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農村再生顧問師 [打印本頁]

作者: 綠房子    時間: 2009-7-28 14:29     標題: 農村再生顧問師

五月的時候
去聽了一場關於農村再升條例的說明會
當時爆滿的會場
會議最後心聲迴響
出現了一面倒支持的聲音
當時
這個條例正面臨媒體的圍剿與批判
偶相信出現這些支持的聲音
一定是官方安排的暗樁
而且偶整場聽下來
覺得農委會規劃的政策
似乎將農村問題
寄託於一個農村景觀改善政策
而這怎麼可能解決目前農村的諸多問題


上個月
收到一封MAIL
是關於農村再生顧問師的培訓計畫
報著踢館的態度去報名

前幾天收到通知
未來三週的週六日都必須在台中上課
至於上課情形
以及能做些什麼
就要看看囉
作者: x+y+z    時間: 2009-7-28 17:17

五月的時候
去聽了一場關於農村再升條例的說明會
當時爆滿的會場
會議最後心聲迴響
出現了一面倒支持的聲音
當時
這個條例正面臨媒體的圍剿與批判
偶相信出現這些支持的聲音
一定是官方安排的暗樁
而且偶整 ...
綠房子 發表於 2009-7-28 14:29


有去上課的話  請讓 偶棉 分享一下內容....謝啦 .
作者: 燕子    時間: 2009-7-28 19:40

五月的時候
去聽了一場關於農村再升條例的說明會
當時爆滿的會場
會議最後心聲迴響
出現了一面倒支持的聲音
當時
這個條例正面臨媒體的圍剿與批判
偶相信出現這些支持的聲音
一定是官方安排的暗樁
而且偶整 ...
綠房子 發表於 2009-7-28 14:29


我想官方應該不會這樣無聊....安排暗樁。
我是個種茶農家子弟,目前已改為種植多樣樹木,我就非常希望農村再升條例能盡快通過。......每種制度都會有正反不同的聲音,這是很正常的。
作者: clhung    時間: 2009-7-28 21:33

本文章最後由 clhung 於 2009-7-28 21:37 編輯

水保局在這種場合佈樁已是公開的秘密,不是無聊

農再條例的最大問題在「農地整備」這個與農業再生毫無關聯的條文;但是水保局竟然死也不肯把這條拿掉,識者都可知道他們要玩什麼把戲,農業再生這個名目只是包裝這個「農地變建地」的包裝紙而已

http://www.dfun.com.tw/?p=12358
公聽會「技術犯規」

更多的是「技術犯規」,選擇性通知誰來、誰不來,有的甚至還在代表性有爭議的現場做民調,然後拿這個扭曲的民調告訴中央環評會、區委會民調做過了,難怪不管什麼案子地方支持度都超過八成以上。

如果看到「不該來」的人來了,有的還會用限制發言時間、發言人數,把想發表意見的人排除在外。民眾即使突圍搶到3分鐘發言,但說過的話又有誰當回事?

環境影響評估有一個程序,要求開發案應舉行地方說明會,用意是讓當地民眾了解政策、並表達意見,說明會、公聽會同樣都是公民參與機制的一環。
........


若您真的關心,可到「小地方新聞網」,那有一個農再的專欄,正反兩方意見都有,連水保局的官樣置入行銷文都有
作者: 綠房子    時間: 2009-7-28 22:09

本文章最後由 綠房子 於 2009-7-28 22:24 編輯

基本上
偶對於農村再升條例
是持保留的看法
花大錢
搞幾個明星社區
對於預算窘境的政府
可以說是浪費預算

農再條例本身就是一個政治議題
可以說是國民黨高層想挽回農村選票的特效藥

休閒旅遊只是農村發展的選項ㄓㄧ
而非全部
農村也不是都市人的鄉愁
而是實際生活其中的人
每天面對的現實問題

農村凋零的原因
是墨守成規的農民
無法賺錢
年輕一代不願意投入
許多工業化國家
都面臨相同的困境
而這與生活環境有無改善
應該沒什麼關係
而農再條例
硬體建設的部份是主角
這才是問題的所在
作者: mazushowa    時間: 2009-7-29 18:07

基本上政府舉辦的公聽會
不僅有暗樁
還有明樁
農再這個爭議性這麼大的案子
不可能没有
真的...我知道某個基金會執行長被要求出席發言支持(明樁還是暗樁?)
(因為他們基金會之前接了水保局相關規劃示範計畫)
大概拿人的手軟吧..
作者: nenghsin    時間: 2009-7-29 19:15

類似條文中,政府先幫您修整門面,然後再跟您要錢,那沒錢繳是否馬上被關,這是農村的重大疑慮吧!
墨守成規!人到5、60歲後,還有能力跟金錢承受嘗試新方法失敗的風險嗎?年輕的說老人不知變通,老人拿棺材本去嘗試新方法,然後失敗了,去他家放一串鞭炮,該給他說ㄧ句活該死好嗎?
作者: 綠房子    時間: 2009-8-13 11:05

因為颱風的關係
預訂講習的當天
南台灣正面臨前所未有的災劫苦難
所以這個計畫暫時延宕
莫非這是天意
作者: clhung    時間: 2009-8-13 11:23

假農再,農地變建地,大興土木以製造未來受災戶,然後再來救災重建,是一個滿長遠的擴大內需計畫,真是博士博才想得出來。
作者: 雨耕聯合設計    時間: 2009-8-13 11:27

生活與環境的議題
本該留給居民與生活鍊上的人們來討論
而環境本來就無法已模式的方式來套用
當太多時間 花在意識形態的爭論
似乎 早已將該討論的核心給抹煞了
該與不該 不是由政客或所謂的專業者來判定
而是該交給 環境與農民們
作者: 綠房子    時間: 2009-9-22 22:01

上週六日
開始上課
這兩天一直反覆思索上課的內容

問題的關鍵在於
急於假借 社造之名
行浪費公帑之實

授課的老師
甚至主辦單位
對於社區營造
根本忘了社區營造的初衷
甚至在沒有搞清楚社區營造之前
就要大家來寫計畫 來建設

社區營造在台灣的發展已經十多年
早期這股由下而上的社區力量
是經過地方人士有意識的動員
來反對政府不當的建設

而社區營造在日本發展的脈絡
與工藝復興有關
這方面可以參考 柳宗悅 所推動的新工藝運動

而目前偶看到的是
一群所謂的專家學者
為了爭取十年兩千億的預算
而積極的為了社區營造而社造
這些規劃顧問師的動機並不單純

而這也預告
這筆錢花下去之後
又是蚊子館 蚊子涼亭 蚊子花園  蚊子步道
誕生的開始

偶想要再次說明的是
農村的問題
是產業的問題
不是居住環境的問題

例如田尾永靖地區
因為種苗植栽
這幾年的大多頭市場
導致老一輩紛紛交棒
目前看到多是年輕人的天下
因為園藝產業的蓬勃
年輕人自動就留下來了
而這個地區
生活環境也變好了
社區意識也崛起了

制定與執行 執行農村再升條例的這些高官
真不知他們是真懂還是不懂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