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東部隨意貼. [打印本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6 12:02     標題: 東部隨意貼.

序.

常言道是, 所謂的人生無常.

實際上是, 即使是山川大地, 同樣也是無常.

2024/04/03 早上 07:58, 花蓮外海的一場地震, 本來曾經有過的許多記憶, 或是山川樣貌, 轉瞬之間, 就變成消失的歷史, 或者成為, 所謂的.... 曾經走過.

從筆者開車的最早年代, 蘇花公路還是 雙邊管制與等待, 單向輪流放行 的歲月 ( 道路窄小, 沿途沒得會車 ), 就曾經開車走過.

然後是帶著當時只有一兩歲大的兒子. ( 首次進入 砂卡礑步道 的山區, 走了不算遠的一段而已, 沒有走完 ).

更後來變成帶三個, 小學年齡的小孩.

其他屬於工作上的從台北市往返花東地區, 略.

-----------------------------------------------------------------------

小孩們逐漸長大.

某年, 已經事先訂了房間, 兩老三青的暑假家庭旅遊. ( 可能前兩個月就訂的 )

計劃中, 出發之日的 " 不到前三週 ", 筆者的父輩離開了.

處理完了所有後事, " 送上山 " 之後...距離出發日, 只剩下不到兩週.

兒子與小女, 影響相對較小.

大女兒的體質比較特殊, 而且在情感上更為糾結, 無法放的下.

筆者的觀念上是....往者已矣, 來者可追.

已經離開的, 就是離開了.....尚且還在的人, 則要繼續好好的生活.

套句俄國某詩人的話 ---- 死亡固然令人哀傷,但活著才是一件不容易的事.

因此, 只能偶爾找機會, 儘量的勸, 以及開導. ( 大女兒 )

終歸.... 會走過的路, 自然就會出現. ( 可能就在出發日前的兩三天, 大女兒願意跟著出門了 ).

然後, 一趟五天行程的家庭旅遊, 累計超過兩千個檔案.

回顧首張影像, 東澳粉鳥林 .....

天啊, 從新竹一路直衝到東澳, 才首次打開相機, 整路沒停, 衝得還真兇哩. ( 好像是在賽車, 不像是去旅遊, 呵呵 ).

至少慶幸的是, 這趟受損相當嚴重的天祥地區, 以及令人慘不忍睹的 砂卡礑步道, 當時都有留下許多, 值得懷念的影像.

雖然許多景觀都已經消失了, 但是記憶....還可以繼續留存.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算是偷拍啦.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兩個都是女兒.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先開個頭....

貼多少, 最終寫完多少, 同樣的一句老話.... 隨緣.

會留下的許多影像, 是一種緣.... 會貼會寫的, 也是屬於機緣. ( 一場地震, 剛好帶出了這個主題 ).

就像該趟旅遊的大女兒, 會讓她歷經的....就會. ( 像是說, 本來很不想去的, 還是決定去了 ).

如果當時, 大女兒依舊決定不跟....其他人即使還是出門了, 留下的記憶裡面, 就會 少了某個人.

生活中, 有許多事情是....會有的, 自然就會有. ( 包括 人, 事, 物 各方面 ).

至於是.... 什麼時候 ? ( 會發生或是出現 ).

那就... 沒人可以預知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6 17:58

寫在正式圖文之前.

地震才發生第四天. ( 實際不到三天半 ---- 晚上的 19:58 才三天半 ).

還有八或九位失蹤 ( 或是已經受難 ) 的成人與小孩, 都還沒有最終結果.

在這種時間點, 寫這個主題, 其實還真的有點沉重.

只能說, 對於十幾二十位, 不幸 遭受劫難 的靈魂, 同感遺憾, 也希望這些往生者, 都能夠安息. ( 以及最終能夠被找到, 好好的回歸塵土 --- 找不到的話, 家屬的心, 可能一輩子都難以放得下 ).

遇上天災或是地變, 任何一位的遇難者, 都是一個悲劇.

單獨遇上的個人是如此, 對於家屬如此, 對於整個社會, 也是同樣的心情. ( 相同的擔心與害怕, 畢竟 災禍, 永遠無法事先預測 ).

如同 序 的內容所寫過的.... 往者已矣.

多數的人, 日子還是要照常過. ( 會出現的一些圖文, 也會照常寫 ).

並沒有對遇難的人, 有絲毫的不敬之意.

不幸遇到憾事的人, 純粹只是所謂的 無常 而已....世事難預料.

另外一種說法, 稱為 巧合....或是 機率.

也無法真正知道, 哪一個講法, 才是原因.

不幸遭到災禍的人, 人間的 樂...確實是 沒了.

但是, 人間的 煩惱, 憂慮, 悲哀 與 苦....同樣也沒了.

好中有壞, 壞中 也有好.... 能夠儘量看淡一些, 很重要. ( 所謂的 平常心 ).

-------------------------------------------------------------------

後註 : 寫完這篇的文字.

後面就是.... 繼續挑一些, 覺得該貼出來的影像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7 17:50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4-8 15:37 編輯

1983/04/02 太魯閣 與 天祥.

剛地震過, 而且有人不幸遇難....

原本想要先用風景 ( 大禹嶺 ~ 花蓮方向山谷 的雲海 ) 當開頭.

不過想了想, 還是按照時間序, 逐漸往近年來的影像, 陸續貼出. ( 至今算是已經跨越 41 年, 能夠用上的東部影像資材, 算是不少 ---> 反正隨緣, 偶爾看舊人, 看背景或是風景 ).

相隔 41 年 之後, 看了舊日影像的日期記錄, 才發現....當時是由東往西. ( 台北市 / 太魯隔 / 天祥 / 大禹嶺 / 梨山 / 溪頭與杉林溪 / 高雄 / 北返. )

屬於 大禹嶺 以西的影像, 就不使用了. ( 主題是 東部 )

--------------------------------------------------------------------

算 實歲 的話, 筆者當時剛過 19.5 歲. ( 底片年代, 多數以人物當主角, 不過那趟之後的兩年半左右, 筆者也曾經拍過 相當數量 的雲海 ---> 因為一個人獨行, 幾乎沒有 人物 可以拍, 呵呵 ).

其他文字敘述, 就儘量減少了.

場景, 多數是在 燕子口 ~ 九曲洞 之間.

沒拍 牌樓, 可能是當年空間受限的關係. ( 或是攝影者的自己決定, 未知 ).

全班都是男生, 前排右三的女性, 當年的班導.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九曲蟠龍.... 不知道是否至今還在.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稱為 拍爽的, 沒有那麼高的旅遊經費. ( 實際上是....當晚住在 救國團的 洛韶山莊 ).

前排白衣女性, 紅衣的女友.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 還真的不怕會 摔下橋 哩.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禹嶺, 紅衣女性, 左後那位的姊姊.

按這裡顯示圖片

網路圖片 --- 1983/04/02 晚間的住宿地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來整建過. ( 已經完成 ---> 太魯隔國家公園 的網頁, 有 每日租用費 的公開資訊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本篇的影像, 掃瞄於 2013/04/23 晚間.... 當時都以人物部份為主. ( 電腦裡面的影像存檔, 轉貼給社群的其他同學看的 ).

改天 " 如果 " 有 翻到跟 景觀相關 的, 另外再補充. ( 沒有的話, 就是由 中橫東段雲海 接續了 ).

沒想到, 掃瞄日期的 11 年後.....旅遊日期的 41 年後, 同個地區的樣貌, 會有那麼恐怖的巨大變化.

世事, 果然無常... 更是無法預料.

編註: 雖然久遠照片, 人臉不是很重要....不過發現其中有兩張, 有人沒有 被碼到....重新弄過.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8 16:18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4-8 16:21 編輯

1985 年代, 立霧溪上空 的雲海. ( 四篇系列 ).

立霧溪, 算是花蓮地區的主要河川, 中橫公路的東段沿途, 幾乎都是屬於此溪的流域.

發源於 奇萊北峰 與 合歡山東峰 之間的北坡. ( 屏風山 也是其中, 較為知名的山頭 ).

因此, 以中橫的霧社支線來說, 屬於 武嶺以東 的範圍, 都算是區域之內.

這條路線的高度比較高 ( 全台最高, 約 3275m ), 看到雲海的機會, 也相對較高.

----------------------------------------------------------------------

以 舊中橫 ( 東勢 ~ 太魯閣 ) 來說, 就是在 大禹嶺 以東的區域.

大禹嶺 的高度大約 2500m, 如果雲層不是低於 2500m 的話, 繼續往花蓮方向, 幾乎就是霧中行車, 以及在雲層底下.

然而, 雲層高於 2500m 的機會, 比例上, 佔了相對的多數.

本篇都是數位時代的隨機抽選影像.

以底下三張來說, 站立地點高度 3237m, 雲海幾乎同高.



雲海的對面就是 屏風山.... ( 畫面更右是 奇萊北, 被雲霧遮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霧一湧現, 畫面左後方, 連高度 3421m 的 合歡東, 都不見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底下兩張, 站立地點約 3050m, 雲層頂端大概 2900m 吧, 也就是... 2500m 以下, 要不是還在霧裡面, 就是雲的底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底下的拍攝高度都是 3416m.

雲層幾乎有 3300m 的高度.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的雲高, 估計也有 3000m.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的又超過 3200m.

左下方 被蓋掉的, 是 3237m 的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總結上述的一些代表影像, 表示說 ----> 雲高在 2500m 以下的次數與機率, 會有, 但是佔比相對較低. ( 某些季節, 或是與大氣的壓力相關 ).

也就是, 行車於 大禹嶺 以東的路段, 如果能夠看到與拍到雲海, 也可以稱為 運氣不錯.

前一篇寫過 ---> 底片年代 ( 1985年 ), 曾經單純的只拍雲海, 因為 沒人物可以拍. ( 獨自出遊 ).

而且是... 同一年的出行兩次, 兩次都遇到.

=============================================

簡單整理之後, 與 立霧溪上空雲海 相關的, 屬於底片年代的影像.

大約有四十幾張 ( 包括兩張畫面裁切 ), 因此會用四篇貼完. ( 單篇不要附上太多張 ).

待續....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9 15:55

1985/10 首見東段雲海. ( 四篇之一 )

1985/09/01 早上九點, 初見一位女生. ( 北縣的二重疏洪道附近地區 ).

09/30.... 決定回新竹. ( 簡單又無聊的工作, 不要浪費時間, 做完一個月, 也算是可以了 ).

十月的某天, 決定出去透個氣. ( 早年還真的蠻會 搭車, 不管公路車還是火車, 呵呵 ).

然後到了台中 ( 宿 ), 再搭上台中往花蓮的國光號. ( 記憶中, 早年道路蜿蜒, 包括中途的幾處休息, 車程好像超過九小時 ).

前註 : 應該是 國光號 沒錯. ( 金馬號 是 1959 ~ 1980 年間 ).

底片相機, 行車途中偶爾找機會隨手拍攝. ( 非自駕, 因此沒有 拍攝自由, 也不容易取景 ---> 座位在左邊的話, 只能拍左側, 下車休息時間除外 ).

--------------------------------------------------------------------

從東勢往谷關, 再到梨山.

對面山區的森林防火巷....更上方就是 雪山 的山區. ( 雪山山脈 ).



從梨山到大禹嶺, 見到的群山, 就屬於中央山脈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大禹嶺往下, 就是 關原 / 碧綠 / 慈恩 / 洛韶. ( 略 ).

山谷的對面, 屬於屏風山.

山谷左側的山巒, 大約就是 畢祿山 / 鋸山 / 羊頭山 的一帶.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寬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白色的路邊水泥護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樣一處山區, 拍到第三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看到白色的雲霧. ( 應該是在 大禹嶺 的樹木空隙拍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畫面右上方, 就是往 小風口, 合歡山地區的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下行, 坐的位置不佳, 勉強拍到一張....但是, 角度偏差太嚴重.

按這裡顯示圖片

跟雲層越來越接近.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就下到雲裡面, 最後在雲層底下了. ( 當然也沒有雲海可以拍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將近四十年前的首趟, 獨自搭車旅遊, 雖然拍得很少, 也算是難得的紀念.

以 " 底片年代 " 而言, 那處區域的雲海, 總共只拍過四趟. ( 只有一趟有人物 ---> 背景有雲海的人物 )

另外兩趟則是單純的拍雲海而已. ( 與本篇相同, 獨自出遊, 沒有人物可以拍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10 18:01

咖啡時間.

國光號的小插曲.

前一篇, 有遇到東台灣的雲海, 但是影像拍得很少. ( 多數是在 大禹嶺 拍的, 而非 下行的途中 ).

背後有兩個原因 ------------

1. 座位 " 不對邊 ". ( 右側靠窗 才方便拍照, 算是第一次...不知道這部份 ).

2. 忙著跟一位女生聊天. ( 應該是說... 多數是在聽對方, 講一些生活上的許多事, 可能聽了三個半小時以上, 或是四小時 ---> 梨山 到 花蓮車站 為止 ).

=========================================

台中 ~ 梨山. ( 略 )

東勢, 谷關, 德基水庫, 梨山.... 都會停車.

------------------------------------------------------------------

到了梨山, 司機說明 開車時間, 就是上廁所以及自由活動.

準備開車之前, 回到原來的座位. ( 筆者剛滿 22 ).

許多乘客在梨山下車了. ( 當地居民, 到台中市區或是東勢購物之類的, 不算少 ).

因此車上還有不少的空位. ( 繼續往花蓮的不多 ).

一位看起來 " 大概同齡或是頂多年輕一點點 ", 五官樣貌 ( 包括身形 ) 都還相當不錯的女生上了車...

看到筆者, 就 " 直接坐到旁邊 " 了.

大概的記憶是 .... 對方是去 梨山, 看其父母 ( 山上種水果之類的 ), 然後又要返回花蓮.

基本上, 應該是早年所謂的 外省 + 某族原住民 的女兒吧. ( 膚色較深, 五官較明顯... 許多混血的人, 五官都不錯 ).

筆者背著相機與背袋 ( 很明顯的外地遊客 ), 到了天祥 ( 又停車休息 )....

對方要求筆者替她拍照. ( 附近的空地與梅園 ).

總共拍了多少張....已經真的不記得了. ( 因為自己沒留半張... 說不定連早年的 底片 都找不到了 ).

再度上車, 對方留了市區的地址與電話. ( 可以打電話或是寫信, 當然也要把照片寄給對方 ---> 單方面留而已 ).

筆者在前一篇的第一行, 寫了 1985/09/01 早上九點, 初見一位女生. ( 北縣的二重疏洪道附近地區 ).

就是為了本篇 ----> 意思就是.... 剛好那趟搭車的一個月之前, 就已經有人生伴侶了. ( 十月初跑去搭車兜風的 ).

-------------------------------------------------------------------

到達花蓮站, 揮手道別. ( 然後去找旅館住 ).

回到台北市, 照片洗出來....寄過去, 附上一張信紙, 說明自己 已經有對象了, 順便祝福對方.

然後就.... 後面沒有了.

所謂的先來與後到.... 緣份 這件事, 就是 時機, 或者說.... 有 與 沒有.

沒有緣份的話, 即使遇上了, 也只是一片飄過的浮萍, 不會紮根.

=========================================

事隔大概將近 15 年....

同樣的 天祥.... 不同的人.

背景稱為 稚暉橋....應該還在吧.



同樣的 梅園.

按這裡顯示圖片

那天住宿的飯店. ( 從 西台灣 經過 清境 再去花東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遇到卻又沒那個機會, 是否有任何遺憾 ?

當然是 沒有.... 真正在筆者本命裡面的人, 都已經相互陪伴, 將近 39 年了.

假如當年筆者 變了調 ( 轉移目標 ), 說不定 ( 跟其他的任何某人 )... 早早就離掉了, 呵呵.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11 21:54

1985/11 又見東段雲海. ( 四篇之二 )

記憶中, 應該是 1985/01/04 吧....放假日 ( 軍人身份, 當然是穿便服 ), 騎機車出門到桃園地區兜風, 天黑返程途中 ( 黑夜 + 雨天 ), 跟一台小貨車發生車禍.

右後腦破了一個洞....右小腿脛骨中段 開放性骨折. ( 斷骨刺出皮肉之外 ).

被肇事司機送到台北市汀洲路的三軍總醫院. ( 躺了一個月之後, 又被轉往桃園虎頭山的陸軍醫院, 繼續休養了四個多月的樣子, 好像 07/01 退役返家 ).

可能是同年的四月份的樣子, ( 傷後三個多月 ---> 除了右腳指尖露出之外, 一路到 股骨, 一公尺多的長度, 都被石膏給包住.... 右手當然是, 拿著一支長長的拐杖, 用拐杖代替右腳, 左腳沒傷到 ), 在醫院請假返家....前往新建好的祖先 風水. ( 家族祭祖 ).

後來, 聽 另一半 說 : 她看到筆者的首次, 就是那一次. ( 她的母親算是有遠親關係, 她也剛好有跟著去 ).

看到筆者當時, 她心裡面還想著....看五官與眼神, 應該是很聰明的一個人, 怎麼居然是 .... 肢體殘障 ? ( 意謂...很可惜, 很遺憾... ).

前註 : 筆者沒注意到對方, 也完全沒印象. ( 肢體與活動都有問題, 可能閃遠遠的位置吧 ).

其他略.

意思就是, 1985/10/01 正式離開台北三重之後, 一來是在等右腳的傷勢狀況更好, 二來就是看報紙, 寄履歷, 找工作. ( 還閒閒的日子 ).

-----------------------------------------------------------------------

首趟搭車遊中橫, 坐的位置不對.

於是隔沒多久, 又去了第二次. ( 腳傷都還沒有完全好, 真會跑 ).

第二趟, 當然就選右邊的靠窗位置了.

文字部份簡單一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的光圈, 拍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被樹幹擋住了. ( 車行途中, 難免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個對面山頭, 沒被擋住.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谷較寬的話, 雲海也會比較寬.

按這裡顯示圖片

返程途中, 當年的蘇花公路. ( 坐右邊, 只拍到山壁跟海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概就是這樣子.

影像都是舊照片掃瞄, 未必有按照拍攝的順序.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12 17:27

1983/04/03 舊中橫, 人物篇.

不喜勿入.

先擺一張擋板. ( 數位年代的 ).



---------------------------------------------------------------------

所謂的 人生, 似乎就是由 無數的片段 ( 或者緣份的深淺, 有長有短 ) 組合而成.

前面講過 梨山 ~ 花蓮 路段的偶遇.

其實更早之前, 也曾經有過許多的不同片段. ( 那個年代, 沒有手機或是平板, 頂多只有家用電話 ---> 而且長途電話是以秒計費, 跨縣市的話, 幾乎都用寫信 ).

除了同學之間, 或者與公司同事的認識方式之外, 早年的其他緣份, 很大一部份就是介紹人或媒人.

另外一種是.... 旅途中的偶然相遇.

還有一種就是, 要有些年紀才知道的, 筆友. ( 刊登於每期, 某 文摘 末尾頁面的 ).

-----------------------------------------------------------------------

1983/04 月初, 首趟的舊日中橫之旅, 在花蓮天祥的旅館....這位女性的導遊, 笑得還真開心哩.

不過遊程結束, 就是結束了. ( 除了偶爾拍過的幾張影像, 甚至於連記憶都很模糊 ).

註 : 就是合照而已啦, 不需要亂想.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一次的旅程, 到了台中的 谷關.... 龍谷瀑布. ( 已經毀於 921 ... 後來再也沒有開放, 除非專程溯溪前往, 而且有相當程度的危險性 ).

左邊女性是右邊那位同學的姊姊, 也還狀似親密.

底下碼掉, 不是沒穿褲子啦....是腿太長, 呵呵.

同學的姊姊, 當然不會是 對象. ( 早年多數的傳統觀念上, 是要 男大於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時間跳轉了兩三年之後.... 同樣的地點.

屬於 本命 的人物, 出現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早年的 德基水庫以西, 是分成 青山上線 ( 山腰 ) 與 青山下線 ( 谷底, 多數路段沿著溪流 ).

上山車輛行駛 上線, 下山車輛行駛 下線.

上線嘛.... 921 之後, 成為歷史了. ( 幾年前勉強修復通行的, 屬於下線 ).

附上一張, 屬於 青山上線 的歷史影像.

遠方的山頭, 可能是 小劍山 吧. ( 路程又長又遠的一顆百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台灣的山林與地貌, 變化的速度很快.

有許多的景觀, 說消失就消失.... 山區的許多道路或是步道, 也是如此.

因此, 能夠留下的一些影像, 跟 人與人 的關係一樣, 都是機緣.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13 16:03

1985/11/18 大禹嶺 到 天祥. ( 人物篇 ).

不喜勿入.

同樣放一張擋板, 不慎點到主題的, 可以不用繼續往下.



------------------------------------------------------------------

每個人會出生於某個地點, 是一種緣.

求學工作與遇人 ( 包括時間的長或短 ), 也是.

何時會到何處旅遊, 或是去了幾次....依舊還是.

=====================================

掃瞄於 2014 年間的影像, 隨機抽取的, 以人物為主. ( 當時是為了讓一些相關的人看的, 網路社群 ).

記錄上的日期, 是 1985/11/18...

算是第二次, 獨自一個人搭車, 從西往東....走完舊中橫.

在 大禹嶺 停車休息.

左後遠方的山頭, 就是雲海常出現的背景山頭. ( 前面的雲海篇也有出現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樹縫中, 知道沿途又有機會看到雲海了.

其他略.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時間又跳轉了一年左右, 天祥 附近的溪床. ( 石頭 ).

不同的是... 不再是獨行, 而是 兩人同遊.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最早的一台機車, 是石橋的 BS-100, 柴油車.

雖然馬力有些不足, 至少也曾經完成過 半個台灣 以及 繞完台灣 的路途.

本趟行程, 原本希望先爬上合歡山, 之後才下行花蓮的.

可惜... 大禹嶺 往上的第一個漫長爬坡, 載著人, 就上不去了. ( 被狠操太兇, 塞缸數次, 也搪缸好幾次了, 越搪越沒力... 後來決定換車 ).

只好直接下行, 往花蓮方向下去.

=========================================

不同日期的溪谷中. ( 天祥 附近, 年輕膽大, 自己設法找可能的路徑下去 ).

初生之犢不畏虎....身邊那些巨石, 都不會怕發生 地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祥 的梅園.

按這裡顯示圖片

堆滿灰塵的機車, 真的是 風塵僕僕 的歲月.

按這裡顯示圖片

蠻有紀念性的合影.

右後方的轎車, 看起來還真小.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將近四十年前的風景區, 也是車水馬龍. ( 早年交通不便, 道路數量也少....能去的地方, 就只有幾條主要的公路而已 ).

衣物行李都包著塑膠袋 --- 當然要防範途中萬一遇上 下雨.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本篇有三趟不同的行程, 留下的影像當然不只是這一些. ( 之前沒有選來掃瞄而已 ).

假如有機緣的話, 再看看吧.

=====================================

幾張舊影像, 記錄了從搭車, 以及 柴油機車 的年代....在 中橫東段 的路程中, 曾經有過的部份歷史.

接著是汽油機車....然後變成首台汽車, 延續至今.

機車年代, 更顯得珍貴 ----> 表示曾經不畏風雨, 克苦耐勞, 共患難.

更表示.... 曾經 年輕 過. ( 現在也不是多老啦....屬於 遠行 的開車路程, 後面應該還不少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19 12:47

1986 年夏, 首趟的 機車環 南東台 之旅. ( 人物篇, 兩篇之一 ).

不喜勿入.



-------------------------------------------------------------------

算是正式進入職場之後, 認識的一位, 大約同齡的同事吧. ( 頂多差距一歲之內, 對方較年長 ).

當時都是 " 有當時的對象 ". ( 各帶各的, 兩車四人 ).

那位同事 ( 或說朋友 ) 說想要騎機車, 環東部海岸, 希望筆者陪同, 筆者同意了.

他騎的是 偉士牌 125, 筆者是 BS-100. ( 從桃園市, 火車運送到高雄火車站....搭同班列車南下, 領車之後才開始騎 ).

當年的火車也很克難 ( 普通列車 ), 一路從桃園, 站到高雄, 而且每站都停.... 好像站了九個多還是十個小時. ( 不確定多少小時, 反正當時四個人都還年輕力壯 ).

-------------------------------------------------------------------

結果, 從高雄出發, 才騎到 " 見到大尖山 " 途中, 他的機車就塞缸了.

必須送去 大修 ( 搪缸 ), 無法繼續行程.... 於是, 只剩下筆者的一車兩人.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繼續行程, 先到鵝鑾鼻, 然後北返楓港, 從南迴公路, 到了台東縣的海岸.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非常克難的旅遊, 後面綁了大包小包.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八仙洞 與 石雨傘.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附近農田裡面, 有許多 玉米.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右邊背景那一台, 是當年在台灣, 應該蠻常見的 Renault 9. ( 真湊巧, 拍成背景 ---> 當年根本還不認識 R9, 只知道大姊夫的 速利 1.2 , .....可惜沒有拍入整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慶幸的是, 歷經 BS-100 跟 銀狼 125 的機車年代 ( 1985 後半 ~ 1990 年初 之間 ), 也曾經共同去過相當多的不同地方.

至少, 後座的乘員, 不曾受到過, 任何的身體傷害. ( 筆者自己倒是出過幾次機車意外 ).

更後來, 應該是 1990 年初吧, 進入職場的四年多之後....終於換了第一台的四輪, 剛好就是最後一張影像的那種.

回顧一些舊日的影像, 曾經走過許多年輕, 但是非常克難的歲月.

這樣子一路走來, 也真的是... 很特別的回憶.
作者: rdmigo    時間: 2024-4-21 17:31

繼續等著看看,無法在逆轉的場景物,內不含人,🌠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21 21:57

rdmigo 發表於 2024-4-21 17:31
繼續等著看看,無法在逆轉的場景物,內不含人,🌠

只是筆者自己的, 屬於生活上的過往記錄而已, ( 較大比例都是記錄 人 的部份 ), 不是專程去 記錄地景地貌.

要看地景地貌的變更, 應該去找 國土調查 相關的網頁.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24-4-21 23:25

達人:
台灣地質現實是這樣
因為這原因才造成台灣地形上多變化
處處鍾靈毓秀
在好山水間自然遇到變動
其實世事無常本是如此
苦多樂少
其實樂還是苦
過眼雲煙看淡隨順就好
作者: rdmigo    時間: 2024-4-22 11:42

反正你繼續貼文,我外場,閒著看,習慣觀穿透法!
至於人遮到景物,則用透視法穿透,就隱形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23 14:59

taiwanbigmary 發表於 2024-4-21 23:25
達人:
台灣地質現實是這樣
因為這原因才造成台灣地形上多變化

其實世事無常本是如此
苦多樂少
其實樂還是苦
過眼雲煙看淡隨順就好


=============================================

世事 確實無法預料.

04/03 花蓮地震之後, 光是最近兩天, 不同規模的地震, 又出現 超過百次.

其中, 又發生兩或三棟, 大樓傾斜的狀況. ( 等於是許多戶的民眾, 失去了房子或是家園 ).

人類只是 " 自以為 " 偉大而已, 實際上....大自然的威力, 才是最大.

氣候變遷, 已經是人類 " 無法停止 或是 逆轉 " 的情況了. ( 算是人類自己所造的業 --- 貪, 還想要更貪, 沒有極限的貪 ).

終歸就是.... 舊日的記憶, 好好的留存.

每個當下, 以及明天之後 " 還會出現 " 的更多日子, 儘量多珍惜.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23 15:10

1986 年夏, 首趟的 機車環 南東台 之旅. ( 人物海洋篇, 兩篇之二 ).

算是前一篇的接續, 從台東 八仙洞, 到了 北回歸線, 進入花蓮縣的境內.

圖片已經顯示位置, 文字就儘量減少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此趟的其他影像略. ( 2013 當時 沒有掃瞄更多的 ).

從花蓮, 經由當年又窄小又簡陋的蘇花公路, 行經某個隧道, 機車無故熄火了.

心情極度緊張的狀況之下, 兩個人, 在既黑暗又狹窄的隧道裡面 " 推機車 ", 大老遠才終於推出隧道口. ( 然後找問題以及設法修復 ).

幸好, 途中沒有被其他車輛撞到, 最後平安的回到桃園市.

回顧當年的驚險情況, 還真的要感謝.... 冥冥之中的保佑. ( 或說...有這個 天命, 很多次的遇了難, 卻能夠平安渡過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4-27 12:40

1986 年末, 無雪的高山冬日.

確切日期已經不太可考, 總之最晚也是在 1989 年代之前. ( 工作繁忙, 有些照片拍過與洗出之後, 沒有仔細標示與歸檔 ).

只能以 使用的交通工具, 概略的猜測大約的年代.

------------------------------------------------------------------

根據影像的背景, 應該是從 台北市 - 埔里 ( 武界部落訪某人之友 ) - 霧社 - 武嶺 ( 續行往 松雪樓 / 克難關 / 小風口 ) - 大禹嶺 - 花蓮 - 台北市.

那台綠色油缸, 石橋 的 BS-100, 經不起筆者的操勞 ( 除了工作奔波, 還常常 上山下海, 無所不去 ), 已經塞缸與搪缸 " 非常多 " 次.

牽去報廢, 換了油箱紅色的 銀狼 125. ( 沒有家世背景, 剛出社會不久, 連二手汽車都還沒去想 ).

幸好, 當時的 女友 ( 實際上已經可以算是夫妻 ), 也算是相當能夠刻苦耐勞, 連續數年 ( 四年多的樣子 ) 的兩輪歲月, 都還願意 共赴苦難. ( 至少不會以 金錢 為人生與交往對象的唯一考量 ).

---------------------------------------------------------------------

當年的 松雪樓.



自由活動時間, 兩個人在高山草叢四處鑽. ( 同樣都是生於鄉下的小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屬於低處的地方 四處去, 高處也去. ( 右後背景就是 松雪樓 --- 爬往較高處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背景的崩壁, 應該是 克難關, 或是稍微再往下一段路的地方,.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右邊是小風口的遊客中心. ( 旁邊的空地蠻寬的 ).

臉部橘色的 8 人, 是搭紅色的廂型車, 白色臉的兩位, 是機車. ( 氣溫非常低哩...但是大家都還很年輕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背景, 是在 小風口 的停車場旁邊.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下到 大禹嶺, 背景是 合歡山隧道. ( 通往梨山, 當年的 中橫本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此地是 台中 / 南投 / 花蓮 的交界.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除了人物, 也有幾張拍到景物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他行程就略了. ( 從花蓮到台北 ).

-----------------------------------------------------------

早年拍照是要 花錢 的. ( 底片與沖片, 洗出照片 ), 拍攝對象還是以人物為主居多. ( 只是偶爾的記錄生活 ).

實際上拍攝多少, 不確定. ( 懶得沒事又再度去慢慢翻 ).

只知道, 先前的那次掃瞄, 就是這幾張而已. ( 網路轉傳給其他幾個人看的 ).

假如某天有翻到其他, 或是更特別一點的影像, 到時候再看看.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5-16 14:53

在 11 # 的回應文字 ----

繼續等著看看,無法在逆轉的場景物,內不含人,🌠


----------------------------------------------------------------------

底片年代, 基本上都是 人物 >>>>> ( 遠大於 ) 景物.

數位相機普及 ( 以及硬碟容量持續倍增 ) 之後, 屬於景物的, 就可以拼命拍了. ( 生態 / 景物 / 縮時 ...)

先前掃瞄過幾張, 屬於 舊蘇花年代 的影像, 加減看.

底下這張 擋板 是在何處 ?

答案是... 屏東縣 枋山 的街道.



不是 空拍 啦, 是在高處的 山腰 上頭拍攝的.

==========================================

時間是 1991/01/0X ....距今將近 33 年半 之前.

當時是 掃 給某些人看的, 因此都掃 人物 部份.

同時間, 是否有單純屬於 景觀 的部份, 有空或者有想到的話, 再去翻一翻.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在那個 單向管制通行 的歲月, 能夠留下幾張影像記錄, 也算是難得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5-19 16:44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5-19 16:46 編輯

歷史中的 長春祠.

底下應該是 1983/04/02, 長春祠 的附近位置.



1985/09/01 .... 遇到一位女性.

在 BS-100 的歲月, 兩個人在假日, 奔波於 半台 甚至於 全台 ( 天數較足夠的時候 ), 應該是在 1985 後半 ~ 1986 前半的時候. ( 車子經不起操, 後來又變成 銀狼 125 ... 更後來才變成四輪 ).

穿著冬季服裝, 大概就是 1985 年尾, 或是 1986 年初吧.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即使沒有 " 路 " 可以走, 鄉下長大的兩個人, 還是想辦法下到了溪床.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算是蠻難得的合照. ( 真的是 天不怕, 地不怕...還不怕 落石 這件事哩 ).

只靠著簡陋的 兩輪, 曾經共同走過的時光, 叫做... 曾經年輕.

按這裡顯示圖片

當年的 長春祠.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有個颱風 ( 山崩 ), 被毀重建.

後來再帶年幼的兒子 ( 與 大女兒 ) 去的時候, 就變成底下的那個樣子. ( 主祠本身 跟 涼亭 的位置互換, 也少了一部份的其他空間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個路線走過多次....

更後來, 三個小孩都已經屬於 成年 了.

然後....

2024/04/03 的早上, ( 花蓮又震.... )

下次再去的時間, 就比較難以預估. ( 至少要等待一段時間的 穩定期 之後, 再研究 ).

山崩與落石, 真的很恐怖.

編註 : 修正圖片與文字的相關位置.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6-1 17:02

也是 長春祠.

前註 : 冥冥之中, 確實是..... 有安排. ( 不是假的 ).

2024/04/03 的 " 一早 " ( 07:58 ), 花蓮發生 " 不很弱 " 的地震. ( 震央是選擇在外海, 而不是選擇發生在陸地 --->  陸地就真的難以想像了, 會變成另一個 921, 死亡 2500 之類的 ).

會決定那個時間, 是因為多數人, 剛起床之後不久. ( 921 選擇凌晨 ---> 如果白天上課時間, 倒塌的無數多樓層校舍, 或者公司大樓工作中, 死亡數字會更恐怖, 可能至少破萬, 不能死亡太多未來的人才, 以及同時間的重要工作者 ).

04/03 早上, 很少數, 最早出門的一些人, 當然已經在景區的步道. ( 成為少數的受難者 ).

其他更大比例的人, 可能正在市區吃早餐, 或是前往山區的途中.

如果地震發生在上午十點之後 ( 山區到處人潮 ), 那些山崩地裂, 傷亡人數絕對會成為 " 國殤等級 ". ( 死亡幾百甚至於上千, 而非區區的 十位 ).

更湊巧的是, 筆者偶爾研究佛家的文字經典, 大概一年半. ( 2022/09 之後, 偶爾開始有接觸 )....

對於人生道理, 大概已經領略了, 其中比較重要的 80 %. ( 20 % 依舊屬於未知, 疑問, 或是 --- 可能未必, 真的會有那些所說的事. )

到了 2024/04/20 左右, 又接觸到一般人應該都會覺得 比較特異 的三本書籍. ( 許多既定或是 自認已知 的 宗教 / 歷史 / 文化 / 科學觀念 .... 有相當的一部份, 產生相互衝突, 而且是...嚴重衝突  ).

光是一項 ---> 人類居住的地區, 實際上並不是 一顆大球, 這個說法, 就足以讓人覺得瘋狂.

反而, 古代中國人所認知的, 中國是位於 世界的中央, 以及....地面的底部, 有所謂的 天柱.... 才是對的.

天啊 .....其他略. ( 要自己去 推翻 自己原來的認知, 絕非易事, 甚至於讓人搞到 瘋狂....智力 與 定力 不夠的話, 看到那些內容, 真的會弄到 精神異常 ).

假如那些書籍的 " 所言為真 "....

泰國曾經發生的大水, 某地區的森林大火, 旱災暴雨, 前些時候中國某省份, ( 不同地區還數次 ), 降落 棒球尺寸 的超級冰雹 ( 短短幾分鐘, 砸爛成千上萬的車輛 ), 廣東發生龍捲風, 某地遭遇的颶風 ( 卡崔娜 ), 今年美國的 龍捲風大發生 ( 德州某處的整個小鎮被夷為平地 )....先前日本某幾次的 大地震....

包括更早的唐山大震, 汶川大震, 南亞海嘯. ( 也屬於地震 ).

統統都可以稱為 天譴. ( 因為人類的諸多錯誤行為, 用來教訓某些地區人類的方式 --- 其中包括探索所謂的外太空, 登月 ).

04/03 的花蓮地震, 同樣也是. ( 靈界對當地人類, 小小規模的 警告, 但是又不希望, 產生太多傷亡與建築物的破壞 ).

時間與震央位置, 其實都是 冥冥之中 在做的決定.

暫時先講到這裡, 信與不信, 個人去決定.

=============================================

婚前, 舊日的中橫 ( 包括 宜蘭支線 ), 都走過數次. ( 更早是搭車, 然後從 機車歲月 到 四輪歲月 ).

結了婚, 小孩陸續出生以及成長, 還是會去走走.

最早是只帶兒子, 後來變成帶兩個. ( 小女 還太年幼 ).

當時, 長春祠 附近的橋面上.



地震之後, 如今就不知道, 樣貌是否還相同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 文字略.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單純風景, 偶爾也會拍啦. ( 只貼曾經掃過的其中某部份, 沒有掃過的, 隨緣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許多童年記錄, 都是難得的歷史影像. ( 筆者家人而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更後來, 樣貌又有些不同了. ( 許多年前了, 比疫前又還要更早的年代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如果 地震 其實是由 靈界在操控. ( 不是人類所認為的單純 板塊能量累積, 純粹自然現象 ).

未來選擇前往的 旅遊景點....可能真的要儘量避免 山高谷深 的那類地方.

但是也不用太擔心啦....

靈界 真的存在的話, 只要是行為與品性端正, 智慧夠高 ( 死掉會是人類損失 ) 的人, 或許身邊會有所謂的 護法神.

筆者獨自一個人, 曾經多次在 地獄等級 的高山環境中, 每趟山行都能夠逃得回來. ( 許多其他人, 第一次遇到壞狀況, 就直接 GG 在高山上頭了 ).

表示說 .... 當一個人類, 只要努力於自身的工作, 認真生活, 該做的事儘量去做好.

盡好自身的職責與身份, 有配偶或是家人的, 多陪伴與照顧.

對於 財富的多寡, ( 如果能夠儘量多賺, 還是必須啦, 但是違法的方式要避免 ), 甚至於包括 生與死, 也不需要擔心太多.

==============================================

因此, 即使 中橫東段 是屬於 相當 潛在高危險 的地形與地質....

未來某天, 時間與機緣到來的時候, 同樣還是會 再度前往. ( 而且可能不只是一次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9-5 14:17

怪事....

回頭看了前一篇 ( 2024/06/01, 20 # ) 的前面文字.... 蝦米 ?

怎麼居然會講到跟 陰府書冊 有關的東西.

大概是寫文當時, 些許的 有感而發 吧.

04/03 地震, 04/20 前後...開始接觸了那些書籍內容.

到了 06/01 ....或許是, 已經稍微有些概念了. ( 人類世界的許多事, 天災 與 戰亂...." 據說 " 是背後, 有其他原因, 而非純粹都完全只是 自然 ).

不過那些都可以暫時放在一邊. ( 虛實 與 真假, 終究 難知 也 難論 ).

回歸一般的生活歷程就好.

已經寫過的, 也不改變了. ( 留著, 順便當成人類行為的警示 ).

後面就是... 有空, 有想到...再偶爾繼續.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