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小女兒的拍照視角.
[打印本頁]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5-10 19:20
標題:
小女兒的拍照視角.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5-10 21:55 編輯
序.
2025年度 的許多新主題, 都已經結案.
可以開一個不同的東西來貼了.
不是最新的旅遊, 而是...兩年前的. ( 2023/03/11, 週六 ).
大女兒 的排休日, 是 週一.
( 如果陪她出遊, 比較能夠避開太多人車 ).
兒子 跟 小女兒, 屬於一般的週休二日, 筆者自己最忌諱的時間.
( 目的地的路程又高又遠, 開的又是傳統手排的 SUV, 最討厭車多人多, 走走停停的交通狀況, 尤其有非常大比例, 是屬於上坡的路程 ).
不過, 趁著時機剛好 ( 花期 ), 小女兒當週, 星期五的晚間, 有回家, 湊巧的機會.
因此還是硬著頭皮, 帶她們去山區, 看一看花.
( 擇日不如撞日, 一年的機會, 就只有那麼短短兩三週之間而已 ---> 除非運氣特別好, 剛好遇上天氣與花況均優, 否則可能還需要多跑幾趟, 才能留下夠好的影像記錄 ).
筆者自己是免了啦 ---> 類似景觀, 歷年來累積夠多了.
( 大約 199x 年代, 首度開車去到該山區開始, 到今年, 都快三十年了 ).
幸好, 筆者說老, 也還沒有真的那麼老.
即使路途遙遠, 還是決定去了.
( 03/06, 03/11, 03/13 ... 隔沒幾天就去了三趟 ).
==============================================
回顧 2023 年度, 樂活底下, 有個 春日兜風 的主題.
從 03/07 開始, 前後總共 27 篇, 就一路寫到 08/21.
不過, 至少算是結案了.
頁面截圖 ==================
============ 截圖末尾.
因此, 對於一些山巒或是景觀的部份, 筆者的記錄, 數量真的蠻大.
只能隨機與遀緣. ( 筆者自身拍攝的部份先略過 ).
帶小女兒上山的部份, 在那個主題裡面, 曾經有貼過一篇, 屬於小女兒上傳的影像, 當成小女兒拍攝的代表.
而且許多還是 畫面邊緣扭曲變形 的方面. ( 有些手機的 廣角, 變形率 特別高 ).
本主題的話, 主要都是 一般焦距 的拍攝影像. ( 變形的, 已經貼過了 ).
---------------------------------------------------------------
主要就是, 同樣的環境, 不同的每個人, 眼睛會注意到的, 以及選擇與決定拍攝的景觀, 可能都會有所不同.
這個主題, 純粹就只是 小女兒的視角 而已.
( 沒有筆者自己的影像畫面 ).
其中比較意外的是, 除了那些 檞寄生.
( 樹上的球形植物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女兒還有注意到, 遠方的那些高山.
( 裁切 )
那裡可是台灣山岳界, 最有名的一條稜線哩.
其他主題貼過非常多, 跟那條稜線有關的影像或是敘述, 就不多提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那個畫面, 那一次的山旅, 筆者自己沒機會拍到.
因為人車擁塞, 先把另外三人提前 放下車, 走路下去.
( 筆者開車, 等待能夠進入的時間, 她們也都知道怎麼走, 童年開始就去過多次了 ).
她們先到達, 剛好有機會看到, 屬於遠方的那些高山.
等到筆者終於開車進去, 以及勉強找到能夠停車的位置, 之後再會合.
雲霧持續沒有停, 也就沒機會看到了.
( 反正其他不同的年月, 拍過非常多 ).
待續...
編註 : 文字串裡面, 多了一個 r 字, 修掉.
另外, 多補充一段說明文字.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5-13 15:41
咖啡時間.
小女兒拍攝或是上傳群組的影像數量, 沒有很多.
大概頂多六七篇, 就貼完了.
因此還是藉由主題, 補述一下, 小女兒拍到的那一條, 遠方的高山.
拍攝位置與遠山, 直線距離超過 20 公里.
因此, 能夠看到並且拍到, 需要運氣與機緣.
此行是陪家人看花, 不是為了觀看與拍攝遠山.
那條山稜, 總共大約十公里的長度.
底下畫面中, 是平均高度最高的一段
( 高度都在 3500m 以上 ),
長度可能有 6 ~ 7 公里吧.
最高處, 也是台灣島內, 高度 第二 與 第三高 的兩個山頭.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遠山, 不是想要看, 就可以看得到的.
2025/01/21 下午, 頂著山區的低溫, 上了山.
整個山區都是雨跟霧.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持續熬到 01/22 的整天, 直到傍晚之前.
只有短短的不到一兩分鐘, 勉強看到了, 一小個的局部, 屬於遠山的影子.
而且, 上方的 臉部, 還是躲藏起來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就是, 兩天一夜, 為了看山與拍山, 大老遠的開車奔波, 而且還必須冒著低溫與寒冷.
結局卻是, 幾乎徹底槓歸.
不是只槓過一次兩次啦, 歷年來, 算不清了.
收穫數 與 槓龜數, 跟 上山次數 成正比.
一次就拿滿分的, 機率幾乎是 完全的零.
---------------------------------------------------------------
更早一點的 2024/12/30, 與 另一半 車宿的第二天.
左側的 大霸群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直到視野右邊的雪山主峰.
完全的清楚示人, 一覽無遺.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張畫面, 就全部框起來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2024/12/29 的上山日.
傍晚之前, 遇上更特別的景觀, 有 雲海 當做 前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的影像, 拍攝於 2003/01/04 傍晚.
也是同一處的山區, 距今都已經 22 年前了.
( 此行是 兩夫妻帶三個小孩, 許多次的山旅, 甚至於還有跟班, 開車跟隨筆者, 前往遙遠山區的 ---> 網友 那類的, 甚至於大老遠, 遠從台南, 全家來到新竹山區的都曾經有過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那些歷史, 似乎也可以弄到 滄海桑田 的主題裡面.
( 只是, 機率不大啦, 太多其他的東西可以貼了 ).
---------------------------------------------------------
每一趟的山旅, 不管是 遠山 / 霜雪 / 花或樹, 也可能為了紅葉.
景觀其實只是其次.
有誰陪伴, 才是更珍貴與難得的, 更有紀念性質的意義與價值.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5-28 20:27
簡單先貼一篇.
能用的空檔時間有限, 忙著回應其他的, 就沒辦法管到這個主題了.
已經相隔了半個月.
------------------------------------------------------------
小女兒所傳到群組的一些影像裡面, 有一隻 蛾類.
應該是手機有 拉近拍攝 的.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正常模式的拍攝, 其實很小一隻.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猜想, 那個牆壁, 可能是 遊客中心裡面, 某個開關箱.
對於 不熟悉生物 的好奇心, 多數人都會有吧.
------------------------------------------------------------------
小女兒 ( 與 兒子, 老媽 ) 先入場.
( 筆者在車陣慢慢排隊 --- 週六, 園區爆滿, 出一車 才能 進一車 ).
小女兒同時拍了三棵櫻花.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算運氣不錯, 她有看到遠方的高山, 而且拍起來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另外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深紅色是 山櫻花, 粉紅色應該是桃花.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這張圖案, 應該是在 遊客中心 附近的水池邊.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莊附近的花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大概可以判定, 小女兒是 隨機 點選影像, 然後上傳的.
不是完全按照時間順序.
不過, 那些都不重要.
因為那處山區, 每位家人都去過不少次.
( 知道整個區域, 相關環境的樣貌 ).
待續...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6-20 15:13
看花與看樹.
比前一篇, 相隔了半個月還更久, 已經 23 天了.
-----------------------------------------------------
繼續...
屬於觀賞用的植物, 種類還真不少.
另一半 心情似乎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兒子肯被拍, 應該心情也不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其他略, 看圖就好.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本篇後記 :
講起來, 越是 容易貼 的, 反而貼得越慢.
因為, 比較不好貼的
( 較為嚴肅的話題與內容 ),
除了要四處找尋可用的資材, 還必須經過自己大略的 " 消化 ".
然後加上, 必須要考慮用怎樣的角度去寫.
之後還得要配合 空檔時間 / 時機 與 當下的 心情.
然後, 才能 寫得出來.
因此, 有某些主題, 會拖延較久的間隔, 也很正常. ( 當然, 不是講這個主題啦 ).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6-23 19:00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5-6-23 19:01 編輯
繼續看風景.
儘快把主題結案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母子檔.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對於 小女兒 拍攝的影像.
筆者只能說 ---- 不管怎樣的拍攝角度.
她對於 水平 / 垂直 的角度拿捏, 都抓得不錯.
不會像她的老媽, 都隨便亂拍一通.
( 只要她自己覺得高興就好, 甚至於歪了 45 度 都有可能 ).
好里加在.
不管三個小孩的 各方面, 基本上都是遺傳到 筆者.
兒子 --- 理工方面 的部份.
大女兒 --- 音樂天份 的部份.
小女兒 --- 語言能力的部份.
也不是筆者在吹噓啦. ( 書冊裡面, 都有寫到這方面 ---> 但是必須認真的看過書, 才能了解筆者所講的 ).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6-29 18:19
繼續四處看.
這個山區, 在特定的一兩週, 重要目標就是那棵 櫻王 啦.
( 也是此行的主要目標, 兒子去過比較多次, 女兒長大之後, 次數相對較少 ---> 童年時代居多 ).
橫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直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側拍風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對於 拍照 來說, 小女兒還算是 蠻有概念 的.
====================================
然後, 換到上方的地點.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有許多棵, 應該是稱為 紅粉佳人 的. ( 椿寒櫻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有幾棵, 花期比較遲的, 零星花朵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過, 已經看過與拍過 櫻王, 又多拍了好幾棵 粉紅色 的, 也算是沒有白跑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 就是準備返程, 下山回家.
作者:
nature4d
時間:
2025-7-23 21:43
準備回家, 結案篇.
櫻花拍過, 上山兜風的主要目標也算是順利完成.
因為是週末, 山區的車多, 人更多, 也不適合繼續造訪更多不同的地方. ( 能去的地方, 到處都是人 ).
所以就決定, 該下山回家了.
-------------------------------------------------------------
一些小花小草, 小女兒也會觀察到, 而且拍起來.
這個稱為 笑靨花, 可以開到幾乎整棵都開滿一大堆白色花朵.
看起來都還有一堆花苞, 尚未盛開吧.
類似蒲公英那類的, 種子毬. ( 毬裡面, 有很多會 隨風飄 的那類種子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大家都上車了.
海拔較高, 氣壓較低 造成的現象, 小女兒也會拍起來當記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到達入口之前, 算是 地標 的位置.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女兒拍樹, 也會拍攝 解說牌. ( 那是一棵大約 500 年 的 扁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單獨只拍樹, 只是那些討厭的電線. ( 沒得躲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繼續往下, 途中 柳杉林 的空地, 再拍幾張記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就是漫長的回家路程. ( 大概還需要兩小時的車程, 才能到家 ---> 一般而言, 下山的速度會快一點, 上山的路程, 會比較花更多一點的時間, 而且... 下山的心情, 開起來也比較輕鬆 ).
本主題到此, 正式結案.
至少知道, 小女兒的 眼見 與 拍攝, 都 很正常 --- 該注意的東西, 都會注意.
而且, 對於 水平角度 的掌握, 也相當不錯. ( 另外兩位子女也相同啦, 他們老媽除外而已 ).
--------------------------------------------------
童年到青少年不談.
子女們逐漸成長, 各自忙碌於學業之後, 能夠 親子共遊 的機率, 當然也隨之降低.
但是, 偶爾還是可以有機會.
筆者還能開車的話, 當然一直都是由筆者開車.
等到未來某天, 筆者的精神體力, 都已經退化與變差的話 ---> 三個子女都已經各自有車, 而且也都能夠獨自開車上路了, 不會有問題. ( 大女兒最早實際上路, 兒子次之....小女兒 時間排最後, 至少都有車子可以開了 ).
終究, 每一趟能夠親子一同出門, 都是難得的機會.
直到 2025 年度 來說, 夫妻一起出門, 或是有某幾位子女一塊兒出門, 每年至少還有二或三字頭以上的 兩位數 啦.
一般來說, 應該也算是 相當高 了.
=====================================
後記.
回顧這一年的花期, 03/06 夫妻出門. ( 去了兩個不同山區, 重點山區 與 另外一處. )
03/11 夫妻加上兒子與小女. ( 重點山區 )
03/13 夫妻, 兒子與大女.
( 同山區, 花期很短暫, 後來就沒再帶子女去同一個山區了, 夫妻之間倒是一直都還有
---> 山林部份的話, 二十年間, 子女們都去過相當多次 ).
筆者甚至於曾經陪兒子, 走到 大霸尖山附近 ----> 徒步往返將近 70 公里, 真的是 相當操 的高山之旅.
本趟的看花之旅已經正式結案了.
至於, 屬於 陪伴大女兒 的那一趟, 是否又開一個主題.
再看看. ( 已經又 結掉 一個主題, 應該 有機會 吧 ).
謝謝收看.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