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極地渦旋的侵襲下你的2 Home 如何因應? [打印本頁]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3:44     標題: 極地渦旋的侵襲下你的2 Home 如何因應?

自從2014年1月北極渦旋開始變遷,今年正式入侵到了亞熱帶的台灣,
下雪的等高線開始下移,從1500公尺下移到500以下,甚至到達平地,
您的2 Home這次初體驗帝王級的寒流,將來如何因應?
這應該開始思考對策的時候了。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3:45


首先2Home的建築:
已經蓋好的而地處會下雪的地區,您的屋頂是斜屋頂嗎?能承受多少得雪量?
如果是平屋頂式的建築,大雪來臨時如何剷雪而不致壓垮屋頂?

如果還未動工的,您會考慮斜頂的嗎?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3:48

再來2Home的設備:
如輸水管會不會因為水變冰體積增加而爆管?
如何改善?改變管路材質?還是為外露的管路增加保溫裝置?
或是增加洩水閥,溫度降低則洩水將管路淨空?
增加暖氣供應設備?冷暖氣機,壁爐,
或改裝氣密窗增加隔熱隔冷效果?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6-1-25 13:50

我開始練習 "逐水草而居"
1home 可以賣 2home 也可以賣
哪裡安全我就往哪裡跑
作者: Zefram    時間: 2016-1-25 14:11

天氣這樣搞 只能當海上民族

住漁船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4:12

樂活族 發表於 2016-1-25 13:50
我開始練習 "逐水草而居"
1home 可以賣 2home 也可以賣
哪裡安全我就往哪裡跑

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高山大雪。看您往哪裡跑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6-1-25 14:28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5 14:12
冰山融化,海平面上升,高山大雪。看您往哪裡跑

我有算ㄚ,我在玉里玉山下面
海平面每上升1公尺,我往上跑100公尺
理論上,玉山夠我用了

可是我比較擔心股票房地產下跌,這比其他恐怖多了
現在大盤指數7900 當剩5000時,哪很多人自己先跳樓了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6:12

樂活族 發表於 2016-1-25 14:28
我有算ㄚ,我在玉里玉山下面
海平面每上升1公尺,我往上跑100公尺
理論上,玉山夠我用了

族長
不談您如何移民,您的種植撐得了這種酷寒嗎?
要不要改為溫室種植? 伐算嗎?
作者: 心光    時間: 2016-1-25 16:19

氣候巨變之時天定勝人。
平時才能誇口人定勝天。
作者: phl001    時間: 2016-1-25 16:38

本帖最後由 phl001 於 2016-1-25 16:41 編輯

比台灣冷的地方多的是, 人都可以活, 產出的作物也多的你數不清
我只想到,如果是常態, 台灣高接梨可能就沒有了,平地就可以種白鳳桃了,
想太多了,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6-1-25 16:44

phl001 發表於 2016-1-25 16:38
比台灣冷的地方多的是, 人都可以活, 產出的作物也多的你數不清
想太多了,

所以沒差啦
它山之石可以攻錯
到時用別人的經驗應對就好了

不過題外話
寒流是啥呀
只有熱能
沒有所謂的冷能呀
那寒流到底是什麼
作者: 2home    時間: 2016-1-25 17:50

屋頂要蓋斜一點,是這次的體會,因為不知雪會下多久,若太平,雪會越積高,若排不掉,就會一直累積,越來越重,最後有可能壓垮房子,還好我山上diy的木屋, 二天的積雪有經過考驗,但若像國外連續十天下雪,就很難說了,這就是為什麼國外的屋頂大都設計成斜的,台灣則大部份是平的,若以後冬天像這次一樣,氣壓從日本,韓國,一直壓到台灣,北台灣冬天下雪就有可能變常態了.

未來北台灣的農業可能會有所改變,冬天越來越冷夏天越來越熱走極端,所以之前有考慮這狀況,所以買花東的農地,夏天在北台灣,冬天則在花東過冬. 就像候鳥一樣,選擇氣候舒適的地方.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6-1-25 18:17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6-1-25 18:19 編輯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6-1-25 16:44
不過題外話
寒流是啥呀
只有熱能
沒有所謂的冷能呀
那寒流到底是什麼


  (台灣的)北邊(如西伯利亞)溫度相對較低的高氣壓推動冷空氣南下,與暖空氣交界之處稱為冷鋒,當這冷空氣降溫的能力超過一定程度,會被稱為寒流,就把冷高壓想成冰箱冷凍庫就對了,冷凍庫門一打開就朝向你流過來。我如果沒記錯,氣象局曾經取消寒流這個名詞,近年才又再重新使用。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6-1-25 18:23

2home 發表於 2016-1-25 17:50
未來北台灣的農業可能會有所改變,冬天越來越冷夏天越來越熱走極端,所以之前有考慮這狀況,所以買花東的農地,夏天在北台灣,冬天則在花東過冬. 就像候鳥一樣,選擇氣候舒適的地方.


  夏天北台灣也常創記錄高溫,特別是台北市。記得有一次台北創38.x記錄時,我剛好在桃園縣,都能感受到那變態的高溫。 在台灣好像應該夏天上山,冬天下山才符合候鳥習性。
作者: mydvd589    時間: 2016-1-25 18:33

夏天太熱 農地要放暑假不耕作 免得中暑
冬天太冷 作物凍傷 只好轉去礁溪泡湯
這樣算算 好像只有春天跟秋天短暫兩季可以耕種了....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9:36

以後所有的房子要加裝暖氣設備,尤其是2Home
這次我的1Home因為朝北,入夜後冷氣顯示的溫度是6~8度,
整個房間猶如一個冰庫,側夜難眠,這還是南部的都會區內,
如果是農地,或是有點海拔的山上,更是難過。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5 19:45

電視新聞報導有一些店家的玻璃因內外溫差過大而爆裂,
有些大樓外牆磁磚也是冷縮熱脹紛紛龜裂。

2Home的建材如窗戶可能飛氣密窗不可,
氣密窗保暖保溫,不易散熱

至於外露的水管這次有人因結冰而爆裂的嗎?
作者: 2home    時間: 2016-1-25 20:58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5 19:45
電視新聞報導有一些店家的玻璃因內外溫差過大而爆裂,
有些大樓外牆磁磚也是冷縮熱脹紛紛龜裂。

通常國外的汽車冬天的水箱會加防凍劑,因為變冰之後,體積會變大,水箱可能漲爆掉,當然水箱的水加少一點,是否會比較沒這問題,但水箱的水太少也不行,水管也一樣,之前聽拉拉山的朋友說,冬天太冷pvc水管會有水管爆裂的問題,不知換hdpe 水管是否可以解決這類問題,另外靜止的水比較會被冷凍,但流動的水比較不會凍. 所以有時會看到山上的原住民,山泉水通常是不關的,就一直流.
作者: 姜姜好    時間: 2016-1-25 22:13

本帖最後由 姜姜好 於 2016-1-25 22:23 編輯

防凍液.主要是降低水的凝固溫度 .
水 在哪一段結冰無法預知 . 只要水路不通 引擎 運轉高溫 就會產生蒸氣 . 後果就 .....
曾使用 冰水機 改成  -15度  冷凍機.所以對此稍有了解
台灣 未來 要增加一些  低溫 高溫 緊急救難 設施 . 千萬 不要  指望 公家 .
  緊急 救援 系統 是 受到傷害 自救 第一步 .   例如 下雪 預報  日本已 判斷 出 台灣一點準備也沒
導致受害嚴重 . 台灣不重視 技職教育 不重視 安全 . 無自救能力 . 出事 叫救護 . 等救援抵達  結果就 .....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6-1-26 08:11

姜姜好 發表於 2016-1-25 22:13
防凍液.主要是降低水的凝固溫度 .
水 在哪一段結冰無法預知 . 只要水路不通 引擎 運轉高溫 就會產生蒸氣  ...

我之前只想過

家裡至少要有一艘船

現在還得有抗冷器材才行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6 11:31

一場寒流來襲又衍伸出許多問題
1.使用電暖器而導致火災-
   台灣的居家沒有暖氣設備的習慣,最多只有冷暖氣機,看來室內冷暖氣機應該是最安全了。

2.是否該有下雪假
   這次好像竹縣有3所小學放此假

3.2Home 的生態池如何禦寒?
   台南的虱目魚大量暴斃,通常虱目魚在8度以下大約可以撐個4~5天,這次下探到4~5度以下,一晚就翻白肚了,
   所以養殖池要以深水池為首要考量。
   2Home 的生態池通常不大,此時如有地下水那就在好不過了,地下水溫至少有23度以上。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6 12:04

2home 發表於 2016-1-25 20:58
通常國外的汽車冬天的水箱會加防凍劑,因為變冰之後,體積會變大,水箱可能漲爆掉,當然水箱的水加少一點,是否 ...

在國外通常庭院的管路會加裝一種叫做 Anti-Siphon Valve
是接在噴水系統上,冬天時,記得把它關閉,就可淨空水源,防凍裂.也就是說是用 虹吸管原理

我大概只知道這些,這種閥長得如何?如何安裝我不知道,(不知台灣有沒有)
聽說只要記得關閉15F的溫度管路都不會爆裂。
32度F = 0度C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6-1-27 10:11

本帖最後由 笨羊 於 2016-1-28 20:51 編輯

假如「極端氣候」變成常態,
小弟不得不杞人憂天,想想這種極寒天氣下如何在 2home生活?
找了一些資料,拋磚引玉,請大夥提供更好的意見。

一、短期遭遇問題

水電這種基礎建設如果還能運作,基本上用「錢」就能解決大部分問題。
那底下就不必看了!

可是一旦「基礎建設」停擺,譬如斷水、停電,那就要有其他應變方法囉!

1. 水
2home必須備有就地取材的「水資源」,再加上「過濾工具」以便利用。
這些本站前輩討論很多,不再贅述。

譬如站大開版的:現成的雨水回收過濾桶,有大夥介紹的「生物沙過濾器」。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mp;page=3#pid623179

如果要從溪流抽水,必須考慮「停電」時也能運作,
太陽能、風力,也許是解決的辦法。

2. 火
下雪時節交通中斷,又遇到停電,瓦斯也沒了!
怎麼辦?2home遠在山上,總要能就地取材自行生火吧?

這時候,一般的「野外求生手冊」就有許多生火技巧,可以參考。
我覺得博客來書店下列這幾本「野外求生手冊」很棒。

金鐘道(韓國):野外求生超級手冊:實境影片與圖片示範,深思文化(正體)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85771
戴文鑫:臺灣地區野外求生手冊,幼獅文化(正體)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058836
夏川:圖解野外求生手冊,中國計量出版社(簡體)
http://www.books.com.tw/products/CN11197388

韓國人那本(p.258)有提到,
「鞋油」是「防水」的最佳發火促進劑,雨雪潮濕之際,也能使用。

台灣那本,當然是有許多配合台灣地區的野外求生技巧囉!

大陸那本,第9篇有非常多雪地的求生技巧,為其他野外求生手冊所不足。
底下是我覺得與風雪中的2home有關的。
尤其是道路不通,風雪中著涼感冒,該怎麼處理?怎麼自救?
(求生手冊很少談,也一直找不到最佳解答。)

第3篇  野炊攻略
p.65 在雨雪天、冰上、強風處生火的方法
p.84-86如何製造飲用水:雪水

第8篇   野外急救
p.184生病時的處理方法:
上呼吸道感染、貧血、食物中毒、頭痛、牙痛、腹痛、拉肚子、
流鼻血、擦破傷、便秘、麻疹、燒燙傷
p.186遇到小意外時的處理方法

第9篇   夏季、冬季意外處理
p.210 冰雪中的意外、雪中行走危險預防、冰上行走事故預防
p.211 雪崩事故預防、冰川事故預防
p.212 在雪地上行走時避免摔倒的方法、踢踏步行
p.213 拐杖(木棒)的使用方法、在雪坡上滾落時的剎車法
p.214 如何處理凍傷、皮膚凍傷處理方法
p.215 如何避免凍死
p.216 躲避風雪、製造避雪洞穴

3. 保暖
懂得生火當然是保暖的最基本求生技術。

有暖爐更棒,站上有很多前輩的巧思,譬如這個還可以烤食:diy瓦斯桶燃木暖爐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p;extra=&page=6

如果無火,應該要備有重量輕、體積薄的急救毯(不是電毯),
能覆蓋耳朵的滑雪帽等等。

4. 聯外工具:資訊
收音機,最好是手搖發電、電池兩用的,以便接收外界訊息。

電腦,要考慮停電時,一些有用的檔案如何開啟?
大容量充電器、柴油或汽油發電機、還有轉接插座,應該都有必要。

5. 生病
參考前述大陸那本「野外求生手冊」第8篇。

急救物品,看這帖:2home裡需要準備的一些簡單的護理物品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tid=8831&page=1
還有這帖:醫葯箱該放哪些實用藥品?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hread&tid=37612

二、長期抗戰

1. 能長期儲存的糧食,參考這裡:
Best Survival Foods_ Non-Perishables That Can Outlive You
http://morethanjustsurviving.com/best-survival-food/

2. 極端氣候下,自己平常就要種植的「耐寒」作物:
地瓜:是秋季種植的雜糧,明朝小冰河期閩南人就是靠此過活。
嚴寒氣候,應該可提前到夏季種植。

小麥:耐寒、耐旱的主要糧食。
除非少量,否則不適合山坡地種植。但穀類收穫之後,後製很費工。

紅藜:原住民傳統糧食,最近開始流行。要去殼,帶殼有毒。
傳統上排灣族人是在12月至2月播種,屬於冬植作物。

104.12.31 NOWnews:紅藜耐旱營養高 具桃園雜糧作物潛力
http://www.nownews.com/n/2015/12/31/1943529
屏東科技大學郭耀綸:紅藜推廣手冊
http://conservation.forest.gov.t ... nt/112513561471.pdf

耐寒蔬菜,可參考:因應氣候變遷, 農試所推廣21種原生蔬菜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hread&tid=32891
農試所推介的原生「耐寒蔬菜」是: 角菜 (皇帝菜, 貢菜)、明日葉、茼蒿

3. 能防寒的作物
當然是薑了,嚴冬時喝一碗薑湯,風寒都跑了!

可惜薑是夏季作物,必須氣溫高時,自己種來備用。
薑易得軟腐病,同一塊田地不能連作,通常要5,6年才能再種。

蔡正宏、蕭政弘(臺中區農業改良場),薑生產技術問題與改進方法 p.3
http://www.tdais.gov.tw/files/we ... dares/7946/2727.pdf

好在自用的份量不多,可以在農地裡劃出距離較遠的6塊不同小區域,
一年種一區,輪流種植即可解決。

三、其他必需品

1. 一條狗
狗不僅是人在困境裡的精神夥伴,也能互相支援和保護。
萬一,真的是萬一,「牠」也能犧牲自己作為「你」的食物。

2. 一輛腳踏車
沒有汽油時,一旦道路開通,機車、轎車都無用武之地,
2home距離市區非常遠,至少還有一輛「省力」的交通工具。

------------------------
呵呵!感覺好像在替「世界末日」作準備。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8 12:01

2 Home 要設立一個柴房平時要有砍柴儲存的習慣
當然也要有一個灶,以備不時之須,這個灶還須在室內有煙囪的,
也要有一個可以燒柴火的熱水器。

不知目前有沒有人使用火力而能提供蒸氣(管路)進入 屋內當暖氣的?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6-1-28 19:20

我會想要往下挖
不過地下空氣不好
所以
只好增加牆壁厚度
水泥、磚塊都好貴
因此把腦筋動到泥土上
挖個水池
一來蓄水養魚
二來築壁禦寒
三來增高躲洪
作者: 大地彩妝師    時間: 2016-1-28 20:42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8 12:01
2 Home 要設立一個柴房平時要有砍柴儲存的習慣
當然也要有一個灶,以備不時之須,這個灶還須在室內有煙囪的 ...

蒸氣不好

因為如果在山區

溼氣原本就過重

現在又用蒸氣取暖

不是會更溼嗎?

建議直接乾燒金屬管加熱空氣取暖

或是將排煙管導入室內再導出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6-1-28 21:21

本帖最後由 笨羊 於 2016-1-28 23:39 編輯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8 12:01
2 Home 要設立一個柴房平時要有砍柴儲存的習慣
當然也要有一個灶,以備不時之須,這個灶還須在室內有煙囪的 ...


大陸東北的「火炕」,應該是理想的解決方法。

火炕:維基百科
https://zh.wikipedia.org/wiki/%E7%81%AB%E7%82%95

] 火炕是一種寬約一米七到兩米三左右,長可隨居室長度而定的磚石結構的建築設施。

] 搭建炕在北方稱為盤炕,其內是用磚建有炕間牆,
] 炕間牆中有煙道,上面覆誚酗騆蔅倌膋漸菄O,石板上面覆誑H泥摸平,泥乾後上鋪炕席就可以使用。

] 炕都有灶口和煙口,灶口是用來燒柴,
] 燒柴產生的煙和熱氣通過炕間牆時烘熱上面的石板產生熱量,使炕產生熱量。
] 煙最後從火炕煙口通過煙囪排出室外。

] 在中國北方一般炕的灶口與灶台相連,
] 這樣就可利用做飯的燒柴使用火炕發熱,這樣就不必再單獨燒炕。

] 火炕鄰近灶口的位置稱為「炕頭」;鄰近煙口的位置稱為「炕梢」。(就是炕尾)
] 一般「炕頭」都留給供家中輩份最高的主人或尊貴的客人寢臥,
] 而男人或年青人都在「炕梢」寢臥。

東北火炕 - 牆左是爐灶,牆右是火炕


橫剖面


現代化的俯瞰圖:灶台鍋爐間,就是火炕的灶口位置


作者: pascal_liou    時間: 2016-1-28 22:00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5 19:45
電視新聞報導有一些店家的玻璃因內外溫差過大而爆裂,
有些大樓外牆磁磚也是冷縮熱脹紛紛龜裂。

不止爆水管,甚至熱水器內銅管都爆了! 鄰居也無一倖免!

問原廠,只能更換銅管要2300元,現在找看是否有人能補焊?

有那位大大知道那裏有能補焊?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6-1-28 22:01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6-1-25 16:44
所以沒差啦
它山之石可以攻錯
到時用別人的經驗應對就好了

國中和高中的地球科學都有介紹"寒流"的原理..
我一點皮毛用口語化描述:
地球外圍接近真空地帶空間溫度低..
理論上熱都往溫度低的地方跑去..
但因為有大氣層稍可阻擋一下..
所以還不至於大氣層內都變得那嚜冷..
但因為日照..大氣..洋流..等等因素..
在地球上還是有些地帶熱量欠欠..
因此溫度低..
溫度低的空氣下沉....泰山壓頂..
沿路狂吸走熱..就覺冷..
如果環境熱量不夠它吸..
溫度就一直降嘍!

作者: Way    時間: 2016-1-28 22:27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5 19:45
2Home的建材如窗戶可能飛氣密窗不可,
氣密窗保暖保溫,不易散熱。


其實氣密窗分很多等級
氣密窗 隔音窗 雙層隔溫窗
等級和價位皆有不同!!
作者: 姜姜好    時間: 2016-1-28 22:38

pascal_liou 發表於 2016-1-28 22:00
不止爆水管,甚至熱水器內銅管都爆了! 鄰居也無一倖免!

問原廠,只能更換銅管要2300元,現在找看是否有 ...

拆開 .找汽車水箱 或冷氣 冷凍 都有焊接工具. 補一下就好
作者: 姜姜好    時間: 2016-1-28 23:02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6 12:04
在國外通常庭院的管路會加裝一種叫做 Anti-Siphon Valve
是接在噴水系統上,冬天時,記得把它關閉,就可淨空 ...

Anti-Siphon Valve.是裝置在水管中間.
水流經過產生壓力. 將 閥 頂 上關閉通氣孔 .
關閉 水源 .水壓降低 通氣孔空氣進入水管.當水龍頭水流光.
水管內只有少許存水及空氣 .就能避免水結冰產生膨脹擠爆水管
台灣不容易買到這零件.
只要將水管充氣 . 就能防止. 施作方式 有很多種 .
     水錶止水閥 後加 一只 三通及  閥  若知道 會結冰  關閉總水閥 .打開三通進空氣 .
              若管線太長 要用加壓空氣 將 水擠出 .或用 吸水吸塵器 在水龍頭將 水吸 出 .
   當然還有其他方法 . 目的是 將水排出水管就好咯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6-1-29 03:04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6-1-29 03:23 編輯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6 11:31

一場寒流來襲又衍伸出許多問題
1.使用電暖器而導致火災-
   台灣的居家沒有暖氣設備的習慣,最多只有冷暖氣機,看來室內冷暖氣機應該是最安全了。 ...


電熱毯大約只要40-80W,比較省電,睡起來較爽!
因電熱毯功率小,單人電毯大約只一支40W日光燈管的耗電,只要電熱毯插電加熱時沒被折疊,都還蠻安全的。
電熱毯要符合CNS規範才能販售,就算插電加熱不小心折疊造成過熱,也會啟動保護機制。

人類體溫37度,體表約28度,電熱毯達到設定溫度就會停止加熱,並不會一直加熱,
而冷暖氣機要加熱的體積很大,要整個空間都達到設定溫度才會停止壓縮機運轉。

電暖器因為都110V,又1000~1500W高功率,且一開就6-12小時,
電暖器比一般1噸的冷氣還耗電,卻不像冷氣接220V專線,
隨便一台1000元有找的電暖器/電暖扇的電線要負載9~13安培,而220V冷氣只要負載4.5~7.5安培,
才造成電暖器插一般的插座造成電線過熱,甚至只要插頭沒插緊就插頭過熱。

基本上,我國應該規範電暖器採用220V,才能減少冬天火災發生....
但因110V電暖器也符合CNS規範,只要電暖器插頭沒插緊或接延長線,
否則容易造成電線過熱+電線塑膠皮燒毀短路,而引燃其他易燃物造成火災。

電熱水瓶/開飲機加熱時也約1000~1200W,只要插頭沒插緊,就可摸出電線和插頭是溫的,
但因電熱水瓶最多也只加熱幾十分鐘,時間短,不像電暖器能開6-12小時,電熱水瓶才較少造成住家火災...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6-1-29 13:50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6-1-29 14:22 編輯
笨羊 發表於 2016-1-27 10:11
假如「極端氣候」變成常態,
小弟不得不杞人憂天,想想這種極寒天氣下如何在 2home生活?
找了一些資料, ...


  另外要注意手機在寒流緊急時是否會失去通話求救的基本功能。

天氣太冷 iPhone 自動關機,蘋果:等暖和了再用
作者 linli | 發布日期 2016 年 01 月 26 日 21:53 | 分類 Apple , iPhone , 手機

近日持續的低溫天氣不僅讓人受不了,甚至連手機都要罷工了,不少用戶在網路上發文稱,自己的 iPhone 經常自動關機,且無法重啟使用,拿去售後維修店又檢查不出任何問題,蘋果公司對此做出回應稱,iPhone、iPad、Apple Watch 等產品適宜在 0 度到 35 度溫度下使用,若因為天氣較低 iPhone 自動關機不必擔心,待溫度回升後手機也會恢復正常。

iPhone 確實存在溫度過低時自動關機的狀況,這是由於 iPhone 配置的是鋰離子電池,在適宜的穩定範圍內,也就是 0 度到 35 度之後,鋰離子會保持活性,電池內容的電解質狀態變化在電極之間產生電流,但溫度低於 0 度時,鋰離子的活性降低,放電能力減弱,電能供應不足,手機系統會辨識為電量不足,觸發電池保護設置,手機會自動關機。

同樣是在低溫的天氣,為什麼只有 iPhone 自動關機了,而其他手機沒有?鋰離子在低溫下活性降低同樣發生在其他手機的電池中,但 iPhone 的系統設置是當工作溫度為 0 度時會自動觸發電池保護,其他手機則會觸發這一保護設置的溫度設置得更低,當然存在部分手機由於散熱性不佳或 CPU 過熱,手機的工作溫度高於室外,在低溫下也能正常使用。

低溫下自動關機不會損壞 iPhone,待工作溫度恢復正常,手機也能夠重新正常使用,用戶可以給 iPhone 增加一些保暖方式,確保手機能夠安然無恙地度過這個寒冬。
延伸閱讀:

    在寒冬中,開電動車、騎 Gogoro 電力會受到影響嗎?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9 15:28

Way 發表於 2016-1-28 22:27
其實氣密窗分很多等級
氣密窗 隔音窗 雙層隔溫窗
等級和價位皆有不同!!

我們家7~8年前舊屋改建時就託人從美國訂製一批氣密窗運回台灣安裝
那種窗戶是雙層玻璃中間有加入惰性氣體,隔溫隔音效果非常好,
現在玻璃的透明度還是一級棒,只是當時台灣的師傅不會安裝,
孩費了很大功夫溝通。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9 15:36

FlyNews 發表於 2016-1-29 03:04
電熱毯大約只要40-80W,比較省電,睡起來較爽!
因電熱毯功率小,單人電毯大約只一支40W日光燈管的耗電,只 ...

從電視新聞上看到的火災報導讓我對這一類的電暖器或電毯不敢恭維
尤其是強國的產品我是一律拒絕的,我還是會尋找比較傳統的加熱設備,
最多是採用冷暖氣機。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9 15:41

大地彩妝師 發表於 2016-1-28 20:42
蒸氣不好

因為如果在山區

當然不是將蒸氣直接排入屋內,
而是經由管路繞入屋內再排出去,
或是走地板下面。
作者: 旗艦.黃    時間: 2016-1-29 15:45

笨羊 發表於 2016-1-27 10:11
假如「極端氣候」變成常態,
小弟不得不杞人憂天,想想這種極寒天氣下如何在 2home生活?
找了一些資料, ...

最近也在研究紅藜的經濟價值和種植,這個耐旱植物應該值得推廣。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6-1-29 16:35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9 15:45
最近也在研究紅藜的經濟價值和種植,這個耐旱植物應該值得推廣。

過去紅藜種植面積不大,主要是它是「顆粒小」的「穀類」。
穀類脫殼很費工,顆粒小更麻煩,所以影響種植意願。

穀類的紅寶石-台灣紅藜
http://minerva9.pixnet.net/blog/ ... 3%E7%B4%85%E8%97%9C

這篇有提到:

] 臺灣藜具有三大特色:色彩豐富、營養豐富、無重大病蟲危害,是一值得加以發展的特色作物。
] 因為脫殼麻煩又煙霧迷濛,少有人大面積栽植銷售,因此不是台灣常見的作物,
] 在臺灣,紅藜本為原住民傳統的糧食作物,多與稻米或芋頭共煮,或供作釀造小米酒之用。
] 目前僅屏東、臺東與花蓮地區原住民尚有栽植。

這篇最後,有教人如何混合白米煮飯。

另外,專家也建議紅藜用量,不要太多。

104.10.28 自由時報:紅藜養生當紅 小心帶殼有毒
http://news.ltn.com.tw/news/local/paper/927568

] (台東區農業改良場副研究員)陳振義表示,帶殼紅藜含有皂素、具微毒性,
] 即使洗過、煮過,仍無法全部清除,吃過量恐造成肝指數升高而發炎。

] 帶殼紅藜五顏六色,十分討喜,脫殼紅藜顏色為淡褐色,
] 陳振義表示,經動物試驗,紅藜仍不能過量食用,
] 六十公斤重的人一天建議脫殼紅藜食用量不得超過六十五克。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6-1-29 17:36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6-1-29 17:46 編輯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9 15:36
從電視新聞上看到的火災報導讓我對這一類的電暖器或電毯不敢恭維
尤其是強國的產品我是一律拒絕的,我還 ...


台灣沒那麼冷,台灣製的電熱毯非常少....

N年前有不少電熱毯未符合CNS標準就進口在市面上販售,
甚至有些美國品牌的電毯也會溫度過高,那時約3~4成都不合格,
主要是賣棉被床單的寢具店賣不符CNS標準的電毯,而量販店或電器通路的都OK

可能韓國製的為了降低成本?
那時消基會抽樣檢測以韓國製不符CNS的電熱毯較多,大陸製的便宜貨反而都符合標準,
而這幾年違規販售的電熱毯查較嚴,市面上也很難買到不符合CNS的電毯了,也較少發生電毯的災害了!


但110V電暖器即使符合CNS規範,只要插頭沒插緊或接延長線,就可能造成電線走火,所以還在繼續發生..
作者: smhu    時間: 2016-1-29 18:54

旗艦.黃 發表於 2016-1-29 15:45
最近也在研究紅藜的經濟價值和種植,這個耐旱植物應該值得推廣。

有耐旱嗎?去年早春種在瑪家穀倉前的那片紅藜全掛了,原因是去年那時候山上缺水...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6-1-29 20:05

smhu 發表於 2016-1-29 18:54
有耐旱嗎?去年早春種在瑪家穀倉前的那片紅藜全掛了,原因是去年那時候山上缺水...


這裡有種過的人的說明,對照「紅藜推廣手冊」一書,紅藜和藜麥種植方法相似。
所以,給水管理應該也類似。

104.2.18 可樂穀農場長謝振昌:挑戰亞熱帶台灣種植印加藜麥
http://blog.taiwanquinoa.com/2015/02/blog-post.html

] 紅藜與我有一段宿緣,是我最喜歡的植物,很早就開始研究種植它,
] 有一點心得之後,自然而然地想研究與紅藜同為莧科的其他植物,
] 例如古莧 (KIWICHA) 和藜麥 (QUINOA)。

] (五) 給水與排水
] 藜麥雖然是旱地作物,還是應該視土壤狀況適度給水
] 尤其營養生長期,幼苗期更要注意給水,失水超過七天就會部分枯死;

] 旱地作物排水方面更要特別留意,
] 尤其台灣常常連續高溫加豪雨,根部開始腐爛,會有很嚴重的傷害,
] 若加上排水不良,各種病害就接連而至了,
] 水太多、水太少都不行,遇上颱風只能祈禱了。

作者: 隨意栽    時間: 2016-1-29 21:32

笨羊 發表於 2016-1-29 20:05
這裡有種過的人的說明,對照「紅藜推廣手冊」一書,紅藜和藜麥種植方法相似。
所以,給水管理應該也類 ...


這是今年要種植的黎麥共有3個品種Chenopodium quinoa Brilliant Rainbow、  Chenopodium quinoa Cochabamba 、Chenopodium quinoa Cherry vanilla。



三個品種的照片(網路攫取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Chenopodium quinoa  Brilliant Rainbow

按這裡顯示圖片

Chenopodium quinoa  Cherry vanilla

按這裡顯示圖片

Chenopodium quinoa  Cochabamba

按這裡顯示圖片

南美洲的黎麥園
作者: smhu    時間: 2016-1-29 21:47

笨羊 發表於 2016-1-29 20:05
這裡有種過的人的說明,對照「紅藜推廣手冊」一書,紅藜和藜麥種植方法相似。
所以,給水管理應該也類 ...

在原鄉紅藜是跟小米混合撒種的,所謂的旱作就是說不必特別的給水,在適當的時令(春雨)時撒種,然後就交給老天了。

紅藜算起來我也種植好多年了,但每次都只是喜歡種(當成觀賞用),不喜歡採收(討厭後製),那接著是還要曬乾、脫殼的,走一趟原鄉(不管是霧台或是瑪家)都有人處理好販售,也給當地人一些機會。屏東原鄉的小米是小小粒實心的,跟市面上買到那從中國進口的小米品種不一樣,口感也不同,當拿來做小米飯或是吉拿富時粘不粘更是明顯的差異。

只是這些在極端氣候的情況下還能正常收穫嗎?
作者: 笨羊    時間: 2016-1-29 23:13

隨意栽 發表於 2016-1-29 21:32
這是今年要種植的黎麥共有3個品種Chenopodium quinoa Brilliant Rainbow、  Chenopodium quinoa Cochab ...

請問隨意大,這些藜麥的穗串,看起來很「豐收」。
是不是比台灣的紅藜,產量更高?

有沒有紅藜的毒性問題:帶殼有毒,要去殼才安心?

作者: 隨意栽    時間: 2016-1-29 23:50

笨羊 發表於 2016-1-29 23:13
請問隨意大,這些藜麥的穗串,看起來很「豐收」。
是不是比台灣的紅藜,產量更高?

這幾種藜麥是外來的種子,會不會適應台灣氣候還不知道,但它種仔大小是紅藜的2-3倍大收穫量是一定比紅藜多,在國外藜麥也是要去殼食用。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6-1-31 01:16

本帖最後由 taiwanbigmary 於 2016-1-31 22:06 編輯

畢竟極地來的超強寒流..
不是整年都壟罩..
暖化後..酷熱的日子也很長..
如何在台灣氣候轉變中..
善用時節變遷..種植或畜養適合的東西來存糧..
稻米應該還能種滿久..
其他吃的菜..豆子..都還有不少選擇
許多會員前輩都在這過程中..
提升了自己..也提供朋友們寶貴資訊..
在這生產過程..如能在資源環環相扣..
可依用生態關係來維繫..並不是新發現..
有看國家地理頻道..
一個描述在美國廣大野地生活的節目..
一對年輕夫婦..
草或菜養兔子==>兔屎餵蟲==>蟲餵雞==>
雞拉屎==>雞屎滋養菜==>菜能給人吃或餵兔子
作得漸入佳境..

作者: FlyNews    時間: 2016-1-31 08:10

本帖最後由 FlyNews 於 2016-1-31 08:26 編輯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16-1-31 01:16
有看國家地理頻道..
一個描述在美國廣大野地生活的節目..
一對年輕夫婦..
草或菜養兔子==>兔屎餵蟲==>蟲餵雞==>
雞拉屎==>雞屎滋養菜==>菜能給人吃或餵兔子
作得漸入佳境.


國家地理頻道這個我也有看到,
只不過他們現金才約1千美元+值錢的家當約2千美元,
花了約3千美元(10萬台幣)買/換台中古柴油貨卡(PICKUP),改裝成吃植物油,
再來就幾乎沒錢了!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