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6-16
- 最後登錄
- 2024-11-30
- 在線時間
- 3606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30301
- 帖子
- 996
- 精華
- 0
- UID
- 16559
|
京劇或國光是不是有危機,可從兩方面來看,一部分是社會大環境因素,現代人看戲已沒有傳統社會那般虔誠、熱情,以京劇來說,它曾經是臺灣民眾最喜歡的「正音」,在日治時期即為臺灣「在來」劇種之一,當時的劇院如「臺灣新舞臺」、「永樂座」、臺南「南座」、「大舞臺」等,都長期演出京劇,流風所及,文人雅士與市井小民皆以看京劇為時尚,中國來的京劇演員也不乏加入歌仔戲班或在民間教曲館(票房)子弟者。1948年11月從上海率團來臺公演的顧正秋能在「永樂戲院」(原永樂座)一演四年七個月(1948.12-1953.6)正反映京劇在臺灣的群眾基礎。當時還有臺灣人組織的職業京班,歌仔戲班在戲院演出也常加演一段京劇三國戲。
那個年代的政府對民間戲劇表演不但沒有獎勵措施,反而抽取極重的「娛樂稅」,但因民眾有買票看戲的習慣,戲院、劇團仍能依憑票房支撐。1953年夏顧劇團宣告解散時,除了因物價上漲、團員要求包銀增加的壓力,也跟軍中京劇團的興起有關。軍中劇團成為京劇演出主力,有健全的展演機制及人材訓練系統(劇校或訓練班),原屬私立的王振祖復興劇校亦改為國立,並附設劇團,而後軍中劇團整併成國光劇團;這是政府為保護京劇所採取的措施,化解了京劇團因社會變遷所須面對的經濟壓力。劇團進入國家體制,團員具公務員(或軍人)身分,經費來自公務預算,劇團營運不須太考量人事、製作成本,相對自生自滅的臺灣本土戲曲,京劇可謂得天獨厚。
...
https://www.storm.mg/article/4101750?mode=whole |
-
2
查看全部評分
-
|
少一點自我,
多一點自然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