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陳文生 於 2022-4-27 20:57 編輯
幾千年來,道家人物的養生修練, 其所採用的總體方式,被稱為性命雙修,也就是修行者作為自然界的小宇宙時,把自我的心靈與肉體視為一個整體,進行與自然界大宇宙連結, 的更深層修練. 根據道家陰陽五行的哲理,人的心靈主體為元神屬陰 (相較於陽神而言), 而主宰身體的生命,則是仰賴氣的流動屬陽,因此性命雙修又被稱為陰陽雙修,也因此偶而容易被惡心人士,導入與性慾相關的邪途, 較屬不幸. 無論如何,在筆者走在道家養生與性命雙修,還算相當年月的修行路上,最深刻的體驗就是,道家的養生修行哲理,的確是一部相當完整的生命醫學與科學. 它的哲理易懂,且實踐方法易行,畢生若能掌握體用核心,耐心持之以恆,必可永續浸染於淨化心靈與健全體魄的情境中.
東漢道家神仙魏伯陽真人所著的參同契,為道家修練貫穿千古的經典代表.論及本著作,係將易經(陰陽五行哲理)老子(道法自然哲理)與丹道學(丹鼎修練哲理)三書中,共同的精華部份彙整而成. 根據參同契,道家性命(或陰陽)雙修可視為,透過入靜(修性屬陰)與調息(修命屬陽)的整合,以帶動自身太極八卦的運轉.為達此目的,修練的核心作法,講求以清靜為體以簡單為用,換言之在結合入境與調息整合的過程中.係將凝神(陰)入氣穴(陽)的意境,結合虛極靜篤(靈)勿忘勿助(明)的心境狀態,始可達成.
論及道家實際的性命雙修,從煉精化氣(針對男性而言以精區為起手的凝神重點)的起手階段,到合道成真最末階段,尚有第二階段的練氣化神與第三階段轉手的練神還虛,及第四階段的了手的還虛合道等總共五個修練階段.其實在坊間不少人,會把練氣功與道家陰陽雙修劃成等號?其實一般純氣功鍛鍊並沒做守竅的動作(只修命不修性),故當達到相當氣功層次時,就會產生不少負面後遺症,故此兩者存在天壤之別的差異. 雖說道家性命雙修所依據的哲理是耳熟能詳的老子的道法自然,且其實踐手段也是透過入靜中的守竅動作,上兩者雖均屬易懂與易行.然而,上兩者卻均處形而上的情境,想將其作貼切的連結與融合以成道,無宏大的誠心與堅定決心以及持久(也許數十甚或百年以上)恆心與毅力的堅持將萬萬不能,也就是常言道修道者雖千萬,然成道者卻雙手屈指可數矣.
因此,對一個欲入道的修行者,首先需要反思數日,以確定是否具足上段所論及的各項心態.其次選擇自己習慣的入靜坐姿如佛道的盤坐(雙單或散盤等),以及儒者的正襟危坐等.而正式靜坐前需按以下步驟進行靜坐狀態練習.無論何種坐姿,均需頭正,縮下顎,腰桿打直,雙手結三眜印(即左手心平放在右手心上且雙手大拇指輕觸碰)並平擺置於小腹前大腿上),兩眼垂簾(微閉)口輕閉且雙齒輕扣並讓舌尖盡可能牴觸上牙齦.口鼻呼吸採逆式腹部呼吸(即內縮小腹的腹部呼吸方式).當上述坐姿狀態練習已達成熟時,即可將靜坐與調息整合以進行正式的道家的性命修(當然入座時,需心平氣和且盡量無雜念).
依前所述,道家修行從入道到合道成真,總共有五個階段,其起手為練精化氣(以男性為例,若是女性,則為練血化氣,男女差異,爾後再敘),也就是將男性的元精轉化為元氣.欲達上述效果,入道者可利用已練習成熟的靜坐要領,建立陰陽雙修的情境,其核心步驟如下. 首先凝神(陰)入氣穴(陽)也就是利用守竅的動作(靜坐雙眼微閉時將心眼連線寂照下丹田,也就是肚臍以下兩吋處),刻意將身體內部個別的陰陽元素,做緊密連結,如此就有可能將身上的太極八卦,啟動陰陽五行之氣的運轉,進而驅動所有臟腑之氣與其餘的先天之氣朝向生命中心(道家所謂的中宮,在胃皖附近)積聚. 其次,藉逆式腹部呼吸方式(即是刻意縮小腹的腹部呼吸法.此法,與胎兒在母腹中的胎息法雷同)的均勻調息配合,就可完全進入道家性命雙修的修練情境中.
鑒於道家修練的核心哲理,為老子的道法自然與自然無為(守竅與調息均須同時浸染於此情境中,才能啟動元神進入無所不為的修行情境),由於凡夫俗子個別資質與道根參差不齊,導致修練成效炯然而異. 若屏除高資質修行者(終究屬稀有人士),一般中等資質修行者(應屬廣羅大眾)套句道家修行哲理"只問耕耘!不問收穫",當修行者修練時間已達足夠時數時,原先靜坐時的刻意守竅與調息,在正式修練時段中(比如早上五至七時或中午十一時至下午一時以及晚間九至十一時等)若其心境均已能浸染於自然無為的情境,(以筆者歷練絕對可能))只要秉持誠心,信心,耐心與決心,長期不怠不懈,成道之日絕對可期.
以筆者在道家修行歷程,也已具相當時日.有關選擇道家性命雙修的因緣際會,在過去與2-home眾大大分享的文章中,已有頗多的論述,於此不再贅述.雖然在修練的歲月中,未有做筆記的習慣,但對重要的轉折點印象,絕對是深刻的. 根據太極祖師張三丰在他的道言淺說中的論述,儘管是刻意的凝神入氣穴,也會啟動自身的太極八卦,並驅動跟臟腑相關的陰陽五行之氣的流動(當然對活生生的人,氣脈是通的,只是不夠暢旺,所以沒氣感),並積聚於道家所謂的中宮(生命中心). 上述的積聚之氣,當達足夠分量時,就會沿正規的主要氣脈(如任督等)擴散. 其擴散路徑,將首先由中宮沿任脈(跟內分泌相關)往下到會陰接督脈(與神經系統有關),再沿脊椎往上到百會,再順督脈往下到齦交接任脈,往下回中宮,如此周而復始,目的在開關展竅,與改造任督沿線的身體障礙,直到任督真通.當修行者打坐靜定時,已能體悟虛極靜篤勿忘勿助的自然無為心境時,形而上的元神將會出,而取代主導日常的識神(所謂識神退位,元神上位),進而處理接續的修行事務,諸如開關展竅,生理機能(器官或遺傳基因等)缺陷改造等. 以個人的體驗,最早有氣感的,是結三昧印的雙手繞檀中穴(中宮附近是氣區的中心)一圈的路徑,時間應該是修練起手後半年至一年之間.
接下來要談的,個人的整個家庭在1992年 2月至1993年3月,國科會出國美國印第安納州西拉法葉市,普渡大學機械學院聲學實驗室研究訪問. 返國後,在偶然機會去基隆路對面台科大餐廳用餐,剛好附近該校佛教社團義賣活動,購置了南懷瑾先生的靜坐修道與長生不老一書.從此就與道家性命雙修的修行路,及自由出版社創辦人蕭天石,所長期精心撰寫的現代版道家經典-道家養生學概要一書,緊緊結下不解之緣. 雖然東漢魏真人的參同契是貫穿千古的道家經典,但畢竟是難懂的古文,不適合現代人參閱. 書香世家門第的蕭天石,以他的國學造詣,參閱中國所有經典的道藏,經融會貫通後,所精心編撰的較具白話的道家養生學概要,的確堪稱是有心向道者的經典好書. 套句道家經典名句: 一本好書抵上一位仿間名師. 個人自入道至今已逾30載,從未拜過師,當碰到難題無法理解時,總可從鑽研該書後,獲得還算精準的解決方法,真可謂道地的名師.
從起手修練三年左右(國外訪問研究後一年,結手印雙手具氣感後兩年)有一天靜坐入定時,突覺一股無法控制的自發性氣動在肚臍附近醞釀. 隨著修練時日累增,逐步增至強烈,再逐漸回到微弱.同時也由中宮局部擴充至整個體腔.以上周而復始情境,在不同修練階段都會出現,只是模態不同.尤其前面的煉精化氣與鍊氣化神,兩個屬於開關展竅與生理改造,且較偏向於修命階段,感覺強烈尤甚. 另附帶要談的(筆者個人的體驗),當開關展竅一段時日(需多久與修練者個別差異有關),由於生理障礙被清理相當程度(應該說是被轉化成有質無量的先天陽氣),修練者體重會在無任何飲食習慣改變情形下,下降4~5公斤(一個月內). 以上兩個階段,屬修練的基本階段,其守竅位置會從小腹(精區,至於女性的內分泌為經血,起手為練血化氣,守竅為檀中穴)轉到心口(檀中穴屬氣區),也就是往上轉移(女性兩個修練階段均守檀中穴).而修練者的呼吸,於此兩修練階段,會從口鼻經氣管內化到小腹(也就是往下內化到丹田). 當練氣化神階段已讓修練者的奇經八脈(任督與陰竅等六脈)真通時,入靜中會明顯呈現密宗的三脈(左右中)與七輪(梵穴輪至海底輪等).此時修練者口鼻呼吸完全轉化成胎息,又套句道家經典名言"內交真息存呼吸,自然造化返童顏",此意味著修練者的身體,在修練期間已被先天元神,徹底改造,而返回年輕狀態(當然也能保持相當健康狀態).接著身體內部暢旺的先天陽氣,將包覆顧守中宮的元神成丹,此即所謂的結丹. 套句道家經典名言" 一粒金丹吞入腹,始知此命由己不由天".結丹不是一個時間點,而是胎息產生到胎息停止的階段(多少時間也許是數個月,甚或一年以上,與修練者有關).於此期間,修練者身上所有多出來的贅肉,會轉化成有質無量的先天陽氣,以淬鍊純陰元精的元神,成純陽的陽神(十月懷胎).因此同樣的,他的體重也會不知不覺中逐步下降10餘公斤. 結丹後修行者可藉胎息與胎食,行辟穀入大定.至此,修行者已完成前兩段的修行, 正更穩定的踏上第三段的練神還虛大道. 後續的修練仍需繼續維繫虛極靜篤,勿忘勿助的,自然無為的心靈情境,只是把守竅位置,往上轉成眉心(雙眉中點,也稱為祖竅或天眼).如此,心神仍如過去,引導修行者朝正規修行方向前進,套句道家另句經典名言"功夫到了,自知該往何處矣".於此練神還虛的階段,修練者將面臨十月懷胎(與人間女性懷胎雷同),陽神出殼,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等,更具挑戰的關卡,不得不慎.
總而言之,道家的性命雙修,確實是一部非常完整的生命醫學. 藉由心靈與生理相輔相成的層次提升,修行者將終生沉浸於潔淨心靈與健全體魄的情境中,且隨時受到改造與照料. 筆者年輕時,因家族基因缺失,導致的舊疾(息肉導致惡性腫瘤,氣管弱易傷風及低密度膽固醇高,膽囊易結石等)均已遠離.多少年來,除了重大傷害(大腸惡性腫瘤),需要癒後體檢外,,幾無佔用健保資源. 現雖已古稀,仍耳聰(無任何聽障)目明(無老花,近視,青光,白內障等疾病,且尚能穿針引線),齒堅固無疾,體態猶如大學時代(清瘦,體重54公斤,清風道骨乎?),且健步如飛(健走速度每分鐘達140步),並體力充沛,仍可取代家族晚輩,處理他們不願且無能處理的家族雜務.以上種種,足證道家性命雙修所引致的成效.筆者目前正踏在還虛道上,也期待有幸能與2-HOME諸大大,繼續分享後續的修練心得,善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