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11查看 93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活過100歲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0-9-13 16:12:0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
發表於 2010-9-13 16:22:5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美國佐治亞大學老年醫學家倫納德·蓬恩(Leonard Poon)認為,現在人們在有生之年慶祝100歲生日的概率遠遠高於以往任何時候。蓬恩指出,一個人的壽命長短,30%取決於基因,另外70%取決於環境。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10-9-13 16:31:1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別將你的健康,身體甚至生命全盤託付給醫生或其他專業人員。當你真正需要專業人員説明的時候,記住要保留自我選擇和控制的能力。你可以諮詢專家們一些技術問題,但對你健康的決定權始終應掌握在你自己手裡。儘量在他們開始行動前弄明白他們打算對你做什麼,風險又是什麼。

記住,人體有自愈機制(我稱之為“身體潛能”),十有八九能依靠自身的力量從疾病中康復。即便你需要外來的力量對付疾病,你的“身體潛能”仍能起不小的作用。

別因為綜合使用正統治療和替代療法而憂心忡忡。需要注意的是,當一個醫生對你施行治療的時候,要確保他對你正在進行的其他治療有所瞭解。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10-9-13 20:00: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威廉大
活那麼久,退休規劃又要亂了
還是快去快回是否較實際一些
雲淡風輕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5#
發表於 2010-9-16 13:45:5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我運動,保健,養生......
但不是為了『長壽』
而是為了:好『活』與好『死』
好活:在於沒有病痛(應該很難)
好死:是晚上睡覺就沒再醒來(看過太多苟延病塌的晚景,很怕)

轉載一篇文章(僅供參考):

做人子女大多都會碰到的問題~

令人省思,有無痛分娩,為何沒有無痛死亡之安樂死?



(這是政大新聞系汪琪老師前日寫下的沉痛文章,希望給有高齡父母的朋友參考)



醫祭

母親生前掙扎說出的最後一句話是「謝謝」。但是在她走後,這個「謝」字卻像是一塊不斷長大的石頭 ,重重的壓在心頭。

今天,也是她走後第四天,我決定坐下來寫這篇短文。因為唯有這麼做,我才能為父母親在臨終時所受的苦,找到一絲意義;也唯有這麼做,我才能面對母親臨終的那句「謝謝」。

我以這篇文章,祝禱所有我的親人、朋友、所有善良的人永遠不會經歷我、以及我父母所經歷的苦痛。

*****************************

和大多數人相比較,母親的最後一程已經不算「辛苦」。她在三年多前中風之後一直臥床,但神智清楚。四月十七號似乎吃壞了,腸胃不適,開始嘔吐以致滴水不能進;第二天晚上出現休克現象,緊急送醫之後診斷「消化道出血」、「脫水」、「腎衰竭」,血壓脈搏微弱,醫院發出病危通知。經過搶救,情況居然轉好,原先的問題一一解決,但是肺部卻開始積痰、積水,並出現肺炎徵兆,最後母親在 四月二十九日 停止呼吸。

母親走後,她和我的煎熬都告一段落。這裡我必須要說的,是生、老、病、死原為人生所必經,但貴為「現代人」,醫療延續了生命、卻也拖延了死亡、繼之拖延了我們承受的痛苦。自從母親進了醫院,我就開始和醫藥科學、以及醫療與保險體制展開一段艱難的合作與對抗關係。完全沒有醫療訓練的我,必須在救治與保護母親之間拿捏分寸;不論因為我想減少她的痛苦而延誤了醫療、或我想要她康復卻使她受盡折磨而去,我都會墮入無法原諒自己的深淵。

而我是唯一被迫去拿捏這種「分寸」的病人家屬嗎?

寫這些想法的時候,我對大多數一線的醫療人員只有心存感謝與敬意;我最親近的朋友中,也有好幾位在醫界服務。對於一個受過五至七年嚴格專業訓練的醫護人員而言,家屬所提出的「反專業」要求,他們只能選擇堅持或妥協。而這兩者之間的消長,在父親過世與母親過世的十年當中,我觀察到明顯的消長;今天醫生也有他們的無奈。「我常覺得我在繞圈圈」。一位醫生說:「我告訴病人家屬不插鼻胃管,病人會營養不良、不插導尿管,會增加他們感染的機率,但是他們不聽,等出了問題又來問怎麼辦。」問題是,有多少病人有幸拔掉管子、又有多少是帶著滿身管子企盼人生的終點而不可得?

管子

一根根看似無害的軟管,有粗有細;每一種都有它的功能。由進食用的鼻胃管、排泄用的導尿管、到點滴、用藥、灌腸、抽痰、心導管與胃鏡檢查、人工呼吸,以至於種種監測人體狀況的裝置,無管不行。

對於一線的醫療人員來說,「管子作業」是基本訓練的一環;因此也是他們最普通的一項日常工作。如果血管太細無法接上點滴的管子就得多試插幾次;如果病人來擋、拔或掙扎就把手或身體固定、綁住;任務不能達成,是不能擔任醫護工作的。

除了醫療所必須,這些管子確實也帶來不少方便。有了點滴的管子,病人不需要承受打針的痛;有了鼻胃管,看護省去餵食的辛苦(事實上只要有鼻胃管,幾乎沒有看護會願意再嘗試餵食)。但是我們是否也可以由病人的角度來看這些管子呢?

我們不要忘記,所有的管子都有一定的路徑進入身體裡面。點滴的管子由針頭到血管,鼻胃管由鼻子進去食道、通到胃裡,導尿管由陰部到膀胱,抽痰的與人工呼吸的管子則由咽喉進到肺部。大部分的管子插進去之後都要拔出來,有時是為了要更換,也有的管子是在使用時就需要不斷的轉動、拔出再插入、拔出再插入…,例如抽痰。我母親在臨終前,醫生堅持一天必須抽四次痰,而有的病人有多到一小時抽一次的。

遺憾的是,我們的身體並不是設計來承受這些管子的。記得美國哥倫比亞新聞學院講座教授喻德基當年在籌辦台大新聞研究所的時候,曾經胃出血而入院,但是當他聽說醫生要為他作胃鏡檢查的時候,他立刻辦了出院手續逃跑了。現在健康檢查可以選擇無痛胃鏡,但是這個選項並不是沒有條件的,而這種條件往往只有健康的人才具備。如果相對健康的人都無法承受胃鏡檢查,一個臨終的病人又如何?

難的是,家屬病人無法面對「如果不作」的責任;有誰有勇氣承擔導致親愛的人死去的後果?這時候考驗家屬的是,究竟這些醫療措施究竟是否必須要。現在已經有許多人選擇放棄急救,但在看似無傷的第一根管子到急救之間,可能有一條漫長艱難的路程。在每一個轉折點上,「是否必須要」的問題都會浮現,而每一次浮現的時候,家屬都面臨承擔後果的責任。

真有必要嗎?

醫療措施是否必須要其實是一個純專業的議題,大部分的家屬在面對專業的時候,都會作最「合理」的選擇:由醫生決定。但實際上在「科學思維」與醫療保健系統的運作下,醫療決策並不是沒有盲點,在尊重家屬意見的美意下,這種決策現在也常常成為家屬所必須面對、負責的一環。

由於我和母親早已談過這些議題,所以我在母親第一天入院的時候就簽下放棄急救聲明;但是之後的幾次決定,就沒有辦法這麼明快。首先是胃鏡檢查的問題。醫生說,如果不作胃鏡,就無法確知消化道出血的地點與病灶、也無法對症下藥;出血可能是潰瘍、也可能是癌症。第一時間我的決定是配合醫生。但因為母親病危,所以這項檢查沒有立刻進行,在這期間我開始思考下一步的問題:對一名高齡的病人,即使是癌症,可以開刀嗎?可以化療嗎?如果不能,那又何必去確定它是否癌症呢?而當我通知醫生我改變主意的時候,醫生竟然告訴我作胃鏡是健保給付的要件;其實不作胃鏡也可以打止血針,只是我們得自費──總共約七百元。很幸運的,母親的出血在潰瘍藥和止血針的雙重效果下止住了:七百多元讓她逃過胃鏡的折磨。

在她大去的前三天我簽下放棄抽痰的聲明。當晚午夜醫生打電話來說,如果不繼續抽痰,可能轉成肺炎或呼吸衰竭,但他新採用的治療藥物可能是有效的;何況「抽痰之後病人會比較舒服」,我因此改變主意,母親繼續忍受一天四次抽痰的苦楚。兩天後,她的呼吸加劇到一分鐘四十次,每一口氣都是掙扎;同時她的肺部出現感染的跡象;這表示醫生的治療不但沒有發生效力,而且害怕發生的事情仍然發生了。當醫生來通知必須作進一步「處置」時,我第二次簽下放棄抽痰和急救的聲明。在我簽過聲明之後,當天半夜又有護士來抽了一次,看護未能阻止,第二天母親就走了。

讓我想到當年父親臨終的時候因為心臟衰竭所以不停的施打強心針,之後肺衰竭而插管;痛苦異常的插管之後一星期不到,他就因為腎衰竭辭世。最後的一段日子,他在加護病房,我們也很少機會陪伴。回過頭來看,如果不打強心針,父親會少存活一個星期、但可以省去後面的折磨;那「必須要」的醫療措施究竟要依什麼標準來判斷?

現代化之後科學與專業的地位崇高;在「救人」的大前提下,我們往往忘記所有依據科學所做的判斷都含有機率的成分。這就是說,醫生認為抽痰,病人不會感染或比較舒服,但這不表示病人「一定不會」感染和比較舒服。但是在專業的權威下,醫生與病人家屬在溝通的時候,所有的「機率」考量都被省略。再者,醫療與保險體制的特質,也令病人承受更多的折磨。母親在送進醫院急診時,就經歷了抽血等全套檢查。但是送進病房的時候,同樣的檢查又重複一次,詢問的結果,是「病房必須建立自己的檔案」。但是幾分鐘前所做的檢驗結果為什麼不能由急診轉到病房?在醫界服務過的朋友說,醫院不同的部份,必須做出自己的「業績」。同一家醫院之內可以發生這樣的事情;不同的醫院更是如此。當年父親在台大醫院等不到病房、必須轉到中興醫院。已經兩天兩夜沒有閤眼的父親,立即承受了所有同樣的檢驗;沒有人告訴我們離開台大的時候要申請病歷、何況台大的病歷另一家醫院是否接受也仍是問題。

其次,醫護人員的訓練讓他們深信醫療的正面效果,例如抽痰會讓病人比較舒服;而一根管子在喉嚨裡不斷的扭動、插入、拔出的滋味是什麼,他們無法關注、也無暇關注,否則他們會無法執行任務。但是健康的我們,能忍受一根管子在我們的喉管每一小時這樣的進進出出嗎?

結束

四月二十九號下午我趕到病房的時候,母親已經走了。前一天晚上我在病房外涕泗縱橫、掙扎著在醫生面前說出「我寧願她走」這句話的辛酸與苦楚,都已經是回憶的一部份。

此刻我最大的希望──相信這也會是我父母親的希望──是未來人們可以重新檢視「救人」的意義;也希望醫學家能夠更積極的思考如何發展更人道的醫療方式、而不再是堅持單一的「治療」思維,由延長病人的痛苦轉而幫助他們得到更平靜的結束。或許有一天,讓所有醫科學生體會插管感受的「醫療體驗營」,會是醫學訓練的第一步。

如果有這麼一天,我就可以更坦然面對母親最後的那聲「謝謝」。
3

查看全部評分

耘山草堂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10-9-16 14:45: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5# fums420505
古聖賢有交代要能珍惜生命要能好死不如歹活著,可現代醫療技術發達,好死不如歹活這句話的意義要改了,生命是要受到尊重但能夠好死也可算是一種幸福.
1

查看全部評分

保護地球, 大家一起來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10-9-16 16:51: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5# fums420505

生老病死是人一生必須經過的歷程, 唯獨死亡這件事情最需要"智慧"來處理.

常認為"死亡"也應該如其他"生老病"一樣, 充分受到尊重, 它應該是隆重的, 嚴肅的, 安排妥當的, 無牽掛的, 當然也應該是無痛苦的(對病人的身體而言).

使用醫療科技以延續苟活延喘的生命反而是增加病人的痛苦, 既然知道死亡是無法避免, 倒不如放棄所有苦痛的救護, 安然坦然的面對並接受死亡的結果, 這才是真正的智者. 我覺得最理想的狀態是安樂死, 若目前的法律、人道主義無法允許, 那技巧性的使用迷幻藥讓病人進入彌留狀態中接受死亡, 不失為一個較好的選擇....   

當然這版的主題活過100歲的前提是能健康快樂, 否則長壽而不健康、不快樂那又有何意義呢?
優跑於山林之間, 耕種於頂山之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8#
發表於 2010-9-16 17:27:3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轉載一篇文章(僅供參考):
令人省思,有無痛分娩,為何沒有無痛死亡之安樂死?
...
fums420505 發表於 2010-9-16 13:45


對於這標題,我可大大不以為然,如果死可以無痛,那會引來很大的社會道德風險?以下只針對這標題作議論而已。

看看寵物就好,飼主與醫生常常會下給予安樂死的決定,但其中真有多少只是為了人類自己方便而已,對動物而言,安樂根本是飼主與醫生的藉口。

同樣的放到人類身上,就有可能會有不肖子孫為貪圖遺產,千方百計想讓長輩安樂死。另外生命若可輕易結束,那會讓多少不該死的人選擇死亡呢?

苦與樂是生命的本質,我們應該反對過度醫療,但切勿輕易看待"無痛死亡之安樂死"。

對這篇文章內容我是同意的,但是標題把無痛分娩與無痛死亡之安樂死相提並論,實在太不洽當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10-9-16 18:42:0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其實覺得要"如何活過100歲"並沒有偶然.
有些人很規律的生活模式.而內容又剛好是健康的.
應該是可以達到滴.
我們有個朋友的婆婆.今年90幾了吧.
耳聰目明.步履穩健.牙口還很完整.(聽說可以啃的動甘蔗)
而且嘴唇的顏色是粉紅色的.(這是真的)而且無論做啥事.
都一定要遵照她老人家的意思.
想說向她媳婦請教一下撇步.
原來....早上起床睜開眼睛.先躺在床上.手腳一起動.
起碼1000下.身體只要有撞到之類的小傷.一定要揉個1000下左右.(可不是幾時下而已)
每天吃飯一定要一碟蒜蓉醬油.無此不歡.
每天要吃些花生.而且是自家烘炒的.
不怎麼喝水...總之老人家毅力驚人.
愛漂亮的程度無人能及.只要白髮一冒出來.
一定自己把工具.材料備齊.
就醬染起頭髮來了.而且一等就是幾個小時.
回歸自然是最快樂的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0#
發表於 2010-9-16 21:06: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5# fums420505
fums420505大我也被迫做了二次選擇,第一次是我二弟車禍整個頭部已變形但還有心跳,第二次是我父親肝腫瘤到最後昏迷且無法進食,救與不救真的無法做決定的,把別人的生命放在自己的手上太重了,有了這二次經驗我選擇簽安寧心願卡可免於家人痛苦的掙扎,也讓自己有個善終
就愛拈花惹草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如何活過100歲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16 09:42 , Processed in 0.057629 second(s), 13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