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Fed縮表】10月起減3000億 1年後月減1.5兆 [打印本頁]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9-21 20:40     標題: 【Fed縮表】10月起減3000億 1年後月減1.5兆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9-21 20:42 編輯

【Fed縮表】10月起減3000億 1年後月減1.5兆

Fed將從10月起展開縮表,開始走上貨幣政策全面正常化的軌道。路透
2017年09月21日03:00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eral Reserve,Fed,即美國央行)宣布,從10月起開始按6月所規劃方式縮減資產負債表,初期每月將縮表100億美元(約3000億元台幣),隨後逐漸加快步調。這意味Fed認為美國經濟強健程度,已足以承受開始回收近10年前因金融危機而祭出的大規模刺激措施。

Fed主席葉倫(Janet Yellen)在記者會上強調,資產負債表並非貨幣政策中的「主動工具」,規模將按照預先規劃的路徑來縮減,Fed未來將會透過調整聯邦資金利率(基準利率)來提高或降低對經濟的政策刺激。

Fed在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後,推出3輪QE(Quantitative Easing,量化寬鬆)、大舉購債以挹注資金救市,使Fed資產負債表規模從危機前約9000億美元,暴增至約4.5兆美元(約135兆元台幣)。

雖然Fed從2014年1月逐步削減QE購債規模,並於同年11月完全停止購債,但Fed仍持續將到期證券本金再投入市場。如今Fed展開縮表,意味將開始釋出金融危機後所購進資產,象徵著QE退場最終一幕終於落下,寬鬆資金時代即將宣告終結。

按照Fed在6月所預告縮表規劃,初期縮表上限設定為每月100億美元,縮減資產涵蓋美國公債(上限60億美元)及抵押擔保證券(上限40億美元)。

隨後將以每3個月提高縮表上限1次,美國公債每次減幅增加60億美元、抵押擔保證券每次減幅增加40億美元的方式,逐漸加快縮表步伐,直到美國公債和抵押擔保證券每月縮減額各達300億美元及200億美元為止。

這代表Fed從下月起開始縮表100億美元,到2018年10月每月縮表規模就會達500億美元(約1.5兆元台幣),而Fed資產負債表規模可能將縮減1兆美元(約30兆元台幣)或更多。

堪薩斯Fed 5月發布研究報告指出,若Fed縮貶幅度在未來2年達到6750億美元,威力將相當於升息1碼,將對市場造成廣泛影響(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14 11:57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1-14 12:04 編輯

  先前為了做申請信用卡的財力證明兼居高思危,把股票部位降到非常低。信用卡申請完了,最近又開始慢慢把部位增加,鎖定的多半是今年業績溫和成長(或至少持平)但卻還沒有開始填息進度的股。

  離今年除息旺季已經過去3~4個月,眼看著已經要年底,今年的除息是配去年的賺的,但是今年已到尾聲,為何連去年的都沒填息?我認為就是在反應這個利空。今年已快結束,公司其實又多賺了一個相當於(或多於)今年除息的金額。明年3月又將開始公布配息,現在連今年都還沒開始填息的股,其實明年除完息等於默默地相對今年上半年跌了10%(假設殖利率用5%來看),其實已經算反應了12月彭總下台前可能的一次彭半碼(FED 12月到了每3個月增加單月縮表金額的時間點,而且可能有一次升息,彭總裁要退休,可能要學伯南克給葉倫一個結束QE的環境)。

  所以基於這個原因,就又開始慢慢增加部位,目前大概5成,其他的等明年再看看。

PS: 忘了警語:以上為個人觀點,不準正常。目前指數在高檔,丁年庚月還沒結束,台幣也在相對高點,一旦外資因FED縮表升息匯出可能會明顯下跌。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15 20:25

pineman 發表於 2017-11-14 11:57
  先前為了做申請信用卡的財力證明兼居高思危,把股票部位降到非常低。信用卡申請完了,最近又開始慢慢把 ...

"今年已到尾聲,為何連去年的都沒填息?我認為就是在反應這個利空?...
其實明年除完息等於默默地相對今年上半年跌了10%"

這個利空是未來正在進行式..
現在的價位還沒有反應到明年的除息價.

通常我是以美10年公債殖利率(無風險利率)做定錨.

假設:
以前美公債殖利率均價是2%.
我願意100元買5%債殖利的中華電.

如未來美公債殖利率如是5%.(歷史均價)
那中華電須10%(非8%)以上我才願意買.

再加上財政部明降暗升的稅改.
讓多數股民少分6%股利(營所+3%.股利所+3%)

所以未來幾年定存股都不會填權.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16 12:20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15 20:25
"今年已到尾聲,為何連去年的都沒填息?我認為就是在反應這個利空?...
其實明年除完息等於默默地相對今年 ...

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出門拔劍壯槃遊,霜華拂處塵氛少。
朝凌五嶽暮三洲,人世風波豈能保。不如歸去臥糟丘,老死蓬蒿事幽討。

今年的暖秋.讓人感覺不到金融市場秋風秋雨的肅殺。

再補充上一篇輕描淡寫的保守看法。
中華電只是舉例.邏輯上的觀點適用於所有定存股。
10%是指未来3~5年中2412的除權參考價位50元只是剛好沒有低估 .
因為無風險利率5%是歷史平均值.在未來的十年中有看到8%~10%是必然 。

時勢造英雄.30年債券市場的長多.創造了一些債券天王和存股達人.很難一時扭轉觀念 .
但是債市的頭部已成.短期(明年)先看頸線到頭部一比一的跌幅.
切勿心存幻想債市轉空為多.因為債市轉空在時間波上少則5年多則10年  。

或許反方會說縮表金額是微不足道.而且是很慢的循序漸進.QE多創造的3.2兆貨幣還在啊 !
其實這3.2兆已被股.債.房(資產價格)及商品價格(通膨)吃光了.
有心者可比較一下08年和今天的各項指數 。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16 12:29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16 12:20
秋風秋雨愁煞人,寒宵獨坐心如搗。出門拔劍壯槃遊,霜華拂處塵氛少。
朝凌五嶽暮三洲,人世風波豈能保。 ...

  其實我的長崎頭汁最快只要一天就完成了,所以必要時都會腳底抹油的。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16 16:00

瑞銀:若金融危機再爆發 全球央行恐被迫降息至負5%

2017-11-14 18:32經濟日報 記者葉亭均╱即時報導

瑞士銀行(UBS)投資銀行部門編撰的2018年至2019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指出,隨著上一回全球金融危機爆發迄今已十年,全球利率仍維持在極低水準,如果再次發生金融危機,全球央行可能必須將利率降至空前的負值水準,才能對經濟成長產生有利影響並保護各自的經濟體。

瑞銀經濟學家指出,若全球央行決策者要像在2007年至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採取強有利的因應措施來面對新一輪金融危機,勢必得把利率低至「負5%」的水準。這是前所未見的情況。

瑞銀全球經濟研究部門主管卡普坦(Arend Kapteyn)14日表示:「目前的疑慮之一是,我們正在非常成熟的企業景氣復甦中,許多人都在問『下一回衰退何時來臨』。如果衰退現在就來臨,那我們麻煩大了,因為現在基本上沒有政策空間。」

卡普坦說:「沒有政策利率方面的空間、沒有壓低長期值利率的空間、沒有能夠運用比現在還要大量公共債務的空間。這是令人擔心的事。」

在上一回金融危機期間,全球央行積極降息以保護消費者與銀行。例如美國聯準會的基準利率在2007年底、金融危機剛開始爆發時為5.25%,遠高於現在的1.25%。英國央行則從當時的5.75%一路降息,目前為0.5%。

若全球央行未來要像上一回一樣積極以降息保護經濟,則可能被迫實施負利率。目前歐洲央行、丹麥、瑞典與瑞士都已降息至負利率的水準。
自左起為日銀總裁黑田東彥、聯準會主席葉倫與歐洲央行總裁德拉基,三人在今年10月於美國傑克森洞舉行的全球央行年會合影。(圖/路透)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21 11:21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1-21 11:29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7-11-16 12:29
  其實我的長崎頭汁最快只要一天就完成了,所以必要時都會腳底抹油的。


    最近比較保守,賺的都是辛苦錢。從上個月下旬開始逐漸增加部位以來,總損益經常在正負零點幾跑來跑去。今天終於盤中最高有看到1%(底下圖片的最後一列)。今天那個負跪要人崩的貢獻還不少,一下從負的變正2.x%,可惜沒買摑太太,不然貢獻會更多。

    那兩檔敗家子是股價淨值比都小於1很多,今年都還有獲利,但還是跌跌不休,買來看看會不會有明顯反彈,結果沒有,拖累績效。

    這微小獲利隨時可能會消失,真懷念有手癢治不好的日子。

PS: 11:35 貼完圖才發現,要人崩來到50以上了,摑太太更狠,漲了6.x%。
       11:39 筋熔這種漲法,實在很難讓人不懷疑2015的惋點崩盤大戲會不會重複上映?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21 11:58

pineman 發表於 2017-11-21 11:21
最近比較保守,賺的都是辛苦錢。從上個月下旬開始逐漸增加部位以來,總損益經常在正負零點幾跑來跑 ...

您實在是太強啦!關注327的51.8缺口.

(我空手 幹嘛要關注!)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21 12:06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21 11:58
您實在是太強啦!關注327的51.8缺口.

(我空手 幹嘛要關注!)

補缺後來買一點反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7-11-21 16:09

縮表的速度正表示經濟成長的看好,若出問題絕對是再次寬鬆印鈔。一個大循環谷底前後,落底前一定是利率一直降經濟數據一直壞。落底後一定是經濟越來越好利率越來越高。直到泡沫發生時。(這個比特幣會像是鬱金香市場嗎?)
芭菲特說道瓊指數百年後將達兩百萬點,他是以過去百年道瓊指數的表現來推估將來。
目前的工業科技會是第四次工業革命嗎?這個新的商機到底會將人類的經濟帶向另外一個高鋒嗎?這個高峰道瓊是多少?台股加權指數又是多少?
反正投資人就是拿錢去交換機會與風險。或是將機會與風險來換做錢。
作者: og2h    時間: 2017-11-21 20:06

2020年 應該快到了
2000-2020

這 20年 也只有 電腦 網路 跟手機 這方面的軟硬體
比較創新

台灣就靠這些 通訊革命的商機 賺零組件 的生產 跟組裝 賺翻了
而軟體跟網路服務的的賺不到  這些都被 臉書 谷歌 line賺了

接下來 20年 能有甚麼新鮮品 值得期待
聽說電動車 是一種
但是特斯拉搞了那麼多年 還是在虧錢 這東西好像是個地雷
面板 太陽能 led 這種已經被大陸崛起給gg了

我想2020年就算有甚麼新科技
有大陸 就不會有賺頭的

全球科技水準 各國都不相上下 互相模仿很快
想要甚麼革命 賺大錢 應該都很難了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22 09:00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1-23 13:34 編輯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21 12:06
補缺後來買一點反


    承r大金口,今天要人崩已到達落跑價位,本來是4張出清,賣掉後發現我原來有5張,所以還剩一張,那就留著吧.

09:58 本來掛51.1回補,後來補不到,改價51.3回補4張,變現股當沖,繼續看戲
10:23 手上另一檔看來潛力不錯的股,暫且稱之為支持勝文,Q3 EPS較去年同期增加2x%,前3季EPS6.09,目前11x,技術型態也不錯,感覺有機會起漲填息.
11:21 最低又來到51.1,補貴了,而且還可能補錯了.
13:34 收50.8,真的補貴又補錯



11/23
    08:54 支持勝文盤前試撮目前跳空漲2元,突破中期頭肩底型態的頸線,是真是假開盤才知道
    08:56 目前試撮漲3元,這誰敢信?
    08:59 馬上就縮了,變+1
    09:40 目前漲+1.5
    10:18 外出回來一看,漲2元
    13:45 收平盤,真是差勁,再不漲就不再支持勝文。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7-11-22 10:54

市場最大的利多就是看法分岐。當意見一致時就要仔細思考了。最近樂活少看空是有點納悶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23 14:58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7-11-22 10:54
市場最大的利多就是看法分岐。當意見一致時就要仔細思考了。最近樂活少看空是有點納悶

小弟是看到一些以前的八掛第4台.
例如新聞王.國民大會.....等
忽然搖身一變.彷彿股市專業台.
所以相對上保守一點比較好

作者: 山林雅境    時間: 2017-11-23 19:04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23 14:58
小弟是看到一些以前的八掛第4台.
例如新聞王.國民大會.....等
忽然搖身一變.彷彿股市專業台.

自己買的股票有在上漲就好。 最好指數下跌或橫盤。對的股票就一直抱等到它該有的價位。即使指數在下跌。不對的股票一刻也別留。即使指數還是在上漲。
看指數決定進出股票好像對又有點怪怪的。這一生只有碰到這一次的――超級大循環,一定要好好的選對股票。抱牢到供需改變為止。
當然是機會也是風險。換成錢或是換成股票。一定要多想一些。
以指數及平均本益比來看,企業普遍獲利提升之際,萬點以上是常態還是曇花一現。最後還是要投資人自己決定。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24 08:41

pineman 發表於 2017-11-22 09:00
承r大金口,今天要人崩已到達落跑價位,本來是4張出清,賣掉後發現我原來有5張,所以還剩一張,那就留著 ...

美休息.歐日中大盤表現不好.
盤前掛(勝文)平盤下2檔試試.應該會買到.
勝文在724應算已填完全.再小幅回檔橫盤.
這橫盤時間將近兩年.完全不了解這支股性
希望能勇往直前.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24 09:19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1-24 09:34 編輯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24 08:41
這橫盤時間將近兩年.完全不了解這支股性
希望能勇往直前.


    這檔就像死螞蟻一樣,幾年前短線持有過,漲高賣掉(14x,小賺一些)衝更高(19x),上個月看一下,比我賣掉的價錢還便宜,算上配息,我賣的價錢還沒填回來,這代表這檔股票有時候遇到景氣高原獲利暴衝時會漲很高,這兩年算近幾年相對低檔。今年獲利應該至少較去年持平,題材還算有。目前價位殖利率接近6%(去年配7元)。

    新題材是有機會可以吃水果歐蕾,看看是否真的有機會了。

  09:45 剛看了一下,外資這個月開始買超,把上個月賣超又快補了回來,不知道是不是有什麼消息?還是單純無聊打發時間?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28 08:49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24 08:41
美休息.歐日中大盤表現不好.
盤前掛(勝文)平盤下2檔試試.應該會買到.
勝文在724應算已填完全.再小幅 ...

昨日大盤並不好.勝文連往下一檔都不讓價.
昨日和前日盤前掛(勝文).竟然都沒成交.
今天不掛了.看看今天走勢明天在在說.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28 09:43

繼伯南克之後,葉倫也將要下台一鞠躬了。

鮑威爾發表聲明:利率穩定調升 漸進縮表
鉅亨網
鉅亨網張祖仁 報導
2017年11月28日 上午9:33

被川普總統提命為美聯儲 (Fed) 主席的鮑威爾在即將出席國會聽證會前發布聲明:他不會動搖在美國中央銀行的主要政策。

鮑威爾週二在聲明中,強調全面支持 Fed 如何運作、管理和指導經濟,誓言維護他即將領導的政府機構。

鮑威爾說:「我們的目標是維持一個強勁的就業市場,通貨膨脹逐漸向著我們的目標前進。」「我們預計利率會進一步上升,我們的資產負債表規模將逐漸縮小。」
這番話與當前 Fed 主席葉倫所提出的貨幣政策軌道保持一致。根據葉倫的說法,Fed 在 2 年內只加息 4 次,並將其 4.5 兆美元的資產負債表漸進縮減。

Fed 定於 12 月 12 日至 13 日在華盛頓集會,普遍預計將提高基準利率四分之一個百分點。

「更強大」

在監管方面,鮑威爾也發表了類似的聲明,承諾要保護金融穩定,即使在談到金融危機後的監管改革時也是如此。

他說:「我們的金融體系無疑比 10 年前更強大,更有彈性。」「我們將繼續考慮適當的方式來緩解監管負擔,同時保持核心改革。」
鮑威爾說,這些核心銀行業務規則包括強大的最低資本要求和流動性水平、壓力測試和大型銀行的生活意願,以防萬一它們崩潰。他對這些改革的辯護可能會引起一些共和黨人的批評,他們希望 Fed 能夠更積極地回應他們認為會遏制貸款的規則。

Fed 的結構

現年 64 歲的鮑威爾堅決地捍衛美聯儲的非正統結構,其中包括由總統任命、總部設在華盛頓的理事會,以及 12 家私營的地區儲備銀行。

他說:「我強烈支持這一制度結構,有助於確保貨幣政策的多樣性,並有助於維持公眾對 Fed 作為一個機構的支持。」
儘管維持現狀可能使一些立法者感到不安,但鮑威爾不太可能在共和黨占多數的參議院贏得確認遇到麻煩。

在經濟相對平靜的時候接任,他比葉倫有更多的優勢。2014 年葉倫上台時,接手了一個依然嚴重受損的經濟體,鮑威爾面對的則是 16 年低點的失業率,以及通貨膨脹率低於 Fed 2% 的目標。

鮑威爾說,如果得到確認任命,他將努力「支持經濟持續向全面復甦邁進」。

他說:「即使汲取過去的教訓,我們也必須做出果斷的決策,並以適當的力量應對影響金融穩定和經濟繁榮的各種全新且意料之外的威脅。」

作者: richard531    時間: 2017-11-30 09:16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28 08:49
昨日大盤並不好.勝文連往下一檔都不讓價.
昨日和前日盤前掛(勝文).竟然都沒成交.
今天不掛了.看看今天走 ...

昨忙外出.且費辦 那指表現不佳
勝文就相對保守看待!早盤雖然有到前兩天想要買的ˊ掛價.
但是沒有買.
反正想要比較長線一點的進入這隻.所以打算耐心等一等
買進目標價調降至110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30 13:19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1-30 13:30 編輯
richard531 發表於 2017-11-30 09:16
昨忙外出.且費辦 那指表現不佳
勝文就相對保守看待!早盤雖然有到前兩天想要買的ˊ掛價.
但是沒有買.


    果然被大戶一調降目標價,尾盤賣壓出龍,試撮跌6元,收盤跌3.5,真是太恐怖了。

    13:43 熊熊發現,今天好像是MSCI調整?難怪尾盤出現賣壓。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1-30 13:46

南韓升息一碼 6年來首度上調
發稿時間:2017/11/30 10:42最新更新:2017/11/30 10:42

(中央社首爾30日綜合外電報導)南韓中央銀行韓國銀行調升基準利率,為2011年來首見上調,凸顯出韓銀對南韓經濟復甦和通膨的信心。

彭博報導,韓銀將7天期附買回利率上調至1.5%,與彭博訪調的24位分析師中的18位預期一致。剩下6位則預期,韓銀會將利率維持在1.25%的歷史低點不變,自2016年6月降息來就保持在這個水準。

南韓經濟今年預期會成長逾3%,通膨則會接近韓銀的2%目標,為韓銀開始將政策正常化創造空間。

在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預期12月升息下,韓銀也想避免較高的美國利率引發資金外流。

韓銀升息對亞洲可能也標誌著一個轉捩點,在聯準會2015年底開始收緊銀根後,亞洲調高利率的壓力也不斷升高。在今天之前,2014年以來至今還沒有一個亞洲主要央行升過息。

南韓經濟復甦由出口所推動,尤其是半導體,國內消費則表現溫和。面對家庭負債創紀錄之下,韓銀擔心升息恐會增加償債負擔。(譯者:中央社陳昱婷)1061130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2-1 10:18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2-1 10:29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7-11-30 13:19
果然被大戶一調降目標價,尾盤賣壓出龍,試撮跌6元,收盤跌3.5,真是太恐怖了。

    13:43 熊熊 ...


    昨天勝文大跌,今天嘆樹被砍,本來的獲利幾乎吃歸零膏,這種辛苦錢賺的真辛苦。

    還好,昨天信用卡app明細顯示收到800元回饋,原來我九月份消費滿萬(幫小孩買一台課業用迷你PC)回饋八百的登錄終於還是排到名額了(首日開放登錄那天睡過頭限額500名我排到7百多,應該是前面有人卡位先登錄但沒刷滿額),然後亞太電信又寄來7-11禮券500說我中獎,前幾天Yahoo也寄信來說我之前買東西的發票中獎了(200元),中奬的小確幸稍微有蓋過歸零膏的苦味。

    這案例告訴我們,要多多花錢,就有機會中獎,就可以克服生活中的不順遂。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2-6 15:25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12-6 15:27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7-12-1 10:18
昨天勝文大跌,今天嘆樹被砍,本來的獲利幾乎吃歸零膏,這種辛苦錢賺的真辛苦。

    還好,昨天 ...


    今天忙完事情已經收盤,一看只有慘一個字。不只是吃歸零膏而以,根本已經開始扣血,目前變成-0.65%,暫時只能繼續長崎頭汁看看會不會起死回生。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7-12-12 10:23

原文有圖,請按下方標題連結前往瀏覽圖片

華爾街示警 貨幣緊縮潮來襲

2017-12-12 00:28經濟日報 編譯易起宇/綜合外電

華爾街經濟學家正在警告投資人,已開發國家明年將進入逾10年來最大的緊縮貨幣政策潮,隨明年全球經濟可望進入2011年以來最強勁期,花旗集團與摩根大通(小摩)預測,已開發國家明年平均利率將攀升到至少1%,利率升幅也是2006年來最大。

彭博資訊報導,花旗集團預估,明年已開發國家平均利率將攀升0.4個百分點至1%,為2008年來最高。小摩則預測將升至1.2%,比今年底的0.68%高出逾0.5個百分點。

花旗預估,明年美國聯準會(Fed)與加拿大央行將升息三次,英國、澳洲、紐西蘭、瑞典及挪威央行則將升一次,小摩甚至預估Fed將升息四次。

至於明年將在美國屆滿十年的量化寬鬆(QE)政策,彭博經濟學家預估,全球主要央行到明年底時的每月淨資產購買額將降至180億美元,低於今年9月的1,260億美元,後年上半年更將轉為負值。

這反映全球經濟擴張逐漸同步,最後將足以刺激通膨回升,但升勢溫和。先進國家央行決策官員將面臨的考驗,包括將接任聯準會(Fed)主席的鮑威爾,將決定能否繼續退出QE政策,同時又不會造成需求不振或資產市場震盪。

花旗駐紐約全球經濟主管拉巴里說:「2018年會是貨幣政策真正緊縮的一年,我們將會繼續走在目前金融市場能對貨幣政策應對得宜的道路上,但或許明年稍晚,或是2019年,貨幣政策將成為其中一項複雜因素。」

明年主要國家央行的政策展望可望在本周更清楚,Fed、歐洲央行(ECB)、英國央行、挪威央行及瑞士國家銀行(SNB)都將發布今年最後的利率決策。這幾家重要央行設定的借貸成本,共占全球經濟體設定的逾三分之一。本周至少還有另外十家央行也將公布決策。
已開發市場平均政策利率 圖/經濟日報提供

亞洲主要央行政策利率 圖/經濟日報提供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4 16:35

我想所謂融漲的漲勢應該就像去年Q4的手癢...

美股泡沫進入最終章?專家:標普融漲50%後9成會崩盤

MoneyDJ新聞 2018-01-04 15:15:04 記者 郭妍希 報導

眼光精準的投資大師Jeremy Grantham,先前曾在2000年、2008年股市泡沫化之前就事先提出警告。如今他再度示警,聲稱美股近期內可能往上「融漲」(melt-up),但投資人必須當心,因為接下來泡沫恐遭戳破、股市將跟著崩盤。

MarketWatch、ForexLive等外電報導,資產管理機構GMO LLC創辦人兼投資長Grantham 3日發表了長達13頁的研究報告指出,當前的美股走勢,跟2000年網路泡沫化、1929年華爾街股災前相去不遠。美股目前的昂貴程度在史上名列前茅,而各種跡象都顯示,這波長期多頭行情,已開始進入融漲階段。

Grantham說,要看股市是否出現泡沫,不一定只單看價格高低,股價上漲的速度也是觀察重點,這能看出股民的心理是否已來到瘋狂階段。就標準普爾500指數來說,過去六個月指數走勢溫和加速,這或許是觸頂前的最後一搏。

那麼,2018-2019年要出現甚麼樣的情況,才算是經典的泡沫行情?Grantham說,美股過去的泡沫行情,至少會在21個月內飆漲60%,這意味著標普500得從現在起的9-18個月內,一路大漲至3,400-3,700點。從美股加速上漲、漲勢集中在幾個領漲族群、媒體開始對比特幣大漲和亞馬遜(Amazon.com Inc.)詳加報導等跡象來看,股市最後的泡沫階段,可能會在未來6個月至兩年內降臨。

Grantham推測美股接下來會有幾種情況:未來6個月到兩年間,股市出現融漲或來到泡沫的最終階段,也就是大漲50%以上;若真出現融漲,那麼接下來泡沫破滅或股市崩潰的機率將超過90%;若股市在融漲後崩盤,跌幅可能多達50%;若真出現這麼重的跌勢,美股本益比應有機會(超過2:1)反彈至1998年之前的15倍,但仍會低於過去20年的平均趨勢。

投資人該如何應對?Grantham重申,大家應在能夠承受的風險內,持有盡量多的新興股市和一部分的歐澳遠東(EAFE)市場。

他並警告,若餐館的電視上開始大量播放亞馬遜、騰訊(Tencent)和比特幣飛漲的新聞,而非熱門影集重播,則距離泡沫戳破的時間點,恐怕只剩短短的數個月。

*編者按:本文僅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精實財經媒體》、編者及作者無涉。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5 09:24

pineman 發表於 2017-11-21 11:21
最近比較保守,賺的都是辛苦錢。從上個月下旬開始逐漸增加部位以來,總損益經常在正負零點幾跑來跑 ...

    過了近一個半月,報酬率先蹲後立,隨著大盤回檔時變 -0.x%,後來又翻正。

    利用回檔時調整部位,買了一檔要人崩出的ETF,就是下圖中的第一列。敗家子有一檔翻正了,今天勝文盤中漲1元也翻正,大盤來到前波高點附近,不知道是不是又要熱極升杯。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6 16:45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1-6 16:51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8-1-5 09:24
過了近一個半月,報酬率先蹲後立,隨著大盤回檔時變 -0.x%,後來又翻正。

    利用回檔時調整部位 ...


     從另一樓把後續討論拉回來這樓。

     r大之前提過升息問題,這問題從FED 2015升息以來,一直是個大問題,隨著FED去年開始縮表,今年又預計三次升息,今年很多張Ace又要退休,台灣的利率政策會怎麼走,美國升息步調是否持平(或加速/減緩),一直是個困擾人的問題。

     如果在這兩年內,美國出現較高通膨,FED加速升息,台灣被迫跟進,台股崩回5500點,殖利率翻倍,那麼現在就該空手,然後兩年內底部未成形前不投資股票。但是這樣的機率有多高? 很難估算。

     我目前的推測是,QE開始到停止一共6年,縮表到升息算快一點,美國10期公債3年回到5%,那麼台股的股息殖利率應該要多少? 8%? 萬一升息周期比預計的更緩慢,甚至中途就遇到暴風雨,對於退休族來說,一直空手也得吃本金,這中間的平衡該怎麼拿揑?

     舉個例子,假設本來本金100萬,5%殖利率,每年領5萬。結果變成10%殖利率,本金變50萬,但花了十年,前者是每年領5萬,領了50萬,後者每年吃掉5萬本金,最後也是50萬買到殖利率10%的股票,兩個人結果是一樣的(先不考慮股息每年隨景氣的變化,單純只是要說明這現象)。

    所以,多久才開始跌和跌多深,會影響整個到期的結果,有沒有可能一直等待的人一直等不到進場點?還真的有這可能。以下寫兩種可能(只是存在可能,不是一定發生)。

    一個是我以前提過的,景氣回升,好的企業的利潤會快速增加,增幅往往超過升息的幅度,這正是股市為什麼會在初升段之後的初跌段跌回接近起漲點之後開始走主升段,就是預期企業利潤增加的幅度超過央行升息的速度,直到前者開始減緩,後者跟了上來,股市就見到最高點,資金轉入債市。

    目前在生活上,敏感的人已經可以開始感受到物價通膨(98汽油不知不覺已經30元了),但台灣的央行之前在FED停QE之後,還多降息了兩次,今年補不補得回來還不知道。

    另外就是台幣升值,如果台幣改由升值取代升息來降低通膨影響,那麼每年升3~4%可以抵掉台美公債利差,又沒有貶值壓力,外資會拚命匯入,重演198x年台幣大幅升值的情況(當然不會完全一樣,當時國泰人壽那種天價本益比嚇死人,但大立光目前4千多的天價,用本益比看其實真的不高),可能會減緩台灣升息的壓力?

    若真的走這路線,那麼精熔可能會有行情(外銷股的業績成漲被匯損抵銷一些,但也不因升息而大跌),只是要小心又是拉精熔出電子。上週五要人崩升盤新高,已經快要挑戰2年多的長期頸線,能否越過並站穩是觀察指標。

    基於以上,r大戶喊的萬惡並非不可能,所以我的策略還是一樣漲也謝謝,跌也謝謝。目前約8成資金在5%以上殖利率股票(包含公私自理),等台灣的利率政策明朗化之後再來看。若在明朗化之前遇到再度跌破半年線,就改採技術面操作減碼應對。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12 09:43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1-12 10:21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8-1-5 09:24
過了近一個半月,報酬率先蹲後立,隨著大盤回檔時變 -0.x%,後來又翻正。

    利用回檔時調整部位 ...


    上次提到的敗家子翻正,好景僅一天就又下跌,爬了幾天,今天跳空開高又翻正。

    這檔技術面已經好轉,今天收週K若無意外會連三週紅,如果展開行情,應該還算是相對低檔,而且離淨值還有一大段距離。

    姑且叫它阿肥仔,和2home非常有關,今天開盤40.x,這樣暗示已經很明顯,膽囊發育正常良好且能盈虧自負者,或許可參考看看。(不過最近暗示股首添短線敗績,但是或許可以把責任推給勝文,因為勝文出馬結果大家都知道 )

   09:53 精準反指標,貼文完開始明顯拉回,看了一下今天一堆利多新聞,難怪。先觀察週K是否收紅。
   10:19 剛把前天搶短的紅海出掉,小賺便當錢,攤貧幾天前追高被套的Pb股。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15 09:08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1-16 08:57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8-1-12 09:43
最近暗示股首添短線敗績,但是或野i以把責任推給勝文,因為勝文出馬結果大家都知道


    今天勝文出頭天,我收回對勝文不敬的話,勝文加油!!!

   10:23 記取嘆樹沒短跑教訓,勝文121.5先出一張,漲也謝謝,跌也謝謝
   11:07 賣出後掛的119.5剛才成交,變成當沖。



01/16
   08:56 勝文試撮漲4.5,誰會相信這會撐到開盤呢?
   08:57 +5.5了
   08:57 越來越扯, +6了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16 09:00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1-19 12:03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8-1-15 09:08
今天勝文出頭天,我收回對勝文不敬的話,勝文加油!!!
...
01/16
   08:56 勝文試撮漲4.5,誰會相信這會撐到開盤呢?
   08:57 +5.5了
   08:57 越來越扯, +6了


01/16
   08:56 勝文試撮漲4.5,誰會相信這會撐到開盤呢?
   08:57 +5.5了
   08:57 越來越扯, +6了

    真的開+6,發一篇新文支持勝文。

   09:07 開高走高,最高+9, 目前+8.5
   09:09 快漲停了,真的不知道花生省魔術?

   勝文後來居上,成為部位中投報率榜首。了不起!

   12:08 主力夠狠,要做黑K流星,早盤沒有逢高拔檔,007飛過來又飛走了。
   13:31 收126, 比開盤還低, 慘!

01/19
    12:02 勝文今天熱極升杯,高到低目前有8元,真的有夠狠,沖對邊的笑呵呵,錯邊的慘不忍賭。沒先跑大賺變小賺,人在車上腳麻了,只能先繼續看戲。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1-26 10:44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1-30 12:17 編輯

    今天把嘆樹和勝文都幾乎出光了,勝文由於之前的錯誤加碼還變小虧,留一張虧損的勝文提醒自己,警惕這個嚴重錯誤,幸好嘆樹有賺,短線漲多,若續漲留給別人。

PS: 貼完文發現嘆樹賣太早,接手的人現賺2元,恭喜他。

    11:06 從今高回到我賣的價錢144.5了,我賣對了嗎? 天知道。
    11:07 今天震盪激烈, 剛貼完就回檔到143,現在143.5
    11:18 回檔到142

01/30
   09:52 運氣真的不錯,昨天接近尾盤142補一張142,今天早盤掛142,141.5都買到,三張回補完成,剛才一看,漲3元145。
   12:18 吃完午餐回來一看回平盤,被騙了,慘!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2-6 09:51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2-6 13:38 編輯

     昨天FED新主席上任,市場送他一個求情(求你別升息)的公文,今天台股也跟著大跌。

     這次在高檔大跌,看起來就一副金融海嘯開端的感覺,實在很可怕,這就是小南向政策除了下定決心賣北買南之外的第二個困難之處,沒有經過學習策略,實際實習,要成功拿每年的股息,真的是非常不容易的事。

  13:37 收盤看了一下,不是一個慘字能形容,大概要七個慘字(因為有七檔持股)。不過收盤時比盤中最慘的時候好一點。另外看到手癢差點跌停,這個猛,不過還是很貴。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2-23 09:39

Fed會議記錄:僅二位決策官員擔憂經濟過熱
鉅亨網編譯郭照青2018/02/22 03:20

圖:AFP 這是葉倫最後一次的會議記錄

週三公布的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 (FOMC) 1 月 30 至 31 日的會議記錄顯示,有幾位官員預期通貨膨脹今年將上升,但僅 "二位" 官員擔憂經濟可能過熱。

該會議記錄亦顯示,Fed 官員並調高了通貨膨脹預期,他們說今年的核心個人消費支出物價指數,將較 12 月的上升 1.5% 明顯加快。

會議記錄顯示,幾位官員預期經濟有上升的可能性。這份公布的記錄並說,經濟的風險大致平衡,1 月的經濟看來較 2017 年底強勁。

轉強的經濟,增加了聯邦基金利率緩慢上升屬於適當的可能性。為了傳達這項訊息,官員將聲明措辭改變為利率「進一步緩慢上升。」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2-23 09:55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2-23 13:28 編輯
pineman 發表於 2018-1-26 10:44
今天把嘆樹和勝文都幾乎出光了,勝文由於之前的錯誤加碼還變小虧,留一張虧損的勝文提醒自己,警惕這個 ...


     今天又把嘆樹幾乎出光了,賣在152,153各一,4張賣出均價150.8,只留一張基本持股,每天漲然後盤中一直在最高點附近整理,真是強的可怕。等有拉回到14x再來回補。

    目前暗示股以阿肥最為差勁,雖然有上漲到41.x,但目前已跌到暗示時價格之下,不過仍然在相對低檔區,還是可以持續觀察。

    感謝嘆樹,今天已達到5%的年度基本目標,希望能守成到年底。

13:29 11點半後外出,停路邊時發現最低來到149.5,於是掛了150.5x1 150x1回補,剛才發現成交了,而且收盤可能收149,補太早。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2-28 17:47

【剉咧等動畫】台灣首富家族示警 「通膨怪獸要來了」
出版時間:2018/02/28 16:32

更新:專家、網友說法、動新聞

「最大的風險,就是看不到風險?」富邦集團董事長蔡明忠、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昨日異口同聲表示,「景氣好,原物料、工資上漲,已經乖了很多年的Inflation(通膨)怪獸要反撲了」,經濟、金融市場將面臨不平靜的未來。

無獨有偶,美國聯準會(Fed)新任主席鮑威爾周二也在首次國會聽證上,釋出將以升息對抗通膨的訊息,顯示今年金融市場關注目標已悄悄轉至通膨。

蔡明忠指出,從上次的金融危機到現在,都算是平靜無浪的環境,「已經到轉變的時候了」,自己與弟弟、富邦金董事長蔡明興昨日與一名全球非常大的基金公司老闆共進早餐,三人都覺得在這段平靜的期間內,不少市場投資人做了風險較大的投資,加上各國央行撒錢,造成很多資產泡沫化的現象,必須要特別注意這些警訊。

蔡明興補充,從現在衛生紙都在漲就可知道「要小心點」。他指出,美國降稅措施擴大了政府債務,導致利率環境上揚,美國國庫長期債券(T bond)漲幅相當顯著,就是反應市場預期。

蔡明興進一步指出來自美國的風險,「美國不只政府,連個人都是負債」。近期有調查指出,高達8成的美國人,遇到緊急情況時連50美元都拿不出來,「手上都沒現金」,美國社會負債大,對利率也相對敏感很多,一旦升息利息增加,恐對景氣形成衝擊。

蔡明興說明,物資上漲,過去物價長期低而穩定的台灣也會受到帶動,「這是物資帶動的(通膨)」,油價已由低點的30多美元漲至現在60多美元,鋼鐵、銅價大幅上揚,從中鋼1月稅前盈餘大增逾4成就可知道鋼鐵景氣已復甦,加上台灣、美國失業率走低,工資上漲,「多年沒看到的通膨壓力已經出來了」,大家要特別謹慎小心,蔡明忠、蔡明興也特別提醒集團各主管,要小心因應通膨風險。

對於蔡明忠的憂慮,元大寶華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目前大部份指標顯示國內沒有通膨壓力,但台灣的通膨來自於眾多因素,未來通膨走升的關鍵因素包括經濟是否過熱(目前沒有)、台幣強弱(目前台幣走強進口物價偏低)、消費者核心物價指數CPI成份的主要項目是否走高等。

梁國源指出,CPI成份以交通類和食物類商品為大宗,前者和油價有關,後者和黃豆、小麥、玉米價格有關,兩大商品有上漲風險),若在民眾預期心理推波助瀾下,通膨才會擴張。

至於業者示警通膨已來,梁國源說:「目前還沒有通膨,但是有風險。」他認為,原油價格走到每桶60美元以上 ,算在高檔;黃小玉(即黃豆、小麥、玉米)價格也蠢蠢欲動,值得注意。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主任孫明德表示,內部預期今年通膨年增率約在1%,目前通膨狀況尚屬溫和,經濟緩步走升。

孫明德表示,通膨帶動升息,而升息也會擴大銀行利差,加上2018許多民間消費與投資都可望加溫,對銀行業者而言是好事,可以從中賺到更多錢。(王立德、陳瑩欣/台北報導)

=====網友意見=====
網友表示,大量印鈔結果就是通膨與資產泡沫,然後升息回收游資,央行還不升息?另有網友表示,萬物皆漲、就是薪資不漲。

出版:12:00
更新:16:32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3-1 09:24     標題: :53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3-5 13:30 編輯

    今天又是疾風知勁草的日子,大跌適合找好股。

    大盤開盤大跌,往上拉了一波之後,剛才破開盤低,嘆樹則相反,大盤開低時它也開低,隨後出現拉抬,大盤預備下殺時,它又開始拉抬,這有相當高的機會顯示這次嘆樹過高拉回的低點已經出現,這種強勢股率先止穩並領先反彈或回升的現象,我以前在手癢長崎頭汁文章中有提過,長期有觀察手癢的人應該不陌生。(我基本上是相信殺權值和控個股的人就算不是同一批,控個股的人也知道或能預測大盤即將發生什麼現象,所以拉抬時機都如此剛好) 如果想逢低介入時,今明兩日再度出現低於今日平盤價位時,應該是買進時機,積極者平盤亦可伺機介入。

    以上僅供參考,不保證正確性,風險仍應自負。

   09:31 剛修正完文章疏漏之處,再一看已上漲1.5,好嘆樹。
   10:09 剛才在另一樓提到嘆樹也在手癢新廠同一縣蓋新廠,今年完工,在這樓提一下,這樣有看這樓的人會比較清楚為什麼我繼手癢之後會對嘆樹這麼積極
   13:53 忙完其他事,回來看收盤,收最高+4,猴塞雷

03/02
   美股連續下跌三天,搶短失望賣壓出籠,今收-3.5元,幾乎回吐昨日漲幅。

03/05
   收最低146,回到3/1低點,看來要整理一陣子了。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3-1 10:43

美股全面重挫 台股早盤跟進跌近百點
出版時間:2018/03/01 09:02
以本月初美股驟然大跌為起點,全球金融市場波動陡然升高,而伴隨主要央行貨幣政策回歸正常化,距離資金大退潮恐已不遠。路透

(更新美股早盤行情、收盤、台股開盤)

美股周三全面跳水,道瓊工業指數開高走低,收盤重挫380.83點或1.50%至25029.20點;S&P 500指數與納斯達克指數分別跌1.11%與0.78%,分別收2718.83點與7273.01點。

受美股3大指數下挫拖累,亞股跟進跳水,日股早盤一度跌逾300點,已開盤的台指期開盤亦重挫,跌逾140點,台股指數也跟進,開盤跳空跌36.37點,以10779.10點開出,在類股齊跌,指數開低走低,大跌近百點,回測10700點關卡。

美國聯準會(Fed)2015年12月宣布升息1碼,宣告零利率時代終結,使金融危機後寬鬆政策風潮面臨重大轉折。截至2017年底,Fed已5度升息,且Fed新任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已表態對加快升息步伐敞開大門。與此同時,日本、歐洲都傳出量化寬鬆退場之聲,在股票等資產市場已漲多的局面下,全球資金退潮序曲可能即將奏響。

美股周三早盤仍難免波動,投資人顯然仍在消化來自四面八方的消息,道瓊工業指數開高走低,盤中下跌97.63點或0.38%至25312.4點;S&P 500指數盤初一度上揚0.23%至2738.02點,稍後回到平盤附近;納斯達克指數小漲0.08%至7336.32點,稍早一度漲抵7381.19點。

以下是值得關注的最新市場消息:

●Fed先升過頭or經濟先過熱 今年跑不了的主題

鮑威爾周二赴國會發表證詞後,這段話被無數財經媒體引用:「我個人的展望是經濟情勢從去年12月以來已經增強。我們看到勞動市場持續表現強健。一些數據令我更相信通膨正向目標趨近。我們也觀察到全球經濟持續轉強,財政政策更具刺激性」。

FS Investments資深經濟學家Lara Rhame解讀,鮑威爾提醒了投資人,Fed正面對可能對經濟造成不小影響的大規模財政刺激。川普政府推動減稅和擴增支出等措施,將給予Fed多過市場原先預計的升息空間,這意味著金融市場將面臨更多波動,「隨著Fed升息步伐超乎預期(overshoot)的風險愈加浮現,(市場)波動性也將愈高…這一整年我們都將難逃這個主題」。

●政策彈藥用光光 薩默思:下次衰退將歷時更久

曾在柯林頓政府時期出任財政部長的薩默思(Larry Summers)聲稱,美國經濟擴張已邁入第9年,即使Fed接下來在收緊政策腳步上採鷹派立場,但在利率升抵足夠應對經濟衰退的水準前,衰退恐將在未來幾年先行到來,且延續時間將超過上次長達18個月的衰退。在典型情況下,美國經濟衰退時期,基準利率需有下調500個基點(5%)的空間。

財經媒體彭博日前才報導,經濟學家雖預期美國經濟擴張動能至少可持續到2020年,但中期展望仍縈繞不確定性,對才剛走馬上任的台灣央行總裁楊金龍來說,5年任期內碰上美國經濟衰退的可能性不小,料成一大挑戰。

●日銀持續「隱形退場」 歐銀今年可能終止購債

日本央行(日銀)上月不動聲色縮減超長期公債收購金額,對因此造成日圓急升,僅輕描淡寫解釋只是例行操作調整,引發媒體對其「隱形式」退場策略的議論。日銀周三再度重演這個把戲,將將期限逾25年債券收購金額減少13%或100億日圓。

同時,日銀總裁黑田東彥周三在國會提及貨幣政策正常化這個敏感話題,坦言若通膨升抵目標(2%)且經濟穩定成長,日銀就不會再繼續現行大規模寬鬆措施,並談論逐步調整政策以避免傷害經濟的必要性,惟強調一旦展開政策正常化過程必然是「非常漸進的」。

此外,被外界視為歐洲央行(歐銀)下任總裁熱門候選人的德國央行總裁魏德曼(Jens Weidmann)本周稍早表示,在歐元區經濟持續上行的情況下,歐銀在今年終止購債措施並於2019年展開升息,並非不切實際的想法。

●亞洲市場震盪加劇 港元下探逾10年最低

鮑威爾的發言牽動外匯市場走向,表徵美元兌一籃子貨幣匯價的美元指數周二上升5.6%後,周三盤中續揚0.38%至90.698,創1個月來新高。在周三亞洲盤時段,亞洲貨幣兌美元幾乎全面走貶,唯有日圓一枝獨秀挺升,外資法人已高喊今年將成「日圓之年」。

根據彭博報價,台北時間周三下午4點01分,港元匯價一度下探7.8298港元兌1美元,創下2007年8月以來最低價位,逼近香港所採聯繫匯率制下限(7.85港元兌1美元),對香港金融管理局(央行)形成考驗。惟港元觸及7.8298日內低點後,走勢急速反轉,陡然拉升回到7.826港元兌1美元上下。(劉利貞/綜合外電報導)

出版:00:16
更新:09:02
作者: 2home    時間: 2018-3-1 10:49

pineman 發表於 2018-3-1 09:24
今天又是疾風知勁草的日子,大跌適合找好股。

    大盤開盤大跌,往上拉了一波之後,剛才破開盤低, ...

最近外資對抗通澎的股票,蠻積極布區的,嘆樹也是其中之一。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3-1 11:26

2home 發表於 2018-3-1 10:49
最近外資對抗通澎的股票,蠻積極布區的,嘆樹也是其中之一。

    外資從今年以來,只有幾天小幅賣超,其餘都是買超,從1月下旬,買超天天3位數,所以就易漲難跌。
作者: 2home    時間: 2018-3-2 08:57

昨日,美股又重挫420點,似乎開始進入震盪期,台股今日可能也會影響。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3-13 11:03

台灣呈現實質負利率 國泰預估央行最快6月升息

2018-03-12 15:50聯合報 記者孫中英╱即時報導

國泰台大產學團隊今天發布最新GDP預測,預估台灣央行有機會自今年6月開始升息。記者孫中英/攝影
國泰金控與台灣大學產學團隊今天共同發表台灣GDP最新預測。國泰台大團隊上修台灣今、2018年GDP成長率,自原先預測的2.0%到2.3%,不過比主計總處預測的2.42%稍低。國泰台大團隊指出,台灣今年前2月已出現「實質負利率」情況,研判台灣央行上半年、尤其在今年6月理監事會中決定升息機率大增。

國泰台大團隊研究成員之一的中央大學教授徐之強表示,國泰台大決定上修今年台灣經濟成長率的原因有二;一是受惠歐美景氣改善,今年全球景氣可望優於原先預期,有望推升台灣經濟成長,二是台灣景氣衰退風險仍低,國泰台大團隊因而上修台灣經濟成長率預測值到2.3%,且研判有80%機率,會落在1.9到3.0%之間。

徐之強說,今年帶動全球經濟成長率上修的「引擎」,就是美國,根據彭博預估,美國經濟成長率有望自2.3%上看到2.7%,原因包括「美國通過稅改法案」對景氣提振效果將在今年顯現,再搭配民間消費與住宅投資穩健擴張、企業投資循環性向上,都有助於美國GDP進一步走揚。

台灣經濟一向由「出口表現」主導,今年也不例外。徐之強說,國泰台大團隊也認為,台灣「外需」較為樂觀,「內需」仍然保守。他表示,雖然今年出口成長雖較難達到去年高標,但「外需」估計仍有超過2%以上成長,至於「內需」消費,今年雖有機會站上2%成長率,但徐之強說,企業投資在「內、外不確定性」因素下,較難有大幅度的成長。

各界關心的通膨和升息問題,徐之強說,近期主要國家通膨預期都明顯走揚,台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自去、2017年12月已脫離1%低檔區,主計總處並上修今、2018年通膨預測至1.21%,但他表示,台灣央行最關切「核心CPI( 即CPI 剔除食物類與能源類價格)」,若核心CPI超過1.5%甚至2%以上,他說,央行調高利率可能性就上升。

徐之強說,目前銀行定存利率才1%多,但主計總處公布的1月及2月CPI已達1.5%,想想看,「你去年存100萬在銀行、利率才1%,但今年前2月1.5%的通膨(已把你的利率全部吃掉」,若市場「實質利率是負的」,此時央行就有調升利息的壓力,國泰台大團隊預估今年6月就有升息可能,但每次還是「半碼」幅度,採取和緩升息的步調。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3-15 15:31

pineman 發表於 2018-1-6 16:45
另外就是台幣升值,如果台幣改由升值取代升息來降低通膨影響


    昨天新央行總裁即將立院初登場,近幾天有兩種相反觀點的新聞,後兩篇甚至還是同一集團。到底會怎麼發展,只能繼續看下去。

    楊金龍暗示「升值取代升息」

    升值取代升息 台幣波動大 出口商要靠自己

   升值代替升息 近尾聲
作者: pineman    時間: 2018-3-22 15:53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8-3-22 22:06 編輯

Fed一如預期 升息1碼

〈Fed升息〉跟進Fed 中國人行宣布升息 陸股快速走低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