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竹縣] 2024/12/29~30 再一次的紀念山旅.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25-1-11 16:40: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12/29 單日五次雲海. ( 兩篇之一 )

前註 : 第一次就是前一篇, 雲海搭配聖稜線.

後面 2 ~ 5 次是不同位置拍攝的 雪山西稜 以及西面平地, 分成兩篇.

=====================================

分別用相機與手機, 拍過聖稜搭配雲海之後, 趕緊繼續上路, 趕往預定的車宿地點.

途中的幾處透空, 可以看到 雪山西稜...找個最適合的可停車位置, 繼續拍.

左後遠方就是雪山, 持續延伸往右的就是雪山西稜. ( 許多較舊的圖文都標示過, 略 ).



頭鷹 / 大雪 / 中雪. ( 右邊 樹的左側遠方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樹縫與雲海, 中右遠處是 小雪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移個一小段, 一個小透空, 中左是 小雪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稍微拉近, 畫面有些偏掉了. ( 拍得比較匆忙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回原來的透空, 遠方是 頭鷹 ( 中左 ) / 大雪 ( 中 ) / 中雪 ( 右緣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移一點位置, 不同拍攝角度.

中雪 ( 中左 ) 與 小雪 ( 中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補個一張, 紅葉 / 雲海 與 群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到聖稜雲海之後, 又拍到這裡....屬於兩個不同的方位, 不同的山巒.

已經算是賺到了.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25-1-12 17:55: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12/29 單日五次雲海. ( 兩篇之二 )

第二個地點拍到雲海與山巒之後, 繼續前往預定的車宿位置.

居然天也尚未全黑, 把車子暫停. ( 另一半 在車上, 一兩分鐘而已, 不用熄火 ).

走往觀景台, 又按了三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同拍攝視角. ( 那裡的視角不寬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是傍晚的 第三次 ( 第三處 ) 拍到雲海.

======================================

繼續趕往另一個透空, 可以看到西面 ( 稍微到西南 ), 西北面, 北面, 超過 100 度 的寬闊視野.

太陽下山的方位. ( 冬季, 這處山區 " 無法 " 看到日落 --- 太陽剛好被大山擋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西北 與 北面, 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本日的 第四趟 雲海景觀.

---------------------------------------------------------------

天空還是尚未全黑, 繼續前往觀賞 聖稜線 ~ 雪山西稜, 本山區可拍攝 " 長度 " ( 寬度 ) 最長的一個位置. ( 整個山稜線, 連綿超過 35 公里 的直線距離 ).

從大霸群峰, 經過雪山, 然後雪山西稜, 大雪中雪小雪, 稍來, 鳶嘴....直到台中的郊區.

對面是 雪山西稜.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左後遠方就是 雪山主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 ( 遠方中到左 ) 與 雪山西稜. ( 持續往右, 只是局部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是本日的 第五次 雲海. ( 分別在不同的拍攝位置 ).

結果, 第二天, 又拍了三次. ( 三處不同地點 ).

以 雲海 方面來說, 算是筆者在本處山區 單日拍攝到最多地點 的一趟山旅.

=====================================

後記 : 另一篇 中部 中海拔山區 的黃昏 ( 2024/12/17 傍晚 ), 筆者發現 --- 即使太陽已經下去, 到天色全黑之前, 還可以拍很久.

才剛過 12 天, 2024/12/29 也是高度類似的中海拔, 又拍了蠻久.

太陽都已經下去了, 居然還可以 " 另外 " 再繼續拍攝到四處的不同位置.

只是....同樣的都是...天氣很冷. ( 同樣差不多 4 度 而已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25-1-14 23:01:3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12/29 夜拍.

在山區, 夜晚相當漫長.

簡單弄過晚餐之後, ( 煮泡麵或是其他零食而已 ), 決定拍一下星星.

冬天晚間的星空, 比較容易認出的, 是 獵戶 與 大犬. ( 先前貼過 另一半 用手機拍的一張, 筆者使用相機, 比較不方便調整為直立拍攝, 橫拍比較方便 ).

右上 是不完整的 獵戶, 右邊亮星是 天狼星. ( 亮度 負 1.5 等 吧 --- 恆夜最亮 的一顆星星 ).



不同位置, 主要是拍 天狼星.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上是 獵戶, 中下是 天狼星.

按這裡顯示圖片

移到另外一個位置, 可以看到 大霸群峰 的地點. ( 中左遠處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把車子也曝個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 開車前往另外一個地方, 能夠看到完整聖稜線的位置.

==========================================

到了 2024年度, 才正式新換位置的看山地點. ( 原地點會被生長得越來越高大, 樹木的枝葉障礙到 ).

在此處, 關於礙眼的電線, 白天拍攝山巒比較不影響 --- 儘量把角度壓低一些, 勉強可以避掉.

夜間拍攝星空, 仰角必須抬高....就沒辦法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發現新位置不適合拍星星之後, 又換到舊的拍攝位置.

至少, 可以避開電線, 只是, 右邊屬於雪山的位置, 都會被樹給影響到.

看起來, 未來還得再繼續尋找 ( 甚至於自己開闢 ), 更好的地方.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攝兩張之後, 拍攝到更左的角度. ( 原本算是東邊, 換拍 東北邊 的方向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註 : 北方有 新竹 / 桃園 / 台北 的光害, 沒辦法拍攝北方.

--------------------------------------------------------

氣溫只有四度, 而且另一半也在附近 ( 車外, 似乎也待不住了 ), 稍微拍過幾張之後, 決定上車.

回到預計的車宿地點.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25-1-19 21:04: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12/30 雲霧飄不停.

整個上午, 停車位置附近的整個區域, 除了飄個沒完沒了的雲霧, 還夾雜許多的雨滴. ( 陽光 / 雲霧 / 雨滴 三者斷斷續續或是夾雜出現的怪異天氣 ).

當然就是, 只能一直在車內窩著. ( 除了去噓噓之外 ).

畢竟, 這種天氣條件, 應該也沒啥景物可以拍. ( 因為還夾雜雨滴, 不是單純的雲霧而已 ).

==================================

大約中午的 12:50 .... 雲霧似乎越來越緩和, 也開始出現藍天與陽光了.

於是, 開車上路, 先到可以看到 西側 雲海的區域. ( 沒熄火的臨停, 因為只需要拍幾張 ---> 過去曾經拍過許多趟 ).

運氣不錯, 昨日拍了五處的雲海, 今天見到的第一處.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幫另一半按個兩下.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 繼續前往, 觀賞 雪山西稜 的最佳位置.

========================================

停好車. ( 熄火, 因為需要一些時間等待, 不確定會待多久 ).

眼前與身邊的雲霧, 飄個沒停的來來又去去, 遠山...持續躲貓貓.

冷天中 ( 可能頂多六七度 ), 耐心等待. ( 拍攝遠山, 只要沒有下雨, 向來就是等待....除非運氣特別好 ).

另一半 當然是隨便拍幾張, 就躲回車內了.

-------------------------------------------------------------

或許, 冥冥之中...所謂的 感應 還是存在的. ( 知道筆者要拍某些目標 ).

遠方完整的 聖稜線, 露臉了. ( 左從大霸群峰, 右到雪山主峰 ---> 遠方中右的雙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只是, 屬於 雪山西稜 的區域, 還是不想要露臉. ( 從 左後高峰 延伸到右邊的整條山稜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至少, 心中的 神聖稜線, 比較有感應.

註 : 筆者對於 聖稜線 不陌生, 但是, 雪山西稜....沒走過. ( 但是曾經從遠處, 拍過 非常多趟 ).

反正, 聖稜線 才是最大的目標與主角....能夠看到與拍到它們, 比較重要.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冷風中等待老久, 雪山西稜 才終於勉強的露出 半個臉. ( 火石 / 頭鷹 / 大雪 / 中雪 四座百岳, 前兩座山頭當代表 ).

反正, 前一年 ( 2023 ) 的 12/29, 曾經拍了很多. ( 包括許多使用長鏡頭的山頭特寫 ).

2024/12/29. ( 昨天 也拍到一些搭配雲海的景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決定 換地方 了.

======================================

途中, 有一棵顏色不錯的 紅榨槭, 臨停拍個幾張. ( 兩張代表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綠樹 / 紅葉, 有陽光的藍天....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上半天完全無景, 只要能夠再拍 下半天, 應該也可以稱為足夠.

畢竟, 上山途中, 已經拍到黃昏版的聖稜雲海, 這趟山行, 就沒有白來了.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25-2-7 13:11:2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繼續的旅程.

可以拍攝西側雲海與雪山西稜的兩處, 都拍過之後.

折返, 往不同的拍攝位置.

接近停車夜宿的位置, 遠方的山區, 有一層的雲.



繼續下行, 樹林中的一棵 青楓, 加減拍個記錄. ( 冬日的山林景觀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到了拍攝 聖稜線 的最佳位置.

大霸群峰 北面的中級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往南一些...大霸群峰 出現了. ( 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完整的聖稜線全景. ( 大霸尖山 ~ 雪山主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分段拍攝, 大霸 ~ 穆特勒布山. ( 右側 10 % 位置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品田山 ( 左 尖峰 ) ~ 雪山主峰. ( 右後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山頭都不標示了. ( 先前的不同主題或是圖文都有 ).

昨天是黃昏的 聖稜線 + 雲海, 今天是徹底的青綠色山巒.

兩種完全不同的樣貌與風格.

=====================================

繼續下行, 又一個雲海景觀, 加減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25-2-14 19:02: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12/30 巧遇, 就是那個光.

能用的空檔, 儘量早一點結案.

前一日, 拍了五處的雲海.

這天, 又 " 已經 " 遇到兩處. ( 後面還有一趟 ... 等於不到 24 小時之中, 總共拍了八個不同的雲海景觀 ).

有句話的意思大約是 ---> 當 老天 關起了一道門, 也會另外開啟了一扇窗.

聖稜雲海, 就是缺了覆雪.

雖然送來了一堆的雲海, 也是如此. ( 遠山無雪 )

======================================

本日的第二處雲海, 補拍個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繼續往山下移動. ( 早一點回家 ).

途中, 加減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下行, 到達伐木的管制區域, 因為事前不知道. ( 管制與放行時間 ).

乖乖停車.

當地剛好是路幅特別窄的區域, 右邊山壁有 無蓋 的水溝, 深度至少兩尺. ( 輪胎下去的話, 4WD 也起不來 ).

路寬只有大約 1.5 倍車寬, 而且還是彎路.... 想要後退以及找位置迴轉的話, 至少要退個一百多公尺以上.

想了想 ( 彎路倒車, 距離又遠, 有水溝, 又怕臨時後方有來車 ), 決定還是乖乖的停著.

另一半 有些不耐煩, 下車往後走.... 並且要求筆者倒車. ( 她站在遠處, 幫忙阻擋後方可能出現的來車吧 ).

哇哩....這是 倒車 + 上坡 + 彎路 + 水溝 + 路幅狹窄 + 傳統手排 + 相當遠距離.....

但也只能硬著頭皮....慢慢退到勉強能夠掉頭的地方. ( 連 掉頭時, 距離水溝都是千鈞一髮 ).

另一半 上了車, 又往上開了幾公里....到一處較寬, 能夠停車的空地.

腦中又轉了一下, 停在當地 ( 以及附近 ), 根本沒有任何值得拍攝的目標.

於是又決定, 開回管制的地方, 慢慢等算了....反正剩下半小時多而已. ( 離開始放行, 約 40 分鐘 ).

驚險的倒車, 加上往返的來回路程, 統統白跑.

=========================================

又回到管制的地方, 停車與熄火. ( 車子附近散步與等待 ).

山區有霧, 整個天空也都陰陰的, 沒啥景觀可以拍.

沒多久, 突然間, 陽光穿過雲霧..... 哇哩, 就是那個光.

畢竟機會難得, 如果沒遇到管制, 一路開下山....沒有.

如果不是掉頭之後又臨時後悔 ( 在其他不同地點不同高度 ---> 雲層的上方 ), 而又再度回到原地方, 也沒有.

終究, 山區的狀況, 會遇到與拍到什麼, 都是由 老天 與 機緣, 決定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
發表於 2025-2-19 21:29:2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等待時間, 外面的白色雲牆.

回到管制點, 前方多了四台車子.

眼前不遠處, 巨大的白牆升起來. ( 算是這天的第三次看到雲海 ---> 前一天五次, 累計遇到最多次雲海的山旅 ).



左側樹林的外頭也是雲, 加減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上空還是漂亮的藍天.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拍個幾張之後, 開始白霧充斥, 回到車上...繼續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陣子, 雲霧又退到前方, 繼續加減拍. ( 反正閒閒沒事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來, 工作人員要準備打開管制位置, 一整排車輛, 陸續出現引擎發動的聲音. ( 筆者後方還有六七台 ).

上路之後, 較寬的路邊空地暫停一下, 讓其他車輛都先走.

因為筆者夫妻, 是來山區兜風的...後面還要邊走邊停邊拍.

途中, 一棵 紅榨槭, 顏色是黃色的. ( 黃色 / 橘色 / 鮮紅色 都可能見到 ).

按這裡顯示圖片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25-2-24 18:26:3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邊下山, 邊拍.

伐木區域以下, 都算是霧區了, 至少....不會很濃.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樹林中, 有一些 青楓, 顏色都不錯. ( 紅榨槭 都生長於較高的海拔, 幾乎都在高度 2000m 以上, 此時已經在 1800m 以下了 ).

只是, 能夠拍攝的視角, 都不佳.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個, 也叫做 合拍.

按這裡顯示圖片

霧來霧去, 中高海拔的山區, 常常都如此.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 就只是簡單的生活記錄, 沒得強求.

除非....要 " 跑得很勤 ", ( 連續多次上山, 或是一次多待幾天 ), 或是運氣特別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25-2-25 17:36:0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踏上歸途.

下山途中, 加減留一些記錄, 代表冬天的樣貌.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一棵只會變黃色的 尖葉槭, 可惜是在雲霧區.

如果能夠有藍天與陽光, 應該可以拍得很好看. ( 時不我予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一路下行, 已經到了雲層底下, 離開霧區高度.

不過, 已經下午四點多, 也不可能有像樣的天空或是藍天出現了. ( 意思就是, 本趟已經 玩完 了 ).

隨便再拍幾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然後就一路回家了.

至少, 夫妻共同到山林兜風的目標, 算是順利完成.

遺憾的是, 筆者自己的 心中目標, 終究缺了那麼一角. ( 山 是看到與拍到了, 但是....少了積雪   ).

反正, 年齡還不算高, 機會也依舊存在. ( 只要還能夠獨立行動以及開車, 都有機會 --- 需要子女載的話, 就免了 ).

回到正面一點的觀念, 就算是一直都沒再拍到, 也沒少一塊肉 ---> 而且至少, 曾經拍到過. ( 已經贏過 99.99% 的台灣民眾了 ---> 對於那些遠處群山, 累積與拍過那麼多影像記錄的人, 非常非常之少, 或許只有筆者一位而已 ).

本主題到此結案.

=====================================

後記 : 多數都屬於手機的簡單記錄. ( 就快要貼不完了 ).

相機的方面, 其實有 " 不少 " 可以貼. ( 各種屬於不同的光線與天氣 / 構圖 或是景觀樣貌 ---> 篇幅會更龐大 ).

是否另外再專程開個相機版, 就... 再看看了. ( 有空, 又有想到的話 ).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2024/12/29~30 再一次的紀念山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5-5-13 07:20 , Processed in 0.051890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