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水庫累計淤積量超過九千四百萬立方公尺,就算不另加計每年新增上百萬立方公尺淤積物,光以現在每年約五十萬立方公尺的清淤量,至少要花上一百八十八年才清得乾淨。
其實,石門水庫的淤泥並非廢土,學界對這些淤泥評價高,深具再利用價值,譬如若能燒結成輕質骨材,每年至少可以創造二十四億元的商機,其實是最夯的綠建築建材。
質輕硬度強 歐美日已使用半世紀
中興大學土木系主任陳豪吉表示,輕質骨材(輕石)優點是硬度強、重量輕,約可減輕結構體二十%重量,興建橋梁,則可以減少橋墩數量。北歐國家、日本、美國使用輕質骨材的歷史已經超過五十年。
陳豪吉說,石門水庫淤泥在一千一百度高溫下可以燒結成輕質骨材,主因是輕質骨材要用頁岩燒結,淤泥主成份為頁岩,曾經有人形容說「這是天上掉下來的禮物」。
和美技術學院教授溫紹炳指出,石門水庫的淤泥加入燃煤飛灰與底灰後,會增加脫水速度,再以高溫燒製成輕質骨材,黑泥的確可以變黃金。
不止輕質骨材,淤泥還有其他用途。水利署北區水資源局前年底進行「石門水庫淤泥多元化處置方案評估」計畫,結論為石門水庫淤泥除了輕質骨材之外,還有填方、水泥、製磚、人工魚礁、消波塊、護坡塊等,可再利用的方式高達十幾種。
溫紹炳表示,全台灣水庫淤泥都可以燒結為輕質骨材,技術門檻並不高,品質也不會比國外進口差,業者裹足不前的原因是,台灣的輕質骨材還沒有進入產業鍊當中,一般建築業不會想到使用台製的輕質骨材,由於使用量不大,業者就不願意投資。
陳豪吉說,要大量生產「輕質骨材」,淤泥的來源必須大量而穩定,以往限於法令,官方怕圖利廠商,淤泥不敢給廠商。上個月石門水庫再利用方案細則已經出爐,廠商可以專案申請,有了穩定的淤泥來源之後,量產壓低價格的日子越來越近,和國外輕質骨材競爭力也會大增。
法令未齊備 研發廠無法量產
「我們已經準備好了!」研發輕質骨材的三奕科技副總陳成吉表示,由於法令尚未齊備,三奕目前只設立一條生產線,以實驗性質每天生產兩百立方公尺輕質骨材,未來專區設立,三奕將擴大到六條生產線,而且很多工程要求多用綠建材,回收再利用的輕質骨材符合綠建材定義。
根據外貿協會統計,台灣每年進口約十萬立方公尺的輕質骨材,陳豪吉估計建築市場每年應該有兩百萬立方公尺需求量,以每立方公尺四千元估算,台灣每年有八十億元市場。若以石門水庫每年清淤五十萬立方公尺估計,可以燒出六十萬立方公尺輕石,市價約二十四億元。
陳豪吉表示,現在國外進口的輕質骨材每立方公尺約台幣四千元,未來水庫淤泥大量量產之後,價格應該可以壓低到每立方公尺三千元以下。
綠色陣線協會常務理事林長茂表示,早年都是地方勢力標下官方清淤工程後,從下游運淤泥,載到上游丟,颱風一來,又將這些淤泥沖到下游,如果懂得有效再利用,政府不但不用再花錢清淤,淤泥還可以幫國庫賺錢。但官方動作太慢,他看見淤泥被當成垃圾四處找地方倒,只能搖頭嘆息!
國道六號位於南投雙冬的石灼巷跨越橋,是國內首度採用輕質骨材的公共建設。扁扁的橋面有效減少水泥用量,特殊的造型也讓環境景觀變得更不凡。
但是這項九十六年底完工的工程,原規劃採用石門水庫淤泥製成的輕質骨材,卻因國內推動太慢,生產不及,最後竟是向國外採購。
橋面扁薄 可減少三分之二水泥用量
車輛行經國道六號十四公里處,一座造型簡單的橋跨越高速公路,若駕駛人仔細看,會發現這座橋扁扁薄薄的,和一般橋梁不太一樣,因為它是國內第一次使用輕質骨材的橋梁。
「當初設計石灼巷跨越橋時,就是想要利用國內水庫淤泥燒結而成的輕質粒料。」國道新建工程局規劃組長廖肇昌說,國外使用來自火山噴出岩、煤灰或飛灰冷結、水庫淤泥等黏土燒結的輕質粒料已超過卅年。國內也有學者研究發現,石門水庫淤泥富含二氧化矽,非常適合燒結做成硬固的輕質粒料。
當初在第一線施工的國工局南投所主任卓高端表示,輕質骨材可以取代一般石頭製成的混凝土,在強度不變下,可減少三分之二的水泥用量;結構量體也可縮小,像石灼巷橋的橋墩柱斷面積縮小十七%,由一百廿公分厚減為一百公分,對景觀衝擊更小;又可有效利用水庫淤泥,避免棄置二度污染。雖然運用初期可能會價格稍高,但長期發展可望以量制價。
廖肇昌說,五十七公尺長的石灼巷橋委託學術單位監控至今,結構及強度一切正常,只要國內輕質粒料能有穩定的生產量及經驗證的品質,絕對可以大量運用在各項公共建設。
記者劉力仁/特稿
石門水庫的淤泥處理過程,其實具現了台灣官場「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縮影。
對官員來說,花納稅人的錢發包清淤,根本就是最簡單的例行公事。也因此,明明淤泥可以是黃金,官員也知道手握黃金,卻寧願視之為廢棄物,四處找地方倒,偏偏棄置地不容易找,也就不急著來清除水庫淤泥了;淤泥越堆越多,水庫壽命越來越短;好不容易送離水庫的淤泥,卻又因為常被亂倒,淪為環境殺手。
石門水庫啟用至今將近半個世紀,十年之前,水庫淤泥再利用研究報告已經陸續出現,各種大小座談會、博士論文,已經開始出現「輕質骨材」這個名詞,國外也有將近五十年的使用歷史可供參考,台灣水利單位雖心知肚明,但並未積極探究其發展商機,以鼓勵業者投入,還是一味遵循舊制,以發包清淤為主要思維。
熟悉台灣政治運作的人都很清楚,政府核發的清淤經費數目龐大,這塊利潤豐厚的餅,通常是地方勢力的囊中物。若將淤泥交由廠商再利用後,搖身一變成為有價料,很容易被扣上「圖利」帽子,「怕事」的官員自然不想「多事」去碰這一塊,以免惹禍上身。
二○○四年艾利颱風侵台,石門水庫上游沖入大量土石,原水濁度暴增,桃園停水十八天,全國譁然,政府先是制訂了「石門水庫及其集水區整治特別條例」,隔年再進一步訂定「水庫淤泥利用處理作業要點」,總算明文規定水庫淤泥再利用方向包括輕質骨材、預拌土壤材料、固化混凝土、高強度土壤、磚、瓦、肥料之材料、土壤改良、填料。
官方思維終於有了轉變,時間或許晚了許多,但現在不做,未來會更後悔。
經歷這次的淤泥調查報導,難免感嘆,台灣還有多少老天爺賞賜給我們的財富,卻因為碰到因循怠惰的官場文化,就這樣白白被糟蹋掉?
為了石門水庫清淤,政府投入龐大經費,以最新的標案計算,清除一立方公尺淤泥,必須花費五百八十元,但由水庫提供的民生用水,一立方公尺(一度)才賣七.三五元,兩者相差將近八十倍。
這二十多年來,從石門水庫周圍任何一處望向庫區,都可看見大壩附近池面抽砂船日復一日抽吸著庫區污泥,抽砂船的「轟、轟、轟」引擎聲音,劇烈而規律地飄盪在空中,聲音大到人跟人交談,必須貼近耳朵才行。工人說,我們就是吃這一行的,長久以來,已經習慣了。
抽出來的污泥,透過長達五公里的輸送管,送至大壩下游的十三處沉澱池裡,等污泥水分在陽光曝曬下蒸發耗盡,乾實的土方再送往適合的地點掩埋。這幾個步驟看似簡單,其實過程既龐大又漫長。
整個作業區分兩部分,第一部分是抽砂船在庫區的抽砂作業,抽砂管深入水面下約七、八十公尺處,先以高壓水柱打散污泥,再由抽砂管持續抽取,送往下游沉澱池,一天約可抽兩千立方公尺污泥。
水多於砂的淤泥送至沉澱池後,在正常天候下,約十四天會沉澱出一定體積,北水局會在一個月後進行「收方測量」,計算淤泥體積,沉澱池的水位則會持續下降,少則一年、多則兩年,淤泥才會沉澱成可以外送的土方。
根據北水局計算,第一階段抽砂作業,一立方公尺淤泥成本約八十元;第二階段沉澱到外送,一立方公尺淤泥處理費用高達五百元。一立方公尺淤泥從抽砂到送走掩埋,處理成本逼近六百元。目前一立方公尺的水還不到八元,砂比水貴的現實,官員也只能無奈若笑。
也因清淤成本太高,清淤作業僅在大壩碼頭至進水口附近進行,一年約清理五十萬立方公尺,相對於九千四百萬立方公尺總淤泥,再怎麼清都趕不上淤積速度;但若不清理,卻又形同坐以待斃。
北水局長賴伯勳坦承清淤成本太高,無法更大規模執行,但是淤泥又不能不清,目前的作法,至少可確保水庫正常運轉。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 Powered by Discuz! X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