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49查看 13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花蓮縣老樹見證花蓮開發史蹟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1-1-12 14:31: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序瀏覽
唐朝徐凝詩人一首[古樹]詩;寫道[古樹欹斜臨古道.枝不生花腹生草.行人不見樹少時.樹見行人幾番老]今人看見老樹,再記下這首人對老樹的感懷,從蘇花公路將到立霧溪太魯閣大橋,經過幾小時的穿梭,轉轉彎彎突然眼前一亮,豁然開朗海天溪流一覽無遺,四線道中央斜立一棵百年老茄苳樹[重陽木],
   當時拓寬時一度想移走,經過路線調整,終於使花蓮門戶保有老樹,遺世獨立,也使我對新城1896年起的日據[新城事件]瞭解,不見城堡卻地名稱[新城]的由來,如今只有見新城警分局與昔為神社的天主堂老樹群,興起一股思古感嘆,
     花蓮縣的老樹,襯托許多對花蓮印象,花蓮市的明禮路瓊厓海棠,松園的松樹群,花蓮市舊車站附近的老樹,老市街尚存老榕樹.麵包樹及毛柿.老樟樹,有時間去發呆.去緬懷,
另外兩所高中,一所高農,都是老學校,還有縱谷各鄉鎮老國小,老派出所,都有老樹的蹤影,有時間再拍照分享大家,
  假如您到六十石山的路上,只見有涼亭.停車場,那您就要順便下車,沿木階梯去欣賞,也是百年的老茄苳樹,全貌樹幹樹枝覆蓋之美,您一定少見,品觀之餘;也欣賞到秀姑巒溪上游的灘景,還有一望廣袤的花東中區縱谷景致,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11-4-1 14:36:5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3# 心身活莊園
足見莊主真的是生活在"心身活莊園"
羨慕也!...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3#
發表於 2011-4-1 13:34:2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心身活莊園 於 2011-4-1 13:38 編輯

11# eastern
     大大不妨開個版,大家一起來見證;各地方老樹對該地方的開發與變遷,使人們產生思古情懷,撫今追昔前人之功勞,今日很多桃花源園主在各地種植樹木,百年後也成為新的勝地風貌,
    從小學過植樹節,種棵沒有心得的幼樹,學校的教育也不問適合種樹否?老師只教我們要澆水,不到2個月都死亡,多少個植樹節,多少人種植,可能不如現在桃花源園主悉心的種植成活率,
    到中國大陸深度旅遊,最讓人讚賞的是:不論鄉間道路.城市人行道上,[數大為美]的行道樹,做的很成功,
以花蓮縣行道樹為例:說什麼縣樹是菩提樹,就種植風倒又補的菩提樹,又是高大易植的黑板樹也風災東倒西歪又是俗不可耐的洋紫荊,
以前主政者真是無遠見,如今花蓮縣只有193縣道玉里河東,種植的阿博勒與小葉欖仁最為人所稱道,
附帶說明;小莊園經營民宿與露營,種些花草樹木,幾隻雞鴨,不須門票,隨時歡迎指教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11-4-1 08:25: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這是我家附近公園階梯兩旁的老蒲葵,至少應該有40-50年以上了!(也算老樹吧!)
看它自己掉落的種子還可以自行繁衍下一代呢!...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11-4-1 08:03: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4# 心身活莊園
我把標題定得太地域性,所以等於我在唱獨角戲.
是呀莊主,我們都不敢插播...只好乖乖的欣賞您圖文並茂的導覽...
或許主題後面可加個:--亦歡迎各方先進廣介當地老樹見證...(共襄盛舉者,可享心身活莊園遊園卷兩張)...
要怎麼收穫?先那麼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0#
發表於 2011-4-1 07:45: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9# 綠房子
          謝謝提供正確樹名,這是雲山水所拍照,本來不知它的樹名,有位朋友說它就是作蒲葵扇葉的蒲葵,
    報紙登載;花蓮台九線新拓寬4線道的中央安全島,將種植大量蒲葵,這是改變花蓮幹道風貌的大事,花蓮縣幹道一直種一段不同樹木,顯得很沒有特色,反而台11丙的理想渡假村,在自家近省道邊種植大量蒲葵,讓人留下印象,而且大颱風沒有一棵倒下,特別去拍照,就感覺外觀有些與照片不同,再次謝謝//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9#
發表於 2011-3-28 21:45: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8# 心身活莊園
這應該不是蒲葵
而是霸王椰子
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一年好景君須記,最是橙黃橘綠時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8#
發表於 2011-3-27 07:43:4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心身活莊園 於 2011-3-27 07:56 編輯

花蓮縣行道樹的更新
〔自由時報記者游太郎/花蓮報導〕台九線壽豐以南四個路段拓寬工程已近尾聲,公路總局第四區工程處與花蓮縣政府協商後,決定以中東海棗、蒲葵等兼具景觀與防風功能樹種為行道樹,全力營造花蓮成為具有南洋風情的觀光地區。
兼具景觀與防風功能台九線壽豐鄉-溪口、溪口-兆豐、兆豐-南平及長橋段拓寬工程已接近尾聲,公路總局第四區工程處尊重縣府的建議,捨棄以往行道樹一成不變的刻板印象,改採中東海棗、蒲葵等兼具景觀與防風功能的樹種,全力營造南洋渡假島嶼風情。
第四區工程處表示,縣長傅崑萁認為花蓮是台灣對外觀光最重要的門面,希望公路總局能改變思維,以栽種高聳的中東海棗搭配周圍景觀設計,可吸引遊客目光及塑造優質觀光形象,且絕對有加分作用,第四區工程處將協助營造花蓮地區的觀光意象。
台九線壽豐以南栽種未來將栽種七至八公尺高的中東海棗,樹與樹的間隔十公尺,每隔一公里與蒲葵交替輪種,不僅抗風、耐旱、成活率高,且不致影響駕駛視線,又可營造出南洋島嶼風情。

   在台11丙線10公里,快到理想渡假村的西面,有長長整排的蒲葵行道樹,是理想渡假村所有,董事長梁清政表示;種植後遭遇到幾次大颱風,蒲葵樹沒有一棵倒地,確實是耐風樹種,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11-3-25 08:43: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心身活莊園 於 2011-3-25 08:45 編輯

花蓮縣老樹成為觀光景點
    花蓮縣的老樹,大都在老小學.老機關或花蓮市老市區內,唯一被作為[榕樹下洄瀾講古]的就是民國路[飲食街]的起頭,有棵大榕樹,現在又從新張掛紅色燈籠,表現古色古香的氣氛,幾年前做為花蓮講古的講座場所,
      兩張  照片是在 [松 園別館]拍攝,這裡成了花蓮市必遊勝地,居高臨下, 俯瞰市街,遠望海景,在老松樹下或坐或行,加上別館在二次大戰時,戰前日本神風特攻隊陣前休憩,戰後 的越戰美軍渡假,增添幾許想像空間,主要保留下的馬尾松,給這地方構成歲月的印跡,現在成了詩人面對太平洋左岸的聚會,
     還有就是前文提到的六十石山老樹,也成途中景點.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6#
發表於 2011-3-22 22:45: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老樹與信仰中心
  老樹在一個社區,與世世代代的民眾生活在一起,社區有些居民由小到大,很多生活故事圍繞著老樹,老樹常常成為當地神祇供奉的地方,建廟成為社區精神生活之所寄,
   本照片是在吉安鄉干城社區的土地公廟宇,因為有老樹又是取自木瓜溪灌溉用水必經之地的上源頭,為什麼社區取名[干城]因為這裡當年是輔導會開發農場,也是鄉境之陲,故取用有保鄉衛國之社區名稱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花蓮縣老樹見證花蓮開發史蹟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29 15:29 , Processed in 0.055723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