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我的空心磚對流牆設計 [打印本頁]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09-10-7 09:42     標題: 我的空心磚對流牆設計

最近稍微注意鋼構的施工方式,一般人都認可鋼構耐震 ,這是不爭事實, 但是我繼而一想 ,如果說RC或者加強磚造, 結構完好, 施工嚴謹 ,能撐過921的7.3級強震, 有必要花雙倍錢在強化撐更強震波的房子嗎? 也許比921更大地震要100多年才產生, 也許永遠不產生, 地震強度和位置是個未知數 ,花錢是已知數 ,那是否在自己財力負擔的起下, 能兼顧到100年內安全值 ,至少能撐7.3級 ,達到安全和財力負擔最大平衡點, 當然如果財力夠的人, 要打造應付史無前例大地震也無可厚非, 畢竟財力夠該追求更多安全.
  有人提到鋼構有空氣對流設計, 讓室內更通風涼爽, 這是RC或是加強磚造很難做到的, 不過我今天稍微想了一下, 如果用空心磚中的孔隙,作為空氣對流的渠道, 當外牆在陽光曝曬下, 磚內空氣溫度上升 ,熱空氣往上升 ,如果在牆頂屋簷下增設對流孔, 讓牆壁內熱空氣集中到屋頂上, 屋頂下也有一排進风口,屋頂上有免動力熱旋轉抽風機,將熱氣帶出屋頂內 ,那牆壁內保持涼爽, 室內溫度升高也就慢, 如果要讓空心磚牆壁內空氣對流加速, 是否可以在牆腳在設計一排對流孔, 讓地表草皮上冷空氣進入牆壁內.受熱在上升得屋頂 再從抽风口帶出
  空心磚最令人擔憂是其結合度牢固, 如果加上鋼筋縱橫交叉, 鋼筋再插入樑柱之間 ,和樑柱內鋼筋結合 ,那該是個網狀結構 ,在耐震上可以強化很多.
這點小設計所花錢不多, 也許可以給想室內少用冷氣的人,一點參考, 真希望有人願意嘗試 ,我也能將設計實際試驗...
作者: Eyesman    時間: 2009-10-7 10:41

要怎麽處理鋼筋鏽蝕的問題呢?
這樣的磚牆能砌得高嗎(多高)?
如果貼附在紅磚/RC牆外
整體牆厚度會不會變得很誇張?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09-10-7 10:53

我想如果鋼筋在施作前先噴二道漆, 或者泡漆, 該可防鏽  ,牆內長年乾燥水氣少 ,這樣該沒問題.
至於這牆壁能砌多高 ?根據我在中美洲貝里斯看到的 ,他們是以空心磚蓋房子, 可以堆到3米高度  , 這不能疊在RC牆壁外,太厚太誇張 ,浪費建築空間.我聽移民紐西蘭朋友跟我說, 當地一樓大都空心磚堆的, 二樓用木頭 ,既然這2國能堆這樣, 技術難度上沒問題
作者: wwww091    時間: 2009-10-7 11:00

再補充一下 ,空心磚上直立鋼筋,要接上一樓基地板邊緣鋼筋,  交接處至少20公分, 也可再罐水泥沙漿到鋼筋旁穩住
作者: corey    時間: 2009-10-7 11:13

RC也可以做透氣工法,但要施作雙層牆壁,並另外增加一些輔助材質造價不見的比鋼構便宜
鋼構透氣功法不是只有空氣對流層就行,空氣對流層的兩側還有防水透濕布及壁材,這些都是防水且不會發霉
RC容易吸熱儲熱,且時間久了若有裂縫容易滲水,若空氣對流層兩側沒做好防水容易發霉長青苔,所以設計時要特別注意
另外不是鋼構較能耐震,所有的工法都能耐震,只是看如何去設計,鋼構貴的地方也不是在鋼材,屋瓦壁材及其他配備才是重點,若只是單純鋼構加金屬屋瓦壁材比RC便宜多了(鐵皮屋),但無舒適度可言
會選鋼構的主要原因是環保,建材可以重複使用或於大自然中自然分解,其他鋼構能做的RC也可以做到,但環保這一項就不行了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09-10-7 11:44

畢竟台灣位處地震帶,這樣的牆面可以耐多大震度還是需實驗數據,建議您可以先砌四片牆在空地上,也將門窗、空氣對流口都預留,這四面牆最好超過一樓高度,然後靜置等著真正地震來時試試看,若可以的話就如一般RC建物,請結構技師計算看看這實驗屋的強度是否可以申請到建照。

不過個人針對RC或加強磚造的通風設計,比較不會想弄成鋼構那樣的夾層對流通風,因為RC或磚造比較沒有條件這樣處理,所以個人想法是先了解基地座落位置、面向、日照、風向等參數,然後在空氣流動的路徑上開窗,這邊開窗的形式除了一般採光目地的典型窗戶外,靠近牆腳處、天花板下緣處開附帶百葉窗的通氣口,是有看過建商這樣設計,但紗窗的清洗會是個問題,且灰塵比較容易直接進入室內,所以比較期待類似冷氣機進氣口那樣的濾網設計,一方面可整片抽出清洗,一方面又可減緩室外風大時,室內氣流過於旺盛,必要時(狂風暴雨)再將百葉完全關閉。

所以這想法在設計上與鋼構的利用牆面夾層通風不同處,就是直接增加牆面開口面積,並將空氣直接引入室內,或許會有人說把開窗面積加大即可,但那是直接灌入而不是前述那樣的引入徐徐微風了。

以上是個人針對RC或加強磚造建物在通風上的想法,僅供參考啦。
作者: corey    時間: 2009-10-7 11:53

本文章最後由 corey 於 2009-10-7 11:56 編輯

6# lkjhu8
靠近牆腳處、天花板下緣處開附帶百葉窗的通氣口,類似冷氣機進氣口那樣的濾網設計
有賣現成的建材,還有一個開關,天冷關上天熱打開,有空氣過濾的功能,台大綠房子有展示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09-10-7 12:11

6# lkjhu8
靠近牆腳處、天花板下緣處開附帶百葉窗的通氣口,類似冷氣機進氣口那樣的濾網設計
有賣現成的建材,還有一個開關,天冷關上天熱打開,有空氣過濾的功能,台大綠房子有展示
corey 發表於 2009-10-7 11:53


您說的是這種建材吧?
http://www.miwha.com.tw/tw/modules/gnavi/index.php?lid=25
作者: corey    時間: 2009-10-7 18:12

8# lkjhu8
不一樣,我看到的是沒有葉片,是像冷氣一樣有濾網,有很多孔,也可以把孔關起來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09-10-9 00:28

您說的是這種建材吧?
http://www.miwha.com.tw/tw/modules/gnavi/index.php?lid=25
lkjhu8 發表於 2009-10-7 12:11


我去問了廠商有關這通氣框相關問題:
1.找了幾家都是這張型錄,請問通氣框是否都是進口品呢?
2.施工方式也是在灌漿前預留孔位嗎?

廠商回覆如下:
1.目錄上的通氣框皆為歐洲進口,國內尚未生產.
2.按裝方式可分為:
     a.直接單獨裝於鋁固定窗框.
     b.搭配任何玻璃溝槽大於22mm之任何窗型(橫拉窗.外推窗或固定窗).
作者: corey    時間: 2009-10-9 14:45

10# lkjhu8

http://www.ecohouse.org.tw/intro/first.php是這種看看吧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09-10-9 16:21

本文章最後由 lkjhu8 於 2009-10-9 23:47 編輯
10# lkjhu8

http://www.ecohouse.org.tw/intro/first.php是這種看看吧
corey 發表於 2009-10-9 14:45


對於未來的家一直在構思,會找這類建材也是因為我另外一個構想:一樓樓板架高,一樓牆面沿牆腳(接近踢腳板位置)處裝設通氣框(那時候不知何名,自己叫它百葉窗),然後屋外環狀種植各類香花,讓四面變化的風向引入四種花香,這樣在室內就知道現在外面的風向。

後來依您提醒先上網去逛逛台大綠房子,發現"通氣沖孔"這關鍵字,並找到"通氣框"的相關資料。理論上,台灣氣候炎熱,若要改善既有(非新起造)建物的通風,這類建材應該有賣點才對哩?不知國內有沒有廠商願意開發呢?
作者: corey    時間: 2009-10-9 19:04

12# lkjhu8
既然聊到這個話題那就來好好說明一下,國內廠商意願低,因為沒人買,為何沒人買,因為這是給高緯度國家用的,像是整間都是玻璃屋,全都是固定景觀窗,無法開窗戶,這時裝上這個,熱了就打開,冷了就關上,熱帶國家裝這個意義不大,因為換氣面積小, 單價又高,裝很多划不來,而且很少有人搞個玻璃屋,若是一般住家窗戶的換氣面積都比這大的多,只要門窗位置設計良好,效果也不錯,開冷氣的電費都比這划得來,所以可以用其他工法代替,至於高緯度國家為何要用玻璃屋, 去綠房子參觀就知了
有空再聊替代方法吧
作者: Casa verde    時間: 2009-10-10 00:52

本文章最後由 lkjhu8 於 2009-10-10 01:00 編輯

13# corey

您點到開窗位置正確的重要性囉,至於高緯度國家偏好玻璃屋的原因我稍微略知一二,但引入台灣應該是個錯誤,不是說玻璃屋一定不好,而是沒有在地化,以我工作的地方來說,就是老舊的帷幕玻璃大樓,理論上辦公室所在樓層(20樓)空氣流通應該沒問題,但現在的狀況是:中央空調全年無休,即使外面下雨而涼快了、冬天而寒冷了,室內不開空調加上一些設備湊"熱"鬧還是會悶熱的,所以針對這些既有建物,應該有解套的方法,也才對於這類建材沒有任何國產品感到訝異。

如果說有人願意做這樣調查的話,或許這類帷幕大樓節能改善是個市場:
1.先瞭解國內老式帷幕大樓數量。(尤其幾乎無窗可開或風大無法直接開窗的大樓)
2.並瞭解這些大樓的玻璃帷幕有哪些施工工法,以及在適當位置改(加)裝通氣框的可行性。
3.再瞭解這些大樓空調一年啟動的時間。(可評估空調電費與改善效益之比較)
4.最後瞭解政府是否有大樓節能補助專案。(若有最好,類似補助太陽能熱水器安裝)

評估完市場規模後,接著研發團隊就上述調查結果進行產品開發,以開發出符合各種不同安裝位置、施工方法、特殊需求之產品,然後從台灣南部較熱區域開始針對既有帷幕玻璃大樓,一棟一棟慢慢改善,不知這樣的市場是否夠維持一家專做這種節能通風改善案的公司呢?(有人想創業嗎? ) 當然,若新建物也要安裝通氣框那就是周邊收益啦。

或許有人會提議全熱交換器,但目前看到的討論都是毀譽參半,且全熱交換器還是需用電,若是裝在既有建物上,花在天花板裝潢修改的費用上可能還更多。

寫到這邊,我突然好奇三個問題:
1.高緯度國家的玻璃帷幕大樓有普遍安裝通氣框這類產品嗎?
2.鋼構屋的通氣壁內的通氣層主要讓冷熱空氣在內交換而隔絕熱傳導入室內,所以鋼構屋的室內空氣對流一樣也要取決於開窗的位置與面積囉?
3.有人在台北101上班嗎?這棟超高的新大樓怎麼處理空氣對流問題呢?
作者: corey    時間: 2009-10-10 20:08

本文章最後由 corey 於 2009-10-10 20:16 編輯

14# lkjhu8
我只能回答你第二點
算是,但重點是要引進涼風和不熱的光線,有一些設計方法可用
另外再搭配內倒窗
全熱交換主要是輔助空調或是裝在不能開窗的地方

只要有窗戶就別裝通氣窗了吧,想辦法讓陽光不要直射近來比較實在
室內格局門窗考慮通風
利用外牆凹凸設計造成陰影
設計屋簷
使用電動捲窗
至於景觀窗就用低輻射玻璃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