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79查看 33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13-10-16 23:47:0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正序瀏覽
或者..流浪也是一首美麗的生之歌..
如果你是偶然飄過的雲彩.請不要駐足在我的藍天.我愛流浪.更愛獨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4#
發表於 2013-10-23 19:20:5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9:05
您說,一切唯心造,>>>我來否定它。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xxxxx,xxxxx>>>菩提樹與明鏡台 ...

我給您的建議,是您有體會什麼,領悟什麼,再來說什麼。
用他人的話來說明或否定什麼,對於自己來說都只是假議題。
那麼,您有意走上自我修行之路嗎?或只是逞口舌地來「還有"快樂"、"避免痴呆"、"練習認知"------說不完的功能」
???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3#
發表於 2013-10-23 19:15:3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8:54
呵呵,我是很自在如意的。

您連問我兩次,顯然很重視這話:

呵呵,我是很自在如意的。
--希望這不是逞口舌之言。說煩惱是您說的,套用您的說法,「先問自己有沒煩惱,再說其他。」

您連問我兩次,顯然很重視這話:
--確實這是很重要的話,如果您放棄自我保護的話,從我一開始回應的話就可以感受到。

您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先問自己有沒煩惱,再說其他。
--我有很多煩惱,但跟您沒有什麼好煩惱的。
如我在「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 」說明的,尊重所有的生命,用心與任何生命溝通,是自我成長很重要的一部分。
您一直以為我是為您說的,您雖然在「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 」給我的回覆加分,但您完全無法理解我的看法。
我是為我自己說的,每一句勸他人的話,都是不斷提醒自己的話!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2#
發表於 2013-10-23 19:05:5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8:42
一切唯心造
這句話被說爛了,好像大家都懂得,但事實是每個人每分每秒都在實踐這句話,九成九的人都只用自 ...

您說,一切唯心造,>>>我來否定它。

神秀說,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台,xxxxx,xxxxx>>>菩提樹與明鏡台,是心造出來的,它是一切之一部份。

慧能說,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台,xxxxx〈xxxxx>>>本來是空是無,那有什麼心?又造什麼一切?

您認同神秀,還是慧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1#
發表於 2013-10-23 18:54:1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8:11
既然您知道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既然您知道在您的認知下您可以決定您的言語是辯論或陳述--
回到一開始 ...

呵呵,我是很自在如意的。

您連問我兩次,顯然很重視這話:

您知道自己在說什麼嗎?

先問自己有沒煩惱,再說其他。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0#
發表於 2013-10-23 18:42:2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一切唯心造
這句話被說爛了,好像大家都懂得,但事實是每個人每分每秒都在實踐這句話,九成九的人都只用自我保護來看事情,而不會想到一切為自心所造。
貪、瞋、痴,一切都只是這三類的心病所影響,誰能超越其上,保持自身的純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9#
發表於 2013-10-23 18:11:5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4:58
在我的認知裡,

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

既然您知道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既然您知道在您的認知下您可以決定您的言語是辯論或陳述--
回到一開始說的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這兩句話變得無意義,一切都是自己所造,而非他人強加,而非環境逼迫。

「所以,我如果是你,我會很煩惱的。」
這句話是說您認為我的論述只會是辯論,您把自己視為上帝在審判他人,而這個煩惱是您自造的,非他人強加的。

再一次強調,您確定您知道您在說什麼嗎?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8#
發表於 2013-10-23 15:51:5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sjju 於 2013-10-23 15:54 編輯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3:40
這位讀帖網友的見識,只不過是般。

他說,我兩在為"自己高明"在辯,>>>透露了他的認知層次,在"此"而已 ...


八風吹不動,端坐紫金蓮!
溪聲盡是廣長舌 山色無非清淨身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7#
發表於 2013-10-23 14:58:1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ndu 發表於 2013-10-23 14:00
雖然您自己這麼說,您卻自己不那麼做。我也不認同這樣的說法有何理。
「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已說明我 ...

在我的認知裡,

辯論與陳述是有差別的。

>>>一個很傷腦筋,一個很自在如意。

>>>而我的陳述,有些層次的人會認為是辯論。

所以,我如果是你,我會很煩惱的。

還好,我是我自己。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6#
發表於 2013-10-23 14:00:5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az.yuan-yuan 發表於 2013-10-23 13:08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雖然您自己這麼說,您卻自己不那麼做。我也不認同這樣的說法有何理。
「我被朋友邀去聽"妙禪"」已說明我對於所謂的「不辯」的自我保護並不是一件值得大肆宣揚的「善」。
您在回答他人說
「這位讀帖網友的見識,只不過是般。
他說,我兩在為"自己高明"在辯,>>>透露了他的認知層次,在"此"而已。
網路對談,還有"快樂"、"避免痴呆"、"練習認知"------說不完的功能,>>>他只看到這一點,就下斷語?」
這段話對我而言您很明顯地說明您對自己說的
「再辯,就是精打細算,
不辨,就是迷迷糊糊,
我寧可不辯,這樣比較快樂。」
是互相否定的。

您確定您知道您在說了什麼嗎?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7-1 07:14 , Processed in 0.059441 second(s), 11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