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花蓮圓夢---找夥伴 III [打印本頁]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1 14:20     標題: 花蓮圓夢---找夥伴 III

本帖最後由 樂活族 於 2017-11-11 14:22 編輯

失敗的第一集
花蓮圓夢---找夥伴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0&fromuid=11894

有進度的第二集  玩手工皂 + 養蜂 森林蜜 + 實踐里山生活
花蓮圓夢---找夥伴 II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6&fromuid=11894
實踐里山生活


花蓮圓夢---找夥伴 III

我們需以下夥伴  不急了 慢慢來沒關西(緣分最重要了)

3: 新農法實驗人員     
    想搞魚菜共生 垂直農場 ... 來這裡玩 我們出資金讓您實驗 失敗算族長的沒關西

6: 體驗花蓮退休生活人員(這現在有成左熄i行中案例)
   您別急著買地 到偏鄉能適應嗎? 這是很大的問題
   您先給我租金 我再慢慢回饋給您(也就是錢花在您家用身上)
   若體驗成� 就會是我們團隊很好的養老夥伴 (族長會找到您喜歡的地)
   失敗了也沒關西 打包回家 錢也沒花多少 (族長賺你玩的經驗與過程)
   
7: 認真搞事業人員 (這項可以不是在我們的土地 租地也可以)
    若您想搞事業我們和你一起搞 風險我們擔
    (種5蝓讕釣岔瑝A作)
    您千萬別問族長 買就好了幹嘛自己要跳進來 (傻瓜 不就是要自給自足嗎  我要確定我們自己要的東西是安全的)

8: ... 還很多 . 還沒想到 ...  你可以提案我們配合 (這有案例了 年輕人想的大禹社區的專案)

以上最終就是完成 全自給自足的社區型農業(有機自然的 友善農耕 外加好的人生生涯規劃)
族長很聰明的 自給自足 是騙人的(自己1人玩)   ... 所以找想一堆人來玩啦
別想說你沒有土地不敢玩 必要時我們可以釋放一些讓您佔有持分
我們連 "房事" 都能幫您解決 (因為我們還有一些空房)


樂活專線 0928270888 我的LINEID=lohas8888

作者: zome    時間: 2017-11-11 15:12

樂活大神
提案:玩玩木頭工藝物品,或建造木屋DIY,有些木工機器設備閒置,分享出來大家一起來玩!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1 15:42

zome 發表於 2017-11-11 15:12
樂活大神
提案:玩玩木頭工藝物品,或建造木屋DIY,有些木工機器設備閒置,分享出來大家一起來玩!

你這提案好
我還有木頭呢
我也有可以搭樹屋的大樹
萬事具全 只欠東風(人)
作者: 冷凍餌    時間: 2017-11-17 07:07

我鄰居近期也到花蓮敗了2甲地.....
作者: 老輝爵    時間: 2017-11-17 19:26

"搞魚菜共生 垂直農場"  前兩年還特別為了這個技術,專程跑到澳洲去學習了幾個月,才明瞭台灣推動這個題材有先天的缺陷,那就是台灣不缺水,沒必要採用集約式的生產。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7 19:32

老輝爵 發表於 2017-11-17 19:26
"搞魚菜共生 垂直農場"  前兩年還特別為了這個技術,專程跑到澳洲去學習了幾個月,才明瞭台灣推動這個題材有 ...

省的人力 會 比省水 效益大很多
作者: 老輝爵    時間: 2017-11-17 20:07

您說的是,確實台灣缺工也缺農業從業人員,可惜人工不如澳洲來得值錢,澳洲的農場一小時的工資可以達到17元澳幣,換算大約340元台幣,台灣恐怕很難達到同樣的水準。
不過垂直農場的早期投資成本很高,不是一般人能夠負擔得了的,除了溫室外觀結構的費用,內部的植栽灌溉輸送自動化設施也很可觀,不知道您估算過沒有?
人力一定能省,這是我親眼見到的事實,一英畝大小的全自動化溫室平均只需要每天兩個人工作一小時,就能夠搞定。
先說明,我不是在澆冷水,只是單純分享我的經驗。
因為我也曾經有朋友介紹了一位在北部的地主,說有四、五甲地想投資科技農業,結果才聊了幾次就嚇跑了。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7 20:43

老輝爵 發表於 2017-11-17 20:07
您說的是,確實台灣缺工也缺農業從業人員,可惜人工不如澳洲來得值錢,澳洲的農場一小時的工資可以達到17元 ...

垂直農場 魚菜共生

很適合小型(100-200坪) 樣板型自給自足小農場
作者: 老輝爵    時間: 2017-11-18 20:46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以HOME友的身分,勸您不要去嘗試投資科技農業搞垂直農場 魚菜共生,理由只有一個:光是蓋設施的成本十年都無法回收,更別說還有人工種苗肥料水電林林總總的成本要付出。
作者: smhu    時間: 2017-11-18 21:12

老輝爵 發表於 2017-11-18 20:46
其實說了這麼多,我只是想以HOME友的身分,勸您不要去嘗試投資科技農業搞垂直農場 魚菜共生,理由只有一個: ...

您放心,族長只是愛嘴砲而已,心裡頭精的很,他才不會去投資那些的...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8 21:20

smhu 發表於 2017-11-18 21:12
您放心,族長只是愛嘴砲而已,心裡頭精的很,他才不會去投資那些的...

你亂講  魚菜共生 垂直農場 一直是我的目標

誰有辦法幫我完成 . 我們都有獎金
不過條件都要合法
因為我怕 農委會 會找我麻煩

有人要幫我嗎?
作者: 老輝爵    時間: 2017-11-19 09:36

smhu 發表於 2017-11-18 21:12
您放心,族長只是愛嘴砲而已,心裡頭精的很,他才不會去投資那些的...

哈哈, 打打嘴砲有益身心,只要不是一時衝動,也無傷大雅。
作者: og2h    時間: 2017-11-19 13:16

以族長的財力
別搞植物了

植物類都是大量種植 才能有點獲利
而大量種植 用的都是重機械 才能翻土 灑藥 採收
這樣一兩個人 就能種一大片
但重機械 都是依兩千萬起跳 很傷財

沒機械 種太大 就只能靠人工
現在農工 難找的

比較小成本 幾百萬就能賺幾千萬的就是搞畜牧業

辦一個牧場登記 隨便蓋一個羊舍 豬舍 雞舍 馬舍 牛舍 鵝舍 火雞舍
小小一塊地 飼料買進來 輸送機每天定時送料

養到肥 就拿去賣 大概一個禮拜去看一次就可以了
就只是等 夠肥拿去賣這樣而已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9 14:42

本帖最後由 樂活族 於 2017-11-19 14:45 編輯
og2h 發表於 2017-11-19 13:16
以族長的財力
別搞植物了


能用到1坪先開發1坪,其他給它長草沒關係
這是黑面大老前輩教我的
我現在的生財主業是種風雨蘭
總面積約20坪以內
財力沒有,公家的土地有ㄧ些
再找沒人來肯定我會被 fire

有人要來玉里發展嗎? 救救我吧
ㄧ看相片就會知道,哪塊地是我的



作者: austin7798    時間: 2017-11-19 18:06

有人要來玉里發展嗎? 救救我吧

用 Google Earth 看了玉里,務農條件各方面都還不錯。
加油啊~~~,再咬牙撐個一二十年肯定有發展。

作者: smhu    時間: 2017-11-19 19:55

austin7798 發表於 2017-11-19 18:06
用 Google Earth 看了玉里,務農條件各方面都還不錯。
加油啊~~~,再咬牙撐個一二十年肯定有發展。

族長本來就無心務農啦,他只是想藉著農,看能不能榨出一些油水來。建議族長去跟壞爸做一番深談,當年他出走到柬埔寨,資方美其名是土地開發做為農場,基本上還要去炒地皮的啦。這個國家很有趣,當一成年,國家就會配發土地,但是多數人有了土地越種是欠越多,所以多數人還是想把土地賣掉換現金。怎麼樣的土地才會增值?當然就要開發,要有路、有水井,而且要種得出東西來。當種得出東西來時,自然就會有後來的財團想要吃下來,在這轉手間的利潤也是很可觀的。只是打這種主意的投資者,通常不願意只收取農作的獲利,他們想要快速的結清,再換下一個標的物。

樂活大到花蓮的初心也是這樣子,雖然農地炒作的空間還是有,但是限制多了之後,很多人都縮手了,因此想要土地自然的增值現在是慢了許多,可是荒廢的農地隨著老農的老去只會越來越多,所以現在缺的不是地而是有產值的土地。

一個要思考的方向是一塊一直沒有使用的土地,它的地力會不會增加?雖然它沒有結果的移出,但是土壤沒有一直有有機質的進入,土壤的團粒還是老樣子。所以說一塊沒有運用的土地,其實地力的增長非常的少。

有些種植並不會很難,缺的只是決心。例如說種火龍果,就只是種下去,除除草給給肥,套一下袋,就能夠有收成(三五年後才會面臨修枝的問題),工雖然不多,但也是要做。

簡單的務農大家都會,如果沒有辦法跟人家比技術,至少可以跟人家比數量。樂活老大最大的優勢就是閒置的土地一大堆,只要肯下定决心自己下去搞,那麼就會有收獲,而且還會有很多的收獲。問題在於老大對於自己動手並沒有啥興趣,他有興趣的是動口或是鍵盤上務農。所以說就算到了2030年,務農的本質還是不變的話,有價值的是能夠動手去做的人,對於擁有土地但不想動的還是一樣。

對於想和樂活大合作的人,只要有仔細的思考觀察過樂活大所提供的條件,就知道當砲灰的機率是非常大的,因為他說只能做無毒栽培,不能使用農藥與化肥。有些東西不使用化肥基本上是在種爽跟貼錢的,以超甜玉米來說,以有機肥當成基肥來種植,收成時以市場批發的價格來說,一穗大約十元,偏偏玉米是吃重肥的作物,如果不是有辦法自己堆肥的話,種一期就虧一期,種到後來就會發現,不種在那裡納涼反而損失比較少。依這樣子,有人會跟他合作嗎?(這裡完全沒有考慮到地租哦)

作者: austin7798    時間: 2017-11-19 21:04

荒廢的農地隨著老農的老去只會越來越多

苗栗地區的情況也好不了多少,村裏處處是五府千歲,三個200歲還算比較年輕的。
本來想撥些訂單給村民種植,增加村民收入並減少村長財政負擔,才知道年輕人跑光了只剩老的在家。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9 21:30

smhu 發表於 2017-11-19 19:55
族長本來就無心務農啦,他只是想藉著農,看能不能榨出一些油水來。建議族長去跟壞爸做一番深談,當年他出 ...

你亂講  這回老大寫那麼長 還真多猜不對

1: 族長本來就無心務農啦 .... 我很認真ㄚ.我對油水沒興趣
2: 明知道壞爸在最黑暗的國家還叫我去?
3: ...
4: ...
5: 問題在於老大對於自己動手並沒有啥興趣  ... 其實我都是自己動手較多 (尤其是第一次)
6: 就知道當砲灰的機率是非常大的 ... 這我抗議 . 107年就會新夥伴加入(人家很看好呢) 但我還需要更多夥伴

我還有找一種 來玉里退休的夥伴 (來玉里樂活的夥伴 我希望找到比我還會玩的人)

有人要來退休嗎? 我們照樣配房配田給您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19 21:47

smhu 發表於 2017-11-19 19:55
族長本來就無心務農啦,他只是想藉著農,看能不能榨出一些油水來。建議族長去跟壞爸做一番深談,當年他出 ...

老大真的農業很懂 但 房地產操作好像很外行呢

沒關西我在偷偷告訴你方向  "賣掉西部高價房 買進花東偏鄉資產"
誰叫我們是好朋友 我決對不會藏私搞你油水
作者: ShareRain    時間: 2017-11-19 22:47

農業和農事在2home裡面其實常有矛盾。
農業是商業的,農事是休閒的。
農業是講求成本效益的,農事是沒事找事的,但兩者的過程都很相似,最大的差別是銷。
退休的人喜歡農事,就是玩啦。
當然,如果能在玩的當中樂見再創造出一些經濟效益,有了成就感,就會玩的更盡興。

魚菜共生是其中一個有點脫離傳統農業的方式。
無土大棚栽培(水耕,椰纖等非土介質),通常都有大棚的設施,再加上供水供肥,光照,溫濕控制等。
這給農業加進了很多工具,是傳統的農夫很難駕馭的。
號稱農業科技,其實是工具的進化,使用了一些科學的方式,分析歸納和實驗,得出另一種農業的操作方式。

這個過程和工業生產的模式是一樣的,講求效率,少人化或無人化。每一個過程都要求能標準化,每一個過程的結果都要能符合預期。

但會種田的普遍不了解工業生產,而了解工業生產的大都不懂農作。
意思是,傳統農業想要轉型時,必須先學一些所謂的科技,或者找到合作的對象。通常就是找家裡的下一代啦。

工業生產領域裡,常常有系統設備廠的公司,即整廠輸出,除了幫忙客戶設廠,還負責教會如何生產,甚至還幫忙找業務。

在農業領域常看到的大概是企作,程度也有所不同。有的會要求種植的過程。台灣似乎還沒走到提供農業系統的方式,簡單講就是大家常看到的加盟店模式。


作者: 老輝爵    時間: 2017-11-20 08:54

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台灣的農地持份普遍都是分割得很小,不像歐美紐澳是大塊面積,農民的平均年齡大概跟日本不相上下逐年老化,耕作科技化的程度卻也遠遠落後跟不上腳步,不是沒有新技術,而是沒有人要投資,久而久之傳統農業也逐漸在往休閒農業轉型,當然這也是因為新生代不務農所造成,使得農地的使用逐年偏離農業,形成農地工廠化、農地住宅化,政府的農業政策又模糊不清,不知道是能力不足,還是選舉考量,大家就只有自求多福。
作者: austin7798    時間: 2017-11-20 09:53

農業和農事在2home裡面其實常有矛盾。
農業是商業的,農事是休閒的。

農業是獨立的應與商業的無涉,農事應為農地生產的一環。
不管是否有營利行為,農、林、漁、牧、礦之間也是一樣要分清楚來看。
例 : 有時會聽到雞農、鴨農、酪農等,其實跟"農"是毫無關係的,那個是"牧"。

2home裡面大多不是職業農夫,甚至連半農也說不上。
因庭園景觀植被不會被認定為農作物,要說是半農還真有點勉強。
2home在農地裏的不當作為,真的會讓職業農夫很受傷。
例 : 怪手整地種植(難不成用鋤頭?),長官當您搞露營區、蓋小木屋。
      不管理由了通通要申請,您說職業農夫還幹得下去嗎?

城裏來的大爺直說他可以整,為什麼我就不行?
這下子,大家通通不用過了。
回到都市裏再去檢舉一下濫墾濫伐,讓職業農夫沒命似的往縣政府去做解釋。
作者: tomeplz    時間: 2017-11-20 10:42

本帖最後由 tomeplz 於 2017-11-20 10:52 編輯

技術不是問題
先搞清楚
1. 想種啥
2. 賣給誰
3. 怎麼賣

作者: 蔡先生    時間: 2017-11-20 10:48

老輝爵 發表於 2017-11-20 08:54
這是一個結構性的問題,台灣的農地持份普遍都是分割得很小,不像歐美紐澳是大塊面積,農民的平均年齡大概跟 ...

政黨輪替換人做主 管經費 公務員雖有保障 卻也專職需要負責 政黨則是跟標商一樣  上任威風 雞犬升天 下任走人

好的事攬來說是政績 有問題的推給對手 民主 完全不必殺頭 司法的又十幾年 比演藝人員更好賺 !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20 11:42

tomeplz 發表於 2017-11-20 10:42
技術不是問題
先搞清楚
1. 想種啥

技術不是問題
先搞清楚
1. 想種啥
2. 賣給誰
3. 怎麼賣

您可以選種稻種紅藜種芋頭種菜
賣給誰 . 怎麼賣  你就別煩怎麼賺錢了 養活你絕對沒問題

若你想學 "樂活" 那就你要給我錢 我教你怎樣玩成
要樂活首先就不能算計太多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20 11:50

蔡先生 發表於 2017-11-20 10:48
政黨輪替換人做主 管經費 公務員雖有保障 卻也專職需要負責 政黨則是跟標商一樣  上任威風 雞犬升天 下任 ...

老大終於知道我為何愛在網路念了

當你來到玉里 就算你想聊政治 也沒人會陪你
這裡天高皇帝遠 你愛幹譙 藍的綠的橘的彩虹的... 其實都沒人鳥你
大家在這裡都爭一口飯吃
人生無常  先樂活在說

花蓮到有一項 幾乎取得全民共識  "給我一條安全回家的路"
所以來花蓮 你就要跟著念 所有鄉親都會支持你



作者: og2h    時間: 2017-11-20 13:19

農業沒有 加盟這種事啦

真的大量生產的模式 都是三小班 產銷班

要做產銷班 也不是很困難
只要找到 一定人數的人 一起種某種作物 或養動物
好像要30人以上
就可以去農會申請 ** 三小班

然後定期 班聚會 開會 要有開會紀錄  當作產銷班 有運作的證據
基本上就是吃飯大會而已

然後 農會就會幫三小班 輔導 生產 銷售 諮詢等等的 輔導作為 收一點產銷手續費
也就是可以透過農會 去賣到 全台灣  全世界的意思

台灣 農作物大量種植 銷售區 都是透過產銷班 運作居多

找到某種作物 找30個以上的人來種
就可以種很大 賣很大的
一班 就很大的種植面積了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20 13:24

og2h 發表於 2017-11-20 13:19
農業沒有 加盟這種事啦

真的大量生產的模式 都是三小班 產銷班

玩"三小班" 會樂活嗎?
作者: og2h    時間: 2017-11-20 13:29

本帖最後由 og2h 於 2017-11-20 13:32 編輯
樂活族 發表於 2017-11-20 13:24
玩"三小班" 會樂活嗎?


人數 夠多 土地夠多

產銷 交給農會

技術 有農業單位 可以幫忙解決

台灣 賣農產品 最穩的方式了

像台東 金針 洛神花 那麼多 品種在開發
就是都產銷班 有這個需要

不過產銷班不能太多
像香蕉 產銷班 屏東一堆
中部山區也不少
香蕉大產 就敗了

產銷班 最樂活 就是 班會拉
人數多 定期開會 餐廳都便宜辦桌來吃
每個月 吃辦桌的


作者: tomeplz    時間: 2017-11-20 13:40

樂活族 發表於 2017-11-20 11:42
技術不是問題
先搞清楚
1. 想種啥
要樂活首先就不能算計太多


這句話有道理
可惜我離退休還很久
週末去花蓮玩倒是可以
作者: 2home    時間: 2017-11-20 14:32

其實花東蠻多小農是靠宅配農特產品,不過最近宅配有意思要調40%....花東小農大感吃不消.....

台東縣政府目前是有意願成立物流中心....來分攤運送成本...... 若花東物流也學蝦皮免運費....你務農農委會出運費...,錢從農地違規使用罰金或稅金出..相信對小農會幫助很大.....

https://udn.com/news/story/7328/ ... aknews-1-cate3-news
作者: 蔡先生    時間: 2017-11-20 18:23

樂活族 發表於 2017-11-20 11:50
老大終於知道我為何愛在網路念了

當你來到玉里 就算你想聊政治 也沒人會陪你

玉里有八大行業
作者: 樂活族    時間: 2017-11-26 19:54

我們有塊田,這期再生稻黑米
英國夥伴對稻蝴L敏,這回放棄了
所以我又有工作要作了

100坪的黑米要收割(田區有500坪)
又要自己玩 日曬稻
這回有經驗了,弄成包裝米沒啥問題(工序要ㄧ些)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