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3
- 最後登錄
- 2020-2-26
- 在線時間
- 33 小時
- 閱讀權限
- 30
- 積分
- 929
- 帖子
- 959
- 精華
- 0
- UID
- 2805
|
為了讓2home的好友們,在買地看地前,先了解一下您所關心的鄉鎮市有那些特別,及您所不知道的人文地景~~歡迎大家一起共襄盛舉,來介紹及分享您所認識的各鄉鎮,若能成功介紹,也可作為2home鄉鎮市之人文地景之資料庫(會不會想太多阿 : : )~~~有夢最美,如夢踏實~~~
特將阿忠大哥版面內的介紹移至此~~若有不足地方還請大家提出及建議並可改進唷~~~~
有站友建議,今日一詞,也可以介紹全省的319個鄉鎮,所以今天就為大家介紹位處台灣最東北角的貢寮鄉
印象中,站上有人的地或2home是在這裡,想必應有更深層的了解與認識,歡迎補充哦!
本鄉古名「摃仔寮」,「摃仔」是臺灣北部的凱達格蘭平埔族「KONA」的漢譯,原意係捕捉野獸的陷阱,而為了等候捕捉山獸, 在陷阱附近搭建的草寮,就稱「摃仔寮」。
本鄉古為一片荒野,是平埔族人聚落與狩獵之地,時名叫做「kivanowan」(摘自:重返登陸)-(基瓦諾灣)。
公元一六二六年西班牙遠征艦隊初到臺灣,航行到今日的三貂角一帶,發現一山聳立,山形分立如三個山頭,而且形似貂,同時隊中就有一名叫「santiago」的士兵起而呼之,遂以其名為所見的岬角命名,現在習稱的三貂角就是「santiago」音譯而成,但在西班牙統治這整個三貂地區,平埔族人也不叫自己生活領域為「三貂社」而叫做「kivanowan」(基瓦諾灣)。
在漢人勢力進入這地區以後,「kivanowan」這個稱呼已不復存在,「三貂」這個名稱卻被保留下來,並用來當作整個區域的總稱,其他譯名也有稱做「山朝」或「三朝」者。
公元一七七三年至一七九五年,漳人「吳沙」招募一批墾民來此開墾。寄居本鄉丹裡(仁里村)因三十六社平埔族,散處在近港附近,時漢人極少進入,而『吳沙』通平埔族人語言,生性任俠、重信用、講義氣,與先住民通市甚得喜愛。日久一批窮困潦倒漢人前來投靠,並發給每人米一斗、斧一柄。入山採樵抽籐,於是投靠的人日漸增多,闢地也益廣,「槓仔寮」也一直沿用的地名。
公元一八九五年,清日乙未戰爭,日本遼東的近衛師團由能久親王(北白川宮)統率,于五月二十九日(五月六日)自澳底(現為鹽寮公園)登陸臺灣,並在澳底設立行宮(即仁和宮現址)。日據時代本鄉改名為『貢寮庄』,光復之後改稱為『貢寮鄉』。
貢寮鄉位居臺灣最東北角,東瀕太平洋,南接宜蘭縣頭城鎮,係臺北縣最東端的鄉鎮,總面積99.9734平方公里,為濱海丘陵地型,昔日以盛產海鮮名聞遐邇,近年來更以「反核四」名噪四方,其實本鄉『親山近水』美景,更是北臺灣最佳旅遊勝地。
本鄉地處大陸沿岸流與菲律賓洋流交匯黑潮帶,海洋資源非常豐富,且為雪山山脈之起點,境內群巒起伏,翠嶺層疊、景緻極為悠美,並有那發人思古幽情、緬懷先人蓽路藍縷開發蘭陽史之草嶺古道,登高遠眺海天一色,近灠綿延長達30多公里海岸線,奇岩嶙峋、灣岬相間、蜿蜒有緻令人心曠神怡,沿岸鬼斧神工的海蝕地形與平坦岩灘交錯,更有長達三公里的金黃沙灘,不啻為登山、賞景、釣魚、浮潛、戲水的天堂。
本鄉鄉民多數以農、漁、養殖為業、盛產海鮮、九孔、紫菜、石花菜、山藥、西瓜等,民風純樸熱忱,政府更將本鄉『青(親)山淨(近)水』美景規劃為國家風景區,於境內設置龍洞灣公園、龍洞南口海洋公園、金沙灣浴場、鹽寮史蹟公園、龍門露營公園、福隆遊客中心及原有福隆(蔚藍海岸)海水浴場等,且近年來鄉公所除積極推動鄉民福利與環保工作外,各項攸關民生與配合觀光發展之建設均已陸續完成,歡迎全臺各地民眾前來本鄉觀光、旅遊、渡假,同時也籲請所有到本鄉旅遊遊客,發揮高格調國民水準,「除底片外、勿帶走一草一木、除足跡外、勿留下垃圾」,本鄉全體鄉民將竭誠歡迎您們的光臨。
--------------------------------------------------------------------
以上引用自貢寮鄉公所網站
http://www.gungliau.tpc.gov.tw/releaseRedirect.do?pageID=363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