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2查看 14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記事,2021的紀念山旅.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23-11-10 20:29: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序.

講起來, 筆者跟 另一半, 從相互認識之後 ( 遇見的當天之後 ), 就開始兩人一起遊台灣了.

剛開始只是在台北市, 然後就很快的跨越很多的縣市. ( 整圈的環島, 或是經由中橫的半圈, 也可能先經由中橫往東, 又轉走北橫往西...).

年紀輕, 活動力又超級強.

然後是進入禮堂, 以及陸續出現的小孩....

三十幾年來, 兩人或是帶某幾位小孩, 去過的不同地點與次數, 累積量也蠻驚人.

其他略.

====================================================

已經持續相當多年的時間, 會在十二月初, 找時間...兩人前往中台灣的山區. ( 看紅葉 ).

接近月底的 12/29, 則是儘可能的...找機會, 一起出門兜風. ( 那是進入禮堂的紀念日 ).

沒想到, 2020/01/23 發生 武漢逃離潮....全世界像是 驚弓之鳥.

這一年末尾的 12 月初, 只跑了一趟台中. ( 疫情嚴重, 山區很少人車, 多數人除了工作, 幾乎都不出門 ).

2020/12/29 ... 兩人只在比較沒人的附近 原住民鄉, 晃了一圈而已. ( 本篇地點屬於熱門景觀區域, 當時好像也被封閉的樣子 ).

2021 年尾, 看紅葉的台中山區去了一趟, 這個地方一趟 ( 紀念日 ).... ( 疫情似乎沒那麼嚴重了 )

2022 年度, 12 月初 台中一趟, 12/19 本地點一趟, 12/29 本地點又再一趟.

2023 年度, 屬於 12 月 的時間還沒到. ( 今年三月份倒是曾經去了好幾趟 ).

==============================================

因為 2020 年, 一整年都沒去過. ( 從缺 )

因此用 2021/12/29 ( 算是 重返 ) 的那一趟, 兩個人的看山之旅, 當成本篇的主題.

暫定影像是 57 張, 每篇十張的話, 大約貼六次. ( 偶爾插花的部份未列入 ).

----------------------------------------------------------------------------

兜風的重點, 就是 " 上山去看山 "...

因此, 遠山 的影像, 佔了大部份.

後註 : 尋覓聖稜線 的主題裡面, 會從許多不同山區, 從不同的海拔高度, 不同的距離與視角, 在描述 聖稜. ( 因此寫半天, 還是一直寫不會完 ).

本篇, 純粹算是在特定山區的單一視角而已.... 所以會比較容易 " 結案 ".

等到結完了之後, 再看看其他的.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23-11-11 14:46: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增加一些影像.

重新的瞄了一下資料檔案, 當次的總拍攝張數, 大約 280 張.

遠山佔比最多, ( 滿山四處走動, 幾乎都是為了想要拍到最主要的那些高山 ---> 包括 雪山, 台灣第二高峰 ), 雲霧樹木紅葉其次, 人物更其次.

畢竟, 在全台灣的所有縣市或是地方裡面, 不需要辛苦攀爬某些高山, 而且拍攝角度最佳, 聖稜線看起來又是最為雄偉壯麗的地點, 就只有這裡而已.... 那裡真的是 全台唯一, 並不是隨便講講. ( 會一趟又一趟, 想要一去再去的山區, 不會是沒有理由的 ).

畢竟, 長達六十多公里 那種遙遠距離的 " 山路 ", 沒人會願意 " 閒閒沒事 " 的辛苦開車前往. ( 平均路幅比南橫公路更為窄小 ).

另外就是....即使曾經去過同一處山區, 十萬人 ( 或說遊客 ) 裡面, 可能也找不到 " 同一位筆者 ". ( 了解那些高山的狀況, 喜歡留下影像記錄, 又知道該去哪個特殊位置拍攝與等待 ---> 因為與某些山有緣, 才會發現那個最為特殊的地點 ).

註 : 是指一般民眾或是遊客身份, 假如有 " 剛好在某雷達站服役, 剛好認識各地群山與曾經爬過許多高山, 又喜歡拍攝遠山的人不談. " ( 雷達站 當然會選擇建立在視野最佳的山頭 ).

=========================================================

概略的看過全部的記錄影像之後, 決定把影像增加到 90 張, 把那一趟山行的過程, 寫得更完整一點.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23-11-12 08:30:0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1/12/29 啟程上路.

以首張拍攝影像的時間回估, 大概是早上 07:20 ~ 07:30 之間, 從屋前上車出發的吧.

走完 51~ 52 K 左右的縣道終點, 開始進入林道的路程, 高度也逐漸往上爬升.

瞄到第一個可以當紀念的目標, 拍攝時間是 08:58 ....



車子暫停二三十秒鐘的記錄. ( 下車對目標按一下, 對車子再按一下, 馬上又繼續上山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途中, 又看到黃葉...直接伸手往窗外的上方, 對空拍攝.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又看到綠葉, 看起來像是 尖葉槭 的樣子. ( 它們頂多變黃, 不會變紅 ).

剛好是透光條件, 光線的感覺還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持續爬升之後, 到了一處眺望點. ( 2004 年 颱風造成的大面積崩塌, 出現一處視野開闊的位置 ---> 本來四周都是大樹遮蔽視野, 也算是 因禍得福 的一種狀況吧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稍微拉近, 中右的白色, 是 竹東 與 芎林 的部份區域.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攝角度再偏一些, 這一帶的山谷, 常常可以見到 雲海.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就一路開到目標區域, 瞄了一下 東南 與 南南東方向 ( 遠山與雲層高度 ), 確定無法見到 聖稜線.

於是決定先到停車場....

停好車, 拍幾片紅葉也好.... 那是 青楓, 山區變色植物的主角之一.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央遠方是 品田山 與 布秀蘭山.

中左區域是 大霸尖山群峰, 中右是聖稜線的主稜....全部被雲層遮光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上半部是 霧社櫻 的部份樹枝, 下半部是山區的 赤楊樹林, 冬季都沒有葉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中海拔山區, 稱為 霧林帶.... 刮風下雨雲霧, 都是可能遇到的氣候型態. ( 甚至於冬季出現結霜, 霧淞與下雪 ).

有雲無雨...也可能.

視野遠達數十公里, 也有可能.

至少這天, 感覺上.... 大概不會下雨. ( 已經 阿彌陀佛 了 ).

至於能夠看到與拍到什麼影像, 時候到了, 就會知道.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23-11-13 18:00:0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走完森林小徑.

這個山區, 有許多條不同的步道, 早在 2002 年的 12 月份, 就開始年復一年 ( 甚至於一年六次七次 ), 帶家人之類的, 前往這個地方.

當然一些步道, 基本上也都曾經走過許多趟.

======================================================

瞄了遠山, 似乎沒啥搞頭之後, 就先四處散步吧.

跟巨大的櫻花樹幹拍張照...



許多花盆裡面, 有不同的花卉或是不同顏色的玫瑰花之類的, 一張代表.

按這裡顯示圖片

花卉拍完, 再瞄一下, 只有 品田山 的那處山凹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巨大的櫻花樹枝幹.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又看了一下遠山, 雲層好像還更厚.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台灣檫樹, 屬於國寶級 寬尾鳳蝶 的食用植物. ( 中海拔稀有物種, 筆者拍過可能兩百種的不同蝶類, 但是尚未拍到過 ).

它們冬天也會落葉.

按這裡顯示圖片

白色的吉野櫻...同樣是落葉的狀態. ( 總共大概有十幾二十棵 ).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 開始健行....一條步道的途中.

按這裡顯示圖片

森林中, 有許多蠻高大的闊葉樹. ( 也包括針葉的 紅檜 與 鐵杉 --- 剛好是在混合林的高度 ).

但是都會被障礙, 沒有適合的拍攝距離與視角, 隨便拍一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完那段步道, 準備前往一處展望點.

步道起點的說明牌.

按這裡顯示圖片

沒下雨的話, 準備在山區耗個一整天.

後面就...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23-11-15 20:17: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繼續健行.

走完小徑之後, 只走了一小段 巨木步道. ( 家人小孩都曾經走過, 兒子走過兩次 ).

一個展望點, 可以看到遠方的鄉鎮之類的.



沒打算再走到巨木區, 又回頭...走回林道.

森林中的 鐵杉.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也是鐵杉. ( 剛好雲飄過, 光線變暗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走了大約 2 公里, 看到一棵 紅榨槭, 中海拔 變色植物 的代表樹種.

按這裡顯示圖片

葉片剛好透光, 感覺不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多拍兩張不同的枝葉.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空中, 突然冒出一隻 林鵰, 也是中海拔的代表猛禽.

台灣 翼展最寬 的猛禽, 可達 180 公分 那麼寬.

不過, 雖然有帶 長焦, 但是此行不是為了拍攝鳥類.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走, 一個透空展望, 看到 大霸尖山群峰, 右側樹左的尖峰, 是 品田山.

按這裡顯示圖片

幫 另一半 拍張照, 遠處的 大霸群峰 當背景.

按這裡顯示圖片

後面嘛....準備繼續一直到處走.

大老遠開車到這個山區 ( 單程將近 70 公里 的山路哩 ), 沒有下雨或是四周濃霧的話, 打算晃個一整天.

待續....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23-11-16 20:01: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插花時間...

引述網友所講的..... 看到 林鵰, 也算是難得.

========================================================



===========================================================

以台灣的 猛禽類 來說  ( 貓頭鷹 先不談 ) , 大冠鷲, 黑鳶, 鳳頭蒼鷹, 蜂鷹 ...算是相對比較常見. ( 其他猛禽類的候鳥不談 ).

松雀鷹 / 林鵰 / 熊鷹 則算是比較罕見.

尤其是 熊鷹.... 筆者在台灣各地山林 " 走跳 " 的次數, 說起來並不算少. ( 相對於多數一般民眾而言 ).

但是 熊鷹, 好像只曾經見到那麼 兩三次 ( 高空, 幾乎像螞蟻那麼小 )....

唯一的一次 " 可能是有拍到 ".... 當時的背景是積雪的雪山聖稜.

突然瞄到遠方有一隻 猛禽, 趕緊趁機拍了一張.

不過, 是用 短鏡 在拍風景, 即使經過 " 大力裁切 ", 也無法確定, 是否那隻鳥, 真的是 熊鷹. ( 也有可能是 白色系的蜂鷹 ).

不過看 身材 跟 雙翼...從 氣質上 來判斷, 很有可能真的是. ( 許多 拍蛙 的人, 也會用 氣質 來形容, 是否屬於某種蛙類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至於 林鵰 的話, 過往的許多年間, 見過與拍到過的次數, 就相對高了一點. ( 中高海拔, 算是筆者 還蠻常前往 的區域 ).

不論距離遠近或是清晰程度來論的話, 可能也不少於八次十次吧. ( 沒特別算過 ).

隨便翻個一張代表, 原圖縮.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要更清楚一點的 ( 看得出眼睛顏色的那種 ), 也曾經拍到過.

因為.... 曾經見過一隻 林鵰, 在遠樹林裡面進進出出, 持續做 " 特技飛行表演 "....可能持續追焦與拍攝二三十分鐘.

然後, 也很佩服牠們, 六尺寬度 的 巨大翼展, 不停的穿越森林與樹木枝椏, 簡直像是如入 無樹 之境.

==================================================

後記 : 沒有時間去開闢太多條的 " 戰線 ".... 要不然, 除了山林方面的事物....

蜻蜓類 / 鳥類 / 蝶類 / 蛙類 .... 曾經拍過的各種生物, 真的很多.

假如有某些機緣的話, 再看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23-11-17 17:51:4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插花時間 ( 續 ) ---> 大家來比一比.

先前描述 聖稜線 的 長篇連載時, 筆者講到 ----> 以拍攝距離, 所能見到的 聖稜線, 其雄偉壯麗的程度, 以及相對高度與拍攝角度....這個山區的 " 某個位置 ", 是 " 全台灣不需辛苦爬山 ", 所能夠見到與拍攝 聖稜線 的 最佳地點....而且是... 全台獨一無二.

註 : 即使是辛苦爬山, 也看不到同樣的景觀 ---> 因為 聖稜線 的東側, 可以稱為是 緩坡 的地形. ( 並不雄偉 ).

因此這篇, 算是由幾個不同角度, 來個 相互對比.

========================================================

因為 聖稜線 大略是呈 東北 - 西南 的走向, 因此...位於其 西北 方向的新竹縣市, 在角度上, 已經就是全台無二.

海面上的先不談 ( 距離更遠 ), 陸地上拍攝, 最遠的就是 新竹市南寮 的海邊.

但是距離遙遠, 被 空氣 的影響巨大, 除非出現 視野百公里 的超級天氣, 想要拍到 很清楚 的 聖稜線, 機率幾乎是零.



新竹市區, 比 南寮 近一些 ( 但是依舊非常遠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格放, 即使沒有大樓擋住, 清楚程度也都差不多. ( 沒被建築物擋的拍過一堆, 略 ---> 統統都類似, 不夠清楚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新竹市郊, 距離又更近一點....但是, 近不了多少.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 而且越接近郊外, 中級山 的阻擋越嚴重 ---> 許多山頭都可能被擋掉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免爬山的到此先暫停.

==================================================

轉到 " 需要爬山 " 的部份 ( 困難度之類的先不論 )....

合歡山北峰, 海拔 3422m, 看到的是這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合歡山主峰, 高度 3416m, 是這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桃山 的山頂 ( 海拔 3325m ), 算是東面距離最近的山頭, 而且大約也是 90 度 的視角. ( 左邊是雪山, 跟西面拍的剛好顛倒 ).

可惜...聖稜線的東面...看起來根本就 不陡.

按這裡顯示圖片

品田山 的山頂 ( 高度 3524m, 台灣 十峻 之一, 摔死過不少人 ), 看起來是這樣子.

按這裡顯示圖片

相當知名的 奇萊北峰, 高度 3607m, 看起來則是這樣子. ( 南湖大山 距離也非常遠, 同樣也是看到聖稜線的東面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回到 免爬山 的部份....

宜蘭的 太平山 地區, 所看到的模樣.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到本文章主題的山區 ( 新竹縣 ), 從 大霸群峰 一路延伸到 雪山主峰, 途中所有的山頭, 無一缺席. ( 群山點名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西面的 聖稜線高段主稜, 地形幾乎垂直, 像是一座巨大的高聳城牆.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會說 " 全台唯一 " , 不是空穴來風....而是有實際根據的.

為何 " 幾乎 " 每年的 紀念日, 都會想要到這個地方, 去看看 聖稜線.

前面貼的影像, 已經很清楚了.

==================================================

最主要的是....

雖然 聖稜覆雪, 甚至於 金色聖稜....都曾經拍過許多次.

只是...要嘛因為某次相機的畫素太低, 要嘛因為視野被雲擋住.

自從開始使用 數位單眼 之後, 一直都沒有機會, 遇到夠優的拍攝條件. ( 頂多就是六七十分的那種 ).

所以就...

繼續努力的, 一趟再一趟.

即使不是 紀念日, 覺得 該上山 的時候, 就算是獨自一個人, 也要去. ( 先前因為疫情而懶得去, 今年 2023 之後, 就真的要 開始找時間努力跑 了 ).

後註 : 未來兩三年, 如果再不 努力跑 的話, 機率將會越來越渺茫. ( 地球暖化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
發表於 2023-11-18 14:59: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等待的時刻.......

繼續往林道的高處走....

到了筆者所認為, 全台灣最佳的一處, 聖稜線 觀賞地點 ---> 從 大霸群峰 到 雪山主峰, 沒有漏失任何一座屬於 聖稜線 的山頭, 不但相對距離最近, 而且角度又最優. ( 大霸群峰的 加利山 或是 3050 高地 雖然夠近, 但是...角度極差, 而且除非使用魚眼, 根本無法拍攝那麼寬....稜線東面的 桃山 也很近, 但是看起來不雄偉... 況且, 那些都必須辛苦爬山 ).

開車就能夠直接到達的拍攝點, 相當難得. ( 車子停在那一帶, 至少也有十幾次以上了... 這天決定全程都徒步, 因為停留的時間很長 ).

從 大霸群峰 到 布秀蘭山 ( 右緣 ).



從 加利山 ( 左緣 ) 到 聖稜線 的高路段主稜線. ( 討厭的雲層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的全景...大霸群峰 到 雪山主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看不到雪山, 拍個人物的 背影 也好.

按這裡顯示圖片

用樹枝當前景的 大霸群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一張全景圖....可惜有雲層.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張人物.

按這裡顯示圖片

繼續等待...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 大霸山區.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等啊等, 至少... 雪北 露臉了. ( 主稜上頭, 這一天最願意露臉的一座百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台灣的中高海拔山區, 氣候環境多變.

終究, 能夠看到遠山, 需要機緣....能夠拍到遠山, 也得要遇到良好的機緣.

至於能夠拍攝到怎樣的清晰程度, 更需要機緣. ( 尤其是傍晚的金紅色積雪景觀 ).

不過都無所謂, 山.... 一直都還在.

只要 人 還沒掛點, 而且有足夠的精神體力 ( 或說 能力 ) 可以開車. ( 開到當地, 真的需要一定程度的精神與體力, 畢竟是漫長又蜿蜒的山路 ).

反正....

筆者心裡面已經決定, 從 2023 的 12 月份開始, 就準備開始 " 努力勤跑 "....

即使在過去年間曾經拍到過的, 都還 " 不夠 " 滿意.

未來, 一定會出現 " 至少勉強還夠滿意 " 的畫面.

====================================================

後註 : 前陣子, 另一半說 : 你換的那台相機 ( 7D Mark 2 ), 怎麼不帶出去拍一些照片啊 ?

當時筆者回答... 最近的時間, 沒啥目標可以拍.

...............................................................

不過, 2023/11/17 .... 第一波冷氣團已經出現 ( 今天清晨 05:00, 鄉內的低溫 7 度 ---> 玉山 - 6.8 ) )....

意思就是, 如果目標是 白色山頭, 季節確定已經正式開始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23-11-19 13:06:3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3-11-19 13:08 編輯

山, 就是不給看.

一般來說, 除非是屬於 特殊機緣, 首次前往某個山區, 就遇上 一輩子 最好的天氣跟視野, 不過這種機率, 講實在的...不高.

因為台灣山區的氣候條件比較特別, 多數時候, 想要看到夠好的景觀, 幾乎都是需要一次又一次, 找空擋勤跑, 別無它法. ( 上山的次數越多, 遲早會遇到 ).

前註 : 如同某位山岳攝影老哥的部落格裡面所述的, 某趟前往 秀姑巒山 ( 中央山脈最高峰 ) 拍攝 玉山杜鵑, 好像耗費六天五夜還是五天四夜, 只有最後一天的 " 短短三或四小時 "...能夠真正好好的拍攝. ( 其他時間都是 滿天烏雲, 濃霧或是雨天 )..... 好的時機, 需要運氣, 或許...也需要耐心等待.

====================================================

台灣第二與第三高峰, 遲遲都不給看. ( 雪山 3886, 北稜角 3880 ...算是台灣高度排名 2, 3 ).



對於遠方的那個山凹, 感覺蠻親切.

因為曾經站立於 品田山頂, 望向這裡的山區. ( 可惜當時遇上了地獄氣候的前緣, 視線不夠清楚...之後更是走在地獄之中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的這座山, 也是記憶 " 超級深刻 " 的一座, 雖然沒列入 百岳, 不過最後的一小段路, 走往峰頂的那個 " 超級恐怖路徑 ", 全台灣的高山裡面, 可能還沒有任何一座其他山頭, 可以超越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雖然雪山無法看到, 中霸大霸小霸, 倒是蠻願意露臉. ( 左到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 中霸山區 跟 大霸頭頂, 還有積雪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加上左邊的 伊澤山. ( 百岳之一, 中霸不是, 裡面有三座是百岳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的主稜, 還是若隱若現....拍不到清楚的樣貌.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雲層的關係, 視線不夠優, 再拍一張, 聖稜線的全景. ( 加減記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一次...人物的背影.

按這裡顯示圖片

正在檢視手機拍攝的成果...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這一天的時間很充足, 不急...

至於能夠拍到如何的樣子, 也只能隨緣而已.

待續...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
發表於 2023-11-24 18:41:3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不給看, 還是得要繼續看....

好不容易, 聖稜線的高路段主稜線, " 幾乎 " 快要露臉了, 偏偏就是只差了那麼一點點.

右邊的 北稜角 跟 雪山主峰, 依舊還被遮掉山頂的部份.



近處的兩棵 針葉樹, 兩棵 闊葉樹, 將會是未來拍照時, 視野中最大的障礙物.

估計一年兩年之後, 左邊的那兩棵, 可能高度就會擋住拍照的視線吧. ( 因此, 僅此一處剩餘的空曠視野, 如果想要拍的話, 剩餘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拍一下 大霸群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北峰, 一直都比較捧場....

按這裡顯示圖片

最重要的兩位主角, 就是不給看....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的一隅...

按這裡顯示圖片

聖稜線全景, 大霸群峰 到 雪山主峰.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拍不到山, 拍人物好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再瞄一下... 雪山 還是被雲層擋住...

按這裡顯示圖片

拉近... 就只差那麼一點點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反正時間上很充足, 就... 再等一下下好了.

待續....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記事,2021的紀念山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6 20:48 , Processed in 0.055339 second(s), 12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