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3查看 0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分析》中國錢荒與股災夾擊,新任政府面對政策選擇難題 [複製鏈接]

Rank: 4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3-6-25 18:12: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作者 沈燕
路透北京6月25日 - “你需要資金嗎?我們可以提供快捷方便的貸款,滿足您的資金需求。”在中國諸如此類的營銷電話近期變得相當密集。


銀行間市場的“錢荒”不僅攪起貨幣市場的重重波瀾,中國股市也呈現一片慘綠,滬綜指在黑色星期一創下逾5%的跌幅。在此之際上述非金融機構資金充沛的廣告更像是個諷刺:中國的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脫離的太遠。

盡管業界對央行放水基本不抱希望,而金融機構初嘗苦果或許會成為中國倒逼並加快金融體制改革的動力。但暴跌的股市和持續動蕩的金融市場顯然也讓上台不久的新政府面臨巨大的壓力,管理層要不要釋出刺激經濟政策的信號以穩定市場信心?

一位不具名的官方消息人士稱,“近期股市的暴跌讓各方都很焦慮,政府正要求相關部門醞釀制訂刺激消費,拉動經濟的政策,原則是成熟一項出台一項,包括推動電信業發展的三網融合等。”

上述了解情況的消息人士稱,相關方案正由發改委牽頭負責,但他並未透露更多內容。這也讓慣例在周三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變的更值得期待。

中國銀行間市場資金緊繃的傳導效應顯然超出各方預料,不僅讓所有與銀行業相關的負面新聞充分發酵,包括中國工商銀行等在內的大型國商行因系統升級導致無法正常運作,也讓中國股市自5月29日起的短短十五個交易日之內,累計暴跌292點,市值蒸發逾3萬億元人民幣。


滬綜指周一暴跌5.30%,下破2,000點,收報1,963.235點,跌109.860點,滬深兩市當天市值蒸發1.34萬億元。周二則大起大落,一度探至1,849.65點,收盤卻跌幅明顯收窄至1,959.50,跌幅0.19%。

股市的暴跌及近期的資金荒引發中國網民鋪天蓋地的大討論,主要的焦點是政府要不要釋放維穩的市場信號及出台刺激經濟的政策。

官方人民日報周二發表評論文章稱,央行和證監會不是股市的“奶媽”,有關建議都是揚湯止沸之舉,不是幫了股市,而是害了股市,只會加劇資本市場的“積貧積弱”,而絲毫無益於一個完善的、多層次的資本市場建設。

這顯示出管理層在放水和救市上的強硬態度,但在嚴峻的市場形勢下,引導預期的吹風還是必須的。中國人民銀行上海總部副主任凌濤周二在2013陸家嘴論壇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央行下一步將繼續監測銀行體系流動性變化,對流動性進行靈活管理;並將穩定預期,引導市場利率趨向合理水平。

**錢荒背後: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嚴重脫節**

盡管始于銀行間市場的資金荒早有端倪,但中國近年來新增貸款的規模及M2的餘額卻並不低,影子銀行泛濫以及金融資本脫離于實體經濟外的自娛自樂也一直被業界批評。

上周三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傳遞出新一任政府的明確態度,保持宏觀經濟政策穩定性、連續性的同時,逐步有序不停頓地推進改革,優化金融資源配置,用好增量、盤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經濟轉型升級,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發展。在堅持穩健的貨幣政策的同時,鼓勵金融支持經濟結構調整和轉型升級。

發改委一位不具名的人士就稱,銀行業這些年的日子過得太好了,憑借行業壟斷獲得的暴利和高福利一直被詬病,新一屆政府強調金融改革,銀行業嘗點苦頭過過緊日子對推動中國金融領域的下一步改革不是壞事。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鄭新立也提到,去年初召開的第四次全國金融工作會議雖然提出改革方向,但是沒有金融體制改革實施方案,使得原本計劃推出的六項金融改革只能率先從第四項利率市場化突破。

“結果是利率市場化去年搞的熱火朝天,各種非貸款類的融資迅速膨脹,由原來的只占社會融資總規模的30%左右一下增長到54%,銀行貸款則由過去占全社會融資的70%-80%,下降到46%。”鄭新立稱。

他指出,現在非貸款類的融資平均利率是銀行貸款的三倍以上,15-20%的利率,企業怎麼能承受得了?這樣的融資是飲鴆止渴,靠高利率的民間借貸來實現穩增長會有極大的風險,所以要通過金融體制改革降低融資成本,滿足穩增長對資金的需求。

中國社會科學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研究員徐奇淵在其《貨幣當局在預防流動性危機中的角色》一文中稱,目前中國的問題似乎更加複雜,銀行系統的期限錯配、槓桿率上升,以及活躍的影子銀行,與其他背景密切相關,包括利率市場化尚未完成,利率體系存在雙軌制建議等。

文章認為,若給定上述外部約束條件,商業銀行的期限錯配、槓桿率上升符合其盈利的理性。因此,要從根本上緩解金融風險,還需很多方面的長期努力。

**要不要釋放政策釋好信號?**

導致中國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脫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即有制度安排,體制方面的先天不足,也有經濟增速放緩的大背景下,諸多行業產能普遍過剩,實體經濟獲利艱難。
匯豐近期將中國股票評級從加碼下調到中性,並將中國2013年GDP增長預估由8.2%下調至7.4%,將2014年增長預估由8.4%下調至7.4%。

面對眼下無論是實體經濟還是虛擬經濟的疲弱,中國的新一屆政府在政策選擇上到底該有所作為?還是等待市場的自我修復?專家們對此看法也相去甚遠。

鄭新立就指出,目前經濟形勢嚴竣,不宜盲目樂觀;而要遏止中國經濟的下滑勢頭,下半年宜出台更多穩增長舉措,貨幣政策有放鬆空間。

他認為,從去年的情況看,下半年把穩增長放在首要位置並出台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政策,方使經濟在四季度企穩。眼下經濟出現第二次下滑,如果不啟動更大的政策支持很難轉降回升,而汽車和住房仍是最大的消費熱點,政策調控的思路宜轉變。

據波士頓咨詢(BCG)中國消費者洞察智庫研究顯示,中國消費者正變得更加謹慎且樂觀情緒減弱,小城市消費者尤為謹慎;計劃在2013年增加支出的消費者占比降至27%,較去年下降11個百分點。

前述接近官方的消息人士亦稱,盡管新一屆政府寄望推進改革釋放制度紅利,但從目前的情況看,要穩定市場信心,政策有釋好的必要,包括對諸多投資領域的開放,允許民間資本介入並在審批上全面簡化等等,通過民間投資拉動中國經濟。

“從金融運行的特點看,要盤活存量更需要有增量的帶動,從這個角度看選擇不對稱降息,降低貸款利率更可行。”該位人士稱,這一看法也與發改委宏觀研究院副院長陳東琪此前接受路透專訪時提到,根據經濟形勢選擇不對稱降息的觀點不謀而合。

中國社科院研究員徐奇淵也在其文章中提到,央行需要通過制度建設、透明和溝通,為自己的強硬立場發出穩定、明確、可置信的信號。

中國5月物價數據意外低於預期,CPI同比上漲2.1%,投資和消費亦無亮點,5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9.2%,1-5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長20.4%,均低於市場預期。同時PPI進一步下行且在較長時間內轉正無望,令市場從擔心通脹轉為通縮,仍處在低位的工業生產也表明了內需持續低迷,二季度經濟恐難樂觀。

不過,也有專家認為,盡管目前經濟增速放緩,但中國GDP增速仍在7%以上,中國要容忍經濟增速放緩的陣痛,而調整結構是需要付出代價的,因此建議政策不宜盲動。

中國著名經濟學家華生就表示,今年中國的經濟問題不大,一方面沒有出台刺激政策的必要,另外這方面的政策籌碼也不多。“現在都在等著下半年的三中全會確定改革的方向,城鎮化仍將是推動中國經濟的主要動力。”華生稱。

持同樣觀點的還有中國國家信息中心首席經濟師範劍平,他也建議下半年中國的宏觀政策選擇宜靜不宜動,並預計中國經濟今年會呈前低後高的態勢,年內GDP增幅仍為8%。


在外界不斷唱衰中國經濟之時,中國官媒人民網周日晚間刊登評論文章稱,唱衰中國經濟就等於否定改革,城鎮化將為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動力,未來10-15年都有望維持7-8%增速。(完)
1

查看全部評分

不管遠近有山就好,不管好壞有樹就好,不管多少有人就好,賺多賺少有賺就好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分析》中國錢荒與股災夾擊,新任政府面對政策選擇難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6 10:31 , Processed in 0.050236 second(s), 12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