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退休就變窮 日本老人下流中 [打印本頁]

作者: 2home    時間: 2015-11-4 10:16     標題: 退休就變窮 日本老人下流中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icle.action?id=5071528

退休就變窮 日本老人下流中

作者:彭子珊 2015-10-13 天下雜誌583期


單靠年金過活,卻要養兒、養房、養病。 日本愈來愈多中產階級,退休後向下流動,愈活愈窮,平均年收入短少二十萬台幣,有人因此做好犯罪的打算。

七十二歲的芝宮忠美,坐在住了三十年的老房子裡。一說起退休生活,他就滿肚子委屈。

在外商飯店工作了大半輩子,芝宮忠美的人生幾乎有一半在海外度過。在職涯的顛峰,他闖過倫敦、瑞典、阿布達比,年收入也曾高達七百萬日圓(約一九三萬台幣)。

但退休後,生活卻急轉直下。七十七歲的妻子生病,芝宮忠美也在兩年前檢查出大腸癌。

每個月,光是太太的日間照護費用就將近三萬,還有伙食費六萬日圓。但兩人加起來,每個月年金收入只有七萬日圓(約一.九萬台幣),加上十萬日圓(約二.八萬台幣)的生病年金給付,收支勉強打平,「生活沒有喘息的餘地,」芝宮忠美對日本雜誌《Aera》說。

在日本,跟芝宮忠美一樣,靠著微薄年金勉強度日銀髮族愈來愈多。二○一四年,日本總務省調查發現,退休後靠著年金生活的銀髮夫妻,平均每個月收入短缺六萬日圓(約一.七萬台幣)。算起來,每對銀髮夫妻平均每年欠下將近七十四萬日圓(約二十.四萬台幣)的債務。

「下流老人」焦慮求生

養房、養病還要養兒女,錢不夠花,又得扛起自己或配偶的醫療花費。沉重的負擔讓長壽人生,逐漸淪為破產貧困的一場噩夢。只是,日本社會福利網為什麼會失靈?究竟該怎麼照顧這群貧困的銀髮族?

去年開始,NHK製作系列專題報導,探究日本銀髮族瀕臨破產的原因。今年六月,日本暢銷書排行榜上的《下流老人》,再次剖析日本銀髮族的貧窮困境。出版兩個月內,就在日本熱賣超過十萬本,引發熱烈討論。

「下流老人」指的是收入不足、沒有儲蓄,生病了也沒有親友在身邊的長者。

這些曾在退休前享受中產階級生活的銀髮族,卻在老年向下流動,面臨貧苦無依的孤立生活。

像這樣的人究竟有多少?

藤田孝典估算,日本全國「下流老人」至少六百萬人,人數還在快速增加。

山窮水盡時,他們一天只吃一餐。餓得受不了了,再到超市買快過期的小菜裹腹。有些人甚至為了生活偷竊,生病了也不到醫院就醫,寧可吃成藥忍耐。

他們背負的,可能是生病、意外後的高額醫藥費支出,需要照顧的配偶、啃老族的孩子,或是單身、中年離婚後獨居,在孤立中生活。

收入減少,支出卻持續增加。孩子的學費、房貸,都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那根稻草。

財務壓力,加上求助無門的焦慮,讓愈來愈多日本銀髮族在無助中誤入歧途。

貧困求助者 一半是銀髮族

今年六月底,七十一歲的林崎春生,就在貧困的屈辱下,選擇在新幹線中自焚,結束生命。

從鐵工廠退休後,他只換來每個月十二萬日圓的年金給付。扣掉每個月四萬日圓房租、各種稅金和健康保險稅等開銷的壓力,讓他走上輕生一途。

《下流老人》作者藤田孝典過去十二年來,一直在針對貧窮族群提供諮詢及各種協助。他發現,十年前會來尋求協助的,多半是五十多歲的失業上班族。現在,六十歲以上的高齡銀髮族比例,卻大幅增加。

今年五月,日本政府的統計也顯示,位在貧窮線以下、靠著領取生活保護費度日的人數,創下一六二萬人的歷史新高。其中將近一半,都是六十五歲以上的高齡世代。

藤田孝典認為,日本家庭結構改變,走向兩代同住的核心家庭,縮小了陪伴、支援銀髮族的生活系統。

年輕人薪水不漲,兼職、約聘工作比例增加,加重撫養雙親的重擔,年邁的父母只能想辦法自力更生。

在繳不出房租、醫藥費的壓力下,藤田孝典每年平均接觸到二十位銀髮族坦言,已經做好犯罪坐牢的最壞打算。

四年前,藤田孝典創辦非營利組織「放心加」,每年為三百名生活窮困的人提供服務,其中六十五歲以上比例將近一半。

但該怎麼扭轉銀髮族「下流」的趨勢?藤田孝典認為,日本現在的生活保護制度,應該從搶救貧窮,轉向「防止」貧窮。

防止貧窮 要先減輕房屋負擔

他對《日經》舉例說,許多人退休後還在背負房貸負擔,減輕租屋、購屋的負擔是首要任務。以法國為例,過去四十年來,法國政府把公營住宅佔整體住宅比例提高到二○%,但日本還維持在四%。

儘管法國退休年金和日本差不多,都是每個月十萬到十二萬日圓左右。但法國每個月住房負擔不超過一萬日圓,日本卻有許多銀髮族得把年金一半收入用來養房子。

除了減少支出,提高收入、儲蓄,也是幫助銀髮族重拾生活品質的必要對策。

《東洋經濟週刊》估算,日本泡沫世代,至少必須準備三千五百萬日圓(九六二.五萬台幣),才能安享晚年。

從退休前做好理財規劃,削減不必要的開支和生活習慣,都可以避免退休後「下流」的風險。不過,瑞穗情報總研資深研究員藤森克彥則認為,提高年金給付也必須兼顧。

「防止給付規模縮水,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鼓勵大家盡量延長工作期限,延遲領取年金給付的時間,」藤森克彥對《鑽石週刊》說。

隨著平均壽命不斷延長,「人生九十才開始」也不再只是空想。能不能逆轉「下流老人」的趨勢,重建老有所養的社會,日本政府正面臨諸多考驗。

- See more at: http://www.cw.com.tw/article/art ... thash.RONqQnmH.dpuf
作者: jonce    時間: 2015-11-4 12:43

不明白的是退休前的高收入都去那了?

我連勞保都沒有國保一期也沒繳過。
年金是一種跟我沒關係的東西也沒差丫。

關於需要多少錢才能退休
一直覺得那是金融保險界的話術(騙局啦)。
古早一點的人退休那來的退休金年金丫。
以前窮人隨便小孩都養一打,
現在家庭年收百萬養一個小孩也挫拉等?

答案其實或許在心中。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5-11-4 13:42

有時看到不少街上舊舊的名牌車,稍微想想其當年的風光,以及多年之後的今天,還在街頭僕僕風塵的走。這就是故事演繹啦!怎麼選擇做過怎樣的將來,還真要問問自己也要問問天
作者: 小佳    時間: 2015-11-4 15:23

人老最怕病來磨  
一個人,只要健康
一家人,只要沒人不良  平凡的
日子是很簡單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5-11-4 15:34

最近在看外幣定存
結果果然台幣最強!!!!

很像南非幣、澳幣的定存利率都還算高

那為何不把台幣轉成南非幣
等退休時
我的南非幣就一大堆了
然後我就去南非當富豪去

不過我還不知道南非的物價水準就是了
目前看中人民幣和澳幣
不過澳洲消費水準高
看來還是對岸好

不知這個想法可不可行?
有何該注意之處呢?

作者: kevin    時間: 2015-11-4 20:11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5-11-4 15:34
最近在看外幣定存
結果果然台幣最強!!!!

人民幣也開始走向低利率時代囉 雖然現在還算高
好消息是 人民幣短期來看 會愈來愈趨向強勢貨幣
但大陸的政治因素也是風險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5-11-5 00:58

朋友們的說明..點出一個弔詭的現象:
貧窮落後的往日..人們活得辛苦但還有鬥志..
經濟發達的現代..人們活得苦悶而喪失了鬥志..

*******************************
在台灣鄉下..
多少還都有一些比容易生存下去的機會..
看過一位流浪人像是沒有家人..流浪在寺廟..工寮..橋下...
吃都到附近庄頭宮廟或是幫人家做點事..
有時廟會或者是大拜拜..他會吃飽一點..
神明出巡或是一些活動..也都去充人場..
一些田地叫工..他也去作:割割草..挖挖土..採收馬鈴薯..
平常他穿著還算乾淨..所以還會有缺人請他的..
雖然戴的都是宮廟帽子..穿的是附近國小已經不用的舊外套..
然而飯沒少吃..覺沒少睡..保力達沒少喝..
跟誰都能說上幾句話..好多年沒看過他生病..
某個日子..他就不見了..沒人知道他去了哪~~


作者: 阿妙    時間: 2015-11-5 09:38

我有個親戚
長期生活在都會
每次回鄉來就是抱怨經濟拮拒
鄉下老家有塊不錯的地
老房子稍微整理就可居住
他老婆規劃要把農地賣了

我常想
如果他把都會裡的房子給孩子使用
兩老回鄉下住
可省開銷
又可讓下一代住的空間寬暢些
目前全家人擠在20坪左右的公寓裡
對適婚齡的孩子們尋覓對象有壓力

老年生活首重安穩
如果還掛念著面子裡子
唉~~~~苦喔!
作者: open808    時間: 2015-11-5 10:15

本帖最後由 open808 於 2015-11-5 10:16 編輯
阿妙 發表於 2015-11-5 09:38
我有個親戚
長期生活在都會
每次回鄉來就是抱怨經濟拮拒


不要說日本,台灣嗎是同款命運,只是社福應該沒日本的好

退休都嗎變窮鬼,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沒有收入就準座山吃看
人講人老有三歹 (年紀歹/身體歹/餃越賭越小,如投資股票/房產等等),不是沒有道理滴

先見之明,就是不要退休,還是作個小生意(菜市擺攤都好)
器官磨了一輩子,雄雄的休息,是很容易卡出病來,生病反而是,老了最大課題,酒病無孝子

幸好站長英明設立了2home
讓偶們達成2home的夢想,至少老了還有個地方可躲 ,而且花一點點錢,就能擁有自然寮法,治百病
還是無價的排毒大餐

雖然透天還是農地,沒有多少錢,至少也會讓人產生錯覺(本來是窮鬼/遊民),
還會被霧認為田仔,阿是住透天的好野人
就不至於淪為窮鬼的行列,還保流一點(苛仔頭尊嚴 )

窮在鄉下,要是沒生病,2~3仟應該就很好用


作者: 2home    時間: 2015-11-5 10:15

阿妙 發表於 2015-11-5 09:38
我有個親戚
長期生活在都會
每次回鄉來就是抱怨經濟拮拒


其實年紀大了,應該減少爬樓梯的次數,住平房就好,鄉下老房改成無障礙空間不用多少錢
,都市的公寓就留給年青人去拼,父母在鄉下的老房住到往生後,小孩年紀應該也大了,也可住進去
養老,所以投資應該都沒有浪費。

有時三代同堂住在一起並不一定是好事,尤其是結婚後的家庭,婆媳妯娌關係,因生活習慣不同,天天在一起
互看不順眼的事常發生,還不如分開住,常保連繫,各有自己的生活習慣和隱私,這樣
還比較相敬如賓。


作者: 緊張大師    時間: 2015-11-5 12:14

說為什麼暴發户用lv的包,就是暴發户,而貴族用就是贵貴族呢?因為lv這個包不是孤立的。要用這個包,除了全身行頭的價格品位都要和這個包的格調價值匹配之外,還有車、穿戴,更重要的是舉手投足、學養、見識、品味等等,都匹配吻合的條件下,這個包才不會突兀. 所以暴發户只知道買了個很貴的包,而不知道這個包的價值是多麼複雜地人類文化生成的。


就是說,生活成本其實也是一樣的。你的身份,生活條件越高,你消费和需求也越高,比如你買部車就得用到油錢,買好房就得装修的高級,配個别墅就得雇個保全等。於是你發现你擁有的雖然更多了,但其實大部分分配给那些與你無關的事了,而這個時候其實就是你,早已不知不覺被物質绑架了。


作者: poki    時間: 2015-11-6 10:04

移居到鄉村雖然有些許的不便~但確實可以減少開銷及降低物慾
以往住在市區只要出門就可在鄰近的市場或大賣場輕鬆購物
或嘴饞時往往還有夜市可以填飽肚子
而夜晚的鄉村裡絕大部分的家戶幾乎早早便入睡~而只剩下清寂的蟲鳴聲
雖然自己還未屆退休年齡~但為了尋找可耕農地便早計畫移居鄉村
2年多前正好有這機會在現住村子裡買了間透天厝~再花點錢自己監工裝修其實也可有不錯的居住品質
就此可以先修習農耕的生活~等退休後可以過簡單一點的日子












作者: yuan193689    時間: 2015-11-6 11:25

緊張大師 發表於 2015-11-5 12:14
說為什麼暴發户用lv的包,就是暴發户,而貴族用就是贵貴族呢?因為lv這個包不是孤立的。 ...

您講的現象很真實,也許這就是所謂的浮世繪吧!
好奇的是,您的貼圖很美且似有禪意,在下慚愧未能體悟,可請賜教乎?


作者: 4w    時間: 2015-11-7 07:12

poki 發表於 2015-11-6 10:04
移居到鄉村雖然有些許的不便~但確實可以減少開銷及降低物慾
以往住在市區只要出門就可在鄰近的市場或大賣場 ...

其實退休鄉間,只要有房子,有時候也不用買多少地種東西,用租的或是借的20∼30坪就夠你忙了,擁有越多土地越不自由
作者: 2home    時間: 2015-11-9 20:10

4w 發表於 2015-11-7 07:12
其實退休鄉間,只要有房子,有時候也不用買多少地種東西,用租的或是借的20∼30坪就夠你忙了,擁有越多土 ...

如果要種水果樹 ,20幾坪真的不夠用,種沒幾顆水果樹,如果用租的,以後水果有產量了,又捨不得送給地主.  
有人坐著打坐很忙,有人種菜很忙,有人到處出國玩很忙,有人做志工很忙,有人坐在客廳喝啤酒看足球賽很忙.

忙的定義是什麼? 不就是打發時間嗎?歡喜做歡喜受?
作者: cnn95    時間: 2015-11-10 09:57

open808 發表於 2015-11-5 10:15
不要說日本,台灣嗎是同款命運,只是社福應該沒日本的好

退休都嗎變窮鬼,這是個不爭的事實,沒有收 ...

確實不要先想退休,
勞保月退領一萬多在都市能做什麼咧?
作者: poki    時間: 2015-11-10 11:54

要享受退休後無憂無慮的生活~首要的還是要身體康健
否則退了後健康出問題那窮自然就跟著來了
辦公室裡有同事就在要屆齡退休前中風垮了
這樣就算能退休領得一筆退休金~最後的退休生活品質也等於0
退休後的經濟因素大概是許多人考慮是否要屆齡退休的最大抉擇之一
不可諱言的錢也是支持退休生活品質好壞的重要因素之一
但看到周遭親朋好友及同事所發生的例子
如果到達能退休的門檻時~選擇退休做下半輩子喜愛做的事
這樣精神生活富足了~也就不窮了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5-11-10 11:57

cnn95 發表於 2015-11-10 09:57
確實不要先想退休,
勞保月退領一萬多在都市能做什麼咧?

  在二線都市,如果沒房貸、沒生病、沒(好的或不良的)花錢嗜好,一個月1萬多以目前狀況還夠基本生活。要想過得更有品質,就得有其他收入或積蓄。

  如果用日本節目那種日幣萬元過一個月之類的方式,那就還會有剩了。
作者: 2home    時間: 2015-11-10 12:43

pineman 發表於 2015-11-10 11:57
在二線都市,如果沒房貸、沒生病、沒(好的或不良的)花錢嗜好,一個月1萬多以目前狀況還夠基本生活。要 ...


有時退休,年紀都算初老,上有長輩下有兒女還有老伴,大部份的人都主觀認為是自己一個人在花錢生活,事實上還要考慮親人的部份,這些親人會對你的退休金會有加分還是扣分,都要評估進去,有時不是多雙筷子這麼簡單
,長輩每月保健食品及醫療費用可能會加速用完你的退休金。

所以我老婆如果亂花錢,我就會曉以大義,我們現在要省一點存我們共同的老本,妳也要考慮你的父母,雖
然妳己嫁出來了,如果父母有困難,我們還是要一肩扛起來的。

以前吳宗憲說過一句話很有道理,高個子的身高通常算整數小數部份自動捨去,矮個子的身高通常都計較到
小數點2位。

這意思說有錢多花點錢沒差,沒錢就省一點斤斤計較一點,有多少錢就過多少錢的生活
作者: poki    時間: 2015-11-10 12:47

pineman 發表於 2015-11-10 11:57
在二線都市,如果沒房貸、沒生病、沒(好的或不良的)花錢嗜好,一個月1萬多以目前狀況還夠基本生活。要 ...

所以退休後的生活還是要看個人是要過粗茶淡飯亦或是繼續錦衣玉食囉
相信絕大多數的2home前輩們都會選擇過農耕生活~少部分的自給自足
還有年紀漸長飲食吃的量也會遞減~開銷自然也跟著降低
這是我目前做的退休春秋大夢
作者: cnn95    時間: 2015-11-11 10:56

退休後最大的的花費在醫療
有報導統計人在死亡之前
平均臥床時間是7年
至少要準備這7年的醫療照護費用
否則拖垮家人子女
作者: 2home    時間: 2015-11-11 11:24

上次聽以前老同事說,他媽媽為了一個隔壁孤獨生病老人,和家庭鬧的很不愉快,因為他媽媽是個心腸非常軟的人,看見隔壁生病的孤獨老人很可憐,就會常去照顧,且多於自己的家庭,原本很簡單只是關懷,但後來這孤獨老人若沒有人照顧真的會往生.她於心不忍,會認為是自己的罪過, 有時事情起了頭,就要完滿結束. 這種超過自身的大愛真的很難得!

想想以後真的進入老年社會,國家真的有能力去照顧這些 孤獨生病老人嗎?年輕人又自己有長輩要照顧,應該也沒多餘的能力去照顧非親非故的人.

想想還是現在有能力多賺點錢,身體養的健康一點,至少人生最後十年也要有尊嚴完美的落幕,不要給別人帶來困擾!
作者: 風花    時間: 2015-11-11 17:38

巨觀的觀點:
對老年人來說,醫療資源是最重要的。
臺灣健保制度真的救了很多人,讓醫療資源普及。
這項資源非常可貴,有許多人濫用這樣的資源,沒病也逛醫院,應該予以責難與處罰。
另外還有利用現行規定的漏洞,逃漏健保費。
不能我們這一代浪費資源以後,讓子孫去負擔高額的醫療費用。

微觀的觀點:
個人應思考退休以後如何善用資源,規劃健康的人生。
若罹患疾病,應提早救治,因此居住環境應考量醫療可及性。
醫療院所、社區藥局以及社會連結都是重要的資源。
不要認為現在健康時還動得了就掉以輕心,凡事要預先準備最差的情形。

作者: 明彥    時間: 2016-3-7 00:04

我記得日本老人退休最大問題就是國民年金突然減少.......
它們國民年金開辦期間時
當時每個退休老人可以月領10萬日幣  
但隨著退休人數提高 日本人口下降
日本政府突然下砍至月領2萬日幣
導致一堆老人 原本計劃好每月10萬日幣如何花費  
直接資金調度周轉不靈..........
更別說月領2萬日幣能幹嘛???

現在台灣的退休也面臨這樣  
一堆人把"未來月退" 都算進在還貸款
尤其是公務體系退休的人最明顯
如果政府砍退休金  導致沒這麼多錢  
一堆人下一個月都開天窗....  



作者: LKK46    時間: 2016-3-7 23:41

本帖最後由 LKK46 於 2016-3-7 23:59 編輯

多數日本企業60歲退休,但從65歲開始才能領到國民年金。

日本企業的退休年齡為60歲,這是《高齡者雇用促進法》強制規定的。但是該法律是1998年開始實施的,生效的時間並不太長。在此之前並沒有強制規定,而是按照勞資雙方達成的協議,對企業來說不過是努力的目標而已。

本來將60歲定為退休年齡,而國民年金和厚生年金的支付開始年齡也是從60歲開始的,這樣養老金就代替工資,繼續對退休人員的生活提供保障。但是法律修訂之後,國民年金的支付時間被往後推遲,最終決定那些戰後生育高峰期出生的人們(1947-49年出生的人)從65歲開始才能領到養老金。

這樣,如果60歲退休的話,到領取養老金的時候為止出現了5年的空白期。


日本的年金制度主要分3種,第1種是國民年金,日本法律規定20歲以上60歲以下的所有國民都有義務加入國民年金保險(又稱基礎年金),保費由國庫補貼2分之1(改革前是三分之一)。

國民年金保費在改革前為月繳13300日圓,現在則為月繳15040日圓(約新台幣4000元),2017年以後還要調漲為月繳16900日圓。加入國民年金者65歲以後平均每個月約可領5萬5千日圓(約新台幣14635元)。

第2種是針對上班族的厚生年金,保費由員工和企業各出一半。改革前的厚生年金保險費率為13.58%,2004年10月起每年提高0.354%,2017年以後將調至18.3%。第3種共濟年金是針對公務人員,保費由個人和政府各出一半。

作者: cocacola    時間: 2016-3-16 21:26

日本的現況可以說就是台灣未來的狀況,,,,,,
大家等著吧,,,,,,,,,,,,,,,,,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