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2023/12/29 又一趟的山旅.
[打印本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3-12-30 00:57
標題:
2023/12/29 又一趟的山旅.
序.
12/07 ~ 12/09 那趟山旅之前的時間, 原本是認為年底前後 ( 12/29 的個人紀念日 ), 可能無法再度出門的.
( 另一半 可能因為職場上, 人手方面會有問題, 無法請得了假 ).
山旅完成之後, 才過沒幾天而已
( 12/1x ...沒特別記 ),
某天夜晚 .... 另一半 臨時又突然問到 : 12/29 打算去哪兒 ?
筆者短暫愣了一下. ( 心裡面想到 ---> 她不是說過, 年底可能沒辦法嗎 ? )
然後筆者馬上就直接回答 : 老地方.
( 因為, 筆者想要去 看高山 ---> 如果不去看山的話, 或許會去 石門水庫
, 因為楓葉應該已經很夠看了 ).
------------------------------------------------------------------------------
2023/12/29.... 真的又跑了一趟, 漫長的山路往返. ( 單程大概 70 公里, 大概其中的 80 % 屬於山區道路 ).
決定在山區看完傍晚的景觀, 一直等到 " 天色真的完全黑掉 ", 才有些不甘願的開始下山.
( 差不多剛好 18:00 --- 17:10 就沒太陽了 ).
結果, 回到家, 已經將近夜晚 20:30 了.
反正, 摸黑行駛山路, 早就習以為常, 幾點才開始從山區返程, 彈性其實可以很大.
要不是沒有準備充足. ( 深夜會更冷 )....看到天上開始出現星星的時候, 還真的很想拍攝星空....因為當地大概有 2400m 的海拔高度, 空氣條件非常良好, 而且幾乎 零光害.
( 拍攝 星軌 的那種影像, 相當耗時間... 註 : 今天晚間可能是 4 ~ 6 度 之間的氣溫, 需要直接曝露冷風中, 持續 3 ~ 5 小時, 真的會蠻辛苦 ).
雖然有點想要, 拍攝 星軌.... 然後, 地面景物就是 大霸群峰 / 神聖稜線 / 雪山西稜 的這些高山.
( 也可以拍攝 北面 或是 西面 / 南面 的不同角度 ).
但是, 另一個主要原因是 ....
另一半 已經相當疲累了, 即使能夠躲在車上, 她也不要. ( 當然是 回家比較實在 ).
終究是... 又一次的冬季紀念山旅, 平安完成以及回到家了.
---------------------------------------------------------------------------------
簡單講一下狀況...
從白天版的山區影像, 就四處拍.
大霸群峰 ( 左 ) 到 雪山
( 右.... 整張影像裡面的多數山頭, 稱為 聖稜線 ),
白天的時候, 相當清楚, 完全沒有雲霧.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下午就是選擇許多地點, 因著光線與不同的視角, 到不同的位置換著拍.
日落之前, 見到黃昏版的 大霸群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到了傍晚 17:32 之後, 就一直沒有 " 景 " 可以拍攝了.
( 等於浪費了 30 分鐘 的漫長等待...氣溫 6 度 還加上有風 哩 ).
會有什麼景觀, 畢竟不是人類能夠預知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拍攝黃昏, 有些失敗 ( 一直都沒看到 大景, 普通的勉強有一點
)...
至少, 白天版的 聖稜 與 雪山西稜
( 一路延伸到 台中東勢的 鳶嘴山 )
, 所有的百岳與重要山頭, 都有看到. ( 與拍到 ).
而且...即使 雪山 沒有雪, 也還是有拍到 ---> 色調呈現接近 金色 的 聖稜 與 雪山.
=============================================
因為是使用 相機 + 手機 ....
後面就得再看看, 要挑選哪些影像, 代表此趟的山旅.
後註 : 今天看到從 大霸北稜 / 大霸群峰 / 聖稜線的主稜 / 繼續延伸的 雪山西稜 ( 包括 火石/頭鷹/大雪/中雪 ) / 小雪山... 台中鳶嘴, 台中的郊山, 與台中市的平地. ( 在雲海的下面, 無法看到 ).
那是一條 " 連綿了相當長 " 的不同山頭
( 也需要非常好的運氣, 才能在一天之內, 看到那麼多的山頭 ),
所以會包括 較寬的景 與 不同山頭的較大特寫, 影像的數量上, 可能 " 不會很少 ", 篇數也可能 不會太低.
( 還有另一個不同角度的 西側視野與雲海哩 ).
因此, 到底要挑哪些, 寫些什麼....
反正, 後面會出現什麼, 那就是什麼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3-12-30 14:55
手機版 的先開始.
此趟山旅, 景觀相當不錯.
( 重點的山岳, 全都能夠看到 ).
不過沒有 狂拍 ---> 那些山區, 歷年來, 已經拍過非常多了.
( 基本上, 只剩下一個重大目標, 尚未完成而已 ---> 解晰程度夠高的 高山雪景, 雖然曾經拍過許多次, 但是還不夠滿意 ).
因此, 手機只拍了幾十張 ( 人物佔了 1/4 ~ 1/3, 但是不會貼很多張 )...
相機的話, 刪一刪之後, 只有 兩百多 而已, 頂多貼個百來張吧.
( 曾經某趟的 合歡山, 三天兩夜, 拍了九百多, 因為兩天都有霜雪, 相對難得
).
此趟的主題, 主要應該是 ---> 介紹四周所能夠見到的 山岳景觀 部份.
( 包括 高山 與 中級山 ---> 不太能夠看到高度更矮的 郊山, 多數藏在雲海下面, 除非使用舊照當成補充 ).
手機版的, 可能五或六篇.
相機版的, 大概十餘篇....因此, 總數應該在 兩頁 之內而已, 頂多跳到第三頁. ( 視情況增減 ).
====================================================
2023/12/29 上午, 準備正式上山了.
等待 另一半 上車之前, 看到鄰居空地旁邊的一棵 青楓, 葉子顏色還不錯.
於是拿起手機, 走過去按了三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照片, 照騙.... 影像常常是會 騙人 的. ( 修圖 的不談, 是說 構圖 方面 ).
現場實際是如此.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回車子, 另一半 上了車, 出發了.
-------------------------------------------------------------------------
大概是縣道里程 35 ~ 38k 之間吧. ( 沒特別記數字 ).
有一間 小七, 先叫 另一半 去買杯咖啡跟熱狗, 匆忙出門, 肚子還空的. ( 更後面, 頂多只有原住民的雜貨店了 ).
車上等待, 順手按了兩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先到里程較遠的 小七, 之後才回頭, 還要到遠方那個 台塑加油站 加油. ( 中央遠處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一半 說 : 怎麼不先加油 ? 再去 小七 ?
筆者說 : 百來公尺距離而已, 又沒差....技術夠好的話, 根本不需要管誰先誰後.
加滿油之後, 就真的是 正式上山了.
因為, 漫長的道路沿途, 都完全沒有停. ( 歷年來拍過太多, 全都免了 ).
然後, 一路到達, 拍攝 聖稜線 的一處最佳地點, 才稍微停車一下子.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3-12-30 20:39
簡單插個花....重拾 數位黑卡
這個主題, 基本上, 不會 " 很大篇 "....因此, 在這裡插花好了.
( 只是一件生活小事, 不需要另開主題 ).
2023/12/29 的傍晚, 近山有 背光面, 遠山則有 迎光面...造成畫面中的明暗 反差, 相對顯得 比較大.
-----------------------------------------------------------------------------------------
大概四或五年前, 偶爾還會用影像來玩一下, 所謂的 數位黑卡, 但是....經過的時日太久, 一些操作的過程跟細節, 已經不太記得了.
( 久了之後變成生疏, 然後變成遺忘 ).
註 : 有些 P.S. 的教學影片或是部落格的說明, 還是能夠找到某些類似的方式, 但是程序太繁瑣, 覺得對於筆者本身, 完全不適合.
( 對於 影像, 即使需要稍微修正, 也會選擇最符合 懶人 的方式, 不希望為了一張影像, 浪費一堆時間 ).
況且... 拍過的各種影像, 在數量上 可多得哩.
====================================================
於是, 挑了一張影像, 先去....分別調整不同的明暗度....存成兩個不同檔案.
打開 P.S. 之後, 試過來, 試過去.... 記憶中的基本操作程序裡面, 偏偏就是漏了其中的某一個 " 小細節 ", 一直都嘗試失敗.
失敗之後關掉 P.S. ( 因為數張影像, 造成畫面凌亂 ), 然後又重新打開, 再度嘗試...又失敗.
關掉一次兩次三次四次 ( 每次又重開, 重新嘗試 ), 至少耗費了十幾二十分鐘, 才終於拾回, 其中的某個細節了.
然後, 趕緊拿一張白紙, 把程序寫起來.
( 以前就是因為太信任記憶跟腦袋, 沒想到時間隔了太久之後, 多年沒有玩, 某個細節真的會忘記, 畢竟前一次玩影像, 至少都超過四年五年了 ).
把過程記錄下來 ( 硬體方式的存檔 ), 下次萬一再遇到類似的狀況. ( 需要把影像稍微修正的話 ).
就不會再出現相同的問題了.
------------------------------------------------------------------------------------
後註 : 其實平常貼圖, 幾乎都是原圖縮....偶爾會調整一下 亮度 而已.
( 白天版 的影像, 比較沒有 明暗對比 方面的問題 ).
此趟山旅, 在傍晚的時候, 近山 與 遠山, 光線的差異就比較大
( 遠近的兩山, 相距可能 30 公里, 高度與位置也不同 ),
或許有幾張, 會需要把 明暗反差 弄得小一點.
不過, 純粹只是 重拾 與 練習 而已啦, 當做好玩. ( 偶爾拿個影像來玩, 也是一種樂趣 ).
至於是否會花時間, 去把幾張影像稍微修一下, 再看看. ( 只是生活記錄, 又不是沙龍照片 ).
反正, 曾經 " 會過 " 的步數, 又再度會了.
底下這張, 就是晚間 " 拿來玩 " 的一張. ( 遠方是 大霸群峰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3-12-30 21:31
剛好空著, 再玩一張.
平常都是一般的生活照, 或是白天的風景照, 基本上, 不怎麼會需要用到. ( 數位黑卡 ).
不過, 如果遇到像是 12/29 傍晚的狀況.... 近處是陰暗面, 遠方卻是 迎光面.
如果以 人物 當目標, 遠山就.... 畫面白到消失了.
( 過曝 ---> 遠山徹底不見 ).
如果以 遠山 當成曝光的目標, 那麼... 近景全都黑掉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一張, 基本上算是 " 沒救 ".
第二張的話, 稍微使用一下 數位黑卡 的方式, 遠山跟近處, 就有機會能夠 " 並存 ".
也就是說 ---> 看起來很失敗的影像, 還可以 " 救得活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簡單的隨便玩一下而已, 不是處理得很仔細.
同時也可以說 : 網路上的許多漂亮圖片, 其中有蠻大的比例, 可能不是 " 原圖 ".
---------------------------------------------------------------------------
筆者自己所貼的影像, 大概超過 98 % ( 有些亮度會稍微調一下, 可以稱為沒什麼修啦 ), 可以稱為 原圖縮.
( 白天的遠山與紅葉, 基本上也不太需要修, 頂多只是整張的明亮度而已 ).
其實, 先前也貼過 傍晚版 的...同樣, 底下三張都屬於原圖縮. ( 也沒什麼調整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12/29 此趟的傍晚, 拍攝目標遠在 30 公里之外, 遠近景物的反差就顯得特別大. ( 因此, 事先練習一下 ).
至於....要修或是直接縮, 到時候再決定.
插花部份結束.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3-12-31 15:27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3-12-31 15:35 編輯
唯二的兩棵紅葉, 以及, 兩處的雲海.
這處山區, 有許多不同的地點, 都能夠看到 紅葉.
( 某條木階梯步道沿途, 就有不少的 紅榨槭 ).
不過
( 紅葉部份的話 )
, 跟 台中山區 相比, 可能稍微輸那麼一點.
( 但是, 本山區的高山景觀, 台中的那處山區, 根本完全沒得相比 ).
12/07 ~ 12/09, 前往台中山區的那趟山旅, 紅葉的部份, 算是拍得 " 還夠多 ". ( 歷年來更是拍過無數 ).
這個新竹山區, 歷年來....屬於紅葉方面, 同樣也拍得夠多.
因此, 這趟的 " 目標定位 ", 就是為了那些 高山.
( 沒想到這一趟, 中級山 也能夠看到不少 ---> 雖然全部都已經是 老面孔, 但是...日期年份不同 ).
前往目標的定義明確, 途中看到的一些 " 相對普通 " 的葉子 ( 多數都已經拍過 ), 就都沒有停了.
==============================================
一路爬升, 高度大概超過 800 了吧, 看到一棵 楓香, 暫停, 拍一張好了.
( 同樣也拍過數次, 那裡有好幾棵, 每次看到的樣貌會有不同 ).
然後繼續上行.
到了高度大概超過 1600m 以上, 遙望遠方的山谷, 有雲海.
( 雲海上方的高度, 估計約 1450m, 頂多 1500m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對面山....高度 1700 ~ 2300 之間.
如果雲海上頭的高度是 1500 ~ 1600 的話, 剛好就會充斥這處山谷.
畫面 中下 的範圍, 全部都會是白色的雲海. ( 拍過數次, 但是年份不同 ---> 不是這一趟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氣看起來非常好, 直接一路上山.
到了第一個展望群山的位置
" 之前 300 公尺 ".
...反正, 第一個目標已經快到了, 暫停一下無所謂.
一棵 紅榨槭, 用手機, 按了三下.
前面拍一張 楓香, 加上這三張...
今天只拍了 四張 屬於紅葉的影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第一展望點, 因為是拍攝 遠山...當然是屬於 相機 的使用範圍. ( 沒用手機 ).
然後繼續行車到 第二展望點....決定那處空地, 是這趟的 長時間停車位置.
( 後面都用雙腳行走 ).
從 聖稜線 延伸到 台中市郊山, 一覽無遺.
當然也是屬於使用相機的部份.
-----------------------------------------------------------------------------------
停好車, 遠山已經拍了一輪, 人物 ( 與合照 ) 也拍了一些.
( 紀念日耶, 當然必須拍一些 ).
然後就開始散步了.
途中的空缺展望點, 屬於 正西面 ( 視角也包括西北面啦 )...很大很寬的雲海.
( 新竹之外, 還可以看到苗栗縣的部份區域, 甚至於桃園縣的南側 ).
雲海當做是中央主角.
右邊遠方是高度 1579m 的 鵝公髻山, 第二個山頭是 1552m 的 五峰鳥嘴山.
上山時, 判斷雲海高度約 1450m, 應該差不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移一點角度, 把山當成中央主角.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上山途中 ( 1600m 以上時 ) 看到遠方雲海, 另一半很高興. ( 她用手機拍了幾張 ).
此處的高度大概 2400m, 又看到雲海, 而且更寬更大一片.
另一半 當然也是, 努力的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海拍夠了之後, 繼續散步.
山區的空氣狀況 超級好. ( 呼吸的感覺, 真的就是不一樣 ).
天氣狀況與視野條件同樣也是非常好.
( 至少, 白天版 的山巒, 已經拍過一輪了, 剩下黃昏版的而已 ).
===================================================
手機版的, 拍攝數量比較少.
後面, 大概剩餘沒有多少篇 吧. ( 還要再看看, 是否偶爾插一點花, 補充一下 ).
待續........
編註 : 樣貌 按成 樣張 了. ( 7 與 6 的相鄰位置 ), 修正.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3-12-31 21:30
其實, 也不算是 插花.
在 3 # 跟 4 # 的標題, 玩一下 數位黑卡, 其實也不算是什麼 插花.
因為取用的影像, 都是來自 同一天 / 同一處山區 的影像記錄.
( 不算是離題 ).
純粹只是拿其中的兩三張影像, 用來重拾一下, 屬於 黑卡 的過去印象而已.
=====================================================
前面講過, 白天版本的, 基本上都可以直接縮.
這一天, 在相機的記錄裡面, 不管是寬景還是山頭特寫, 多數都是 白天版本 的.
( 大約總數裡面的 90 % )
---------------------------------------------------------------------------------------
到了接近傍晚.
( 編號 3126 ~ 3156, 刪掉一些, 剩餘二十幾張 ).
底下的截圖裡面, 綠色框的四張, 主要是拍攝人物....背景完全都 白掉, 稱為 沒救.
( 遠山 救不回來了 ).
紅框 裡面的一張, 遠山 沒問題, 人物的部份 黑掉...就有機會彌補.
( 4 # 那篇 已經貼過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底下, 綠框 的 3151, 同樣屬於 沒救.
至於 3152, 背景還可以, 人物黑掉...也還可以彌補.
( 遠景 跟 人物 並存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下一篇, 將會針對 3151 跟 3152 的 兩張影像, 做一個簡單的說明.
--------------------------------------------------------------------------------
後註 : 這些資訊, 對於
" 本身就已經會處理影像 "
的網友, 可能會認為 根本沒什麼.
但是也別忘了, 並非
" 所有網友 "
都有 處理影像 的實際經驗.
藉由本主題, 順便聊一下 數位黑卡, 或許會有人, 剛好可以 " 自己也趁機玩一玩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 17:36
重拾一下 數位黑卡.
本來以為, 2023/12/29 傍晚的照片裡面, 可能會有 不少 需要使用 黑卡 來修正的影像.
結果仔細的瞄了一下之後發現, 需要把人物跟背景, 重新修一修的 ( 背景 ok, 人物太黑 ), 其實就只有 兩張 而已.
( 其中的一張是在 4 # ).
另外的五張 ( 人物 ok, 背景過曝的 ), 稱為 沒救....算是不需要修了.
-----------------------------------------------------------------------------------
拿兩張 連續影像 當代表.
背景應該是黃昏的色調....拍攝近處的人物, 背景都白掉了. ( 沒得救 )
原圖縮.
把亮度調暗之後
( 白色, 再怎麼調暗, 也不會變成黃色 ),
看得出...很遠的地方, 屬於台中市的郊山.
( 大概是 大坑地區 的 頭嵙山 那裡, 最高峰是 859m ).
筆者 拍攝地點的高度, 大概 2400m.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左邊的 金字塔, 是非常知名的 鳶嘴山.
( 2023/12/ 07~ 12/09 ... 才剛去過那裡 ).
中右遠方, 雲海上頭的低矮群山, 猜想就是 新社 / 大坑 那一帶的區域.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另外一張, 背景沒事, 就是黃昏的顏色.... 但是, 人物, 完全黑掉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如果把 暗度 / 亮度 調得 " 太過火 ", 經由 黑卡 的處理方式, 會顯得不清晰.
( 雲海 與 遠處的郊山 都看不出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要調到 過度 的話, 狀況就好一些.
( 中央遠方, 可以看得出來, 是 雲海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央的區域,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需要拿來 修一修 的, 就只有那麼兩張而已.
其他的全部影像, 都屬於 正常版 的了.
( 嗯, 沒有影像可以拿來玩了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 19:38
手機, 人物篇.
12/29 算是重要與特別的日子, 因此, 相機 當然是必須攜帶的.
( 尤其是 合照 的部份, 手機 常常會拍成大頭與小頭, 影像的細緻程度也差別很大 ).
不過 手機 也 有其方便性, 對於比較 " 沒那麼重要 " 的拍攝目標, 偶爾也會使用手機, 加減拍.
難得的日子, 而且還遇上超級好天氣, 人物部份, 總是必要的.
=================================================
在一個定點的路旁大空地, 停好車子之後, 就是散步時間了. ( 預計要待到天黑, 時間多得是 ).
林道途中, 多數都是 台灣杉 以及 柳杉 的造林地.
柳杉, 拍個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路走, 途中的雲海略.
( 5 # 貼了 ).
然後到了一處有木頭棧道的地方, 早在超過 20 年前, 還曾經數次, 在那裡 紮營過夜 哩.
不過.... 時代已經不同了.
( 只躺車上睡覺的話, 應該是還可以 --- 但是近年來, 在那裡, 還沒有試過 ).
曾經有過許多記憶的地方, 當然也要拍一些紀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踩在椅子上, 嗯...也不用假道學了.
一來是在木板上, 已經走過蠻長的距離. ( 大概鞋底也不會多髒 ).
二來就是, 在野外, 偶爾屁股稍微弄髒, 也沒啥.
三來就是...山區常常下雨, 下過雨之後, 等於沒有被人踩過.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了幾張, 休息吃東西.
另一半 又開始看一些 line 訊息之類的. ( 同事朋友親戚之類的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處, 是打算在這天傍晚, 看日落 的地點.
( 實際上是, 太陽還是被山擋住了, 沒辦法拍到夕陽 ---> 預定這裡, 已經可以說是, 整個大片山區的最佳地點, 結果還是沒成, 冬天的太陽, 太過於偏南了, 四周又都是山. )
遠方, 可以看到台中地區的中級山與郊山, 以及 " 距離很遠的 " 雲海.
手機隨手拍, 水平有一點歪.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氣溫蠻低, 但是豔陽還在高照, 感覺蠻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休息一段時間之後, 又準備要開始走回停車處.
後面會有什麼景觀, 還未知. ( 山區的氣候狀況, 常常都是說變就變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 15:52
手機版, 看山...看海.
前註 : 散步途中的一處 超級展望點, 能夠看到的 平地區域, 涵括 苗栗縣北側城鎮, 新竹地區略, 到桃園的南側鄉鎮.
因此, 如果平地區域沒有雲, 空氣條件又夠好的話, 是真的可以看到 海...以及 海上的船隻.
對面山頭 的 小雪山雷達站, 最近二三十年, 是屬於 海軍 所管轄的, 據說就可以監測 200 公里 範圍內, 海上的船隻.
=================================================
不過這趟山旅, 平地區域都被 雲海 所淹沒, 只能看到 雲 " 海 "....不是 台灣海峽.
木棧道區域
( 有些山頭要走個三十公尺距離才能看得到 )
, 除了 大霸群峰, 雪山 與 北稜角...
直接可以看到的, 就是從....屬於百岳的 頭鷹山, 一路延伸到 台中平地 的景觀.
手機拍攝當時的那處視野, 有一些雲...左邊的 大雪山 ( 百岳 ) 被雲擋住.
中央偏右是 中雪山 ( 百岳 ), 右緣就是 小雪山. ( 非百岳 ).
另外一個視角, 右後遠方是 大霸群峰.
左邊是 境界山 與 結城山. ( 極少人類會前往的, 非常蠻荒的 中級山 --- 而且常常有 熊出沒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大霸 沒有露臉.
按這裡顯示圖片
簡單拍了幾張之後, 開始走回停車位置.
途中, 雲海 還是很壯觀, 不同角度, 再拍個三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車子之後, 就要開始盤算, 是否要準備 換位置 了.
因為停車的位置, 不可能看到 夕陽.
( 推測剛才休息的 木棧道 那裡, 機會或許會大一點 --- 反正整個山區, 也沒有其他更好的位置了 ).
前面的那一行文字, 不用懷疑啦....
已經持續去了 二十幾年, 疫情之前, 一年好幾趟甚至於高達六七趟, 每個不同位置所能夠看到的景觀, 全台灣的民眾裡面, 可能沒有幾個人, 去過這個山區的次數會更多.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3 13:18
手機版, 完結篇.
剛好補滿第一頁.
----------------------------------------------------------------------------
手機拍的不多, 直接 " 快轉 ".... 把剩餘的貼完.
走回車子之後 ( 繼續使用相機拍攝的另論 ), 就上車, 以及換位置了.
早在 2003 就曾經紮營過夜的地點, 當時就曾經見過與拍過的 黃昏大霸, 又再度看到了. ( 見過很多次了啦, 尚未天亮的也都拍過, 日出之前, 群山還是黑色的 ).
裁切, 大霸群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處也可以看到 雪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黃昏版本的, 比較特別一點. ( 可惜沒有積雪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太陽, 被右邊那個山頭擋住了...
至少, 台中地區的遠方雲海, 跟可能是 大坑地區 的郊山, 還可以看得到.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認為空氣條件 " 好像 " 不錯, 或許可以看到藍色的 霞光, 冷天中, 繼續等待.
偶爾拍一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五點半 就已經天黑了....不死心, 還在等.
17:50 .... 空中都開始陸續出現幾顆星星, 表示這天也該 徹底死心 了.
( 平地的空氣條件不夠好, 沒有出現 霞光 ).
17:55.... 上車, 該開始摸黑下山, 準備回家了. ( 天氣很涼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家, 好像 20:30 之前吧. ( 下山 向來就會比較快一點, 上山行車的速度比較慢 ).
=============================================
手機版 的結案.
相機版本 的, 嗯.... 會.... 相當多.
( 要介紹詳細一點的話, 不會只是 三言兩語 而已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4 15:41
相機版, 最佳觀景位置.
會把此處當成最佳的觀景 ( 與拍攝 ) 位置, 主要原因有四 -----
1. 聖稜線的西側視角, 比較峻峭與雄偉, 看起來幾乎都是 千仞絕壁.
( 東側 看起來都是緩坡 ---> 其他舊的圖文有貼過, 不同角度的對照圖 ).
2. 此處大約是 剛好 90 度 的側面視角.
3. 在台灣的西部地區, 這裡是 距離最近 的一個地點.
( 距離雪山大概 25 公里, 從新竹市或是市郊遠觀的話, 可能遠達 60 公里 ).
4. 拍攝位置的高度夠高, 空污的影響極其微小. ( 可以拍得更清楚 ).
筆者 說這裡是 " 地面上的 " 全台最佳攝影點, 還有人要 質疑, 也沒法度了. ( 還扯一堆 空拍 啥的哩....
)
年復一年, 開了大老遠的車之後, 第一個想到的停車拍照位置, 別無其他, 不是沒有理由的.
====================================================
因為 樹木逐漸長高 的關係, 停車
( 路邊的小空地 )
的老位置, 跟 適合拍照 的位置, 已經稍微有些 移位 了.
把車子當成 近景 的方式, 好像有些問題.
( 匆忙拍一輪就開車換位置, 這趟並沒有仔細多研究 --- 過去年間, 反正車子也拍過不少了 ).
至少, 人物 不會受到 空地 的影響, 可以隨意換位置.
大霸群峰 ( 左 ) 到 穆特勒布.
按這裡顯示圖片
穆特勒布 到 雪山.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標示一下山名 ----> 不會錯的啦. ( 因為全部都曾經上去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全段, 就是所謂的 神聖稜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一半 也四處在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幾年前, 不需要 " 閃 " 右邊的那棵 台灣杉 ( 中央那棵是 柳杉 )...因此可以用車子當近景, 聖稜線 當遠景.
隨著樹木越來越高, 拍攝的視角也開始受限, 那棵 台灣杉 長得太快了.
( 有機會的話, 再來寫一篇主題 ---> 另外的某個拍攝位置, 不同年代發生的重大變化,.... 從 2003/01 的 100 分, 到了 2021/12, 變成剩下 10 分, 到了 2023 年尾, 說不定只剩下 5 分 ---> 2023 的這趟沒有去. ).
不過還無所謂啦 ---> 另外還有不同位置的 備案.
( 別的沒有, 對於 山 與選擇 拍攝位置, 自然會想出辦法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拍一張寬景的, 2023 年尾 的狀況. ( 持續留下記錄, 可以當成不同年代的對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短鏡拍了幾張記錄之後, 先換成長焦.
相當難得的, 天氣跟視野好到如此的程度, 沒用長焦拍個一輪, 就太可惜了. ( 雖然已經拍過 非常多 了啦
).
先拍 大小霸. ( 從北 往南 拍下去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6 16:55
寫在長焦之前. ( 序, 本篇後面還有兩篇 )
前文, 序.
基本上, 會出現於網路上的圖片, 絕大多數, 都是呈現 歲月靜好 的樣貌.
似乎是說.... 只要上了山, 就可以看到 清楚 的群山, 風光無限美好.
實際上是, 台灣的山林, 極其多變, 能夠看到附近四周的山巒, 尤其是 遠山....需要適當的 機緣.
山區可能會下雨刮風, 或是雲霧繚繞, 平地另外更有 空污 的問題.
這也是筆者, 偶爾在新竹平地或是郊區, 看到遠方的 聖稜線, 會特別 有感 的原因.
( 表示不但無雨無霧, 空氣狀況還要 非常 良好, 一年裡面, 這樣的日子並不多, 而且是越來越少 ---> 光是 空污 的部份, 就越來越嚴重 ).
----------------------------------------------------------------------------------
許多年前, 某趟的聚會, 有位來自 九份 的 芋圓店老闆 說
( 四十幾歲, 不是 老人家 )
: 他曾經六次, 嘗試去參加該縣市的登山隊伍, 攀登 南湖大山 .... 嗯, 走得最遠的一趟, 只有到達 圈谷山屋 而已. ( 終究還是全員撤退, 沒能登頂 ).
大概兩三年前, 看到某人的 部落格.... 嘗試去爬 雪山主峰, 說他之前的六趟都失敗 ( 遇到惡劣天氣, 只能撤退 ), 到了第七次, 才終於順利的登頂成功....然後覺得 超級的 感動. ( 筆者註 : 似乎真的 太背 了一點 ).
在另外一個 樂活 的主題之下, 筆者曾經講過某個 六勇士 的狀況, 三六九山莊 那一天 爆滿, 可能超過 120 人....只有那六位壯漢, 頂著狂風大雨冰雹, 拼盡最後一絲力氣, 才終於成功登頂. ( 其他隊伍, 頂多撐到圈谷底部, 或是還不到登頂上段路程的半途 ).
註 : 多數的台灣高山, 都有某程度的潛在危險性, 需要充分的事前準備, 而且在該撤退的氣候狀況之下, 千萬不可以逞強.... 因為遇上了 地獄等級 的惡劣氣候 ( 尤其多數都是一個人, 獨行陌生的偏遠高山...), 筆者在某幾處的偏遠高山, 曾經在 鬼門關 之前, 大概晃了十幾次, 山.... 有其 很可怕 的另外一面, 不可不慎.
其他略....
===================================================
歸結就是.... 能夠看到 清楚 的遠山, 其實是 相當難得 的.
看山, 並不是一般人所認為的, 所有的一切, 都是 理所當然.
機緣 還沒有, 嗯....就是沒有, 而且 等不來, 也 求不來.
假如機緣有了, 就要好好的珍惜與把握, 當下或是當天, 難得的際遇.
因為沒人能夠得知, 下一趟 能夠看到相同的景觀, 又將會是什麼時候. ( 未來的哪一個年月日 ).
2023/12/29 .... 短鏡拍了幾張之後, 決定趕緊換成 長焦, 就是基於這樣子的原因.
( 每一次看到, 都是 很珍貴 的一次, 尤其是...時間不會重來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6 23:20
寫在長焦之前. ( 兩篇之一 )
不給看的時候, 山... 在哪裡 ?
嗯 ..... 只能夠... 在 心裡.
===============================================
首趟的 O 型 聖稜線 山旅, 計劃是從 池有山 ( 3303M ) / 新達山屋 ( 宿 ) / 品田山 ( 3524M ) / 布秀蘭山 ( 3438M, 非百岳 ) / 素密達山 ( 3517M, 非百岳 ), ( 底下的 素密達山屋 宿 ), 之後又順便再登上 穆特勒布山 ( 3626M, 多爬的 非百岳 ), 再繼續前往 雪山北峰 ( 3703M ) / 雪北山屋 / 凱蘭特崑山 ( 3730M, 非百岳 ) / 北稜角 ( 3880M, 非百岳 ) / 翠池山屋 ( 3530M, 宿 ) / 雪山主峰 ( 3886M )....最後是 三六九山莊 ( 宿 ), 然後回到登山口.
只是... 霧雨之中, 登上了 池有山....四周都是雨跟霧. ( 屬於強烈的 春天鋒面 ).
下方的 池有名樹, 也只有 雲霧版 的.
( 網路上, 幾乎都是 歲月靜好 版 ).
雖然知道在 池有山 的山頂, 大霸尖山 幾乎可以稱為 近在眼前.
( 因為之前的 3X 天, 才在更遠一點的 桃山 山頂, 見過與拍過 )....
但是此趟, 確定沒有那個緣.
1 度 左右的超級濕冷氣候, 除了只有風跟雨, 還下了一陣又一陣的 冰雹.
( 不怕 零下五度 的下雪, 反而在 1 ~10 度 之間的低溫下雨天, 比 下雪 還要更危險, 尤其是怕衣物濕掉, 加上風寒之後, 會非常容易造成失溫與高山症 ).
新達山屋 附近平台的木桌椅.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 就逐漸踏入.... 地獄一般 的 聖稜線 了. ( 其中有一些過程, 另一篇主題有描述過 )...
最終, 漏失了目標行程, 就是最後目標的 北稜角 與 雪山主峰. ( 能夠逃得回人間, 已經是最大的成功 ).
其他略.
後註 : 聖稜線 在近年來, 雖然增設了許多的安全設施 ( 例如 素密達山 下面的大梯子 ), 不過.... 想要走完那一條路線, 仍然需要相當程度的各項準備. ( 筆者算是 較早年代 走的, 早年的狀況又更嚇人 ).
途中有許多峭壁危崖, 都可能會充滿風險. ( 能夠被冠上 聖稜 這兩字, 終究有其特殊的原因 ).
尤其, 台灣的高山氣候, 未必都是 風和日麗 的, 也要特別注意.
====================================================
O 型聖稜, 無法順利走完, 留下了些許的小小遺憾...
就是因為遇上了極度惡劣的氣候, 北稜角 跟 雪山主峰 漏掉了. ( 漏掉, 也要比 死掉 好太多了 ---> 決定該 迫降逃離 的時候, 正確的抉擇很重要 ).
於是, ( 同年的 ) 又過了 51 天....決定去 補回來. ( 最後的一個縱走目標, 卻沒能登臨的一座 百岳 ).
送出了一個登山計劃, 嗯....獨行 雪山, 下去 翠池. ( 規劃是四天往返, 想要用一整天, 好好的多拍攝一些 玉山圓柏, 結果不是去拍照, 而是去.... 受困
).
---------------------------------------------------------------------------------------
沒想到, 這趟是遇上了更強烈的 梅雨鋒面, 很快的又一次...踏入更恐怖的地獄裡面....身處 雷暴雲團 的正下方. ( 幸好, 又一趟的 全身而回 ).
好不容易, 地獄 終於離開了, 再度踏上了 雪山主峰 的山頂, 回到了天堂....
整個四周, 都是高度 3650 ~ 3700M 左右的雲海.
底下算是 雪山西側 的視野.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往北看去, 心裡面當然很清楚的知道, 大霸尖山 就在遠處的那裡.
( 之前的三個月內, 就已經拍到過, 不同的 兩趟山旅 了, 能夠看得到的日子, 加起來可能有三或四天吧 ).
雲霧時而湧高 ( 四周都只有白茫茫一片 ), 附近的雲霧, 偶爾又消散個幾分鐘.
突然之間, 看到了 雪山北峰....
此趟, 從地獄回到人間的山旅 ( 上山, 從到達圈谷之後, 到最後一天, 就是 第四天 ), 總共只有看到與拍到 三個山頭. ( 就是在第四天的....雪山主峰 的 本身 / 北稜角 / 雪山北峰 ).
彷彿在冥冥之中, 跟 雪山北峰 的這個特殊機緣.
( 其實在三個月之前, 就已經從東面看過多次了, 此趟是屬於南面的視角 .... 其他在西台灣, 距離超過 2X 公里甚至於 60 公里的部份不談 )
....
後來的年間, 常常從遠處觀看, 雪山北峰 也算是 最常賞臉 的一座高峰.
( 努力的多跑幾趟的話, 每個山頭也都會賞臉啦, 講起來算是....機率問題而已, 但山的 高度 也佔有重要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又一趟, 站在 池有山 的山頂....
算是 好天氣, 整天都沒有下雨.
( 下的話, 會是 雪 --- 山屋的溫度計, 夜間零下 4 度 哩 ).
可惜, 四周都是 白牆....雖然知道 大霸尖山 就在 " 某個方向的 那裡 " 而已, 幾乎近在眼前...
只是, 吹著涼風 ( 一月下旬的高山, 白天的氣溫也是 零下 )....等了又等...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等了再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嗯, 是有 稍微 露一下臉 啦....至少, " 隱約 " 有看到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想要看山, 並非 " 想要看就能夠看得到 "....
大霸尖山, 這樣子看, 應該夠近了吧. ( 短鏡, 不是長焦拉近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轉眼, 就來個 隱身術....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數十年間的山林經驗, 心裡面至少知道, 能夠看到遠山, 運氣要 夠好.
如果能夠 看得很清楚, 更是屬於特別的緣份.
因此, 2023/12/29 會 " 儘快 " 的換成長焦, 就是這個原因.
說不定, 轉眼之間, 又變成 四周雲霧, 就....啥都甭想拍了.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8 22:47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8 23:00 編輯
咖啡時間....
每次看到遠方的高山, 難免又會從心裡面, 遙想著, 曾經在那些山區, 發生過的許多經歷, 或是說.... 往事.
不論是屬於眼見的, 耳聞的, 留過的記錄影像方面的, 或是, 偶爾的機緣之下, 跟 某人 所曾經交談的.
( 例如以高山攝影為人生目標的一位老哥, 某位曾經攀登過北美最高峰的原住民嚮導, 或是幾位辛苦負重的高山協作, 不論是原住民或是閩籍客籍都遇到過, 當然也偶爾會遇到, 膽敢獨自高山縱走的岳界高人... ).
山林之間, 有過 相當多 的不同故事.
影像與資材, 一直都不缺....空檔時間倒是比較受限.
另外就是...有些東西, 需要回味, 或是說....慢慢的 蘊釀.
即便是機緣已經有了, 資材都準備好了, 也未必就能夠像是 行雲流水 一般, 書寫一大串.
偶爾還是需要, 停下來, 喝杯咖啡, 稍微緩和一下.
=======================================================
人物故事 --- 不拍照的雪霸老志工.
2023/12/29....
看著遠處的 雪山, 突然又浮現出一個畫面....
從 地獄聖稜 歸來之後, 當然沒那個心情 ( 根本不會想要再多停留任何一秒 ), 只想著要匆促的趕著去開車回家.
----------------------------------------------------------------------------------------
只帶著 兒子, 只有父子倆去體驗的 雪山, 天氣是真的很好, 但是, 回到登山口之後... 同樣也只是想要趕快回家.
( 幫兒子簡單的拍個幾張紀念, 放回入園入山證, 然後快速閃人 --- 那裡是在 武陵農場 耶, 離新竹的家, 還很遙遠 ).
----------------------------------------------------------------------------------------------
又一趟的獨行, 而且又是非常要命的一趟 地獄歸來....但是, 趕在上山第四日的傍晚之前, 終於回到登山口.
心情方面.... 感覺好像不錯, 似乎一切都不急.
( 頂著遍地雷鳴, 冒險的翻越雪山, 在翠池的 一日半白天 與 兩夜, 雖然差點被嚇到心跳停止, 至少沒有少掉半塊肉, 平安的回到人間
).
( 當天是 地獄氣候 剛結束, 沒有任何人下山, 因為在惡劣天氣到達之前, 山區的人早都撤光了....也尚未有人開始 上山 ---> 非假日 ).
本篇的主文 -------------
把入山入園的影印資料, 放入箱子內.
( 表示 該位 個人, 兩人三人 或是 該隊伍幾人數十人, 已經平安下山, 回到了登山口 ---> 入山先放一份, 下山回來再放入另外一份, 表示已經順利的完成某隊伍的登山行程 ).
管理室內的值班人員, 似乎表情有些驚訝的,
( 可能是心裡面暗想....怎麼會...居然有人下山, 而且還只有一個人, 氣象的預報, 這幾天不是會極端惡劣嗎
).,.........
對方走了出來. ( 可能整天都沒有看到人, 難得看到有人, 特別出來問候一下, 順便聊個幾句也好 ).
屬於 有人管理 的 登山口 與 山屋, 白天的上下班時段, 都會有 志工 或是 替代役 在看守.
( 玉山的 塔塔加 與 排雲山莊, 雪山的 大水池 與 三六九山莊, 大霸尖山 的 林道入口 跟 九九山莊, 向陽山 的 警察局, 以及 嘉明湖山屋 ....筆者所知道, 會有人特別管理的, 好像也只有前面寫的這幾處, 或許另外再加上 檜谷山莊 吧 ).
看到那位 志工 走出來, 把大背包放於旁邊的地上, 雙方寒暄了幾句.
對方年齡 ( 當時 ) 看起來, 可能 65 ~ 70 之間吧, 頭髮已經相當灰白.
講話的口音, 就是所謂的 外省籍....或許是居住於 梨山 / 福壽山 一帶, 距離較近, 因此 值班的次數 也相對比較多.
( 其他遙遠外地的志工, 印象中, 應該是 每年至少要上山四天的樣子 ).
初步判斷, 可能是 幼年 就跟著來台的那種. ( 在台灣出生的話, 年齡應該還沒有那麼多歲 ).
=========================================
筆者講了自己的來處, 以及這趟去了山上的何處, 其他略. ( 反正就是準備開車回新竹啦 ).
然後問對方.... 當志工多少年了 ? ( 沒特別記, 反正時間很久了 ).
筆者又問, 歷年來, 曾經 " 登上雪山 " 多少次 ?
對方答 : 只有上去到 七卡山莊 或是 三六九山莊 的話, 好像 72 or 74 次 ( 筆者忘記的 ), 然後, 比較年輕的時代, 曾經登上 雪山 2 或 3 次. ( 同樣忘了, 因為不是非常重要 --- 別人的事 ).
筆者又問說 : 上去 三六九山莊 那麼多次
( 數十趟次的 日出日落, 或是剛好遇上冬天的霜雪 ),
應該留下過不少漂亮的風景影像吧 ?
沒想到...對方說 : 他從來都不拍照, 上山也不帶相機. ( 可能嫌 重量 或是 增加累贅 吧 ).
然後又加上了一句 : 爬山跟看風景, 只要用眼睛看一看就好了. ( 體驗 勝過 留念 ).
-----------------------------------------------------------------------------
好吧, 筆者承認自己 輸了.
( 為了留下一些紀念, 每趟山行, 都不嫌勞苦的, 至少, 沉重的相機是一定要帶的, 而且還會期待遇上好天氣, 能夠見到好的視野與景觀 ).
這位老兄, 對於山林, 不管是日出日落或是任何其他景觀, 都可以 " 無視 ".
( 或只是 視, 而 不留 ).
能夠如此的 豁達, 也算是 不簡單.
其他略.
============================================
下面是 補充...
大水池 登山口, 就是因為有一個 大水池.
不管是在附近停車 ( 可能一趟就連續停了三或四個夜晚 ), 或是山行的途經往返, 也有過不少趟了.
簡單的抽用其中的三趟 ( 不同影像 ), 當成結尾.
--------------------------------------------------------------------
地獄聖稜, 如果連 新竹家中的 出發日 算進去, 是 六天五夜. ( 只有開車出發日, 是屬於無雨的好天氣, 之後的五天, 幾乎都是災難 ).
第六天, 算是終於逃回到了人間.
心情上是沒有壓力了...但是, 天氣, 仍然晦暗.
( 四月份, 強烈的春天鋒面, 還沒結束 ---> 也是此趟拍水池 唯一 的一張 ).
===============================================
帶兒子上去的 雪東 與 雪主....算是很順利 ( 平安的完成任務 ), 不過...同樣懶得多加停留. ( 要趕緊的把兒子帶回家, 比其他事情都重要 ).
後方的尖峰, 是很有名的 中央尖山. ( 台灣的 三尖之首 ---> 嗯, 會很 硬斗 的一座百岳 ).
登山口外, 遊客還不少哩. ( 但是按規定的話, 遊客不可以進入到管制柵欄裡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地獄翠池 ( 從登山口來說, 翠池是在雪山主峰的背後底下 )... 上山之後的第四天, 也終於安全的回到人間.
恐怖的梅雨鋒面, 終於離開了, 山區開始出現了藍天.
然後, 拍到了屬於 藍天版 的水池. ( 這趟的登山口, 沒有任何遊客, 也沒遇上任何登山隊伍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嚴格說起來, 能夠見到帶著有些藍天的水池 ( 以及有拍照留念的 ), 只有那一趟的三張而已.
不過也沒差.... 改天找機會, 再去多補個幾張, 而且, 可能會帶 另一半 一起去.
=============================================
結尾 ............
對於喜歡拍照的人 ( 筆者, 或說某位高山攝影老哥 ), 遇到 " 覺得沒必要拍照 " 的人 ( 那位志工 )...
如果能夠認為, 生活之中, 都不用拍照, 也不需要留念或是懷念, 在層級上.... 嗯, 真的是 " 高了很多 ". ( 覺得免拍照的人, 徹底完勝 ).
只是對於筆者來說, 那個層次, 真的有點 太高.
畢竟.... 即使記憶能力再強, 假如缺乏影像的輔助, 如果是要拿來 說故事 的話, 總是會有一定程度的缺憾.
----------------------------------------------------------------------------
編註 : 文字錯誤, 把 替代役 寫成 義務役 了.....修正. ( 是分發到國家公園的 替代役 會協助登山口的人員或車輛管制才對, 另外就是會由 志工 或是 警察 在管理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9 20:53
繼續喝咖啡....
只是看看山.
前一篇, 說有人不拍照.
( 講起來, 自己不拍照, 專門希望 別人替她拍 的那一種, 在 一般遊客 裡面, 似乎也還蠻常看到 ---> 例如有男友的, 有老伴的, 或是整大群一起出遊的 ).
常常去山區賞景, 但是只要用 眼睛看 的, 大概也有某個比率吧, 經驗上是不高.
( 多數情侶或是夫婦或是整群, 都是 相互幫忙拍 的情形, 比較常見 ).
講起來, 出門但是完全都不拍的, 終究不會是 " 很多 ".... 到此一遊而且會留下影像的人, 應該至少超過九成.
================================================
筆者看到遠山, 尤其是 自己曾經認識 的山, 基本上都會拍, 不管拍了再多趟, 還是會拍.
( 當然是以 能夠看得到 這三字為前提 ).
底下都算是貼過的舊影像. ( 為了讓說明更完整 ).
曾經在櫻花尚未盛開的時候, 用櫻花的樹枝當近景, 整個聖稜線當遠景.
( 盛開櫻花當近景的, 還沒遇到過 ---- 看今年 2024 是否有機會, 在 2023 年春, 去那處山區看櫻花, 就去了三趟.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高度最高的一段主稜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是可以 " 勉強 " 看得到 大霸群峰 啦....不過....真的是 " 很勉強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 伊澤山 到 小霸.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小霸. ( 大概只能看到上端 10 % 以下的區域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會說 " 勉強看得到 大小霸 ", 表示說 : 那裡的視角真的不夠好.
註 :
( 不過那裡有櫻花可以當前景, 別處的山區視角幾乎都沒有... 是有另外一個地方啦, 但是跟 大霸 的距離遠了很多, 看到遠處高山的機會也相對來得更少 ).
------------------------------------------------------------------------
在遙遠北面的某座中級山頂, 看到的樣子是像底下這樣子, 雖然能夠一眼就認得出. ( 大霸 的形狀太特殊了 ).
不過, 只露出不到一半的面積.
( 台北地區也有些山頭, 也可以看得到 大霸 或是更南邊的 雪山, 只是...遠到離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遠方可以看到雪山的雪.... 不過, 除非 " 認識的程度夠深 ", 多數的人, 應該都無法辨識, 畫面之中的山頭, 到底誰是誰.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跟前面類似的北面視角, 但是站得近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遠處的雪山 ( 紅框裡面 ), 反而更難以辨識.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想要看山.... 距離近, 也未必就是 " 全贏 ", 還是必須視情況.
不同的視角, 在不同的距離, 山頭的辨識程度也會出現差異.
反正就是.... 有機會看得到遠山的話, 儘量多拍, 因為機會不是常常都有.
( 甚至於稍縱即逝, 可能不用一兩分鐘就不見了 ).
拍起來之後, 反正...後面還有很多時間, 可以慢慢去研究.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1 20:36
繼續喝咖啡....
看山, 不一定要到偏遠的山區.
有空時, 在家裡也可以看.
( 留存的影像 ).
看了一下資料之後才發現, 原來.... 大霸群峰 之中的 伊澤山, 是台灣 緯度最北 的一座百岳高山.
不過, 本篇 與 下一篇 都不會看到與提到.
================================================
看到 大霸群峰 或是 雪山聖稜 ( 奇萊 / 四秀 / 合歡群 / 玉山群 / 或其他南部的許多高山也差不多 ), 會覺得有一種 親切感, 似乎見到了久違的老友.
那也是因為.... 真的可以稱為老友. ( 走過許多回, 看到過更多回 ).
天氣與視野夠好的話 ---------
在桃山的山頂, 可以看到遠方的 大小霸, 只是因為被 東霸 擋掉一部份, 大霸 露出的上方比例不高.
反而, 在位置比桃山更偏遠的 喀拉業山 一帶, 大霸 更為明顯. ( 有時候距離近, 未必能夠看到更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外一張, 小霸 ( 高度 3418m ) 看起來很矮, 不是因為水平的問題, 而是因為比較近處的 東霸群峰. ( 小霸 的位置在其後方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右邊遠一點, 可以看到一部份, 所謂的 神仙台. ( 岩石色調, 不是近的草木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如果是在 品田山頂 的視角, 大霸 的左側, 也會有一塊凸出.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 但是, 看不到所謂的 神仙台 --- 剛好在 大霸 背後下方的位置, 拍攝位置算是南邊, 神仙台 算 北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接近 中霸區域 的角度, 就可以看到 神仙台, 以及西側的凸出.
這個視角, 也是多數人最常拍的角度.
( 有許多體力沒那麼好的登山者, 也可能只走到 中霸坪, 拍個幾張紀念, 然後就回頭了 ---> 看到後面要往下, 然後去遠方的 小霸, 最後又得再度爬上來, 有些人就真的會放棄 ).
註 : 攀登 小霸 要很小心, 地質破碎不穩定, 可能出現崩落之類的狀況. ( 還要小心發生 墜落 方面的問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穿越 霸基 往 小霸的途中 ( 回望的角度 ), 實際上是...細分的話, 有凸出好幾處, 不光是只有 神仙台 / 凸出 1 / 凸出 2 而已. ( 東面的 大霸, 看起來就相對平整許多, 類似大面積的石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接近小霸的山頂, 所見的樣貌.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同樣的一座山, 在不同的距離, 不同的視角, 不同的季節或是天氣, 會產生很多的差異或是變化.
不過, 要能夠從 多角度 / 不同距離 去看以及去拍, 必須要有 ..... 某種程度的緣份.
總之就是, 不管近看遠看, 每一次, 只要能夠 看得到, 就覺得很高興了. ( 機會畢竟不是常常會有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2 21:23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12 21:28 編輯
寫在長焦之前. ( 兩篇之二 )
為什麼要在乎, 那個幾乎沒人聽過的 神仙台 ?
-----------------------------------------------------------------------------------
網路上的登山或是健行圖文, 幾乎都是稱為 流水式 的.
比方說, 幾點出發, 幾點到了登山口, 幾點幾分到達多少的步道里程, 幾點幾分又休息吃東西, 幾點登頂哪個山頭........幾點回到登山口.
筆者看山, 則是比較喜歡 一邊看, 一邊回想 -------> 在遠方的某一座高山, 曾經見過什麼, 體驗過什麼, 以及....曾經留下什麼.
會以 神仙台 當成重點, 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說, 當從 "
遙遠的距離
" 見到 大霸尖山 的時候, 心裡面可以很清楚的知道, 在 看到的當下, 到底實際上, 是看到了 大霸本身 的多少部份, 或是多大的高度面積比率.
( 以及看到的是屬於什麼角度的模樣 ).
講起來, 有機會可以敘述與介紹這些, 都可以稱為 ----> 不管跟 大霸 還是 雪山 ( 以及其他許多座高山 ), 算是 緣份還不淺. ( 很大比率去攀登高山的人, 可能一生只有一次, 甚至於更大比率的民眾, 沒有那些機會, 可以前往台灣的偏遠高山 ).
使用比較常掛著的短鏡, 簡單拍過幾張之後, 很快的就換成 長焦, 主要有幾個理由 --------------
1. 雖然算是 蠻常見到, 也常常都有拍, 但是, 相機不同台, 時間日期也不同.
2. 天氣跟視野 能夠好到那個程度, 終究屬於難得. ( 或說 幸運 ).
3. 那些群山, 都可以稱為 老朋友, 會產生某種親切感.
4. 距離很遙遠 ( 跟 雪山 可能差距 25 公里, 跟 大霸 的話, 可能超過 30 公里 ), 不使用長焦的話, 很難 真正 看得更清楚.
=================================================
回到主題...那個 神仙台.
一般來說
( 從其他路線走過來的不談, 指相對多數與傳統上, 從 九九山莊 的方向 )
, 行走於 大霸群峰 路線, 首度能夠同時看到 大小霸 的地點, 大概是在 3050m 高地 附近的位置.
白天, 但是幾乎沒有半點藍天的.
從 中霸坪 下行, 往 霸基 的途中, 神仙台 的高度, 看起來的話, 大約佔了整體高度的 四成.
按這裡顯示圖片
但是如果從 小霸 的方向, 看起來只有一點點而已. ( 近與遠, 會產生視角上的認知與判斷差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樣是在 3050m 高地, 往 伊澤山 的路徑途中, 尚未天亮版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年, 不同次... 屬於 下午版, 同樣沒有藍天的.
不過, 底下的這一張.... 相當重要.
( 拍過好幾張啦, 是說 角度與視線 還夠清楚 --- 尤其是那塊 神仙台 的真實樣子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以 橫向 的長度來說, 大概就佔了 四成.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 大霸基底 往上的高度來說, 同樣也佔了將近 四成.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神仙台, 其實佔了 " 相當大的一塊 ". ( 大霸, 並非是平常人們所以為的.... 純粹就是 一顆頭 而已 ).
===============================================
前面的幾篇圖文, 大概可以說 ----> 大霸尖山 的真實樣貌是如何, 應該已經看得很清楚.
後面, 又要換成 遠觀 了.
待續...
編註 : 修正兩個字. ( 連續寫了兩次 位置, 把前一個改成 地點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3 16:17
換鏡頭.
難得遇上的天氣狀況跟視野, 短鏡留下簡單記錄之後, 趁著 大好天光, 馬上就換成長焦的鏡頭.
( 中海拔山區, 有時候相差沒有幾分鐘, 就是 看得到 以及 看不到 的兩種完全不同情況, 甚至於繼續等待一整天都不會變好, 山..........說不露臉就是不露臉 ).
前註 : 總共只有快速的對著幾個目標, 按了 15 次 的快門, 因為多數都屬於影像重覆, 留下 8 張 而已.
只是直接手持拍攝, 可能難免稍微會晃到, 不過...距離 30 公里 的遠處山頭, 能夠看到如此的程度, 也不算太壞了.
------------------------------------------------------------------------------
首張是拍攝從 中霸 到 小霸 的區域.
大霸 裁切 ( 中霸 略 ), 大約只露出上部 50 % 多一點的區域而已, 不過因為山形特殊, 即使只有露出 10 %, 都可以認得出來.
小霸 裁切, 好像更糊了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緣 到 中右 --- 巴紗拉雲 / 品田前峰 / 品田山 / 布秀蘭山. ( 高度略 --- 之前都標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品田前峰 ( 左 ) 與 品田山.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布秀蘭山. ( 左側高處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屬於高區段主稜線起點的 穆特勒布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實際上, 是有大概 10 個 不同山頭, 聚集在同一個小區域裡面.
( 當然每個面向, 所看到的都會不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大霸群峰的 加利山 ( 左 ), 巴紗拉雲山.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加利山 列為百岳, 山勢平緩, 基點在中右的些微凸起處.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一張, 伊澤山 ( 左 ) 到 小霸.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霸裁切.
相距 30 公里, 居然還能夠看得出 " 人走的路跡 ", 也算是超級難得.
註 : 相同拍攝點的站立位置, 過去年間也拍過數次, 但是沒有特別注意到, 居然能夠看得出 登山路徑.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每個不同山頭, 都有許多不同的樣貌.
不過本主題算是 遊記 性質, 眾多山頭就不再繼續多做說明了....用前面圖文裡面的 大霸 當代表就好
( 主要影像都回到本趟所留下的記錄 ).
等這篇結案, 如果要補充介紹屬於更加詳細的, 再看看.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5 10:17
又換回短鏡....
高度 3703m 的 雪山北峰, 曾經是 地獄翠池 歸來 ( 爬回 雪山主峰 ) 之後, 唯一露臉的一座遠處高山.
其他四周所有能夠看得到的高山,
( 北面的聖稜線遠方, 東邊的 北一段 與 北二段, 武陵四秀, 南側的 雪山西稜 與 南稜, 或是合歡群峰與奇萊....)
,全部都躲在雲霧裡面.
因此對它也會產生某種的親切感.
裁切, 高段主稜線的西側, 真的很壯觀, 像是高聳連綿的巨大城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北稜角 ( 左 ) 與 雪山主峰 ( 右 ), 當然就是從地獄翠池返回當時, 所能見到的另外兩座高峰.
( 能夠看到 雪北 的話, 北稜角是一定會看到的 ---> 因為 雪北 有數公里遠, 北稜角只是雪主的對面而已 )
註 : 站立於 雪山主峰 時, 對面就是 北稜角, 以及偶爾看到更遠一點的 雪山北峰 ---> 當時的雲海之上, 唯三露臉的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所有的高山, 快速的拍過一輪之後, 又換回短鏡.
大霸群峰 ( 左 ) 到 巴紗拉雲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巴紗拉雲 ( 左 ) 到 雪山北峰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北峰 ( 左 ) 到 雪山主峰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群山拍了一輪 ( 全都入鏡了 ), 換成人物.
能夠以 " 既清楚又完整的 " 聖稜線 當成背景的機會, 終究算是難得.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這一張是 四年前 的舊照.
當時的杉木還不太會影響拍攝的視線.
稍微 貪一點 白線, 就可以讓 車子 / 聖稜線 同時入鏡.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到了 2023 年底, 隨著樹木越來越高, 就開始影響了, 而且將來還會越來越嚴重.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許多年前, 曾經拍過一張 要用接圖 的全景
( 不同角度, 連續拍了六七張的樣子 )
, 最右邊是 雪山主峰, 一直拍到 最左邊的 大霸群峰北側山頭.
如今, 大霸北側的山頭, 必須 " 另外找位置 " 才能看到與拍到. ( 而且只能拍到這樣子而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山 與 人 都已經有拍過, 準備開車繼續往上, 換不同的位置.
( 相同位置, 拍一千張也沒半點用, 有拍過就夠了 ).
待續....
------------------------------------------------------------------------
後註 : 最後一張影像之前所講的 最寬範圍全景, 已經是難得珍貴的歷史影像了. ( 講起來, 屬於早已經 不復見 的過去影像還真不少 ).
如果有那個機緣的話, 再另作說明吧. ( 先把這趟主要的圖文部份弄完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6 18:22
雪山西稜, 最佳觀景點.
前面貼的遠觀影像
( 以 不需要辛苦登山為前提 )
, 從 相對距離 / 看山的角度 / 站立點的高度 這三個條件來說, 可以說是觀賞與拍攝 大霸群峰 ~ 雪山主峰, 在 該山區的唯一地點, 而且也可以稱為 全台唯一 的一處最佳位置. ( 不信者, 不需要去信 ).
接下來要前往的位置, 則可以稱為觀賞 雪山西稜 整條稜脈的最佳位置.
能夠看到的稜線總長度, 超過 40 公里以上.
前註 : 伊澤山 到 雪山 10 公里, 雪山 到 鳶嘴山 32 公里 ( 都是 直線距離 ), 而且該處還可以看到, 比 鳶嘴山 更矮的許多群山.
==================================================
開車到達預定的停車位置, 把車子停好之後, 下了車, 就開始看山了.
左邊遠處是 大霸群峰, 中右的高峰就是 雪山. ( 這一整段, 稱為 聖稜線 ).
雪山再往右邊的部份, 就是 雪山西稜.
再更右邊一點, 左邊的雲後面, 是雪山西稜的
火石山, 然後 頭鷹山, 大雪山, 樹枝後面是 中雪山
, 這四座列入百岳.
從 雪山 到 小雪山, 途中總共有超過十座以上, 高於 3000 公尺 的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接圖.
如果從 大霸群峰 一路算到 小雪山 為止的話, 途中就有二十多座 高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 頭鷹山 ( 左 ), 大雪山 ( 中左 ), 中雪山 ( 中右 ), 小雪山.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緣是 中雪山, 左邊 1/4 是 小雪山, 右側 1/3 是 鳶嘴山, 繼續往右, 還可以看到台中市 頭嵙山 一帶的低矮山頭.
可惜拍攝的這時候剛好有雲. ( 山, 給不給看, 需要緣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轉個頭而已 ( 移動幾公尺, 拍攝不同山區與視角 ), 可能沒有兩分鐘...雪山 跟 雪山北峰 都躲起來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又過了些許時間, 北稜角 與 雪山, 才稍微露出一點點的 頭頂 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沒差, 這天打算持續的晃到日落之後才要離開, 時間還多得是. ( 摸黑與濃霧中開車下山, 只是家常便飯而已 ).
所以... 一點都不用緊張, 隨緣就好.
會看到的, 遲早就會看到.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20 22:24
沒事曬個恩愛, 再增加一點衣物.
前註 : 本篇所附的影像, 對於 個人感情 或是 婚姻關係 有 " 受挫情況 " 者, 屬於嚴重的 不宜.
限 " 個人感情與生活方面 " 都沒什麼特別問題的網友, 點擊本篇的圖片.
因此, 第一張, 先放一個 擋板.
==============================================
先用短鏡, 拍過幾張山林景觀之後, 該換拍人物了.
難得的紀念日, 而且又是好天氣, 如果沒有留下幾張 稍微特別一點 的生活影像, 當然不行.
------------------------------------------------------------------------------
叫 另一半 站在某個位置...架好腳架, 按下自拍, 然後走到身旁, 算是 正經普通版.
雪山 被雲擋住了, 至少還可以看到左後方的 大霸群峰. ( 具有紀念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一張, 來個後方 熊抱.
( 夫妻關係, 這不算啥 ---> 即使是未來某天被小孩看到, 也無所謂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霸 拍過, 背景換成 雪山西稜 的群山.
另一半 要求 貼掌....當然就得乖乖的伸手 跟貼.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回車子後方. ( 幫辛苦的車子留念, 山路終究是又高又遠, 車子也爬得不算輕鬆 ).
兩個人同時 望著遠山 版.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攝人物, 另一半 又要求 握拳交手 版.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拍了幾張人與車之後, 開始散步....
走沒有很遠, 看到西面的雲海.
遠方 浮現出於 雲層的山頭, 是高度 1579m 的 鵝公髻山. ( 新竹地區算是知名 ).
筆者夫妻, 可能去過四或五次以上吧.
( 兒子好像二或三趟, 兩個女兒都僅童年時代的一趟....筆者自己的話, 當然更多趟, 曾經有一次, 是為了拍攝一隻 條紋松鼠,...因為某一回的 日落之前, 剛好在山頂旁邊的樹上見到, 於是在幾天之後的白天, 帶著長焦, 特別又獨自去爬了一趟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一點, 遠方第二層是 1552m 的 五峰鳥嘴山.
( 筆者去過 更多趟 的山頭, 另一半可能三或四次....因為攀登高度比較沒那麼高, 其中的很多次, 都是為了拍攝 霧淞 或是 山區飄雪 ).
更近一點, 從 比林山 延伸往 鵝公髻山 的稜線 ----> 最近年間, 這條山稜線, 被一些山友稱為 五峰鄉的天際線.
( 拍攝位置 ~ 最遠端, 整條山稜是 相連 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散步, 偶爾拍一張人物.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啊走的, 氣溫只是個位數....另一半覺得身上穿著的衣物有些不太夠.
( 尤其是整天都完全沒有陽光的 陰面 --- 冬季的太陽緯度偏南, 屬於山的北面下側, 幾乎完全無法照到半點,.... 屬於直射的陽光 ).
於是又返回車子, 準備增加衣物的厚度.
-----------------------------------------------------------------------
車子後面的角度拍過, 換拍一張車子側面的. ( 完全忘記要拍攝 車頭版本 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一半 又要求, 要拍個 十指相扣 的.
( 今天有在另一篇的主題 說不會貼...筆者自己的主題, 當然會貼 )
.
因為圖文之前, 已經做過 警示 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走了一段路, 又折返車子.... 似乎 浪費時間 ?
也不會啦, 一來是雙方都 " 還可以走得動 ".
再來就是.... 準備要一直待到日落, 時間還那麼久, 根本就不會在乎, 耗費掉的那一點時間.
( 不要因為覺得太冷, 影響身體的舒適程度, 比較重要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31 19:27
極佳視野, 可惜...雲霧來了.
剛走回停車位置時, 從大霸群峰 ( 左 ) 到 雪山主峰 ( 右 ), 都還有露臉.
可惜就是...近處的那個山頭, 感覺有些礙眼.
一轉眼, 整條聖稜線, 從雪山延伸往西稜的山區, 都被擋住了.
( 右側是 頭鷹山, 雪山西稜途中的第二顆 百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頭鷹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雪山往台中方向的群山, 也不見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雪山, 只露出一點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沒得拍, 又繼續走路散步.
途中, 西側的雲海還在, 隨手再拍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走, 有棵蠻粗的 柳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上方有陽光, 也是準備傍晚時候, 看日落的位置.
按這裡顯示圖片
偶爾雲霧散開, 可以看到台中市的平地區域, 只是有雲海擋住底下的東西.
那一群的矮山, 大概是 頭嵙山 之類的郊山吧....長焦拉近拍攝的.
( 最高峰只有 八百多...站立拍攝點的高度是 2360M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處地點, 另外的影像就是
8 # 的 手機版, 人物篇.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在那裡休息, 吃東西.... 後來又再度走回車子.
待續....
後註 : 8 # 有說 : 猜想在當地 車上過夜 應該可以, 確實也是可以 --- 2024/01/22 去睡了兩個夜晚.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2-5 16:42
散步完, 先走回車子附近.
相關的圖文, 是在第一頁的
8 # -----
手機人物篇.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最末尾的三行文字 -----
休息一段時間之後, 又準備要開始走回停車處.
後面會有什麼景觀, 還未知. ( 山區的氣候狀況, 常常都是說變就變 ).
待續...
===================================================
從有木頭棧道與涼亭的地方,
( 也是該區域唯一的一處, 適合長時間停留與休息的地點 )
, 簡單吃一些東西, 以及看了大略環境 ( 可能的幾個傍晚拍照位置 ) 之後, 又走回車子的方向.
蠻長的一段路, 沒有視野. ( 都是山與樹木擋住視線 ).
逐漸接近停車位置之後, 原來看到雲海的透空處 ( 下方當然就是崩崖的地形 ), 雲海還在.
雲海的高度, 會隨著不同的地勢變化, 此處大概是 1400m, ( 遠處山頭是 1579m ), 但是到了台中市, 雲頂高度大概只有 700m.
( 800 公尺 的山頭都可看到, 出現在雲海的上方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角度與範圍, 多拍幾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停車處, 雪山北峰 以北的區域 ( 遠方中左 ), 都有雲霧擋住.
按這裡顯示圖片
但是從 雪北 / 雪主 / 整條雪山西稜
( 到畫面右緣的 小雪山, 甚至於繼續延伸到台中市的郊山 )
, 情況算是還好.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兩張接圖, 畫面中的群山, 延伸超過 35 公里. ( 橫向的直線距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的這張畫面裡面, 就是所謂的 聖稜線.
從左側的 大霸群峰, 到右側的 雪山主峰.
近處的山頭有些礙眼, 遠方的雲霧更礙眼, 呵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處, 算是這個山區裡面, 觀看遠處的群山 " 可視範圍 " 最大的唯一地點.
( 從大霸群峰 經 雪山 再 雪山西稜 一直到台中的郊山, 只需要用雙腳移動 20 公尺距離之內, 全都能夠看到與拍到 ----> 2024/01/24 傍晚之前, 某位仁兄, 應該也曾經在這裡拍得不亦樂乎, 已經完全天黑都還沒有看到他回頭....當時是筆者叫他騎野狼到這裡的, 那又是另外的故事了 ).
不過, 這裡卻不是拍攝完整 聖稜線 的最佳地點, 因為近處的那顆山頭比較礙眼, 以及視線的角度已經偏移.
( 最佳地點前面說過了, 略 ).
反正, 整個區域裡面, 最適合 看山 / 拍山 的地方
( 是說 聖稜線 與 雪山山脈, 而且不需要爬山的條件下 ),
就只有這 兩個地方 而已.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2-7 20:28
看山的日子.
觀看 聖稜線 的最佳位置, 這天早上就已經拍過了. ( 多年來, 也拍過太多趟了 ).
選擇的第二停車地點, 以及適合徒步往返, 慢慢散步跟賞景的地點, 前一篇講了 ----> 可視範圍與延伸距離最大, 還有....那裡是觀賞 雪山西稜 最佳的地點.
--------------------------------------------------------------------------
北面 ( 畫面更左邊 ) 的大霸群峰, 被雲霧遮住了.
至少, 常常 " 最肯露臉 " 的 雪山北峰 ( 左 金字塔 ), 還有比較不常露臉的 北稜角 與 雪山主峰 ( 中右雙峰 ), 一直都還沒有躲起來.
靠近右側的尖峰, 是 雪山南峰, 高度也超過 3500m, 但是沒列入百岳.
拍寬一點, 左邊 1/6 是 聖稜 ( 雪北 ~ 雪主 ), 其他 5/6 是 雪山西稜.
火石 / 頭鷹 / 大雪 / 中雪....四座百岳, 一字排開.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外一個小缺口, 左邊是 弓水山 與 大南山 ( 也是 3000m 以上的高山 ), 然後是 頭鷹 / 奇峻 / 大雪 / 中雪.
右側黑色樹木擋住的, 是 3020m 的 小雪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移個幾公尺, 頭鷹 / 大雪 / 中雪 / 小雪....也是全都露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雪 ( 左 ) 與 小雪 ( 中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二的山頭是 小雪, 右側最遠的尖峰, 是高度 2180m ....台中的 鳶嘴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標示可能沒有絕對精準, 懶得特別再修正或是更改了.
左側還有 穆特勒布 到 大霸群峰, 右側還有 小雪山 ~ 鳶嘴山 ~ 台中市的郊山. ( 未入鏡 ).
如果全部都算進去的話, 可以見到的 群山延伸距離, 總長度超過 50 公里.
按這裡顯示圖片
紅框裡面, 是另外一條稜線 ( 雪山南稜 ), 知名的 大劍山 就在後面.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一張近一點的, 頭鷹 / 奇峻 / 大雪山北峰 / 大雪山 / 匹匹達山....
看起來似乎沒什麼, 實際行走的高低起伏, 其實相當 吃力.
( 一般都需要安排整整 6 ~ 7 天 的行程時間, 光是 230 林道, 就足以走到軟腳, 呵呵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記 : 筆者去過 大霸群峰, O 型 的聖稜線 ( 斷崖最多的一條路線 ), 以及其他....但是沒機會走過 雪山西稜.
因為, 比較 " 有機會 / 有空檔 " 能夠前往高山的時間, 剛好那條路線...
嗯, 持續的被 封山 十幾年. ( 後來被一堆山友遊行抗議, 才終於開放申請 ).
只能說 : 跟 某些山頭, 緣份比較沒那麼深.
不過, 用眼睛看到, 感覺也不錯.
( 因為, 也曾經在相當多的, 屬於 不同方位 / 距離 / 季節 / 高度 與 角度. ... 那些群山, 也都看到與拍到過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2-9 22:26
山頭點點名.
天氣與視野, 就算沒有 100 分
( 部份山頭被雲遮住, 反正過去也曾經拍過, 夠多的蠻清楚影像了 )
, 在台灣的高山來說, 好歹也可以打個 95 分.
( 20 公里 距離的遠山多數可見, 整體上的視野範圍延伸 50 公里以上, 近距離之內又剛好無雨無霧 ).
於是, 再度替群山, 點個名.
雪山北峰, 遠距離觀看時, 算是常常都 很肯露臉 的一顆百岳, 雖然先前登臨的時候, 是在 地獄氣候 的極端惡劣狀況之下, 終究還是..... 讓筆者感覺蠻親近.
聖稜線的西側, 多數都是陡峭的危崖. ( 也曾經摔死不少的登山者 ).
註 : 一個稱為 素密達斷崖 的地點, 據說某兩年之內就摔掉兩三位, 後來花費百萬, 裝設了一支超級金屬梯, 讓安全性更增加許多.
( 筆者在較早的年代, 垂降當時, 真的也是心驚膽跳, 只靠繩索通過那三處斷崖, 是 兩個垂降 + 一處橫渡.... 橫渡的算是簡單啦, 沒多少步就通過了, 最下方的那一段垂降, 就真的相當恐怖 ).
雪山北峰與部份稜線, 切個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北稜角 ( 左 ) 與 雪山主峰 ( 右 ), 台灣高度 3, 2 名 的高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 不是對焦問題, 是有 薄霧 造成的 ).
雪山西側的碎石坡....看起來好像沒啥.
不過嘛... 垂直的高度落差, 大概有 300 公尺...別以為是幾十公尺高而已.
再註 : 東側的 雪山一號圈谷底部, 到雪山主峰頂, 垂直落差大約是 350 公尺.
按這裡顯示圖片
所謂的 聖稜線 ( 大霸 到 雪山 ), 此刻只有 雪北 ~ 雪主 露臉, 合拍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接下來是 雪山西稜 延伸的高山.
( 火石山 比較不突出, 沒有特別拍 --- 前面貼過的其他影像有標示過 ).
中間是 頭鷹山 ( 百岳 ) 與 奇峻山. ( 非百岳 ).
海拔都高於 3500m.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雪山, 高度 3530m.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雪山, 高度 3173m, 但是同樣不容易接近. ( 單攻的話, 光是林道距離, 就是 26k + 26k ... 爬山部份還沒算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雪山, 高度 3020m, 幾十年來, 都是被嚴格管制的禁區. ( 最近幾十年, 是屬於 海軍 的雷達站 ).
那個山頂, 筆者大概曾經上去五或六次....而且, 必須在上面過夜兩三天. ( 可惜不能留下任何影像紀念 ).
因此, 看到的時候, 也有許多記憶在那裡.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雖然沒機會再到 小雪山山頂....
至少, 稍萊山 登過多趟, 鳶嘴山 也登過.... 偶爾能夠遠遠的看到 小雪山, 也就夠了.
( 2023/12/09 ...在台中山區, 也看過與拍過 ).
真正的記憶, 其實不是影像, 而是...心中.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2-13 17:56
繼續看看山.
雖然遠山區域不是完全都露臉, 能夠看得到, 也可以說是 運氣相當好 了.
這處區域, 最主要的拍攝位置, 大概可以看到 大霸群峰 一直延續到 頭鷹山, 整段的長度大約延伸 22 ~ 23 公里.
稍微移個幾步, 可以看到從 聖稜主稜 延伸到 小雪山. ( 大概連續 32 公里 的群山 ).
又再移動幾步, 可以看到 小雪山 一路延伸到台中的郊山與平地區域. ( 延伸距離至少超過 20 公里吧 ).
中右的尖峰, 相當有名的 鳶嘴山.
同時間, 可以看到台中 新社 或是 東勢 地區的郊山.
雲海底下就是台中的平地區域.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是 " 分別拍攝 " 的, 是 同時可見.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用走很遠啦, 三處不同的視野位置, 都在 20 公尺 的距離裡面.
( 從 1 經 2 到 3 的 總距離, 意思就是 ... 只要移動個幾步而已 ).
--------------------------------------------------------------------------
回到屬於 高山 的主稜區域.
左邊的 大霸群峰, 還繼續在躲著, 聖稜的北端 ( 畫面右側 ), 也還躲著.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北峰 與 主峰, 一直都很肯露臉.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全段的 聖稜線.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南段到頭鷹山. ( 這個位置就是從 大霸 到 頭鷹 的景寬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越來越接近黃昏, 山的顏色逐漸變黃.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北 ( 右 ) 與 穆特勒布 ( 右 1/4 ) 露臉了, 大小霸 ( 中左 ) 似乎也快要出現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色調的主稜線, 再拍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然後就上車, 前往 " 可能看得到 " 日落的地點.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2-16 21:45
結論, 沒得看日落.
這處山區
( 能夠開車或是徒步, 走得到的位置 ),
早年有一處木頭平台, 但是只限 夏季 的日落.
( 角度稍微偏南, 就被山擋住了 ---- 春秋冬的太陽緯度偏南 ).
後來樹木生長 ( 擋住視線 ), 連夏季也沒得看了.
前面貼過, 拍攝雲海的那處透空, 也是只有夏季的日落....往南又會被山擋住.
( 平地夜景, 應該就沒有季節限制了, 但是還不曾拍過, 大老遠的上山, 是為了看遠山, 而非看夜景. )
-------------------------------------------------------------------
遠山, 該看該拍的, 都差不多了.
開車前往 "
原本認為 有可能
" 見到日落的位置, 停好了車.
下車, 回走了 一小段路, 去看山.
大霸群峰, 開始有些黃昏的顏色.
雪山, 也差不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霸 到 雪山....討厭的巨大山頭.
( 最好的兩處拍攝遠山地點, 前面都貼過了....這裡當然不是兩處之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色更暗一些, 遠山顏色更好看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北稜角 ( 中 ) 與 雪山....距離 20 公里, 露臉這麼清楚, 也算是難得.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往預定可能看得到日落的平台
( 下午某時候, 根據太陽角度的判斷 )
, 一處透空, 對面左到右... 大雪中雪小雪. ( 包括雪主 與 雪北, 五個跟 雪 有關的山名, 這天都有看到與拍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在木頭平台, 確定無法看到太陽.
( 繞行軌跡有弧度, 下午的判斷....嗯, 有誤差....反正整個山區也沒有其他 更有可能 的位置了 ).
沒有太陽就算了.
( 為的只是看山, 全部都已經有看到 ...還附上雲海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確定沒有太陽, 走回轉彎...拍個凸面鏡.
遠方, 有車頂架的是筆者的車, 路邊另外一台.... 是在山區 做工 的兩位民眾. ( 沒有其他遊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鳶嘴山 ( 尖峰 ) 延伸到台中的平地.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一堆 郊山, 應該就是 東勢 / 新社 一帶的區域. ( 熟悉台中而且常爬山的, 或許會知道答案... 筆者不是住在那一帶, 只能猜測而已 ).
反正雲海下面, 就是台中的平地. ( 鳶嘴山 就是鐵一般的代表山頭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剩下最後的光線.... 也差不多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回車子, 剛好已經全黑.
然後, 摸黑與濃霧 ( 雲海就是霧 ), 開車回家.
================================================
後記 : 每年的 紀念日 ( 夫妻之間 ), 多數都會找某個地方走一走, 不過多數都是往台中山區, 或是新竹的偏遠山區. ( 距離不算太遠, 機緣也較深 ).
這一趟, 除了遠山的積雪....那得要看每年的時機與運氣.
其他所有能夠看到的景觀, 大概都沒有遺漏.
( 日落 本來就不算是這處山區所能夠看得到的, 尤其冬天 ).
山旅的部份, 順利完成.
手機 與 相機 拍攝的代表影像, 也貼完了.
除了後面的一個 附加篇, 本主題算是已經結案, 不是只寫到半路.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2-17 21:12
結尾篇.... 看山的感覺.
每次前往山區, 不管是車程較近, 或是必須開往又高又遠.
( 台中地區是....最多開到海拔 2600m 左右, 新竹則可能開到將近 2400m, 有時候只開到 1400m 左右, 另一處不同的山區...嗯, 其實有很多處, 很多不同的高度啦 ).
2023/12/29 看到 對面的群山, 包括 小雪 / 鳶嘴 以及台中平地....覺得蠻親切.
講起來, 2023/12/09 才剛離開那個山區而已, 只有相差 20 天. ( 車泊 + 旅宿, 三天兩夜 ).
算是題外話....2023/12/08 晚間, 還是一甲子以來, " 生平首次 " 穿了女性的貼身衣服跟 底褲.
( 僅此一次啦, 未來是否湊巧又發生, 不知...那一晚是剛好的巧合而已 ).
------------------------------------------------------------------------------
能夠看到遠山, 感覺很不錯.
能夠看到 相當熟悉 的遠山, 感覺更不錯..... 因為, 會同時看到, 或是想到, 所謂的回憶. ( 而且逐漸累積了三十幾年 ).
某趟是 兩老 帶著兒子. ( 類似帶他去重回舊地, 他的幼年去過, 少年去過, 後來也去過....然後這趟的時候, 已經成年 許多年了 ).
那趟上山的時間比較晚, 樹上的紅葉拍得不多, 地面的, 倒是拍了不少.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停車場, 就在某座山的山腰而已, 與山頂之間, 直線可能不到兩公里.
不過... 山如果不讓看, 就是沒得看. ( 至少, 池子附近, 有拍了許多記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2023/12/29 那趟起算的12 個多月 之前 ( 2022/12 月初 ), 算是更新一點的一次, 兩老 帶了 大女兒 ( 與兒子同, 兩三歲開始, 就去過 )....
因為課業或是時間是否剛好搭得上, 小女兒也曾經去過數次.
那一趟, 紅葉拍得還不錯. ( 別的主題貼過一些, 略 ).
重點同樣是...帶 大女兒 到了池子附近, 拍了許多影像. ( 屬於她的舊地重遊...池邊的略, 也曾經貼過幾張 ).
至於那個山頂.... 也看不到. ( 中海拔, 雲霧的機率, 比什麼都多, 而且在不同高度, 可能好幾層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比較特別的是, 下山途中, 剛要下達 更下方霧區 的高度. ( 四周已經雲霧充斥了 )
冥冥之中, 感覺似乎有某個 東西 在遠方呼喚....臨時決定找較寬的位置停車, 下車瞧一瞧.
過了一陣子, 嗯.....看到了, 太陽快要落下的位置....是 鳶嘴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 有整張更清楚的, 懶得再弄了, 意思一下就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直到太陽已經下去....
按這裡顯示圖片
剛好拍到了 日落鳶嘴山, 也算是難得的 奇遇 了. ( 大女兒之福 --- 筆者自己去過更多次, 都沒遇到過 ).
光是日落的部份, 大概就按了 50 張....刪掉之後還有 36 張, 算是蠻完整的一次日落過程. ( 大女兒 或是 另一半 拍的, 就沒問過她們了, 也沒看過任何一張 ).
================================================
日期更近的, 在 2023/12/29 山旅 那時, 算是三週之前的 2023/12/08 早上.
連續三天都可以看到 百公里外 的 玉山群峰, 也算是特別難得的機緣. ( 整大片山區, 在好幾個不同位置, 都有看到 ).
近處的那座山, 高度 3020 公尺....當然也能夠看得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拍山頭. ( 滿天衛星的年代, 不算機密影像, 不過裁切影像的部份, 還是免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那個山頂, 前面說過, 筆者曾經上去五或六次. ( 每次都必須在上面過夜, 早年從東勢火車站開始上山, 單程 就要超過六小時, 路況爛到難以形容, 而且行車的危險性更是到 非常恐怖 的地步 ---> 小型, 軍用四傳車輛, 輪胎邊緣就是幾百公尺高度的懸崖, 而且全程沒有任何護欄.....萬一輪胎脫離路面絕對穩死, 還會死狀很慘
)....
但是, 沒機會拍個半張紀念. ( 當然每次都沒帶相機啦, 去工作....早年也沒手機 ).
剛好翻到一個網路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看山, 其實不是看 感覺, 而是看到了.....曾經有過的記憶.
( 本主題正式結束 ).
-------------------------------------------------------------------------
後記 : 2023/12/07 開始的那趟車泊, 曾經簡單的貼過一些. ( 屬於整理車子的部份居多 ).
其他真正 山旅 方面的影像記錄, 是否再開個主題, 再看看吧.
因為, 連 2024/01/22 的一趟 ( 也屬於 去看山 ), 都還弄不完.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