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55查看 31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摸不著邊---之信不信不重要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2-5-30 15:12: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本文章最後由 lake22 於 2012-6-1 11:45 編輯

http://www.jiexinglin.com/List.asp?ID=1090

為何一般解釋佛法,都會講的很高深不可測,例如空性、無常等等,總讓人覺得似乎很有道理,可是又摸不著頭緒,不知從何修起﹖

師父開示﹕所謂證,從比量證到現量證。
由此引申告誡﹕修行摸不著邊,而趣入世間法。

一般我們在解釋佛法時,很容易犯下一個錯誤,這個錯誤是,對修學者,將法相名詞直接解釋的非常深不可觸。例如「證」,一般都會將「證」直接就解釋的很高,以現量證而作解釋。所謂「證」,是心識生起對於教理的體悟,是為「證」。此又分為「比量證」及「現量證」。何謂「比量」﹖依著教理思惟推比而生起的體悟,是為「比量」,而已經很確定,產生定解,即是「比量證」。

以空性來作解釋。所謂空性,事實上,是指我們心的所緣境,以境來說,就如同佛陀所說,不論佛陀出不出世,法爾如是,本自存在。境上的空性本來就存在,不是我們修來的。但是,另一個角度來說,當我們要證到空性時,是要以心去證,既然是以心去證空性,那麼心的這一分就要修,以凡夫異生而言,這一生及過去生並沒有證過空性,因此,不能說本自存在。經論所說「本自清淨」、「本自俱足」,是指境,不是指我們的心。假設我們的心本自俱足,那麼我們不就本來是佛了﹖然而我們並不是。所以我們必須要釐清楚,如果於此誤解,以為自己本自俱足、本來是佛,這是「未得謂得」之增上慢。因此,經論所說「本自俱足」、「本自清淨」、「不生不滅」等等,是指空性。我們要證到不生不滅,要證到空性,是要以心來證,而能證的心是修來的。所以,這一點一定要釐清楚。將這一點釐清之後,剛才有說,分為「比量證」以及「現量證」,空性是本自俱足,但是去證空性時,是有其次第的,剛開始是以「比量證」,因為,沒有比量證就沒有現量證。所謂比量證空性,是以分別心,分別心現起空性的影像,這影像在佛法的名詞是「義共相」,有分別心就一定有「義共相」,以義共相去證空性的這一分,即是比量證。

再說,例如杯子,是有為法,是無常相,所以會有生、住、異、滅。然而,我們能見到杯子的生、住、異、滅嗎﹖我們所見的杯子是不生不滅。那麼,我們要如何了知杯子的無常相﹖我們見到杯子不生不滅的這一分,是錯亂識,既然是錯亂識,就要依著佛陀的教理去思惟。假若杯子是常法,就不應該變異壞滅,但是,杯子總有一天一定會壞滅,它壞滅時有其壞滅的前一刻,壞滅的前一刻也有壞滅的前二刻,如此推比下去,一直到現在。透過這樣的思惟,在我們的心識上生起杯子的無常相,這一分是分別心依理由思惟,生起義共相而去了知的,也就是說,是以分別心的義共相去見到杯子的無常相。雖然是以分別心的義共相而見到剎那生、剎那滅,但是這一分,與杯子的剎那生、剎那滅是一樣的,假若不一樣,那我們就不可能現量證了。

同樣的道理,杯子有杯子上的空性,但是我們有見到嗎?並沒有。我們見到的是什麼﹖我們見到的是空性的正反面「實有」、「非緣起」。如果我們所見的杯子是緣起法,那我們就是聖者了,然而我們不是。由於我們見到的是非緣起、非因緣合和,所以當我們見到杯子,會覺得杯子很實有,杯子很實有的讓我們見到。然而,事實是如此嗎﹖不是,因為佛陀說是因緣合和,非實有。我們的看法與佛陀所說不一樣,那麼,若不是佛陀錯,就是我們錯,佛陀會錯嗎﹖不會,所以錯在我們,錯在我們沒有見到緣起,沒有見到空性,只見為實有。當我們見為實有時,依著佛陀所說的教理,將實有遮除掉,遮除實有即是非實有,「非實有」這一分取名為空性,而不是有一個空性讓我們見到,這一點要特別注意。如果是有一分空性讓我們見到,那又成實有了,即空性上的實有。佛陀於大般若經說「空空」,空掉空性上的實有。

所以,當我們見到空性時,是以分別心、以理由推理而見到空性,也就是說,是以分別心的義共相而去見到,這一分分別心義共相的空性,與境上的空性是一樣的,若不一樣,那我們就永遠無法證空性了。但是,由於我們是以分別心義共相去見到,所以不如同「現量證」的真實,假若有一天,透過止觀雙運一直修、一直修,當力量越來越強時,分別心就越來越弱,這分別心越來越弱時,反面即是無分別。所謂無分別,是將分別實有的遮除掉,是為無實有,無分別。這無分別就是現量證。

因此,我們不能將佛法的任何一個義涵,都直接就解釋的很高,如果都以現量證而解釋,一下就說「一念歸三千,三千歸一念」,一下就說「圓融無礙」,這對我們來說,會摸不著邊。我們是要在日常生活的種種去修,為眾生而吃飯等等,依著佛陀的教理而如理思惟,不要貪、不要瞋,由這樣再逐次體悟到最高的,有比量證才有現量證。如果直接就以現量證而說,都要一念歸三千,那麼我們與佛法,就會如同隔一道城牆,學歸學、做歸做,修行到最後,所學的經典都無法落實於心識上,無法運用,什麼都不知道了,只好持個咒。但是我並非說持咒不好,千萬不要誤會我的意思而誹謗。因此我們要注意,所謂證,不能全然就直接以現量證作解釋。

經由我這樣解釋,修行對於你們來說,或多或少就能碰觸得到了,當修行碰觸得到時,內心所產生的思惟力就會很專注,如此內心就會獲得喜悅,當你每次這樣修、這樣學,當下在聽法每次都有感受,修行就會是一件很快樂的事了。為何會認為修行很痛苦﹖是因為我們依文解義而且又不抉擇,將佛法理解錯誤、學習錯誤,所以才會覺得痛苦。所謂「四依」,依法不依人、依義不依語、依了義不依不了義、依勝義諦不依世俗諦,此四依都是需要抉擇的,若不抉擇我們就無法判斷。透過這樣的抉擇,我們的內心能被調伏,這是我們都能感受得到的,試想,若是憑著依法抉擇的喜悅感受,而去持咒語,那樣的專注力與攝持力,是不是很強﹖但是,很可惜的是,我們在學習佛法時,不僅依文解義,而且摸索不到修行。

進一步來說,當我們摸索不到修行而又想修行時,這就要注意我們的識體了,我們的心如果摸索不到樂,就會往樂的方面去鑽,這是我們心識的作用,這是一定的。譬如說,你躺在床上躺到覺得很苦時,還會繼續躺下去嗎﹖不會的,你會想起來走一走。當你走累了還會想繼續走嗎﹖也不會,這時坐下來是不是很舒服﹖坐久了又覺苦,是不是又要起來走﹖這就是我們的心識,總是想要往樂鑽。可是,佛陀所告訴我們的教法,也是讓我們用樂去鑽,一直鑽到成佛,但是我們卻不去鑽。當你碰觸不到修行的快樂時,你就會想世間法的快樂,一旦碰觸世間法的快樂,就會增長名利。即使不增長名利、即使你是世間的大善人,你也還是在輪迴啊,無法解脫。

再引到前面所說的,這就是我們在學習佛法時,一定要注意,不要捨掉佛、法、僧。有不少多人學習佛法,到後來卻覺得世間法比較駕輕就熟,例如,學論語、學心理學比較容易,覺得駕輕就熟,事實上,你的內心已經開始在捨三寶了﹗為何會這樣﹖這就是這裡所探討的,不要將佛法侷限於解釋的那麼高,都要以現量證而作解釋,因為這樣修行會摸不到邊,一旦摸索不到修行,你的心就會被消磨殆盡,而趣向世間法了。因此,我們不能將佛法直接就解釋的很高,若不是如此,所學的經典就無法落實於心識上,無法漸次修學。若要將佛法解釋的高是可以,但是,一定要引導回生活上去落實,就是從比量,何謂比量?依道理思惟而生起的覺受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2-5-30 15:58: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lake22 於 2012-5-30 16:02 編輯

噶 旦 巴 派 的 朗 端 唐 巴 ( GLANG RI PA ,1054-1123) 所 寫 的 『 修 性 八 偈 』

第 一 偈
眾 生 之 可 貴 ,尤 勝 如 意 珠 ; 發 心 為 眾 生 ,謀 無 上 福 祉; 我 學 以 至 寶 ,視 一 切 眾 生 。

第 二 偈
每 與 他 人 交 往 時 ,我 要 自 視 為 最 卑 ,並 從 我 心 極 深 處 ,敬 重 他 人 為 至 尊 。

第 三 偈
凡 有 所 作 為 ,我 必 究 自 心 ,一 見 煩 惱 起 ,危 及 自 與 他 ,即 堅 決 面 對 ,防 患 于 未 然 。

第 四 偈
我 將 學 珍 愛 ,惡 性 之 眾 生 ,以 及 為 重 罪 , 與 苦 所 迫 害 ,猶 如 獲 難 得 ,稀 有 之寶物 。

第 五 偈
他 人 因 嫉 妒 ,辱 罵 詆 毀 我 ,我 學 習 認 輸 ,將 勝 利 歸 他 。

第 六 偈
若 我 懷 大 願 ,所 利 益 之 人 ,無 理 傷 害 我 ,我 將 學 視 他 。為 我 善 知 識 。

第 七 偈
總 之 我 要 學 ,直 接 與 間 接 ,全 力 助 眾 生 ,悉 得 我 之 樂 ,並 恭 敬 承 擔 ,為 我 母 眾 生 。所 受 害 與 苦 。

第 八 偈
我 要 學 保 持 ,此 諸 般 修 行 ,不 為 八 風 染 ,並 憑 藉 了 知 ,一 切 法 如 幻 ,而 解 脫 貪 縛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12-5-30 16:03: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陳青 於 2012-5-30 16:19 編輯

過去有很多高知識份子,見到廣欽老和尚,請老和尚開示佛法。
老和尚總是喜歡說:我不懂很深的佛法,我只知道念阿彌陀佛。

要證入空性,必先熄滅無始三毒業障貪嗔痴。
戒定慧三無漏學,是熄滅貪嗔痴的基本法要。
念佛、誦經、持咒、懺悔、禪定......都是定慧之學。
因此,學佛行者以為日課,精進之。

心經裡說的諸法空相,色即是空。是佛陀證入的境界。
凡夫既使琅琅上口,也不是證入空性。
空性即是佛性。
眾生佛性本自具足,不假外求,但是因貪嗔痴無法顯現。
要證入佛性,有何難度?
請看以下大般涅盤經如來性品可以知曉:

善男子。如是菩薩位階十地,尚不了了知見佛性。何況聲聞緣覺之人能得見耶。
所有佛性如是甚深,難得知見。唯佛能知。非諸聲聞緣覺所及。
無諍三昧,斯為第一。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12-5-30 16:09: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 lake22

善哉!善哉!感謝「Lake22」老友的分享!

何謂「比量」﹖依著教理思惟推比而生起的體悟,是為「比量」

這樣的定義「比量」是不正確的!

「比量」必須依據自身過去之經歷:例如吾人知道(親身經驗)鄉間草屋煮飯時,其煙囪會裊裊吹煙,則未來若在鄉野迷路受困時,只要見到遠方草屋煙囪會裊裊吹煙時,即可推知彼處有人在,可速往求救,此名為「比量」!

依著教理思惟推比而生起的體悟:至多只能說是淨信「聖言量」!

善哉!「Lake22」老友!
1

查看全部評分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12-5-30 16:12:3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 lake22

善哉!善哉!感謝「Lake22」老友的分享!

甚善!當如是發精進心!

老友!「世尊」成道後說法 45 年,其所說法全部記載在「阿含經」內!
老友!「阿含經」是佛法最古老經典,是部派、南北傳共尊的聖典!

善哉!「Lake22」老友!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12-5-30 16:15: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 lake22

善哉!善哉!感謝「Lake22」老友的分享!

修行摸不著邊

修行之所以摸不著邊,完全是因為不去閱讀:「世尊」花 45 年歲月所說的教法!

善哉!「Lake22」老友!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12-5-30 16:22: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 lake22

善哉!善哉!感謝「Lake22」老友的分享!

所以,當我們見到空性時,是以分別心、以理由推理而見到空性,也就是說,是以分別心的義共相而去見到,這一分分別心義共相的空性,與境上的空性是一樣的,若不一樣,那我們就永遠無法證空性了。

北傳布吒婆樓經:
梵志又問︰「先有想生然後智?先有智生然後想?為想.智一時俱生耶?」佛言:「先有想生,然後智,由想有智。」

南傳布吒婆樓經:
「世尊,先有想生,然後智生耶?先有智生,然後想生耶?抑智與想非前非後而生耶?」布吒婆樓,先有想生,然後智生;實由想生,而智生起,是以人人皆悉自知:「實由此緣故,於吾生智慧。」布吒婆樓,可知依此理趣,先生想,後生智,由想生故有智生起。

善哉!「Lake22」老友!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
發表於 2012-5-30 16:26:3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http://www.jiexinglin.com/List.asp?ID=1089
...空有不異是指空性及名言有是觀待而有,若無空性,則名言有亦無,反之,無名言有時,亦無空性。是故,你所問緣起性空的空和空有不異的空,二者是一樣的。...

無名言有時,亦無空性。 ???
如何看待? 入斷邊否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12-5-30 19:28:1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善哉!善哉!感謝「Lake22」老友的分享!

無名言有時,亦無空性。 ???


善哉!「Lake22」老友!


心香乍爇。法界蒙薰。諸佛海會悉遙聞。隨處結祥雲。誠意方殷。諸佛現全身。
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南無香雲蓋菩薩摩訶薩。


無上甚深微妙法,百千萬劫難遭遇;我今見聞得受持,願解如來真實義。


大正新修大藏經 - 雜阿含第十三卷第(三三五)經

如是我聞:一時,佛住拘留搜調牛聚落。

爾時,世尊告諸比丘:「我今當為汝等說法,初、中、後善,善義善味,純一滿淨,梵行清白,所謂第一義空經。諦聽,善思,當為汝說。

「云何為第一義空經?

諸比丘!眼生時無有來處,滅時無有去處。如是眼不實而生,生已盡滅,有業報而無作者,此陰滅已,異陰相續,除俗數法。

耳、鼻、舌、身、意亦如是說,除俗數法。

俗數法者,謂此有故彼有,此起故彼起,如無明緣行,行緣識……」廣說乃至「純大苦聚集起。

又復,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無明滅故行滅,行滅故識滅……」如是廣說,乃至「純大苦聚滅。

比丘!是名第一義空法經。」

佛說此經已,諸比丘聞佛所說,歡喜奉行。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
發表於 2012-5-30 19:34: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善哉!善哉!感謝「Lake22」老友的分享!

如何看待? 入斷邊否 ??

建議從現生之自身(根)與所依存之外界(塵)起觀,不要在「文字」上下功夫!

根與塵就是這個世間,也就是經藏上說的:「現法」!

離開對「現法」之思維與觀察,不可能得到「證悟」的!

證悟:於「現法」如實知、如實見,身作證、俱足住!

善哉!「Lake22」老友!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修行摸不著邊---之信不信不重要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7 15:18 , Processed in 0.049081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