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0查看 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對音樂教育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複製鏈接]

Rank: 4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2-9-26 12:35:4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整個宇宙是音樂性的構成,人體也是。人會依據自己內在的音樂性架構出自己。

所以,一個人對音樂真正的認知與覺受,會透過他的骨架比例顯現出來。如果一個人的骨架比例並不能給你協調舒服的感覺,就不能給出孩子需要的音樂性滋養,因為他連對自己都給不起、給不出了。

音符的有與無,幫助孩子建構出骨骼(中空與實在)。旋律(曲調),幫助孩子架構神經的傳導與連結系統(神經結構與分岔就如同琴弦的變體)。節奏,幫助孩子建立心肺活動上(血液流向與作用)的規律與健康。七個基本音,則對應、調節了孩子物質體的臟腑與各層次的乙太身體。

低齡的孩子並不需要強調複雜指法與技巧的音樂課,而是幫助孩子在紊亂、不尊重音律與和諧的流行音樂文化中,怎樣保護並打開自己的耳朵,去經驗單音的深度。
孩子對音樂的接觸可以從單音的仿唱開始。人聲對孩子而言,比樂器來得友善、自然。為了要真實複製,孩子必須學會真實聽到:
孩子必須一而再、再而三地確定自己的音準,這是一種想像與紀律上的訓練。最好的音樂老師其實是孩子自己。

錄製的音樂版本品質再怎麼好,都只是機械複製化的經驗,會傷害孩子聽覺的敏銳度。

音樂是孩子教育中需要最早開始也最重要的部分,因為孩子正學習著用自己的力量構築與運用自己的物質身體。音樂是凝縮的能量,當中融合了幾何的嚴謹與乙太的流動。音樂講究"零一"的效果: 聲音固然重要,但停頓與休止才真正讓聲音產生意義。

"空"、"無" 才能真正放大、凸顯聲音的特質。

"在"  是因為"不在","不在"  是因為"在"。正因這種無法切割的零一關係,反而讓音樂產生了必需精準切分的數學性。

真正的音樂家在音樂裡是透明的、沒有自己的,所以真正的音樂裡看不到個人性。太過強調個人性或個人特色,他就真的只是"音樂家"或"音樂匠",他和音樂是分開的,他並沒有變成音樂,他還是他自己。

音樂是人在死亡時最後離開神識的,它幫助靈魂過渡到另一個狀態。所以音樂的教育,也是對於靈魂的教育。
4

查看全部評分

半耕半讀半是仙
衣食半豐半儉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2-9-26 13:28: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錄製的音樂版本品質再怎麼好,都只是機械複製化的經驗,會傷害孩子聽覺的敏銳度。

可可熊 發表於 2012-9-26 12:35

我兩三年前在世貿資訊展買了一個耳機,叫做"聽不累"。
使用它戴在耳朵上,就真的是聽不累。
我用它來聽佛號或大悲咒十小咒,聲音清晰,生動美妙,越聽越愛聽。
與一般擴音器或耳機播放的機械式聲音,完全不相同。
無諍三昧,斯為第一。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對音樂教育一些天馬行空的想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2-1 02:25 , Processed in 0.044318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