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2024/10/03 如果要去露營. [打印本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3 22:23     標題: 2024/10/03 如果要去露營.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0-3 22:28 編輯

序.

開闢這個主題, 應該算是 另外一個主題 的延伸. ( 機緣巧合之下, 決定再多開這個專題 ).

因為那個主題裡面, 後面會寫到 露營區, 以及 視野 / 遙看群山 的部份.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另外一個原因是, 在某個主題裡面.

為了 相對清楚 的 回應網友, 因此提出一些較為仔細的說明 ( 關於 山的呼喚 )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回應的圖文中, 也談到 海拔 800m 的那處露營區 ( 最大視角大約 150 度 ).

以及筆者在 1400m 左右高度的視角, 兩者所見的差別.

=========================================

稍微孤狗那個 800m 露營區 ( 許多所謂 露友 的部落格 ) 之後.

我的老天啊.

那個高度, 那種視野, 那種景觀, 以及 " 那種收費 ", 居然幾乎全被列為 五星 的 超高好評.

真的有些讓人懷疑, 這些人, 是 " 沒看過山 " 是不 ?

別談 合歡群峰各峰的 山頂, 玉山主峰山頂 / 雪山主峰山頂 / 奇萊主峰, 奇萊北山 的山頂....直到南台灣 關山主峰 與 北大武山 的山頂...這類 360 度 全方位 的景觀. ( 畢竟不是輕易可達, 除了合歡山會比較容易一點 ).

純粹以 " 車輛可達 " 的露營區域來說, 以及 行車距離 而言. ( 不比那處 800m 高 的遙遠多少 ).

註 : 800m 高的那處營區, 對面視野最高的山頭, 是 1749m....

最大可能性, 也只是 " 或許 " 能夠看到 1914m 的一座中級山而已.

----------------------------------------------------------------

筆者自己所知道的, 更優的地點, 至少也有五或六處.

除了最高有到 1400 ~ 1450m 之外 ( 非同處山區, 非爬山才能到達 ), 視野還可以超過 " 至少 210 度 ".

而且, 視野夠優的狀況之下, 可以看到 3492m, 3417m, 3880m, 3886m 的幾座 " 台灣知名高山 ".

講起來, 就是對於 " 看山 / 認山 " 方面....

二舅子夫妻 沒概念. ( 應該往其右邊看, 稍微有價值一點 --- 視野範圍的最高山頭, 1749m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另一半 也同樣看錯方向. ( 許多年前, 雖然曾經帶她去過右邊最高處的山區與山頂數趟, 她也沒概念.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假如筆者要去露營, 才不去上面的那裡, 只有 800m 高, 還只能看到一座中級山. ( 而且 很貴 --- 至少都是 千字輩 起跳 ).

筆者會去的, 高度有 1400m 左右. ( 也便宜, 不搭帳的話, 睡車上更便宜, 大概只要兩張紅色 --- 至今, 還沒有被收過半毛  ---> 偶爾送點小東西而已 ).

可能 2/3 比例以上的天數, 有機會見到 " 面積非常廣大 " 的雲海. ( 後面再慢慢貼, 可能佔比 3/4 的影像, 都是雲海或是不同時期的景觀 ).

除了一大堆的 中級山 可以點名.

視野夠良好的話, 後方一層, 就是四座高山. ( 所謂的 神聖稜線 ).

畫面右後的金字塔, 就是高達 3886m 的 台灣第二高峰, 雪山主峰. ( 左後是 大霸 與 小霸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本主題所描述的山區 ( 本處的露營地 ), 筆者沒有露營過. ( 附近同山區, 另一處營地, 曾經一次 ).

但是, 睡車上過夜, 至少超過十次以上. ( 白天往返不談, 好幾十 ).

詳細的說明暫略. ( 看看實際景觀就好 ).

影像的總數沒算, 簡單抽一些代表影像, 至少也有上百吧. ( 曾經拍過的, 大概至少超過 五千八千 )

原則上, 會依照 時間序 去寫.

其他就.... 隨機, 隨緣.

編註 : 漏打一個字, 補上.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4 16:33

插花, 只是回應網友的文字.

網友的說法 ----

%%%%%%%%%%%%%%%%%%%%%%%%%%%%%%%%%%%



截圖末尾.

&&&&&&&&&&&&&&&&&&&&&&&&&&&&&&&&&&&&&&&&&&&&&


-------------------------------------------------------------------

筆者回應.

不管看山看海看雲 ( 以及旅遊 ), 每一次, 都是機緣. ( 事後, 留下腦中或是影像的一些記憶 ).

許多累積過的記憶, 只限獨自留存, 或者....偶爾出現一些圖文 ( 或是專門的主題 ), 讓一些人能夠看到, 也是機緣.

畢竟, 筆者曾經經歷的, 不是 每個人 都同樣經歷過, 或是 看到過.

談到 山的呼喚, 每個不同的人, 看到的不同, 聽到的不同, 感覺也不同.

====================================

試想 ----

如果是, 沒有親身走過 大霸霸基 的人, 只看圖片影像, 就只是一個凸起的山頭而已. ( 沒什麼特別的 ).

但是, 光是靠想像, " 絕對無法 " 想像得出....這個山體, 到底有多麼的龐大, 以及雄偉壯觀.

只有親自走過, 才能確切知道 --- 真的是 很大.

疫前的某年, 有個台北市的女性網友 ( 山岳相關討論社群 ), 要求筆者帶她去大小霸. ( 全程有四顆 百岳, 大霸沒登 ).

剛好工作轉換的一段空檔, 於是, 筆者專程帶她....走了一趟. ( Day 0 的半天不算, 三天三夜, 其他不用想歪 ).

註 : 其實, 筆者自己也沒去過, 但是有把握可以帶她去 ---> 膽敢一個人背負重裝, 去獨行許多座, 自己完全陌生的高山, 畢竟, 每個人自身的條件不同. ( 沒有真正的相關經歷與實力者, 千萬不可模仿, 山林裡面充斥許多不同的風險, 是 有可能 會要命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要用文字形容的話, 就是寬度約 300 公尺, 拔高約 150 公尺 的龐大砂岩.

以人類的形體, 在其底部, 真的很渺小.

其他類似的狀況是....如果不曾走到雪山主峰的 西側下方, 往上頭去看, 也無法去想像, 雪山的西側視角, 到底有多麼壯觀.

=====================================

2024/09/30 下午, 剛好又一次, 從 近距離 看到熟悉的一座 中級山.

因此, 還特意繞去山的底部, 拍個下半部也好.

相關的圖文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看著山, 會感覺很熟悉, 也很親切.

因為那處山區, 不管是 獨自 / 另一半 / 不同次的不同子女 / 四次不同地方的社群網友 以及不同路線.

從 初訪 ( 探路 ) 累積起來, 大概也有個十來趟.

帶小女去登頂的時候, 她還不滿九歲.

縮小就好, 不用碼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講起來, 不是叫做 被關注.

純粹是, 剛好提到筆者 能寫也能貼 的話題, 就 隨機 / 隨緣.

空檔的時間未必很多, 但是.... 資材 向來都不缺.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5 17:50

免費的兩夜車泊. ( 兩篇之一 ).

首篇末尾有寫 " 原則上, 照時間序 ".

不過, 世事多變 ---> 每天都可能變.

首篇寫的 --- 那個高度不高, 視野也只是普通的營地, 費用蠻驚人. ( 而且必須 " 包區 " ).

另外還發現 ---- 三個月之前開放預定, 而且.... 還要先匯款.

加上還據說 ... 經常的 " 一位難求 ". ( 三十幾個分區耶, 台灣人瘋露營, 是真的 有夠瘋狂 ).

另外也只能感歎, 很捨得花錢的人, 還真不少. ( 很大比例的圖文裡面, 都還覺得 CP 值 很高哩 ).

------------------------------------------------------------

為了寫這個主題, 特別去孤狗了早年也蠻常去的一個地方, 有過許多次, 只是午餐的餐飲或咖啡而已, 不曾住過.

因為沒必要, 只是離家一個多小時的車程. ( 那一家只能住房間, 不給搭帳露營以及車宿 --- 17:30 之前就會清場趕人, 沒住宿的車輛不准繼續待在當地 ).

然後, 看到一個 113 年 櫻花季節 的房價....

長達一個月, 不分 週幾....雙人房每晚 6500 跟 7500, 天啊.



基於好奇, 又查了一下, 非屬花季的平常.

雙人房, 假日至少五千多, 或是超過六千七. ( 不同房型 )

即使平常入住, 四千三百多 以及 五千六百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難怪早年只是單獨一棟房屋, 開放餐飲咖啡之後 ( 出現許多的額外收入 ), 越賺越多.

然後一直賺一直擴充, 越弄越大, 像是滾雪球一般.

不談另外的 11 個月, 光是花季的一個月, 不講多, 算 30 間房, 均價 8500 好了.

30 ( 間 ) x 30 ( 日 ) x 8500 = 7650000. ( 月收 765 萬 ).

如果是年收 50 萬的上班族 ----

工作 15 年 = 人家收錢 1 個月. ( 相差 180 倍 ).

即使只算平時的假日非假日, 每月的 均收, 差不多也是 160 倍. ( 年收 50 萬的話, 工作 30 年 = 人家 2 個多月 ).

只是用 假設 30 間 來算, 說不定實際數字還更多.

純粹是看到 房價 之後, 藉機發個牢騷. ( 有那種運勢的人, 嚇人數字的金錢收入, 好像會從天上掉下來 ).

註 : 09/30 去的那間餐廳與營地老闆也是.

==================================

別說花季的價錢, 平常日的非假日最低四千多, 那種錢, 筆者實在花不下去. ( 同縣市, 而且不是離家真的很遠, 沒那必要 ).

畢竟, 就只是睡個覺, 吃個飯而已.

一晚四千多用來買食材, 然後再到某處露營的話, 都可以塞滿隨車冰桶了. ( 更別說住兩晚 ).

======================================

回正題 ----

2021 年初 的一波寒流, 筆者覺得該到某山區, 試看看. ( 晚餐後就直接開車上山, 反正黑夜濃霧或是雨天, 對筆者都沒影響 ).

夜晚最低的溫度顯示 負一, 但是沒下雪.

-------------------------------------------------------------------

天亮之後, 結冰的蜘蛛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停車附近沒有東西拍....開始走往上方的稜線區域.

途中, 樹上的雨淞. ( 霧淞比較鬆軟, 雨淞比較硬, 類似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風吹掉落的, 也不少.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上到稜線, 落冰更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感覺鬆軟的霧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在碎冰上面行走, 感覺也蠻特別. ( 次數不算少啦, 冰或雪, 累積好幾十趟了, 至少 20 ~ 30 次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山區都是霧, 整天都沒什麼好拍.

因為知道次日也 " 可能 " 會夠低溫. ( 希望還存在, 就算沒雪, 至少會有霧淞 )

跟家裡面講說 --- 決定多待一個日夜.

=====================================

沒看到營地的主人, 第一晚, 免費. ( 主人住在蠻遠距離, 另外一處的山谷區域, 週末之外, 出現的機率不高 ).

結果後來是... 兩晚都免費.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6 15:13

咖啡時間, 2024/10/05 的深夜對話.

準備先去哪兒 ?

10/05 深夜, 一些生活對話當中.

另一半 問到 : 下次出門的目標, 準備先去哪兒 ?

筆者不怎麼思索與考慮的回答.... 到 石梯坪 去露營好了.

那裡的營位有木頭架高, 而且離海邊很近, 可以直接紮營兩或三天, 不用拆拆裝裝的. ( 每個點, 單獨只待一晚的話 ).

會 很直接 的講到那裡, 是早在 1985 ~ 1986, 騎 石橋 100 的年代, 兩個人機車環島, 就已經去過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的年代, 跟已經畢業的台北市同學, 或是夫妻帶子女, 也去過許多趟. ( 有時候只到花蓮地區, 沒到更南邊的遠處 ).

直到疫前的 201x 年度, 也還去過.

但是, 也算是 事隔多年 了, 因此會突然想到那一個地方.

==========================================

反正, 搭營與拆營, 也不是很困難.

雖然沒有像網路部落格 ( 一些所謂的 露友 ) 所寫的, 第 20 露 30 露 多少露....

筆者自己獨行高山不談.

小孩比較年幼的年代, 不同山區不同高度與地點, 至少也有過那麼十來趟.

光是當年的某個停車場, 就露營過四或五趟. ( 有時單獨一家人, 有時候跟社群車友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 那些都稱為 早年記憶了.

台灣民眾不守規矩的一大堆, 後來政府法令的各種限制更大堆.

至少, 筆者家庭曾經當過 先鋒...領先現在所謂的 露友 至少十五 ~ 二十年.

反正, 不管露營或是車宿, 筆者有一大堆 " 不錯的點 " 可以去.

在海拔高度或是視野景觀方面, 能去的地方不算少. ( 而且, 多數還屬於免費 ).

====================================

另一半 考慮到, 帳篷沒拆, 又有炊事器具與食物什麼的放在那裡, 人又不在的話. ( 定點, 然後開車四處遊玩 ).

怕會有 宵小 方面的問題. ( 台灣的社會狀況, 真的不好....但是, 每天搭與拆, 也麻煩 ).

於是, 她又冒出了一句 : 兩個人出門而已的話, 就不用搭帳篷了吧.

加上一句 : 直接睡車子, 還比較方便.

底下算是夫妻在外過夜, 時間較近的一次. ( 車宿, 2023/12/07 ~ 12/09 )

按這裡顯示圖片

12/08 睡木屋啦, 不是車子.

--------------------------------------------------------------

反正, 不管露營, 車宿, 旅館 .... 皆可.

時間到了, 再決定.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7 14:43

免費的兩夜車泊. ( 兩篇之二 ).

續 3 # 的那篇.

第一個白天, 除了霧淞, 幾乎整天的山區都是霧.

已經決定多待一天了, 但是...沒有東西可以拍, 只能偶爾晃一晃, 發發呆.

晚間, 看溫度, 應該是夠低. ( 即使顯示 0 度, 上面的稜線, 應該也會有霧淞之類 ).



次日早上, 車子外皮有結了薄冰. ( 沒有飄雪 )

樹木的透空, 杉木林是白色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停車位置附近山坡地的樹木, 也有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兩山之間的地方, 有雲海.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車子與雲海, 這一帶的山區, 常常有機會, 把車子與雲海同時入鏡.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視角.

按這裡顯示圖片

高處的桂竹與巨大的樹枝, 被冰的重量壓斷或是彎裂, 陣陣的斷裂聲音, 此起彼落, 有些像是放鞭炮一般.

因此也不敢往高處去, 避免被樹枝或是冰塊砸到.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少, 冰霜與變化不停的雲海, 拍得還蠻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算是一趟, 蠻特別的車宿旅程.

======================================

此處的高度大約 1400m, 距離不算遠, 視野又超優, 而且....

連續兩天兩夜, 都是免費. ( 主人沒有上來 ).

----------------------------------------------------------------

比起那個高度 800m, 視野普通的營地.

每天最低還要至少一千多甚至於兩三千. ( 木屋還六七千 ).

這裡真的是... 1000 % 的徹底完勝.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9 20:40

滿山四處鑽的歲月.

筆者可以算是 山林之子, 從開始會走路, 就經常獨自在家附近的山區四處走, 完全沒路的叢林也照常鑽.

應該是一種天生的本能吧, 即使只是幼童, 不管鑽到什麼地方, 離家多遠, 終究都能夠找到回家的方向. ( 方向感 / 磁場 或說 本能 ).

在當年雙北或是部份屬於桃園的歲月不談.

1996年初, 決定回到新竹, 後來的足跡, 主要就變成桃竹苗的山區 ( 或海邊 ) 了.

底片年代略.

到了 2001 年度, 開始了數位相機的記錄影像. ( 雖然只是很陽春簡單的機型, 至少留下許多珍貴的記憶 ).

===========================================

隨著子女們出生與慢慢成長, 不過....只要能夠抽出空檔, 兩個人也是到處滿山跑.

只要前方還有路, 就很難阻擋筆者繼續前進. ( 無法前進的話, 頂多就是一路退而已 ).



---------------------------------------------------------------

某座山, 曾經冒險帶著三個小孩, 攀爬 " 屬於超高危險性 " 的舊日路線. ( 護著小孩經過幾處垂直下降之後, 覺得太危險, 放棄繼續往下切 ---> 因為最下方, 是一處落差高達 15 公尺的垂直山壁, 而且只能抓樹根, 帶幼童真的會要命 ).

那些早年的危險路線, 筆者大概 18 歲, 就全都攀登過了, 而且好幾次. ( 不是隨意亂闖 ).

之後有帶兩女到了山頂 --- 開車上去.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頂區域, 可以看到遠方的 聖稜線. ( 最頂部的區域而已 --- 能看到, 但是不完整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天的夜晚, 山谷中是一大片的白色雲海, 有夠壯觀跟漂亮的.

只是, 相機等級不夠, 也沒腳架, 放棄拍攝. ( 連嘗試都沒有 --- 自己心知肚明, 無法拍得成 ).

不過, 這處的山林, 白天版的雲海, 拍得也夠多了.

====================================

講說 夜間雲海, 是真的啦.

底下是 次日早上.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附近的整片山區, 帶家人或是小孩去過很多次, 當時, 那家山林餐廳已經營業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沒帶小孩的自由空檔, 兩個人...還是滿山跑.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因為筆者本身的山林經歷. ( 完全陌生的山林, 沒在怕....即使滿山濃霧, 同樣沒在怕 ---> 走過的地方或是地形, 都類似烙印一般, 不會忘記 ).

因此, 冒著濃霧, 登上某些中級山的山頂, 也算是常有的事.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很多時候, 都是臨時決定. ( 登上某座山頭 ).

因此, 衣著方面, 也不一定.

按這裡顯示圖片

迷霧森林, 有種特別的感覺.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頂著濃霧去登頂, 有時候會得到 回報.

負面的, 遇上了下雨. ( 或是依舊四周濃霧 ).

正面的, 可能會看到雲海.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12 20:32

迷霧森林.

曾經很多很多次, 攀登某些中級山 ( 高度 1500 ~ 2999m ), 對於一些中級山的視野與景觀, 當然印象深刻.

高山就不談了, 除了少數的幾座, 多數都屬於山高路遙. ( 背帳篷, 是超級的苦差事 ).

因此, 看了某個海拔大約 800m 的露營區, 那些景觀視野以及 " 價位 ", 真的有點被嚇到.

註 : 郊山的高度, 只能算是很普通的視野景觀, 但卻是...貴蔘蔘.

-------------------------------------------------------------

續 前一篇.

濃霧中, 而且也是首趟從這條路線攀登.

不過那些都不是問題啦. ( 不要突然下大雨就好, 臨時決定要爬的, 沒有事先準備任何東西 --- 勿模仿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到達山頂的基點, 當時應該是第三次. ( 前兩次是不同的路線攀登的, 爬升高度比這一條要高許多 ).

後來的年代, 又增加四或五趟吧. ( 三條不同路線, 登過 7 或 8 次 ).

山頂的高度, 跟雲海的上端差不多. ( 如果能夠再多爬高 50 公尺就好了 --- 不同氣候或是氣壓, 沒人知道雲海會在多高的地方, 一切都是運氣而已 ).

對面是苗栗縣, 相當有名的一座中級山, 海拔 2222m. ( 基點高度是 2220m ).

曾經爬過十來趟, 後來列入拒絕往來戶, 另外的故事了.

雲海會起伏, 景觀也一直在變. ( 此趟沒有好的景觀, 至少意思有到 --- 勉強有看到對面的山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兩棵枯木, 當成夫妻樹好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在山頂沒待多久, 就離開, 畢竟雲海方面, 看過非常多, ( 包括這個山頭 ), 不需要特別去等.

-----------------------------------------------------------

不同年代, 從更高的山區俯瞰.

就是遠方的那個山頭. ( 這天的雲海也比較低, 比本篇上面的那些圖片, 至少低了兩或三百公尺高度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筆者見過最低的雲海, 雲頂大概只有 300m 的高度.

因此, 海拔 800m 甚至於低到 500m, 也 " 有可能 " 會遇到雲海. ( 800m 是指說那個露營地 --- 但是一年之間, 應該沒有幾次看到的機會 ).

如果身處 1400m 或是 2400m, 遇到雲海的機率, 大概是高度 800m 的 十倍以上.

因為比較經常見到的雲海, 多數都在 600m ~ 1600m 之間.

也就是... 800m 要嘛在雲層底下, 不然剛好就是在霧裡面.

去高度 1400m 的地方露營, 雖然還是稱為 低海拔, 至少也贏過 800m " 非常之多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14 21:11

2005/01/08 雲端上的無尾熊.

筆者夫妻 ( 尤其是筆者 ), 算是行動力相當強的人. ( 現在也沒有退化多少啦 --- 近期內的機緣未到而已 ).

從 1985 年之後的機車歲月 ( 半島與全島就都曾經走過 ), 以及後來的四輪歲月, 行動的區域與範圍當然更大.

當然雙方都有正職工作啦, 不是整天閒閒沒事. ( 限於假日與偶爾有節日的空檔, 只要有機會, 幾乎就會往別地方四處跑 --- 宅在家裡, 太浪費假期與生命 ).

子女們陸續出生與成長, 從底片年代到數位年代, 也替他們留下很多不同地方的影像足跡, 略.

=====================================

前面寫過, 大約 2000 年代開始, 就常常在此處山區到處探索. ( 包括爬到某些山頂 ).

當年某間剛草創的木屋餐廳, 後來變成網美的重要打卡熱點, 也略.

---------------------------------------------------------------

2005/01/08 ....經查是 週六.

只帶著小女兒, 到山區兜風.

先到尖石山區的河谷區域, 然後爬升越嶺到高度約 1100m, 暫休. ( 漫長距離與高度, 人與車都休息片刻 ).

此時的雲高, 還在頭上....雲底當然是在下方山腰.



下行不遠, 有一塊櫻花林. ( 據說是當地原住民的村長種植的 ).

山櫻花的季節. ( 還有其他幾種, 富士櫻或粉白色的, 略.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濃霧稍微散開, 木椅與落花.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繼續下行, 離開雲層底部, 到另外一端的溪谷.

======================================

接著從溪谷的高度, 開始爬升, 又一次進入雲底的濃霧中.

上山 / 下山 / 上山....後面回家時, 還要再下去霧區的雲層. ( 兩趟不同山區的上與下 ).

也就是, 拍完落花之後, 一直到第二趟進入雲霧, 並且已經離開霧區, 上到了雲頂的高度, 才再度打開相機. ( 中途都完全沒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上到雲頂之後, 當然就是雲海了.

左邊的部份. ( 可以拍更左, 但是當時沒有 --- 將近 20 年前的事了, 也沒得補拍 ).

註 : 別說那裡, 更多不同的其他山區, 都無法估計, 曾經見過與拍過多少雲海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往對面看.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右側視角, 一間紅色工寮或是房屋, 對比更佳.

按這裡顯示圖片

人物, 也得拍個幾張留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當時, 夫妻換手, 抱著小女兒拍照, 也很難得. ( 沒帶腳架, 只能輪流互相拍...結果是, 筆者有五張, 另一半 三張 ).

因為另一半喜歡一直按個不停.

雲端上的無尾熊, 也算是難得的影像記錄. ( 屬於更後面, 另外的縮圖就不截了, 代表就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便截個拍照的歷史.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有空檔時, 筆者夫妻, 算是很喜歡四處探勘, 找尋比較 " 不太一樣 " 的私人山區景點. ( 不是網路跟風的那一類 ).

如果有發現喜歡的位置與地方, 可能就會一去再去, 甚至於到數十年之後. ( 尤其屬於紀念性質的日期或是月份, 也經常會去某些喜歡的山區 ).

因此, 不管是露營, 或是單純的 車宿, 筆者能夠選擇的地方, 有很多.

高度 800m 又視野普通 ( 又貴 ), 別說跟 2300m 相比. ( 而且免費  ).

光是跟 1400m 的地方比較起來, ( 超級低廉或是免費 ), 能夠看到的景觀, 差異也極大.

只能說...屬於 跟風的一些群體 ( 熱鬧就好 ), 跟 探勘等級 的小型個體 ( 儘量不跟別人擠 )...

個性不同, 喜好不同, 會去考慮與選擇的部份, 也都不會相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23 22:19

無尾熊長大了.

年復一年, 一次又一次, 最多時可能一年去了五或六次, 歷經超過 20 年 的光陰. ( 同一處的山區, 不敢說有百次, 去過五六十次應該是跑不掉 ).

某年的 大年初十 ( 小女 寒假 ), 帶她到同處山區, 賞花與兜風. ( 一父一女而已 ).

還屬於郊區平地的路邊, 有幾棵 寒櫻, 特別停車拍個紀念.



------------------------------------------------------------

後來就直上到高度可能 1000 ~ 1100m 的高處道路.

只是, 剛好全部在雲層裡面. ( 就是霧區啦, 濃度不一定而已 ).

某戶原住民人家的庭院, 有幾棵 河津櫻 花況不錯, 但是... 要在店內 " 有些 " 消費, 才能進去停車與拍照.

當然不會為了一點小錢, 失去讓小女拍照的機會. ( 雖然山區有很多地方, 都有免費的櫻花可以看或拍 ).

簡單的買了幾樣東西, 罐裝飲料或包裝零食啥的, 進入拍攝.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有幾位的其他遊客, 在霧裡拍櫻.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少, 小女看花與拍花, 應該也會覺得很高興.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之後就一路前進, 直到高度約 1400m 的山區, 二十多年來, 筆者蠻喜歡的一個區域.

此時的高度, 跟那一層雲的上方, 接近同高.

雲霧一直往上飄, 對面的群山, 幾乎看不到 ----> 這也是筆者 " 很在乎 " 高度的重要原因.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 來都來了, 也不急....剛才拍花是在霧裡面, 又不是沒看過霧.

稍微等一下沒關係, 大老遠開上來, 沒有急著下山. ( 回家車程在 1.5 小時之內, 此時才中午 12 點多, 沒有趕時間 ).

-----------------------------------------------------------

帶小女往上走, 距離停車位置的高度落差, 還不到 20 公尺. ( 爬約六層樓而已 ).

雲層似乎逐漸穩定了, 霧氣沒有持續往上飄.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又更穩定了一些.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正式的雲海, 又出現了. ( 這種景觀, 小女比較少見 --- 之前看過的, 多數還比較幼年, 國中之後就逐漸減少 ).

遠方還可以看得到 大小霸, 雖然不是很明顯. ( 能夠看到就不容易了, 反正自己認得就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遠方那裡有六個超過 3000m 的高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女自己拍紀念.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當然要幫她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補一張雲海的影像.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就下山回家了.

========================================

後記 : 只是簡單的幾張代表.

這趟山旅, 刪除之後還留下 195 張 的影像, 大概 40 % 人物, 60 % 風景.

也算是蠻難得的一次生活記錄.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28 19:28

兒子的賞冰之旅.

二十餘年前, 會開始喜歡上這處山區, 最主要的原因是 --- 不遠, 而且位置夠高.

不管是筆者自己攀登某座中級山的獨行, 夫妻檔, 或是帶著某些家人小孩, 在這處山區, 都曾經留過相當多的珍貴影像記錄.

-------------------------------------------------------------

某次二月初的寒流, 覺得溫度應該夠低, 可能看得到霜雪之類的.

上山前一夜的家人調查, 家裡面只有兒子跟小女兒想要去, 加上住在附近的某親友, 一車四人. ( 含筆者當駕駛 ).

回顧首張影像, 一早的 06:18. ( 停車之後的首拍影像時間 ).

那表示, 清晨五點之前, 四個人, 就已經摸黑, 頂著寒風而出門了.

----------------------------------------------------------

到達停車的位置.

寒流天氣, 當然是雲層濃厚, 天空陰暗, 不會出現陽光雲海.

但是, 晦暗景觀的雲海, 也有一種特別的風情與感覺.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因為估計冰或雪, 會造成山徑陡峭濕滑, 決定由某女性親友陪伴小女兒在車子附近賞景.

筆者則帶著兒子, 去攀登一座山頂. ( 相對簡單的中級山 ).

註 : 筆者曾經單獨陪伴兒子, 去登過許多座的高山, 因此, 這種爬升高度並不高的 中級山, 對他完全不是問題.

陡峭濕滑的路段, 當然必須專注於拉繩與上登.

有些比較平緩的區域, 兒子就可以獨自拍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上達稜線區域, 樹上的霧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徑的地面也有些霜雪, 雖然很薄, 至少...在台灣不常有機會見到.

按這裡顯示圖片

沿途拍了許多不同的霧淞景觀, 略.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帶兒子上達山頂的基點.

兒子在抬頭, 看桂竹高處的霜雪.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又回到車子.

原來, 那趟是開轎車去的. ( 估計不會積雪深厚, 沒有開具有 4WD 的 SUV ).

另外就是 --- 四人幾乎算是滿載的狀況之下, 看那輛車子對於陡坡產業道路的行駛表現. ( 兒子的重量, 都快要是兩個成年女性了 ).

右前方的橘色標示 ---> 那是陪小女兒練習開車, 實際上路的那段日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只是隨機的幾張代表.

任何一趟的山旅, 即使只是當日往返, 除非遇上四周白牆. ( 滿山雲霧沒得拍 ).

不然, 每個單趟留下來的影像資料, 都足以單獨開個主題.

有那些時間與機會的話, 再看看吧.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0-31 20:14

發現雲海與雪山.

這處山區, 以曾經前往的次數來算, 其中大概一半, 都是筆者自己的獨行.

另外一半則是有帶某些家人或是親友.

獨行的目的, 並非為了爬山, 只是看看山, 順便拍一些景觀而已. ( 該區域的某座中級山, 曾經上去過 不下十趟, 另外一座可能有七或八趟, 甚至於兩趟是摸黑從基點回到車子 --- 山頂看完雲海日落與餘暉, 正式天黑才頂著濃霧, 戴著頭燈走下來 ).

註 : 雲海 的本質, 就是 濃霧.

更大比例的獨行是 --- 想要拍攝霧淞之類的霜雪景觀. ( 趁著寒流之前特別上山 ).

========================================

某一趟, 在高處的稜線透空, 看著山稜另外一側的雲海. ( 不是停車的同一側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接近傍晚, 在稜線高處, 該走回車子了.

快要接近停車處之前的大概三四百公尺距離.

兩側都是柳杉的一處小透空處, 看到這側山谷也是有雲海. ( 畫面下方 ).

畫面的上方, 則是台灣高度排名第三與第二的高峰. ( 左 北稜角 3880m, 右 雪山主峰 3886m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張直立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把第一張橫的影像,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那一趟, 也算是首次發現, 這處山區, 除非常常可遇見雲海, 居然也可以看得到雪山.

註 : 氣候關係, 很多時候, 未必能夠看得到那麼遠, 因此一直都沒有發現到. ( 那裡距離雪山, 直線距離可能有 35 公里 ).

再註 : 以 不需要爬山 當前題, 想要從西側拍攝雪山, 能夠抵達的位置, 雙方最近的相對距離, 是直線 20 公里.

更後來發現, 那裡也可以看到 大霸尖山 的群峰. ( 部份而已, 非完整全貌 ---> 但是, 能夠看到, 就很高興了, 某種與山之間的親切感 ).

一處山區會讓人感覺 " 喜歡 " 上, 必須要有其特殊性. ( 以筆者自己的要求標準而言 ).

一是高度, 二是景觀. ( 例如可以看到很多不同高度的山巒, 眼前的雲海, 甚至於某些知名高山 ).

---------------------------------------------------------

如同開題所寫的, 某個地方, 只是一處高度 800m, 視野景觀 " 普通到不行 ", 而且價格又貴的露營區.

某些 ( 或是很多 ) 所謂的 露友, 居然可以給 " 很高分 ". ( 還必須提早搶位, 假日更是很難搶到 ).

真的是.... 難以想像.

這些人, 到底有沒有見過, 何謂 " 風景 " 啊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2 21:38

生活的片段回憶.

早在 雲端上的無尾熊 之前 ( 上一頁 8 # ), 就偶爾或是陸續會帶小孩前往此處山區.

直到小孩都已經陸續成年, 也都還願意跟, 至少, 親子關係還算不差.

氣候與氣壓不同, 雲海的高度也不同.

高度越高, 相對的 雲寬 也越寬. ( 雲海越是壯觀, 但就是怕....自身的高度沒有高於雲海的上端, 就變成身處濃霧了 ).

這一趟山行, 雲海算是較低的狀況. ( 沒那麼壯闊 ).

而且頭上算是陰霾, 缺乏陽光.



同樣是兒子與小女兒, 跟著上山的一趟. ( 隨著年齡與各人的不同工作, 越到後來, 要湊齊三個越不容易, 能多一位是一位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天氣與光線不佳, 簡單記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頭上的一些建築物, 那裡好像也是露營區的樣子.

註 : 下行約 200 公尺高度, 路旁停車拍攝的. ( 就是說, 那個露營區, 比筆者喜歡的地方, 矮了約 200m ---> 相對容易身處四周濃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風景的漂亮與否, 算是其次.

每一次的生活記錄, 都是難能可貴的, 因為時間不會重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4 20:58

與雲同行. ( 兩篇之一 ).

一處山區去了二十餘年, 累積的生活或是影像記憶, 真的很多.

當然啦, 滿山濃霧的狀況, 遇上的機率也不低. ( 終究屬於 霧林帶 的海拔高度, 在台灣, 霧林 的定義, 大約是 1000 ~ 2500m 之間 ).

也就是, 森林樹木, 會經常性的被雲霧環繞的環境.

-----------------------------------------------------------

某次的二月初, 跟 另一半 去兜風賞花. ( 山櫻花的季節 ).

進入雲霧裡面與持續爬升, 算是經常性的, 即使頂著濃霧而摸黑夜行, 也是常有的事.

隨著爬升, 當開始看到頭上發亮的天空, 就表示已經穿越雲霧的高度了.

繼續走了一段路 ( 與爬升更高一點 ) 之後, 回望一處山凹.



山櫻花的季節, 偶爾拍個人物.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道路的平均高度, 比雲頂稍微高一點, 就這樣子看雲看山, 開了可能十來公里.

註 : 未曾用汽車儀表, 測試每個點對點之間的距離....約略或是可能而已.

然後一路開到常去的位置. ( 大約也是此山區, 汽車能夠開到的最高區域 ).

只是, 爬太高沒有用, 因為雲海在遠處的下方.

按這裡顯示圖片

但是, 爬高也會有好處 ( 拉近拍攝 ), 最遠的那條山稜, 就是關西鳥嘴 ( 左凸起 ) 與 尖石鳥嘴. ( 右邊高的三角形 ).

稜線中央的三角形凸起, 是 桃園復興三尖 之一的 那結山.

爬高的優點就是, 能夠看得更遠以及更清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拍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感覺身處的位置, 太高反而沒用, 決定回到較低處, 至少距離雲海會比較近.

--------------------------------------------------------------

下到較低高度的產業道路, 距離近了許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替辛苦爬山的車子, 拍個記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趟的雲海高度 ( 雲層上端 ), 大約一千公尺.

較窄的山谷, 雲寬就跟著窄了許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 每趟的景觀都不同, 加減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偶爾, 雲層會出現破洞.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所謂的兜風, 就是隨遇而安.

見到可以拍的, 就加減留下一些記錄.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6 14:12

與雲同行. ( 兩篇之二 ).

決定回到高度較低, 沿著山腰類似 等高 的產業道路, 跟那些雲海的距離, 就近了許多.



途中偶爾的透空, 看到了, 就加減拍. ( 整趟路程幾乎都沒遇到車, 在路邊稍寬的位置停車, 完全不會影響其他人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海對面的群山, 高度大約介於 1400 ~ 2300m 之間, 多數都屬於 中級山. ( 1500 ~ 2999m )

中右的遠方 ( 淡色 ), 是關西與尖石的鳥嘴山稜線. ( 主題 臨時決定的舊地重遊, 就是寫那處山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拍攝, 內外鳥嘴的那裡, 大約也是往北邊, 能夠看到最遠的一處山區. ( 更北邊也沒有較高的山區了 --- 角度關係, 即使是高度 2300m 的 桃園拉拉山頂, 因為比較偏東, 也無法看到, 因為雲海對面的近處都是 中級山 --- 比拍攝點的高度還高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車子與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又一處透空的視野區域.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這條山路屬於 背陽面 ( 山稜的東側 ).

越接近傍晚, 太陽角度低, 近處的雲海, 會開始出現陰影.

按這裡顯示圖片

把車子與人物拍清楚的話, 背景就太偏白, 完全看不出來了. ( 除非特別使用 黑卡 的拍攝方式, 太麻煩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前行, 雲海上面的陰影區域, 也越來越大. ( 或說 寬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更後來, 陰影都快要接近對面山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太陽的角度更低, 雲海上幾乎沒有亮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一張, 以白色的 李花 當成近景.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可能有長達 八或十 公里的距離, 一路上, 都算是 與雲同行. ( 標題名稱 )

註 : 類似的狀況或是記錄相當多, 湊巧在舊檔案瞄到這一趟, 拿來當個圖文的代表.

之後, 就是天色越來越黑, 摸黑行車於雲海裡面, 然後回到家. ( 連續幾公里距離, 行駛於濃霧之中 ).

-----------------------------------------------------------

後記 : 不管 露營 / 車宿 / 單純兜風.... 筆者對於 目的地 的 高度 會相當在意, 就是這個原因.

如果空中有雲層, 高度不夠 ( 無法到達雲層以上高度 ) 的話, 根本沒有 風景 可言.

此趟的雲高已經屬於 很低 了, 大約 1000 公尺 而已. ( 有時候, 雲頂會超過 1400m, 甚至於到 2200m 以上都有可能遇到 ).

即使雲頂已經低到 1000 公尺, 那處只有 800m 高度而已的露營區, 剛好就在濃霧裡面.

如果覺得身處濃霧, 也 很有 fu ~ 的話, 那就...沒話講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9 20:02

首見 大霸群峰 與 雪山主峰.

前言 : 已經預定要貼於本主題的一些影像, 大略瞄一下, 大概還剩下五篇. ( 總計約 60 張 多一些 ).

因此, 儘快 " 趕工 ", 並且把這個主題做個結案.

未必真的是 首見 啦 ---> 本主題裡面 首貼 的一趟山旅倒是.

======================================

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 容易出現雲霧 ( 或是身處四周雲霧 ), 算是正常現象.

能夠看到 雲海, 算是運氣.

如果能夠看到 " 遠方的高山 ", 更需要特殊的緣份. ( 必須相隔約 直線 30 公里 的兩端, 兩處山區同時都視野良好 ).

畢竟有些日子, 視線連 30 公尺 都不到, 甚至於 " 還有可能 " 看不到 1 公尺 之外的東西. ( 特殊條件之下的超級濃霧, 真的有那種狀況 --- 類似身在 煙幕彈 的裡面 ).

濃到車子根本無法正常前進, 或是只好把頭伸到窗外, 然後看著車身底下的地面, 例如讓車身的單側, 壓著地面白線 慢慢前進. ( 因為車頭前方的東西, 根本就是完全都看不見, 只能看到濃厚的 白牆 而已 ).

註 : 如果在山區, 遇上這類型的超級濃霧天氣 ---> 建議停在路旁休息, 等到濃霧消失或是變淡, 再繼續上路. ( 久的不談, 筆者在 2024/01/25 天黑之後的下山之時, 也遇到一次, 屬於超濃的狀況 ).

底下這一篇文章有描述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不過, 視野好壞的那些, 都算是機率問題 --- 不分季節, 跑的次數越多, 有機會見到良好景觀的機率也越高.

從早期 雲端上的無尾熊 ( 抱著小女與雲海合影 ) 開始, 越來越喜歡這處山區.

原因就是.... 除了人物, 車子也有許多機會, 可以跟雲海合照. ( 影像上半部的白色, 是雲海 ).


如果是用 登山 的方式, 在山區所見到的雲海, 就無法拍到車子.

裁切圖.



底下這樣子, 夠明白了吧.

而且還能夠看得到 大霸尖山 的區域. ( 右上角 ).

雖然不是觀賞大霸山區的最佳位置, 優點是 ---> 比 最佳位置 近了很多. ( 開車耗費的時間, 與行車的距離高度皆是 ).

註 : 前往最佳位置要開約 ( 單程 ) 60 公里以上的山路, 努力爬升到超過海拔 2200 公尺. ( 此處的高度只有 1400m 左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紅框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左後方是 大霸群峰, 右後方是 雪山.

山頭背後的那條稜線, 稱為 聖稜線. ( 從這裡無法看到那條主稜 --- 新竹許多平地可見, 但是相對距離很遠, 大概有 50 ~ 6x 公里 的遙遠直線距離, 除非特別前往最佳看山地點的某個位置, 直線距離只有 20 公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大霸群峰的區域.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北面的遠處, 是內外鳥嘴. ( 前一篇介紹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拍攝.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雲海, 要有 " 對面群山 " 陪襯, 才會比較好看.

如果沒有遠山, 只有眼前白色的一大片, 就是少了一個 " 重要配角 ". ( 例如從某個山頭, 往西邊平原所見的那種, 除了天空, 就毫無背景可以陪襯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對面山區最高的山頭, 大約海拔 2300m 左右.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大霸尖山 ( 高度 3492m ) 與 小霸尖山. ( 3418m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北稜角 ( 3880m, 左 ) 與 雪山 ( 3886m, 右 )

那就是台灣的第三與第二高峰.

不是 水平 沒抓好 ( 雪山看起來似乎較矮 ) ---> 高度落差 與 相對距離的關係. ( 首趟的南投行 主題, 拍攝玉山主峰的許多影像, 有解釋過相關原因, 這裡 略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色將黑, 再補一張, 雲海與遠處高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面的話, 當然又是通過 濃霧 + 摸黑.... 然後回到家.

=============================

後註 : 特別多補充三張影像.

以 免爬山而言, 車輛可達的拍照地點.

從最佳拍攝位置, 所見到的 大小霸. ( 直線距離約 20 公里 --- 本篇的山區相距大霸約 30 公里, 或是更遠一點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從東側拍攝雪山, 想要夠近夠清楚, 就非得要辛苦爬山不可了. ( 直線距離 9.4 公里 ).

雪山主峰 與 北稜角, 位置剛好互換.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但是, 從西側拍攝雪山的話, 直接車輛可達. ( 直線距離與 大霸尖山 相同, 都是差不多 20 公里 ).

右邊是 雪山主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拍攝點跟 大霸 / 雪山 算是 等距. ( 拍攝點剛好是位於聖稜線的 北北西側 中央位置 ).

筆者才會說, 以 免爬山 而言, 那個最佳拍攝位置, 全台灣找不到 " 第二處 ".

而且也根本不用懷疑, 那是 事實.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10 18:22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1-10 18:37 編輯

另一半與雲海的淵源.

在筆者青少年之前的年代不談.

首度帶著自己的底片單眼相機, 是民國 74 年 秋天. ( 剛認識另一半的一個月後, 獨自搭車走過當年的中橫, 東部路段途中, 巧遇雲海 ).

之後的機車年代 ( 民 74 ~ 78 年間 ), 騎機車繞過合歡山地區, 大概是首次, 在拍攝另一半的背景中, 有雲海.

其後的汽車與底片年代略.

--------------------------------------------------------------

即使到今年或是最近, 另一半 偶爾還是會提及, 某年在某山區所見的雲海, 讓她覺得最有感覺, 也最為難忘.

新竹山區看了那麼多, 都比較無感啊 ?

嗯, 可能是.....因為那趟的行程 ( 留下的影像資料 ), 幾乎一整天, 都是在 曬恩愛. ( 傍晚之前的黃昏, 剛好又遇上了相當漂亮的雲海 ).

那次可能是她, 覺得最快樂的一次夫妻出遊吧.

===================================

那已經是距今 22 年前, 2002/11 月份 的舊事了.

可惜的是, 並非本處山區, 而是在苗栗縣泰安鄉, ( 原住民居多的鄉鎮 ) 的某處山區.

不過.... 同樣都是山與雲海啦.

--------------------------------------------------------------

當時, 原本打算登上一座中級山, 沿途還到處拍合照, 走到半途左右, 覺得不想繼續登頂了.

又走回平地區域....繼續拍合照.

傍晚前, 決定繞道一處產業道路, 前往山區的高處.

爬升不久, 就迎來 " 超級濃 " 的濃霧. ( 從筆者幼年開始, 就沒有在怕濃霧 --- 常常獨自進入偏遠山林 ).

開車, 當然也沒有在擔心. ( 視力也非常好, 日夜皆同 ).

又窄又彎又陡的產業道路, 頂著超級的濃霧, 不斷的努力爬升, 終於爬升到 " 雲層之上 " 了.

道路終點有一塊空地 ( 也無任何人車 ), 可以安心的停車與拍照.

正面五官 不是很清楚的影像, 就不用碼太多了. ( 而且屬於舊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從傍晚拍到天色變黑, 以 有雲海背景陪襯 的方面, 總共幫她拍了 20 張.

也算是蠻難得的一趟山旅. ( 整天下來, 留下 203 張, 其中大約 1/3 是 人物, 也很多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那次的雲海, 景觀確實相當不錯, 而且還有黃昏的天空顏色可以搭配.

只是, 拍完之後, 開車下來要面對的, 又是黑暗與超級濃霧. ( 習慣了, 就不是問題 ).

當然也是黑夜中, 從苗栗縣泰安鄉的偏遠山區, 開車回到新竹縣的山區. ( 路程也相當遠 ).

==========================================

回到本主題的同個山區.

從大約西元 2000 年開始, 直到 2023 年度, 都還有前往. ( 2023 是看櫻花, 拍櫻花...那趟的山區是藍天, 沒有雲海 ).

2024 也還沒有去過 --- 幾趟出門都是陪另一半, 去其他縣市.

隨意抽個三張 2021 年度的, 簡單代表.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雲海其實算是常見的景觀 ---> 身處 夠高位置 的話. ( 加上剛好的氣候條件 ).

如果只在平地 ( 完全沒機會 ), 或是只有偶爾前往 郊山. ( 尤其是低於 1000m 的高度 ).

高度不夠, 想要看到與拍到雲海, 就真的 " 非常需要 " 運氣了. ( 偶爾還是有可能出現, 但是機率不高 ).

編註 : 少傳了最後一張影像, 補上與修正.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16 11:18

山 與 人.

一處山區, 如果光談景觀, 似乎少掉了 活的生命. ( 拍攝野生動物是另外一回事 ).

畢竟, 屬於 人物方面 的記憶或是記錄, 比單純的景觀, 更為重要.

----------------------------------------------------------

某年的農曆年. ( 可能是初一或是初三, 上山去走春吧 --- 初二都固定在外家午餐, 不會跑遠 ).

總共三車 19 人 的樣子, 都是外家的親友居多. ( 筆者與兩女沒有入鏡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當時山區主要的櫻花, 是粉紅色的 富士櫻.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到達停車處之後, 筆者帶了四位中年世代, 五位年輕世代, 爬上附近區域的一座山頭. ( 屬於 中級山, 路徑很陡, 但是難度不高 ).

筆者嘛... 白色方框. ( 筆者小孩沒上去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車子附近, 大家各自散步.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營地主人的工寮旁邊, 在烘乾 花菇. ( 香菇的另外一種 ).

左上角的手機, 是 大女兒. ( 對於年輕世代, 那算是新鮮事, 小女兒當然也有拍菇, 略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兒子也四處走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如果沒有留下人物相關的影像, 山區, 就只是山區而已.

加上人物的部份之後, 代表的意義, 又有很大的不同. ( 生活記錄或是紀念 ).

感覺上, 也不一樣.

====================================

這趟有點缺憾的是 ---> 沒有見到雲海.

反正, 每次的山旅, 會看到的景觀, 都不一定.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17 20:58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1-17 21:20 編輯

看 ( 雲 ) 海 的女人.

前言.

本來打算儘量快一點, 把這個主題 結案 的.

11/16 晚間瞄到某張影像, 再回顧原本的那一天, 所留下的影像記錄裡面, 發現....有一張蠻有特色的影像.

另一半 或是子女, 背景有雲海相關的影像, 不算少.

但是那兩張, 卻可能是筆者 拍攝外人 ( 以雲海當襯托 ) 的 唯一 一次.

而且是在同一天之間, 先後 " 接待 " 了兩組與兩位, 不同的男女人馬.

其一是來自當時的台南縣新市鄉, 娶了新竹縣女性的夫妻檔.

其二是屬於新竹市, 當時尚未結婚的情侶. ( 後來的婚宴在尖石鄉偏遠的某處 --- 筆者剛好不克參加 ).

另外就是, 其二 的那組, 除了一些筆者辦理的公開聚會 ( 相當多次的前來參與 ) 之外, 私底下, 還當了許多次, 筆者家庭的 跟班.

在底下這篇的 後半段, 就是其中的一次. ( 前往 合歡山 地區 ).
http://www.2home.com.tw/bbs/foru ... &fromuid=125495

-----------------------------------------------------------

其一的那組更特別.

從台南上來新竹縣迎娶, 當時好像只有兩三位親友陪同而已. ( 新郎開車直接也當成新娘車, 餐後直接回台南, 也不能說是 寒酸, 刻薄 啦 --- 未必所有人, 都喜歡搞一堆外表, 為了所謂的面子,.... 有些夫妻可能希望儘量簡單樸素就好 ).

註 : 更不是女方條件太差 --- 女方是研究所學歷, 嫁到台南之後, 至今都還是某高職的教師.

而且, 筆者的 FB, 這兩人也都還在朋友的名單之列. ( 只是筆者幾乎沒在用, 因此很少交流, 各忙各的日子 ).

================================

那次的婚禮, 筆者是應 台南新郎 的特別要求 ---> 希望筆者能夠參與以及到場. ( 也希望其他的新竹網友, 會去的先講   ---> 人數或桌數的掌握 ).

筆者當然沒有拒絕啦. ( 網友都在網路社群上特別公開指名, 總要給個面子 ).

比較意外的是....

女方邀請的親友也不多.

結果, 男女雙方 ( 新郎新娘, 包括雙方的父母 ), 一同要求筆者坐上主桌. ( 新娘桌 ).

那一次, 大概也是筆者, 除了較親近的親戚婚禮之外. ( 例如以 舅舅 相關的身份 ).

而在屬於 朋友 ( 而且還是, 當時可能都還尚未見過面的網友 ---> 或許曾經見過, 但也不熟悉 ) 的婚禮裡面, 首次被要求, 坐於主桌.

或許是筆者, 在那個網路社群裡面, 名聲太過於 黑暗 吧. ( 在山區道路 噴 得太兇, 惡名昭彰, 傳遍整個社群 ).

比較遺憾的是, 因為坐於主桌, 不便拿相機拍照記錄. ( 而是被其他人拍 ).

只剩下腦袋裡面的記憶.

------------------------------------------------------

婚後的某次 04/16 ... 可能趁女方回娘家的機緣吧. ( 筆者長時間待在台南的時候, 也曾經去過他們的家 ).

這對台南的夫妻, 希望筆者帶他們到山區, 看 油桐花.

當時算是假日, 當然就出面當導遊了. ( 筆者夫妻, 陪他們夫妻 --- 而且是, 開著兩台同型的車輛 ).

看過 " 雨天版本 " 的油桐花之後, 筆者看著當時的天氣. ( 山區有雨有霧 ).

於是決定加碼. ( 既然都陪了, 也沒特別事, 就 陪遠一點 ).

就帶他們前往這一處, 筆者 " 去得很習慣 " 的山區.

有雨有霧, 等於有雲海.

-------------------------------------------------------------

雖然, 沒有 陽光版 的雲海.

至少, 是 " 有雲海 ".

除了兩車有許多次的同時入鏡. ( 代表, 故事是真的 ).

還拍了兩張, 看雲海的女人. ( 只是遠遠的背影啦, 但是蠻有特別的意象 ).

首張的油桐花影像是 08:57.

因此, 他們到筆者家的時間可能八點出頭, 先帶他們繞了一大圈的山區道路, 因為沿途到處都可看到桐花.

直到下午 13:30 左右吧, 解散, 各自回家.

====================================

沒想到, 下午 13:30 之後, 又接待了另外一組的情侶.

另一半 沒跟 ( 看花路線相同 ), 筆者當駕駛人兼導遊.

除了帶他們看花, 因為他們是 換搭 筆者的車子.

結果還幫他們, 總共拍了九張, 兩人把上身, 伸出車頂天窗的影像.

少了陽光, 雖然不算是什麼 大景.

至少, 也算是蠻特別的一次. ( 更遠的山區, 就免了 --- 他們是 跟班, 許多山區的景觀都有見過, 甚至於包括冰, 霜, 雪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某些年代期間, 一天之內有 好幾場 的, 其實也不稀奇.

例如在假日的白天, 屬於賞 油桐花 的活動....到了傍晚, 又換成 賞螢 的活動. ( 參與者未必相同 ).

這一天的山旅, 留下了 兩車看雲海, 女性網友看雲海的影像, 也蠻特別.

再註 : 同處的山區, 還曾經有 多車看雪 的哩. ( 而且有過數次 ).

根據準備貼出的影像數量, 後面會分成三篇圖文.

編註 : 修正幾個文字敘述.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19 13:56

看 ( 雲 ) 海 的女人. ( 三篇之一 )

應該是那位遠嫁台南的女性, 某次回新竹娘家吧.

說想要去看看, 山區的油桐花, 狀況如何.

對方都沒在計較天氣問題 ( 男方算是難得有機會前來新竹 ), 筆者也可以 風雨無阻, 於是兩車四人, 先到屋後的山區, 繞了一圈.

山區幾無人車, 又是雨天.

對面車道的白線路肩比較寬, 直接逆向停車. ( 順向的白線外是很深的水溝, 沒得停 ).

是在沒什麼人車的山區, 也不會影響交通與其他人車, 也不需要在那裡 衛道 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雨天又是滿山雲霧, 繞過附近的山區道路之後, 筆者臨時決定, 帶他們去個 遠一點, 高一點 的山區.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著高度爬升, 偶爾拍個記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接近雲的上方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相同狀況, 沒有人車的山區.

逆向有土石的空地, 順向則是山壁. ( 順向無法停車, 兩車都會在柏油路面上, 或是 車道 上 ).

兩個女人在看雲海, 聊聊天.... 但是, 這張並非 本篇主題.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此時還在 車程途中, 目的地尚未到達.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19 14:53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1-19 14:58 編輯

咖啡時間. ( 沒必要去造假 )

筆者貼圖, 除非有特別說明, 例如影像裁切或是調整明暗度.

基本上, 大概 98 % 都是 原圖縮. ( 本於事實 ).

世間人有千萬種, 當然會有某些的 衛道者, 甚至於近年來所謂的 檢舉達人或是魔人.

要 順向 停車, 不違規 ----> 滑鼠按一下, 根本不用一秒鐘, 就能夠達成了.

像是 南投行 主題裡面的其中一張, 停到對面的空地. ( 山區沒有人車, 右側是山壁, 更沒有那個閒功夫, 必須連續兩次 180 度 掉頭 ).



想要不違規, 只要點一下滑鼠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上一篇的兩張也是相同道理.

原影像. ( 逆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轉個方向. ( 順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原影像. ( 逆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轉個方向. ( 順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很多網路上的照片, 可能都是 照騙.

筆者不會假裝成, 從出生到花甲的這一生, 任何小錯或是半點違規都 " 從來不犯, 絕對不犯 ", 是個聖人.

想要 形象, 就只要按個滑鼠而已. ( 包括存檔, 不需要兩秒鐘 ).

只是, 實際上是如何, 就如何. ( 刻意去造假,沒有意義 ).

編註 : 修正影像, 忘記碼到了.
作者: hongjen    時間: 2024-11-20 08:19

nature4d 發表於 2024-11-19 14:53
咖啡時間. ( 沒必要去造假 )

筆者貼圖, 除非有特別說明, 例如影像裁切或是調整明暗度.

原來是8*10夫妻!!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20 13:52

hongjen 發表於 2024-11-20 08:19
原來是8*10夫妻!!

文字寫很清楚了, 台南 娶 新竹, 又寫了 女方 任職老師.

早年社群裡面, 屬於 嘉義台南高雄 的網友, 應該都知道.

不過那些過往, 都變成 歷史故事 了.

新的故事就是 ---> 大家都已經 不年輕 了.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20 14:17

看 ( 雲 ) 海 的女人. ( 三篇之二 )

該位男性網友, 本身是 " 非常喜愛 " 拍照的人.

而且很早就開始使用 數位單眼相機. ( 筆者當時只用數位傻瓜機而已 ).

見到難得遇上的雲海, 當然就是努力的拍. ( 不是筆者難得見到啦, 是指那兩位網友 ).

應該是站在車子左邊的石頭或是水泥墩上吧.



車程途中, 筆者看到有景觀, 又可以臨停的話, 就會停下來, 加減拍.

停與不停, 當然是由筆者決定 ---> 帶頭的車子.

註 : 能停都會儘量停啦, 台南 " 相對 " 能夠看到雲海的山區, 大概就是在 梅嶺一帶, 高度差異很大, 能夠襯托的山巒也不同. ( 因為 筆者 也拍過 梅嶺山區 的 ).

不像竹縣有許多不同的山區, 能夠見到的機會多得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這條路線, 蠻經常有機會, 拍到車子與雲海同框的影像.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到達預定的目的地, 網友是左車.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看雲海的女人, 剛好左邊那台是她 夫家 的車.

再註 : 當時的男方, 應該是在四處走動, 努力的拍攝小花小草或是雲海山巒. ( 因為許多景觀, 跟南部有很大不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霧來來去去.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那裡有一座木頭涼亭, 可以避雨或是烹煮. ( 但是本趟, 好像是看完風景就帶他們回程了 --- 女方要趕回娘家午餐的樣子 ).

白衣 才是那位 女方, 黑衣 是筆者家裡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21 12:33

看 ( 雲 ) 海 的女人. ( 三篇之三 )

筆者夫妻, 不同氣候與不同山區的雲海 ( 包括雲霧 ), 拍過相當多了.

不過, 還是加減拍幾張, 不同日子的生活記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附近有一些 海芋 以及小花小草.

那位喜歡拍照的網友, 四處在拍.

筆者也隨手拍個幾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時間差不多的時候, 筆者帶那對夫妻下山. ( 到達平地街區的某處, 各自返程 ).

---------------------------------------------------------------

沒想到, 回到家不久, 又來了一對情侶. ( 當時還沒結婚 ).

筆者帶他們兩位, 又去逛了一圈. ( 司機兼導覽 ).

雨中的油桐花, 一天之中, 拍了兩趟.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來, 決定打開 雙天窗, 拍攝 人 + 車 + 油桐花, 三者合一的景象.

這種構圖, 能拍的機會不多. ( 有天窗, 車身又較高的車輛也不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結果, 類似的構圖, 總共幫他們拍了九張. ( 兩張代表就好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時間的關係, 就沒有其他部份了. ( 去看雲海, 距離蠻遠, 而且又要再一次開到 1400m 的高度, 比較麻煩, 要耗費蠻久的時間 ).

另外就是, 這對情侶, 數年之間 ( 假日的某些空檔日子 ), 當過多次筆者家庭的 跟班. ( 大家也不算陌生 ).

新竹山區的雲海甚至於雪景, 連 合歡山紮營過夜, 以及攀登幾個百岳山頭, 他們都曾經參加過.

因此可以不用那麼辛苦. ( 同一天, 又開一次漫長的山路 ).

------------------------------------------------------------

臨時出現這趟的山旅, 是覺得... 上一篇, 那個 女人看雲海 的影像, 有比較特別的 意境.

那也是筆者除了家人的生活記錄之外, 唯一拍過 外面人 的一次. ( 又剛好有雲海當襯托 ).

本趟結束.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27 12:36

冰霜的日子. ( 兩篇之一 )

沒有講 雪, 是因為 --- 冰 / 霜 / 雪 / 霧淞 / 雨淞 / 凍拔, 只是外型不同, 本質上同樣都是.... 低溫的水分子.

這處山區, 跟 站大 往 東眼山 跑的原因類似 ---> 距離較近, 自己較熟悉, 高度也比較足夠.

註 : 筆者比較可能會去的山區有四處, 兩處新竹山區 ( 包括本篇的地點 ), 一處新竹桃園交界, 另外就是....全台最知名的 合歡山 了.

=============================================

第一次爬上了山頂, 巧遇一個 流雲瀑布. ( 那是真實的雲霧, 而且持續往下流動 ).

講起來, 應該是歷年期間, 親眼見過與拍攝過, 最特別與壯觀的一趟山旅.( 雲瀑方面的景觀 ).



某一趟, 結冰的重量, 把許多大樹的枝幹都壓斷落地.

甚至於, 堅軔的桂竹, 都被 整山壓斷 或是 倒伏.

大自然的力量, 真的很奇特. ( 當然只能遠觀, 障礙重重, 根本無法上山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的每趟山旅, 都有不同的景觀和特色.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同款的兩台車, 筆者帶去山區的, 是不同的車主.

看雲海的女人那趟, 是台南的網友.

此趟, 車主現今是在苗栗縣, 開修車廠.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一處山區, 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景觀, 以及生活記錄.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4-11-30 13:58

冰霜的日子. ( 兩篇之二 )

某年的大雪之日.

某年的三月初, 有一道春季寒流.

深夜時刻, 筆者說會上山, 前往這處山區....而且集合時間是 " 尚屬黑夜 " 的時候. ( 可能五點集合吧, 到達目的地大約剛好天亮之後 ).

結果, 有另外的四車報名. ( 網友的來處沒有很仔細觀察, 至少知道有新竹地區與苗栗來的 ).

筆者帶頭, 後面跟著四台不同款式的車輛, 到達此山區的一處大空地.



沿著一小段的土石產業道路 ( 兩三百公尺距離而已 ), 四處散步與拍照.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許多桂竹, 也被壓彎下垂.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杉木與雪.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著陽光的出現, 積雪逐漸融化.

至少, 所有參加的網友, 都覺得不虛此行.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上述都算是 疫情之前的 往事 了.

2024/01/24 有另外一次 " 大機會 ". ( 同樣景觀, 同樣的這處山區, 會出現 ---> 而且會積得更厚 ).

但是, 筆者的目標, 不是近處的雪, 而是去看遠處的高山. ( 2024/01/24 群山的呼喚 --- 樂活主題的後面一頁 ).

雖然那趟只能打個 90 分. ( 台灣的山林氣候條件, 能夠看到 20 公里外, 而且山頭上面有積雪, 就已經 80 分 了 ).

看山的基本目的, 算是有達到. ( 主要都貼 手機版 的, 相機版 的話, 再看看 ).

末尾, 補上一張舊照 --- 2024/01/24 想要 " 重拍 ", 卻沒能看到與拍到的.

台灣第二與第三高峰. ( 左, 北稜角 3880m, 右 雪山 3886m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估計 2024/12 月份 之後 ( 原則上, 12/20 ~ 12/30 之間 的某天 ), 還會再找時間前往.

同樣是, 觀賞與拍攝, 那條神聖稜線.

===============================

後記 : 本處山區 ( 最高點約 1552m ), 後面還有一篇, 筆者的影像記錄. ( 沒那麼多空檔可以弄影像與寫文, 這個主題差不多可以停了, 再一篇就好 ).

之後, 就會以主題開頭的那處, 高度約 800m, 視野景觀也 " 普通到不行 " 的露營區.

當成本主題的最後結尾.

待續...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