償金  在一定期限內自行拆除還可以加領50%獎勵金

假設  區段徵收區域內有10間農舍  每一間重建價格是500萬的話  政府就必須損失7500萬的穫利...
如果是100間呢?2000間呢?

政客們就不敢在那個區域辦理區段徵收了
他們急的是  好好一塊布  快沒了..
暴利  快消失了
而當官連任快完了...
還圈不到一個乾淨的布來開"成衣廠"

我們宜蘭歷代的父母官  那一個不是靠"地"賺錢的勒..
他們相中的是羅東竹林計劃  但是大家要介入已來不及了  因為10年前就綁好了
再來就是羅東後站到高速公路那一區塊...連任後還有機會


我個人是如此認為  也是只是個人意見而已
農舍是保護農田的一個手段  但是別全部填土  舖RC
友善的使用土地  自給自足  自得其樂   

90%的農地自己來耕作  足夠了
種種菜  養養雞..種種雜糧


至於吃的米..
農委會一年的預算有6X%的是用在農民政策..
休耕  收購公糧  農保  老農年金
你蓋了農舍  休耕和收購公糧  更甚農保 都會消失
老農年金更是嚴格的難拿到..所以農委會樂的要命勒..
公糧  農糧署收了當戰備用  3年後 就拿去當飼料用了
但是台灣加入了WTO  每年都要定額進口米來吃

這所謂
良質米餵牲畜
劣質米養台灣人

巿場上大家所謂的糧食自產自足率嚴重不足
應該是泛指  黃 豆 玉米  小麥 稻米.............等等全部的糧食下去平均的吧...
如果光用稻米來算  應該是嚴重過剩(我猜的)..
剩下的糧食  台灣有辦法種嗎?


我-仍然如此認為..
蓋了農舍才能阻止政客們圈地變更建地
以上  純屬個人意見
PS:誰說花一樣的錢  農舍就要蓋的像豬舍一樣勒?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4-11-25 21:15

阿俊 發表於 2014-11-25 20:59
很多人眼中的優質農地..
在政客眼中是一塊優良建地..
因為大筆一揮  就可以點石成金了

> 蓋了農舍才能阻止政客們圈地變更建地

> 你蓋了農舍  休耕和收購公糧  更甚農保 都會消失
> 老農年金更是嚴格的難拿到..所以農委會樂的要命勒..

蓋了農舍就沒資格申請休耕, 收購公糧, 農保, 老農年金嗎?
是規定的嗎? 阿俊前輩能再幫小弟釋疑嗎?

> 巿場上大家所謂的糧食自產自足率嚴重不足
> 應該是泛指  黃豆 玉米  小麥 稻米.............等等全部的糧食下去平均的吧...
> 如果光用稻米來算  應該是嚴重過剩(我猜的)..
> 剩下的糧食  台灣有辦法種嗎?

這樣的話, 應該鼓勵種植稻米以外的糧食作物囉?!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11-25 21:25

本帖最後由 阿俊 於 2014-11-25 23:38 編輯
笨羊 發表於 2014-11-25 21:15
> 蓋了農舍才能阻止政客們圈地變更建地

> 你蓋了農舍  休耕和收購公糧  更甚農保 都會消失


農保=>他清查的結果是  如果你沒有1000平方公尺以上可耕面積  就會被取消
公糧==>當然你蓋農舍  基地+填土  剩下的土地多少  你才可以上繳多少
休耕==>同上

所以總體來說  只要蓋了建築物  農委會就能減少支出不少費用

當然要轉作..但是事實上  大部份的物作  政府都不太支持  

現在蓋溫網室最夯....大家都蓋來自己種無毒菜..結合自家農舍或民宿..............是最好的結果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4-11-25 21:57

阿俊 發表於 2014-11-25 21:25
農保=>他清查的結果是  如果你沒有1000平方公尺以上可耕面積  就會被取消
公糧==>當然你蓋農舍  基地+ ...

感謝解答, 清楚囉!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11-25 23:34

本帖最後由 阿俊 於 2014-11-25 23:36 編輯

有人說...一旦蓋了農舍就無法恢復了..
但是我只能說  一旦圈地變更了  才是永遠回不去..
農舍要變回良田  還不簡單
怪手只要二天..田土再載几車來..農地就還是農地

但是你圈地變都計內後  
有可能把道路變回來嗎?
你能把烏石港重劃區變回來田地嗎?

圈地變更:
是所有縣巿政府償還欠債的手段
是全部縣巿政府賺錢的大好時機
是全部政治人物賺錢的大好方法

五年前  有一個政客說我們五結大水是因為上游蓋了農舍的結果
我回他一句:
那蘇澳鎮勒  他們最嚴重
那你老家的農舍勒  在我們五結上游  你家人的 田全填高了土
是不是該以身作則  自己先挖掉讓我們當典範

我在五結利澤村住了16年了  前5年年年淹  後來5-6年又不淹了(因為颱風沒進來)..
冬山河截彎取直  結果就是漲潮如果颱風來  就淹
冬山河截彎取直  多出來的地變建地  賣給財團(王永慶)
我們家門口的河  只要遇漲潮河水就往上流..如果不靠抽水機  跟本是渲泄不了

歷代
蓋了深洲大道  農地漲價(民國84年時大洲的田每坪就2萬了)
縣政中心圈了一大片
童玩公園預定在員山鄉河床和軍事用地上  
烏石港計劃區
除了提早購入童玩公園預定地的人外  那一個不是肥滋滋的

現在  說要制定"農業生產專區"  為了不讓農舍進駐..目前計劃在三星鄉貴林村和仁和村..
為啥不設定新群里?不設在東安里?不設在羅東後站-高速公路這個區塊?
有人開始放話  然後餵新聞給媒體  請環保立委旗下的衛道聯盟出來天天說  "今日宜蘭  明日花蓮"
就是要睹住政見發表會對手的嘴..而已..

說句實在的話  如果當初不是宜蘭縣政府在4年前一直嚇唬百姓說"要蓋就快蓋  不然不讓你蓋"(如果3~4年前有參加討論的人就知了  不知道的人請回翻舊聞)....一直放假消息要修法..大家也不會拼命蓋農舍了..
我看  至少是把未來15年的量全嚇出來...
如果沒有當初被嚇死了地主借了大把的錢來蓋房子..怎有辦法把宜蘭的工桯經濟帶上來勒..
缺人缺工缺版模..價格一直疊上去
鄉間小吃只要一到吃飯時間  一定客滿  因為全是營造工人
晚上的餐廳也是滿  因為大家賺到錢  老闆請吃飯  業主請吃飯  工人自己眾餐
營造工人買房  餐廳老闆也買房  連外配都要買房(因為150元卡拉OK店  全客滿)..

宜蘭.............成也農舍  敗也農舍  人人都有話啦..

PS:站長  這個應該不是政治文吧..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11-25 23:42

建地
在宜蘭是農地的4倍以上價格..
土地融資被央行減半
建築融資被央行限制
建地的排水申請比農地更嚴格..
買成屋新的上千  舊的數百  

要買農地+建地的人  口袋要很深的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4-11-25 23:58

阿俊 發表於 2014-11-25 23:34
有人說...一旦蓋了農舍就無法恢復了..
但是我只能說  一旦圈地變更了  才是永遠回不去..
農舍要變回良田  ...

我前年到宜蘭, 印象就是街道冷清,
感覺從事一般商業, 好像不是那麼容易.

原來靠的都是假性的房地產投資需求啊!
這也是泡沫經濟的一種, 泡沫破掉就糟了.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11-26 07:52

笨羊 發表於 2014-11-25 23:58
我前年到宜蘭, 印象就是街道冷清,
感覺從事一般商業, 好像不是那麼容易.

宜蘭的經濟就是

觀光相關
小吃 民宿等........

房地產相關
都是台北人來買的  但是如果要比較  和1X年前來買的人不同心態
這次來買的人徧向自住  經營民宿 渡假
以前來買的人都是徧向投資..我還遇到有房子屋主10年沒來看他不動產的了
何時會破  我們也不曉得
作者: sampisam    時間: 2014-11-26 20:53

不是每塊農地都如同宜蘭的好山好水,很多是藏在山裡之間
不是種水稻的才稱為農地,旱地也是而且能種的種類就要慎重思考
不能見到宜蘭的情況就想像全台農地都是一般樣阿
很多農地離所謂的建地不知道有多遠

若農地像宜蘭一般交通方便容易到達,即便農地禁建也難保不會在哪天被政府大筆一揮全部徵收
到時高樓林立也不見得會比現況好.




作者: p3huang    時間: 2014-11-26 22:37

sampisam 發表於 2014-11-26 20:53
不是每塊農地都如同宜蘭的好山好水,很多是藏在山裡之間
不是種水稻的才稱為農地,旱地也是而且能種的種類 ...

我對此說法非常有感慨

我老家就在宜蘭冬山往寒溪的那邊路上,那邊歸納為農牧地 旱地 (還被政府劃為山坡地!)  一挖下去全部都是泥土夾著一堆石頭 能重的種類少很多 後來分家後 因為我爸已經不當農夫了 所以就任其放著 長滿雜草 那我親戚的地呢? 因為嫌土地不夠肥碩 所以寧願去外頭租地種農作物 也不願開發自己的土地
在鳥不生蛋的地方 前後左右都是雜草叢生的環境下 沒水沒電 這些土地的經濟價值等於0.....

後來在外地幾十年後 聽到宜蘭發展的環境 所以才有想法要自己興蓋農舍 回歸故鄉
說實在的 因為房子設計了大一點 如果有多餘的房間可以出租增加一些額外的收入 why not?

但是我個人很不認同"主題民宿" 一晚上萬塊的價格 個人覺得那個不是民宿 而是旅館了
只是鑽政府法規的漏洞....
反正每次看到這些美侖美的民宿 我就一肚子火....
游泳池 = 蓄水池
小木屋 = 資材室
水泥地 = 晒穀場
美景 = 聳立在充滿稻穗的田中

等等等......

然後營收不用繳營業稅 更不用繳所得稅......

peace....

作者: qq38    時間: 2014-11-27 10:46

本帖最後由 qq38 於 2014-11-27 10:48 編輯

有人想去農村蓋民宿住就不錯了
未來可能老農都往生時
農村荒涼會很多
最近我也賣了農舍回市區了
作者: 阿俊    時間: 2014-11-27 11:39

qq38 發表於 2014-11-27 10:46
有人想去農村蓋民宿住就不錯了
未來可能老農都往生時
農村荒涼會很多

我是認為民宿早晚要落没..
因為大型飯店一直進來  加上蘇花替如果通車  勢必改變很大
但是我還是認為..
游泳池 = 蓄水池====>日後檢查還是不會過
小木屋 = 資材室====>很正常  
水泥地 = 晒穀場===>曬場有一定規定  不是全部的水泥地都是曬場...要看你歷年來交穀的量和面積來申請的..如果農糧署那裡沒有登記你曾經種過田  是過不了的
作者: goldant    時間: 2014-11-27 12:06

阿俊 發表於 2014-11-27 11:39
我是認為民宿早晚要落没..
因為大型飯店一直進來  加上蘇花替如果通車  勢必改變很大
但是我還是 ...

發人省思的一段話!!
作者: 風花    時間: 2014-11-27 21:59

我一向反對在農地蓋豪華農舍。
這不僅僅是景觀的破壞,
景觀美醜是看得到的,
突兀的建築物是視覺污染,
尤其污水處理、各種污染,也可能造成環境遭嚴重破壞。
怎麼樣合理利用?需要更多的智慧。
作者: copy    時間: 2014-11-27 23:40

本帖最後由 copy 於 2014-11-27 23:42 編輯
風花 發表於 2014-11-27 21:59
我一向反對在農地蓋豪華農舍。
這不僅僅是景觀的破壞,
景觀美醜是看得到的,


豪華....其實有一種定義,只是每人有其標準.
美醜...也是有一種定義,每人更有其標準.
突兀的建築物.....豪華是,鐵皮屋是,小屋是,大屋也是.
那,那一種才適合鄉村人住,而花錢去蓋一棟屋?


合理....每個人日子都過得很好皆是合理.
智慧....敵不過隨時可`能改變的政策.




作者: 風花    時間: 2014-11-27 23:53

copy 發表於 2014-11-27 23:40
豪華....其實有一種定義,只是每人有其標準.
美醜...也是有一種定義,每人更有其標準.
突兀的建築物... ...

非常贊同大大的觀點,
我只是有自己的看法與想法而已,
我的想法重要嗎?.......根本不重要
因為想蓋的人還是前仆後繼去做這件事啊。
但如果千千萬萬個我都有這種想法的時候,
就不會再出現這樣的東西了。
相反地,如果千千萬萬個我,都贊同超過原本使用強度來利用,
這景觀還是會存在的,我們實在不必操心^^
作者: copy    時間: 2014-11-28 00:02

風花 發表於 2014-11-27 23:53
非常贊同大大的觀點,
我只是有自己的看法與想法而已,
我的想法重要嗎?.......根本不重要

其實應該說我們比較不讚同所謂的財團式開發.
個體戶能力有限,至於每人有其理想與願景,我皆給予祝福.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4-11-28 01:31

其實所有的問題就像是食用油一樣,沒人監督卻希望利益會去找善良。
農地法規給我們明確的建築規範,也是沒有一套有效監督手法,,卻讓我們彼此去交互譴責。卻又傷害彼此法規所給予的權利。我是認為只要依照法規去規範,或是依照規定去行使該有的權利。只要監管認真執行農地並不會消失。彼此去傷害個人權益,做為一個國民其實也不輕鬆,難過阿
作者: ccchang    時間: 2014-11-28 02:30

首先,人都是有居住的需求。都市或鄕下,是人們隨著漁獵、畜牧、農耕等時代的發展而規範出來的區域。
基本上,人類是有居住自由的,要在建地蓋房子,或在農地蓋農舍,只要按照法律規定皆無不可。

為了減少對地球和環境的破壞,也為了自我的健康,我選擇未來要在農地上過著自給自足的生活,這樣應該不為過吧。真正的農耕生活,也不一定是要生產那麼多,靠農產品買賣營生,否則,學美國搞自動化、生技,大量生產,豈不賺更多。
作者: 宗達    時間: 2014-11-28 03:23

只蓋農舍很好了啦 不要拿去蓋工廠就阿彌陀佛了
作者: p3huang    時間: 2014-11-28 15:27

版上前輩們都很有智慧 講的道理都讓小弟我多思考多反省
-------------------------
物質上的慾望 只是隨著各種需求而壯大
我們影響不了別人 只能要求自己
peace~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