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home 打造桃花源

標題: 古厝之三合院 [打印本頁]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6 17:09     標題: 古厝之三合院

本文章最後由 rightway 於 2010-7-26 17:32 編輯

日前去丈母娘家附近拍了些三合院古厝,各有特色,依序和大家分享,可作為(磚造)老屋欣賞或翻修之參考。

以下專有名詞參考了些書籍,若有解讀錯誤,一定是我的問題,請不吝指正。

三合院:民居建築中之基本形式之一。多見於江蘇、福建、台灣、安徽、雲南等地之民間。三合院歷史悠久,隋代展子虔之《遊春圖》中即繪有完整之三合院。
大部分的三合院是坐北朝南,不過在建地緊迫的地區,就只能遷就現實了。

三合院的主體分正身(正廳)和廂房(護龍),以坐北朝南的三合院為例,正身朝南,其左廂房又叫東廂房,右廂房又叫西廂房,一般左尊右卑。
也有的把廂房後方外層增建的建築物才叫做護龍。

廂房再延伸出去蓋的小房子叫批房。
批屋:依附於主體建築,或自主體建築延伸出來的單坡(即單邊屋頂)房屋,即批連在正房的小房子,亦稱批廈,較主體建築低矮,常做輔助房間使用。
[attach]30604[/attach]
用瓦作為批房與山牆連接處的防漏處理,蠻少見的。
[attach]30605[/attach]
上圖中,紅瓦的上方這面牆叫山牆。
而屋頂構造體突出山牆,顯露在山牆的這種構造方式(出梁、防水,多見於屏東),稱做懸山或挑山。

兩邊屋頂不等長叫做陰陽坡,如下圖。陰陽坡:屋頂的兩片屋坡,朝向中庭者為陽坡,背向中庭者為陰坡,匠師有一句口訣:「前高,後低;前短,後長。」照片中的廂房並不符合這口訣。
此廂房屬懸山頂,應該要有像第一、二張照片那樣,用二片木板把架桁遮住,避免漏水並保護架桁。
遮住一架桁(山牆上最高者,次高者叫三架桁,再者為五架桁,因為陰陽坡,架桁數不對等,最右邊有上漆者我叫它是六架桁)的那一片叫懸魚,是清廉的象徵。
[attach]30606[/attach]

本省比較常見者為硬山頂,構造體在山牆之內,不凸出山牆者(不出梁、防火)。藍色彩繪是台南柳營、下營一帶的特色。
[attach]30607[/attach]
如果只有正身沒有廂房,叫做一條龍。這一條龍的大門對著鄰居家的山牆。
如下圖:
[attach]30608[/attach]
[attach]30609[/attach]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6 17:23

本文章最後由 rightway 於 2010-7-27 12:09 編輯

一棟典型坐北朝南的三合院,面對它的右半邊(左廂房)賣給別人了,繼承左半邊(右廂房)的後人也沒在住,雜草較多。
[attach]30610[/attach]
從外觀看,正身是五間起(五間房間)。
正中的兩根圓柱叫檐(同簷)柱,柱底還有鼓形柱礎。
[attach]30611[/attach]
以前的習慣是輩分越高則屋脊越高,加上用的是波浪鋼板,推測左廂房最後面是近年加蓋的。
正身和右廂房的屋頂都屬於連續式家屋。
[attach]30612[/attach]
[attach]30613[/attach]
屋頂最上方是正脊,一般正脊都帶點弧度,比較不會那麼呆板。
此三合院正身的正脊叫大脊,比較華麗,也叫雕花脊,如下二張圖。而廂房的正脊比較簡單,叫做小脊,如上圖。
[attach]30614[/attach]
[attach]30615[/attach]
由前三張照片來看,屋瓦的形式叫做板瓦,而這樣用板瓦一正一反疊成的樣式叫仰合瓦。正身檐廊的地上還有些備用瓦片。
[attach]30616[/attach]
正身窗戶的牆面上有些彩繪,並有吉祥話,左窗是清風、瑞光永照;右窗是明月、合家平安。
[attach]30617[/attach]
[attach]30618[/attach]
正身以木柱(含柱礎)為架構,下半部砌磚,上半部推測為土牆。
[attach]30622[/attach]
從牆壁破損處之特寫可看到泥土、稻殼,外面敷白灰。再從砌磚形式來推測厚度,應該不是土埆牆,可能是竹編灰泥牆。
[attach]30623[/attach]


正身檐廊上的檐椽用的是木條,而牆身上和檐尾的桁用的是圓木,中間則加根竹管以增加支撐。這些木材、竹材都有上漆保護。
[attach]30682[/attach]

廂房檐廊深度不如正身,也就沒有檐柱,也是用原木當桁,但椽則用竹管,而且都沒有上漆,有些材料已經龜裂。
[attach]30683[/attach]
[attach]30684[/attach]

正身的單挑檐雀替,規模較大,層次較多:
[attach]30685[/attach]

瓜柱上有些簡單的雕式。
[attach]30686[/attach]

廂房的雀替,採用最簡單的型式。
[attach]30687[/attach]

正身的封檐板在檐柱處接口,這是基於木板強度的考量。
[attach]30688[/attach]

這棟三合院的正身和廂房之間沒有子孫巷,而是直接相連。
正身和廂房之間用水泥天溝做為水路宣洩,以避免漏水。
[attach]30689[/attach]

以連接處來說,右廂房保存的狀況沒左廂房那麼好,還可以看到透空的裂縫。
[attach]30690[/attach]

左廂房的門窗保存也比較好,真是古意盎然。
[attach]30691[/attach]
[attach]30692[/attach]

右廂房保留一個早年架設電線的小器具:礙子。
可能主人後來認為直接釘在牆壁上比較不礙眼吧,所以目前礙子上已經沒有電線了。
[attach]30693[/attach]

右廂房的屋頂是陰陽坡,有遵照「前高,後低;前短,後長」的口訣。
[attach]30694[/attach]

傳統的外遮陽,在雀踏(有雨庇的用途)下裝有鐵製鼻兜,用圓木或竹桿穿過,把木板釘在木、竹上,加根木棍支撐,即可用來遮陽或擋雨。
[attach]30695[/attach]

正身的後方,有道圍牆,圍牆砌有幾處透空磚,這樣的牆叫花式磚牆,又叫漏明牆,兼具美觀、採光、通風等好處。
[attach]30696[/attach]
[attach]30697[/attach]
作者: 蔡先生    時間: 2010-7-26 21:18

我想找老師父在二樓頂蓋個小三合院
作者: 笑瞇瞇    時間: 2010-7-27 01:28

我好喜歡三合院的精神,謝謝介紹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7 10:08

3# 蔡先生
蔡兄不妨問問看4W大。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7 10:09

4# 笑瞇瞇
笑瞇瞇兄:

很高興您也喜歡!!
作者: 蔡先生    時間: 2010-7-27 11:36

真高興您能欣賞古人的智慧與哲學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7 12:13

提到花式磚牆,另一處三合院的花磚頗有意涵。
[attach]30698[/attach]

來個特寫:
[attach]30699[/attach]
遙想:當初興建時,適逢主人或長子新婚,砌個雙鳥的花磚,希望新人能夠永遠像這花磚的圖案一樣,恩恩愛愛、雙飛雙宿。

除了花磚牆,這家的窗戶也蠻特別的,砌花磚以防盜,這真是我看過最典雅的防盜窗了!
[attach]30700[/attach]
作者: 相思園    時間: 2010-7-27 12:35

8# rightway


這防盜窗真的很棒.
好看.美觀.實用.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7 13:35

接下來這間三合院的正身應該是五間起,被拆掉大廳和右臥房。
[attach]30705[/attach]
從基台和埕中間的隆起判斷,石棉浪瓦和烤漆浪板的耳屋應該後面增建的。
因為還有住人,所以只有遠拍,不好入內打擾。

右廂房的耳房似乎拿來當倉庫和車庫之用。
構造比較簡單,採用沒有封檐板的懸山山牆,有簡單的懸魚和鎮瓦。
[attach]30706[/attach]

採用嵌入鐵窗之水泥窗框,木製上下推窗。
[attach]30707[/attach]
磚土的材質、窯火溫度、磚胚疊放方式,種種不同因素,造就一面色彩豐富的磚牆。

右廂房的用色鮮明大膽,外觀維護得不錯。
[attach]30708[/attach]

我很納悶這些外露的穿斗式木架構竟然沒有上漆保護。
[attach]30709[/attach]

有木桁,也有竹桁,猜測是成本考量。
看到的椽都是竹管。
[attach]30710[/attach]
[attach]30711[/attach]
左臥房外露的木屋架大部分有上漆保護。
褐色一坨一坨的是用來防水的發泡劑,已有劣化現象,應避免日光直接照射。

用磚塊當柱礎:
[attach]30712[/attach]

左右臥房的窗戶下面都有個方孔,且以磚塊填滿,不知是何用途和原因?
[attach]30713[/attach]

右臥房加蓋了一間批房,還有根煙囪,推測是分房後的「灶腳」。
[attach]30714[/attach]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7 13:56

本文章最後由 rightway 於 2010-7-27 13:58 編輯

以下主要介紹竹編灰泥牆。
主角已經頹敗。兩面牆的保存程度差異很大,推測這面牆西向,被西北雨打到的機會比較大,對面向東的就好多了。
[attach]30715[/attach]
[attach]30716[/attach]
中柱和比較重要的副點柱採用圓木,其他則用竹子,照片中用的還是彎曲的竹子,真是省啊!
一般竹材會用火燒烤取直,比較好用,也可以增加荷重能力。

不同區塊的狀況不同,可看出詳細的構造。應該很容易看圖認識。
[attach]30717[/attach]
[attach]30718[/attach]
[attach]30719[/attach]
[attach]30720[/attach]
[attach]30721[/attach]

外邊還有一台牛車,上面的木、竹,原本應該是這棟房子的建材。
[attach]30722[/attach]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7 14:57

本文章最後由 rightway 於 2010-7-27 15:02 編輯

這間古厝的屋頂顏色頗為特殊。
屋脊不算華麗,但也不是很簡單的小脊,有些彩繪裝飾。
另外,算是這個地區比較少見的懸山山牆。
至於山牆上的石棉浪瓦應該是後來防漏用的。
[attach]30726[/attach]

外露的木材都上漆保護。從材質推測,主人建造時應屬小康之家。
[attach]30727[/attach]

複習一下,懸山就是屋頂構造體突出山牆,顯露在山牆之樣式。下方照片中可以看到封檐板、三根桁、一根椽。桁和椽就是屋頂構造體。照片中沒看到懸魚。
另外,漆成紅色、最上層用磚砌的這部份叫做馬背。
[attach]30728[/attach]
馬背又可與五形連結,上面照片的是金形馬背(圓圓的)。

木形馬背:和火形馬背很像,只是上面三個面都是直線的,而火形的面是曲線的。
這張照片我不是很確定是木形馬背,請大家發揮一下想像力。
[attach]30729[/attach]

水形馬背:攝於嘉義文化公園。
[attach]30731[/attach]

火形馬背:
[attach]30730[/attach]

土形馬背:沒有照到。就像凸去掉最下面一橫。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7-28 09:38

除了望族,漂亮的三合院多為廟宇,不記得這間供奉的神祇了,純欣賞其建築。
正身前面有做軒亭,不知道算不算是勾連搭的建築方式?
可能是鄉下地方的小廟,除裝飾較一般民居華麗之外,差別不多。
正身供神,採用金形馬背,希望廣進香油錢;軒亭設香爐,採用火形馬背,希望香火鼎盛。懸魚用馬克瓷磚貼出壺形,希望能為信眾祈福。
[attach]30753[/attach]

正身和軒亭的大脊用透空磚和瓷磚裝飾。
[attach]30754[/attach]
[attach]30755[/attach]
正身的馬背懸魚只拍了一面,軒亭則是兩面都拍,三個壺同中有異。
[attach]30756[/attach]
這(北)面的彩帶只有白色,而不是藍白色,又不像是褪色,不知是何意?難道也是西北雨造成的嗎?

山牆的側邊、與封檐板、屋頂相承接之處叫做墀頭,一般民居比較少裝飾,可參見之前一條龍之照片,此處以手工彩繪瓷磚裝飾。
[attach]30757[/attach]

右左墀頭特寫:
[attach]30758[/attach][attach]30759[/attach]

既然供奉神祇,當然希望「神靈顯赫」,神靈顯赫做啥?「護國安民」囉。(照片太小張,字可能看不太清楚)
[attach]30760[/attach]
[attach]30761[/attach]

從後側面看,基台順地勢加高。
山牆上有一條突出之鳥踏裝飾,窗戶上方也有。
[attach]30762[/attach]

藍白彩繪在山牆收尾處的變化。
[attach]30763[/attach]

山牆有側門,門上有弧形鳥踏,裝飾兼充當雨庇。
[attach]30764[/attach]

以上暫告一段落。

老婆看我最近在看這些跟傳統建築有關的書,從她的藏書中拿出一本《古蹟入門》給我,「軒亭」就是從裡面看到的。

其他參考資料:
1.        東海大學建築研究中心編《中國傳統民居建築辭典》,台北:臺隆書店,2004年。
2.        高燦榮《燕尾馬背瓦鎮──台灣古厝屋頂的形態》,台北:南天書局,1989年。
3.        林會承《〔台灣〕傳統建築手冊  形式與作法篇》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5年。
4.        鄭培光、王志英編《中國古代建築構件圖典》,福建:福建美術出版社,1989年。
5.        樓慶西《中國建築型態與文化》,台北:藝術家出版社,1999年,二版。
6.        中華木質構造結構協會編《樑柱工法木構造建築物(住宅)支施工技術手冊》,台北:農委會林務局,2005年。
作者: petals2008    時間: 2010-7-28 09:47

很棒的介紹
我也喜歡老房子
尋覓2home途中 很想買一棟小間的來改造
可惜裡頭還有住人 擔心以後請他搬家不容易結果作罷
有點惋惜
作者: 文川    時間: 2010-7-28 10:35

看了 rightway  大大對老屋的介紹,真贊歎古代建築的美學及先人的智慧.
感謝 rightway  大大 的分享與詳盡的介紹!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8-2 17:04

感謝petals姊及文川兄的肯定!!

在拍照的時後,有位熱心的歐吉桑「厝邊」來關切,問答之間才知道一些狀況,他也說現在還可以找到老師傅,不過費用比RC混凝土更高。或許這是傳統造屋越來越少的原因之一吧。
作者: rightway    時間: 2010-8-2 17:09

續篇

前面的房子看起來是日據時代建的,接下來介紹比較新的,估測是台灣光復之後建的。
[attach]30934[/attach]
這棟是三間起(古代的「間」是衡量面寬的單位,為兩根柱子或牆之間距),沒有廂房,屬一條龍的型式。
屋頂覆以水泥瓦,檐柱貼馬賽克磁磚,檐廊的屋頂獨立,砌兩層透空磚當女兒牆。

仿懸山的山牆,以磚或混凝土塑成封檐板外觀。
用塑膠管留一通氣孔,可讓屋內熱氣排出。
[attach]30935[/attach]
屋脊末端的瓦鎮有文脊的味道,最末的瓦當上有個福字,有日式房屋「鬼瓦」的影子。
作者: taiwanbigmary    時間: 2010-8-5 01:42

2# rightway
謝謝能夠讓大伙兒知道這方面的文化和藝術..畢竟我們慣看許多西式和日式的建物..屬於自己文化的東西反而較為陌生..
作者: STSHAOWW    時間: 2011-12-5 20:38

本文章最後由 STSHAOWW 於 2011-12-5 21:14 編輯
續篇

前面的房子看起來是日據時代建的,接下來介紹比較新的,估測是台灣光復之後建的。
30934
這棟是三間起(古代的「間」是衡量面寬的單位,為兩根柱子或牆之間距),沒有廂房,屬一條龍的型式。
屋頂覆以水泥 ...
rightway 發表於 2010-8-2 17:09

剛跟法院買了一個三合院
前幾天去看了一下 真划算
好便宜 含160坪的建地 才12x萬
比好多網友 的豪華貨櫃屋划算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1-12-6 11:09

~~同鞋...真是夠強的....
....我最近會跑一趟水里...
....會繞道過去看看的...
作者: STSHAOWW    時間: 2011-12-6 12:57

我家本來就有拜拜的
現住戶一直跟我說 神仙們沒地方放
大概有1X尊好漂亮的神像
想想可以省下 安神位的錢 哈哈

那天跟他們談的太久了
出來才發現天黑了
相機又沒閃光燈 照片顏色怪怪的
下次帶閃燈去

三合院真的很美

三合院在將軍不是水里
離我頭像的農地約3公里吧
作者: rdmigo    時間: 2011-12-6 16:10

21# STSHAOWW


原來是你上回說的那一三合院喔!...
...我慢慢發現....你很有愛心也...
不是養猴子地..就是養招潮蟹..
不然就是老頭目ㄟ地...
與火車經過的嘶嘶叫..
踏到兩腿發白筋ㄟ...自行車道
還是陣陣的....xx味....
我勒....夠佩服的...
夠強的.....同鞋...你很猛喔!!
作者: STSHAOWW    時間: 2011-12-6 17:38

21# STSHAOWW


原來是你上回說的那一三合院喔!...
...我慢慢發現....你很有愛心也...
不是養猴子地..就是養招潮蟹..
不然就是老頭目ㄟ地...
與火車經過的嘶嘶叫..
踏到兩腿發白筋ㄟ...自行車道
還是陣陣 ...
rdmigo 發表於 2011-12-6 16:10

這些都是很好的地阿
三合院 多棒
北投還有個很大的防空避難室
我也有一個
中和我還有一條巷子 哈哈
森林區 河川區  
特定農業區 .....
很多水的  沒水的
以後買台箱車就可以四處去玩了
作者: PAO    時間: 2011-12-6 18:13

很棒的介紹
我也喜歡老房子
尋覓2home途中 很想買一棟小間的來改造
可惜裡頭還有住人 擔心以後請他搬家不容易結果作罷
有點惋惜
petals2008 發表於 2010-7-28 09:47

聽說老房子還會有老祖宗住,要請這種老祖宗搬家也不容易




歡迎光臨 2home 打造桃花源 (http://2home.com.tw/bbs/) Powered by Discuz! X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