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3
- 最後登錄
- 2020-2-26
- 在線時間
- 33 小時
- 閱讀權限
- 30
- 積分
- 929
- 帖子
- 959
- 精華
- 0
- UID
- 2805
|
反水庫,返家園,還山一片茂林,還我一畝良田
(地方/高雄縣)
文/劉傑興(美濃愛鄉協進會專案執行)
生態保育是一場人們自相矛盾的戰爭,源自人們對環境之破壞與濫用,終於人們甘為多樣性生物中的一種。意即唯有人類謙虛地面對大自然,視己僅為環境中的一份子,進而尊重其他生命,方有還原生態多樣性的可能。
隨著人們物質生活越趨便利,所擷取的自然資源越多,手段越霸道、無情。不斷地開發土地、掠奪資源、污染環境,引發自然資源嚴重地供需失衡、循環失調,最後也促使幾個現象加劇:山林遭到濫墾濫伐,植被趨向單一,甚至消失;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急遽升高;化學有毒物夾雜地下水裡。其後果遂造成生物多樣性消失、全球暖化、水質和土壤污染。然而,當賴以維生的土壤、空氣和水等資源漸漸破壞、耗竭的同時,「如何面對與因應錯誤的環境決策以及無謂地浪費資源」已成為刻不容緩的課題。
八十二年,美濃出現了台灣有史以來第一支反水庫隊伍。面對荒謬且霸道的取水政策,他們勇敢地站出來說「不」。他們排著整齊的隊伍出現在高雄縣政府前要求縣長簽署反水庫聲明。旋即北上,唱著山歌,舉著布條,來到立法院,痛陳水庫對美濃生命財產與環境生態的危害。群策群力,立法院刪掉了那年的水庫預算。
八十三年,美濃愛鄉協進會正式成立,幾位回鄉的年輕人決定蹲下來做為運動的骨幹,讓反水庫運動社區化。從此,他們呼籲整治高屏溪、復育山林、節制高耗水工業,放棄落後的水庫政策。於是,他們支援反瑪家水庫、反瑞峰水庫與反濱南工業區運動,讓社區居民了解環境議題與其影響。故於民國八十八年,由美濃大專學生組成「美濃後生會」,持續關注美濃本地之生態環境與社區營造議題。寒暑假定期舉辦兒童生態體驗營」,讓新一代的美濃年輕人經由設計營隊、承辦活動的方式,學習更多與美濃相關的文化與知識,更藉此對故鄉土地近一份心力。
現今,在外部的國家政策與社會經濟壓力下,美濃人積極思考自身的環境議題。美濃作為一個典型的農村,其利基不外乎擁有豐富的自然環境資源。於是,環境保育便成為必要納入考量之因素。一方面,許多農戶採取有效維護土壤的無毒農業,使得美濃平原整體減少農藥與化學肥料。良質米和有機農業便是可見成果,除了使土壤休養生息外,更可淨化水質。另一方面,他們更積極參與公共事務,投身環境保護的運動。除了持續地反對水庫外,更積極種樹於山林,試圖還原美濃山生物的多樣性。喊出「種樹山稜二十年,還原美濃四季顏。」的口號,希望藉此表達對保育持續關注外,願有更多人能加入環保的行列。
引用來自http://www.dfun.com.tw/topic/topic_01.aspx?articale_id=3338
小地方社區新聞網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