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農村再生條例? [打印本頁]

作者: 燕子    時間: 2008-12-23 13:52     標題: 農村再生條例?

農村再生條例,其重點為何?對現有的耕地有利多嗎?

看過整個條文,有看沒有懂,不知有誰能翻譯成白話一點,這種公文是的條文,還真難讓人看懂。

其中: 第33條。如果共有耕地整合(數十公頃面積)可採用嗎?

第三十三條 中央主管機關應獎勵農村社區居民自辦農村社區既有共有土地或祭祀公業土地之利用規劃或整建,以活化農村土地利用。
前項獎勵之基準、方式、項目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由中央主管機關定之。

一、共有土地與祭祀公業土地之處理,涉及眾多所有權人,其土地之處分、使用常因產權糾紛或子嗣不在地或行蹤不明,復受限於共有地處分制度規定,而未能將土地有效利用,爰於第一項規定獎勵居民以自辦方式整合土地之利用,以加速改善農村現存共有地利用的問題,至其執行方式,因另有祭祀公業條例及地籍清理條例規範,相關作業依其規定辦理。
二、有關獎勵之基準、方式、項目及其他應遵行事項之辦法,於第二項授權由中央主管機關訂定。
作者: clhung    時間: 2008-12-23 19:58

[轉載]如果您是農家子女…….
http://www.dfun.com.tw/?p=9619#comment-4148
如果您是農家子女,麻煩您撥一點時間,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因為如果這個條例通過之後,將會對農家產生很大的影響,包含家中未修繕的舊農舍會被「強制美化」,而農家得強迫付款,還有家中的土地可能會在您和家族成員未必同意的情形下,被納入區域開發的範圍,雖然可能換成建地,但是土地面積大幅縮小,還得強制繳納「受益金」,而您或家裡的長輩就此失去務農的可能…

【轉貼】農村出事情
http://blog.roodo.com/skydaughter/archives/7894103.html
馬政府奢望兩岸協定用「中國市場」救經濟、卻沒讓台灣吃到甜頭,現在把腦筋又動到農村上,又要玩「富麗農村」那一套,將農村「強制整合+強制重劃+強制徵收」,最後讓農民「強制離農+強制離土+強制離家」。

現在經濟越來越惡化,公司、工廠紛紛裁員,離農到都市討生活的人至少還有一個「農村」可以回去、有田地勉強過活,如果這個行政院版本「農村再生條例草案」通過的話,那在都市失業的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回去?
作者: 燕子    時間: 2008-12-24 09:40

post by ""clhung""
[轉載]如果您是農家子女…….
http://www.dfun.com.tw/?p=9619#comment-4148
如果您是農家子女,麻煩您撥一點時間,閱讀下面這篇文章,因為如果這個條例通過之後,將會對農家產生很大的影響,包含家中未修繕的舊農舍會被「強制美化」,而農家得強迫付款,晹陵a中的土地可能會在您和家族成員未必同意的情形下,被納入區域開發的範圍,雖然可能換成建地,但是土地面積大幅縮小,還得強制繳納「受益金」,而您或家裡的長輩就此失去務農的可能…

【轉貼】農村出事情
http://blog.roodo.com/skydaughter/archives/7894103.html
馬政府奢望兩岸協定用「中國市場」救經濟、卻沒讓台灣吃到甜頭,現在把腦筋又動到農村上,又要玩「富麗農村」那一套,將農村「強制整合+強制重劃+強制徵收」,最後讓農民「強制離農+強制離土+強制離家」。

現在經濟越來越惡化,公司、工廠紛紛裁員,離農到都市討生活的人至少還有一個「農村」可以回去、有田地勉強過活,如果這個行政院版本「農村再生條例草案」通過的話,那在都市失業的人、還有什麼地方可以回去?



以下只是個人看法:

報章媒體好像寫的很嚴重,都是負面。
不過我看條文好像不是這樣.....這是我的看法。
個人覺得還不錯,希望能通過。
每個辦法一定有人贊成有人反對
所以反對與贊成的都沒錯,每人都有權力表達個人看法。
作者: clhung    時間: 2008-12-24 18:09     標題: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

有人得利有人受害,得利的一方努力鼓吹,怕成受害者則拼命阻擋。旁觀者則任其角力。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18854630
作者: smhu    時間: 2008-12-24 19:28     標題: Re: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

post by ""clhung""
有人得利有人受害,得利的一方努力鼓吹,怕成受害者則拼命阻擋。旁觀者則任其角力。

http://blog.yam.com/munch/article/18854630


對土地的無情正是本島屋民最佳的寫照,不管您我是新住民、早住民,先移民或是後移民到這一塊島上。在這一個島上往前拼命的想啊想,也只想出了個四百年而己。我們今天能夠共聚一島,靠得還是咱們的祖先們有冒險犯難的剋苦精神,有的是渡過黑水溝,有的是從南島划著獨木方北上,因此今天我們在一起了。可是別忘了我們身上還留著祖先們的血液,所以如果這一塊地還可以利用,就用吧,沒有好處?管它的!呆不下去?那也只不過再一次的利用雙腳投票而己!從退出聯合國到中美斷交到民進黨執政,不都有一票人做出了選擇了嗎?當年拼啊拼的,來到了這個老外稱它叫福爾摩沙的地方,今日爬啊爬的,人往高處爬去吧!走不了的就看著它載沈載浮,習慣了就好!
作者: 阿俊    時間: 2008-12-24 19:48

這種條例就像是小型的"都巿更新"一樣.
當財團取得1/2以所有權或同意書時應該就可以進行企劃.申請了..管你其他1/2或1/3的人反對..反對也沒用...這個條例應該誰會受益呢
1)整合的財團
2)小型村莊旁的農地.應該可以受益變更為建地
至於小型村莊是指什麼呢?以宜蘭縣為例
羅東都巿計劃至三星鄉都巿計劃中有一堆小村莊.如:大洲村.大義村.清洲村.大隱社區.哄照村..這些都會列入
如果有心要炒作的財團應會先購入小村莊旁的農地.再趁机替村民洗腦取得同意書->取得企劃主導權
如果大家有心思.可以參考三星鄉大隱社區的自辦巿地重劃..
其中為何只有少數人抗議呢?因為抗議的人本來就是建地.但被一大堆農地所包圍.建地和農地取得的分配面積相同(農地地主取回50%建地..建地地主也取得50%住宅區).其中誰得利呢?當然是主導權的人(農地地主)
反正立法委員又沒有來2home當會員.我們也擋他不了.就靜觀其變吧!法案連同施行細則出來時再來看如何玩吧
作者: clhung    時間: 2008-12-25 00:35     標題: 農村再生條例專題

http://www.dfun.com.tw/?cat=1064
作者: clhung    時間: 2008-12-25 00:41     標題: Re: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

post by ""smhu""

走不了的就看著它載沈載浮,習慣了就好![/quote]

我不走,雖然有人覺得習慣也是可以,但我不打算習慣「這種奴性」。
作者: smhu    時間: 2008-12-25 05:42     標題: Re: 三分鐘搞懂《農村再生條例》

post by ""clhung""

但我不打算習慣「這種奴性」。

一個因緣際會與網路的串聯,參與了關懷樂生的活動,得到的結論就是「Who Care?」,所以祝福您!

記得以前聽過某位前輩說過,「當你能力許可的時候,你要去改變環境;尚不足以改變環境的時候,則就要去努力的適應環境」。如果您不打算習慣「這種奴性」換句話說就是要去改變囉!這個不只是要出來選總統而己的,就算當耶蘇好像也沒有改變了什麼啦!

說真格的啦,要搞社會運動的前提就是不要豎敵太多,不然往往是壯志未酬身先死。先去看清楚想清楚,反對農村再生條例幫到了誰?他們會在意嗎?
作者: 阿俊    時間: 2008-12-25 09:42

十、對農村社區內有妨礙整體景觀、衛生或土地利用之窳陋、破敗地區,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之處理方式;另就直轄市或縣(市)主管機關代為實施環境綠美化、建築物之維護、修繕或重建,所需費用得由土地所有權人或建築物所有權人負擔。(草案第二十一條)
十一、為期農村社區建設之完整性及發展需要,將既有鄉村區予以擴大,並以區段徵收、土地重劃或協議價購之方式,或為鼓勵土地有權人參與社區建設,以土地交換方式,將土地利用活化,共同創造農村建設之效益。(草案第二十二條)
這二條爭議可能會大了點.尤其是第十條.有點違反人權的味道在.誰來認定妨礙景觀?誰來認定敗破?如果真是敗破也是沒錢才會住破屋.有錢誰不會自己翻修?還要由主管机關來發包施工.誰都知讓政府發包至少要*2倍.就是沒錢才會住破屋....好像要趕人搬出去吧
作者: 青蛙皇后    時間: 2008-12-25 15:06

真是無言,好希望有綠油油的大地,不要水泥叢林,翩翩飛舞的蝴蝶王國不見了,不願孩子往後只能圖片中尋蝶影,不知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

※滅農條款※注意一陣子了,但又何如?
作者: 阿俊    時間: 2008-12-25 16:58

post by ""青蛙皇后""
真是無言,好希望有綠油油的大地,不要水泥叢林,翩翩飛舞的蝴蝶王國不見了,不願孩子往後只能圖片中尋蝶影,不知草的清香,泥土的芬芳。

※滅農條款※注意一陣子了,但又何如?

你只要選在村和村的中間住就不會有這種困擾了吧.越鄉下財團就越沒興趣開發了.誰叫我們選他們出來啊
PS:我自己都後悔了當初投那一票了.
作者: layla    時間: 2009-2-26 15:58     標題: Re: 農村再生條例?

一個社區的營造,誠如台南縣白河鎮林子內社區牧師蕭瑞巧所說:
過去社區營造要去各政府機關找資源,但農村再生出來之後,我們發現這是一個救命丹,一個部會就能整合照顧到弱勢社區,不用疲於奔命到處去找資源。
以林子內社區為例,它比較偏僻,土地又比較貧瘠,要發展有困難性,但保有很多生態跟純樸的人,所以才以「心靈發展」作為特色,如果可以這裡變成讓人心靈調養的地方,對台灣來說是很好的祝福。
最近很多報章雜誌對農村再生條例草案有很多批評,但我認為,一個很好的理想,化成文字會有限制無法充分表達,有些人可能覺得很擔心,我認為很好的理想,應該是互相討論讓它更好,而不是讓它受傷、夭折。

弱勢農村的建設,亦如台灣農村發展規劃學會理事長鄭詩華所說:
台灣現正面臨富裕中貧瘠、國土下城鄉不均衡的困境,加上傳統的農業經濟發展面臨農村勞動力老化、外移等,其實有很多問題。農村不只是產業或生活方式,還是人格發展中很重要的領域,農村是一個教育、文化保存的地方,而這些只有在農村發展有很好的規劃、建設的時候,才能找回尊嚴。
在立法必要性上,因為要推動多元發展地區,發展、有創新性規劃、涉及行政協調、須有農村推動組織成立等,如果沒有在制度上制訂法源給予權限,整體性、前瞻性的來推動,弱勢農村顯然沒有辦法有足夠的資源來因應狀況變化。
作者: nenghsin    時間: 2009-2-26 18:16

如果沒辦法,就讓財團來給每個農民發薪水也不錯,但結果終究不是這麼一會事!
作者: 拉麵    時間: 2009-3-3 14:52

等到施行細則出來,
差不多生米煮成熟飯了...

這條例內容看起來當然是 "立意良善"
但是實際實行起來, 一定是充滿利益分配跟資源浪費
最後也可能會淪為綁樁的手段
而且可能把目前看起來頹廢的農村,
改造成亂七八糟的四不像!


post by ""nthouse""
這種條例就像是小型的"都巿更新"一樣.
當財團取得1/2以所有權或同意書時應該就可以進行企劃.申請了..管你其他1/2或1/3的人反對..反對也沒用...這個條例應該誰會受益呢
1)整合的財團
2)小型村莊旁的農地.應該可以受益變更為建地
至於小型村莊是指什麼呢?以宜蘭縣為例
羅東都巿計劃至三星鄉都巿計劃中有一堆小村莊.如:大洲村.大義村.清洲村.大隱社區.哄照村..這些都會列入
如果有心要炒作的財團應會先購入小村莊旁的農地.再趁机替村民洗腦取得同意書->取得企劃主導權
如果大家有心思.可以參考三星鄉大隱社區的自辦巿地重劃..
其中為何只有少數人抗議呢?因為抗議的人本來就是建地.但被一大堆農地所包圍.建地和農地取得的分配面積相同(農地地主取回50%建地..建地地主也取得50%住宅區).其中誰得利呢?當然是主導權的人(農地地主)
反正立法委員又沒有來2home當會員.我們也擋他不了.就靜觀其變吧!法案連同施行細則出來時再來看如何玩吧

作者: 崴    時間: 2009-3-4 09:16

post by ""拉麵""
等到施行細則出來,
差不多生米煮成熟飯了...

這條例內容看起來當然是 "立意良善"
但是實際實行起來, 一定是充滿利益分配跟資源浪費
最後也可能會淪為綁樁的手段
而且可能把目前看起來頹廢的農村,
改造成亂七八糟的四不像!


[quote]post by ""nthouse""
這種條例就像是小型的"都巿更新"一樣.
當財團取得1/2以所有權或同意書時應該就可以進行企劃.申請了..管你其他1/2或1/3的人反對..反對也沒用...這個條例應該誰會受益呢
1)整合的財團
2)小型村莊旁的農地.應該可以受益變更為建地
至於小型村莊是指什麼呢?以宜蘭縣為例
羅東都巿計劃至三星鄉都巿計劃中有一堆小村莊.如:大洲村.大義村.清洲村.大隱社區.哄照村..這些都會列入
如果有心要炒作的財團應會先購入小村莊旁的農地.再趁机替村民洗腦取得同意書->取得企劃主導權
如果大家有心思.可以參考三星鄉大隱社區的自辦巿地重劃..
其中為何只有少數人抗議呢?因為抗議的人本來就是建地.但被一大堆農地所包圍.建地和農地取得的分配面積相同(農地地主取回50%建地..建地地主也取得50%住宅區).其中誰得利呢?當然是主導權的人(農地地主)
反正立法委員又沒有來2home當會員.我們也擋他不了.就靜觀其變吧!法案連同施行細則出來時再來看如何玩吧
[/quote]
從2001年開始,台灣的政策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先放風聲再來製定相關法令,然後出現多個版本讓人捉摸不清,甚至有的只是隨便說說,連個規定和配套措施都沒有。還有的是立委諸公為了自己的舞台搞出來的秀,到底有沒有真的站在人民立場的政治人物呢!或者只是些怕別人比自己好的差勁者呢?
作者: ilikehome    時間: 2010-7-14 17:02

農再條例三讀 4000農漁村受惠
http://udn.com/NEWS/NATIONAL/BREAKINGNEWS1/5724747.shtml
作者: Ericg89127    時間: 2010-7-14 21:00

這是個有趣的議題
60萬農民計,未來十年每人補貼30萬,一年算三萬,大概就是休耕五分地的補貼額
也不多但算是小補    政府A其他地方的 資源來給農業,為何不先拍拍手?
財團介入,徵收     怕甚麼咧?    財團頭殼也沒壞掉,朝向雙贏方向的機會較高

目前看不出此條例有何不好之處
但是想不出如何搭這班車? 有請高人指點
作者: Ericg89127    時間: 2010-7-14 21:39

歸納一下與房地產相關的手法案例

國X   興X發   標購建地  放一陣子 開發或轉售
M當勞   蓋店  實則操作附近房產
邱X漢   蓋百貨公司  實則操作附近房產
台X(觀音)   收購農地仍用地主當人頭   這種的搭配再生條例,釘子戶會失去著力點
宏X(龍潭)  要開發之前 附近的地已先收購   

長線的 如海XX  龍XX  氣夠長 慢慢等

官方版的藝術
重劃區地點的抉擇     
捷運 高鐵站區的抉擇

算是較正業的選擇
園區,工業區的地點選擇

這些習知招數,套不上此條例
作者: copy    時間: 2010-7-14 22:07

三讀通過了!
在座的各位大大,老實說....腦袋有沒有往自己的利益在打算?
我倒沒有看到未來十年每位農民補貼30萬的方式.
此條例立意為農,只是最終大多數的人是傾向以都市發展方向模式成型,
10年1500億後追+500億,我想農村大多再也不像是農村了!
無論如何,錢是真的用農漁民身上比較沒關係,被有心的人摸走,60萬戶會變成20萬戶.


農再條例設置1,500億的農村再生基金,用於非都市的農村社區為基礎推動的農村活化再生計畫,包括整體環境改善、公共設施建設、個別宅院整建、產業活化、文化保存活用等,估計可以照顧將近4,000個農、漁村,和60萬戶的農、漁民.
10年之後,再追加編列500億的農村再生基金.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7-14 23:31

20# copy


從小聽什麼三民主義 ,到現在落實幾分 ?很多事情[ 立意] 不敵[ 利益] 而變質
作者: Ericg89127    時間: 2010-7-16 05:25

本文章最後由 Ericg89127 於 2010-7-16 05:26 編輯

美式思維
家裡有小孩,營養照顧政府不給現金補貼(錢再多也不夠用)
給牛奶等食物配給,並且量多到大人吃完還有剩,確保小的吃得到

台式自來水思維
就算是漏水率超過三成,還是先把水送出去,再來抓漏(不管是盜水或是水管破損)

農民需要被照顧,若堅持肥水必須要有滴水不漏的辦法,才可放水,那農民可能就要一直等待"好辦法"出現,才能沾到水

輕重緩急排一下順序,還是先把水放出來比較要緊;幫忙抓漏,大家再來一起努力
作者: 愛台灣    時間: 2010-7-16 10:39

我想請問
現在農民最需要的水是什麼?
政府的規劃是建議農民往哪邊發展?
農村再生條例有沒有幫到?
作者: ilikehome    時間: 2010-7-16 12:56

此條例歷經這麼多年制定,
但是一出看法分歧實在真多,
不必說什麼立意多好,
實窒礙難行及詬病不少,
才會有這麼多負面的看法。
故此法是真正對農村或農民有利亦有害,
實已揭曉。
作者: Ericg89127    時間: 2010-7-18 08:57

農民關心如何增加收益,改善生活
對於提高糧食自主率,沒興趣吧
農民沒有糧食不足的不安全感
農再與糧食自足問題,對應的是不同族群的需求
有錢好辦事,這是第一個罩門要打開
先知先覺者,會先受益
例如發展特色社區,可增加觀光收益
後知後覺者,可見賢思齊,有樣學樣
不知不覺者,報導說其幸福感較高,就先不吵他

利之所在,人才就會出來協助規劃經營,這人才可能是在地的,或是返鄉的,就算是外來的,也都無仿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10-7-18 09:48

25# Ericg89127
我是抱著比較負面想法,台灣因為長年重視升學主義 ,ㄧ流人才都往軍公教擠了,加上一般人讀書時缺乏美學訓練,思想僵化,這情況下,能夠規劃出什麼像樣、和國際接軌的特色社區 , 充其量只能讓台灣本地人旅遊 ,很難吸引國際友人來旅行,這情況下,只能周休二日有人潮,對於農村收入有限,甚至更多人盲目投資觀光業 可能更多人破產。可能好到炒作地皮的人, 以及農地地目變更 ,政府財政收入增加、、、
作者: Ericg89127    時間: 2010-7-18 17:34

"無米樂"  在後壁的樣子,已經有點樣子
桃園觀音新屋的蓮花祭 古坑咖啡 ?埔的火龍果  王功的蚵  等等
就算沒有農再,大家也都是在找出路
有了農再,多了 一些資源,要搞大一點,相關地目問題的障礙也降低排除門檻
反正沒有也是這樣,有了多一些機會
個人感受到的農村土地活化問題,例如375留下來的產權問題待解決;持分地問題待解決
作者: otis88    時間: 2010-7-18 21:09

依照我的觀察,農村的問題跟都市一樣複雜,差別在農村因為資源投入較少及生產節奏的關係,改變的過程比較緩慢,但是造成的改變一樣巨大.

現在農業的問題,就是很多農家生產的產品,大部分都交給大宗收購,於是產地價與市價的落差很大,價格不同步.再加上政府的神奇補貼政策,產生荒謬的生產問題,諸如此類問題很複雜,不是簡單的農再就可以解決.

再者地目問題是個很神奇的問題,改的好促進地方發展,大家都高興,改不好就不想說太多了,請各位自行觀察,總之很神奇就是了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