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7-20
- 最後登錄
- 2021-1-25
- 在線時間
- 2778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59939
- 帖子
- 8235
- 精華
- 0
- UID
- 12485
  
|
本文章最後由 sjju 於 2013-6-18 13:53 編輯
說者用心性專精感受,累積智慧經驗或許從無到有,而成一家之言,
著者傾心聽講抄製,用心感受,或有資質差異,或有潤飾增其神秘,大德真能確知現所讀經書就是說者當年情境重現?
著者或有以佚名書寫傳世,或有假託說者之名著經傳頌後世,其目的無非就是要以宗師言行教化世人止於至善,
大德讀經,難不知所謂偽經正經真跡偽作亦不過是"自古文人相輕"排他自迷之代詞而已.
現世有大德所說之舉,這著者表面堂皇斥之或許其實暗中至喜,蓋有此為則顯其已登聞人之列,富貴或許隨之登門,豈不樂哉!
內山兄哥 發表於 2013-6-18 10:48 
經藏之考證是有一批歷史學者在進行者,前帖有關「壇經」各版本之差異,也是引述那些學者之研究結果,已知:前後版本之文字相差太多,目前大家所熟悉之某些「壇經」的佳句,都是古本所無的!
連最有名的: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這一偈語,在各版本中,也有很大的差異!
至於經書是否就是說者當年情境重現一事,也是必須根據其他史料才能判定!以「阿含藏(佛法最古老的經典)」而言,其記載可依「南傳、北傳、律藏」及其他史料而對比來判定!
至於是不是樂哉一事,那就要看:內容說的是什麼了!其中,也有可能是不好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