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卑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全球金流將枯竭 [複製鏈接]

Rank: 3Rank: 3

161#
發表於 2007-9-2 19:18:4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壽險業資金雄厚,投資眼光獨到

ETtoday.com提供
    國泰金控向來穩居國內金融股龍頭地位,8月份半年
報公佈,國泰金除了大幅加碼合庫和中信證,也因為標
走飛利浦釋出的39萬張台積電股票,帳面價值目前就有
250億元,此外,新光金投資動作也頻頻,除了砸重金購
入華南金27.5萬多張股票,使得持股將近8%,策略性加
碼的元富證,也獲得實質成效,總持股已達22%,成為最
大法人股東。

    以茂盛穩重的大榕樹作為企業象徵,國泰金控就像
logo標誌,一直以來都穩居國內金融股龍頭地位,最大
的原因就是精準投資眼光。在今年初砸下253億買進台積
電39萬張股票,加上本身持有股數,目前帳面價值就有
250億元。

    國泰金發言人李長庚24日即表示,「股價指數跌破
8千點,大家可能會很擔心,到底獲利(會不會影響),可
是我想很多團隊,真的買得不亦樂乎,因為你跌得深,
他就買得越高興,買得越多。」

    秉持著這種投資理念,國泰金上半年也大幅加碼合
庫和中信證,持股各有3.25和3.11萬張,而新光金也是
動作頻頻,旗下的新光人壽似乎對華南金情有獨鍾。根
據最新財報資料,新壽光是上半年就砸下超過67億加碼
華南金,持股增加27.5萬張,比例升高到8%,帳面成本
更增加為112.24億元,新光金想爭取經營權之說不脛而
走,另外加碼元富證也收到成效,總持股達到22%,成為
最大的法人股東。

    由於壽險業資金雄厚,加上投資眼光獨到,這些加
碼動作不僅關係到本身的收益,恐怕也成為小股民們效
法跟隨的最大目標。





http://www.cnyes.com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2#
發表於 2007-9-3 00:41: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意外"不會在"準備好"的地方"發生",趨勢.盤整.反轉. 趨勢.在這個變動過程中,看法不同,策略也不同.求得利潤的滿足點也各異.最需忌諱的是:觀望,等待,認同,追價.極力贊同的是:預估 .策略.決斷.調整.避險.
正式上升了嗎?還是反彈?危機過了嗎?
線形告訴了些許徵兆,消息也給了些判斷,最後就是自己的決斷了.記得儘量打自己最有把握的戰場.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3#
發表於 2007-9-4 08:03:1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美國房市嚴冬!Fed理事:為抑制對經濟衝擊 應會出手降息

美國房市嚴冬!Fed理事:為抑制對經濟衝擊 應會出手降息  
鉅亨網程宜華/綜合外電報導.9月3日
2007 / 09 / 03 星期一 19:15      

  為了次級房貸危機持續打擊投資人信心,上周五美國 Fed主席柏南克和總統布希站出來信心喊話, Fed甚至暗示將可能降息。

「 Fed會有辦法降低房價下滑對經濟所帶來的衝擊。」聯準會理事Frederic Mishkin語帶信心。

根據聯準會的理事Frederic Mishkin表示,如照以前的模式來看, Fed應該會出手降息以挽救房價低落所帶來的負面衝擊。

據政府從1950年開始統計以來,房市衰退和最近發生的次貸危機,使得中價房屋的價格首度滑落,侵蝕了美國經濟。證券公司 MFR的首席經濟師Josh Shapiro曾表示,美國現在已經很接近1990年代末時的房市低迷。

根據美國住宅價格重要指標之一的Case-Shiller index 顯示,美國房價今年已跌落7%,預估明年將再續跌7%。與 Karl Case合作發明此項統計指標的耶魯大學教授Robert Shiller,曾警告過 Fed必須顧及到美國恐將面臨「多年來房價的慘重跌勢。」,甚至有些地區的房價可能跌50%。

Shiller 表示,此波跌勢可能源自於1996年到2006 年間的迅速漲勢,此段期間的房屋價格暴漲了將近 86% ,但主要是拜投機客所賜,自1990年代末期以來看好未來房價將上揚的預期心理蘊釀了現在的房市泡沫。

聯準會理事Frederic Mishkin表示,只要貨幣政策機構仔細注意這個正在擴大的泡沫所帶來的負面影響,並且即時做出反應,那麼對經濟體的傷害大致可維持在一個可以應付的水平。

Frederic Mishkin的這番談話相當重要,因為許多經濟師相信美國現在正面臨房市泡沫,並對 Fed當初袖手旁觀的態度感到不滿。不過對此Frederic Mishkin表示,央行比市場「應該很早」就已經知道泡沫將開始產生,不過對於 Fed將如何出手拯救這一波泡沫危機,目前還不清楚。

Fed 主席在上周五的談話中表示,衡量後若有需要將隨時準備採取行動,阻止金融市場持續動盪不安,導致傷害美國經濟。美國總統布希也提出相關計畫,將有助於受次級房貸所苦的屋主,避免房屋貸款違約。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64#
發表於 2007-9-7 09:27: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一般看的談的都是次級房貸的問題, 我可能圯人憂天, 看法較不樂觀。
我看到的是美國人的信用危機, 類似我們的現金卡衍生的問題, 美國是全球經濟的火車頭, 美國人習於信用交易, 先享受後付款(先花再賺), 信用出問題必會衍生消費危機。
看近年私募基金如跳樑小丑, 推波全球股市大漲, 宛如大多頭結束前的嘉年華會, 一旦薪材不濟, 恐怕全球經濟會大幅衰退。
近年有不少例證, 宛如1929年美國大蕭條前的景象重現。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1

165#
發表於 2007-9-7 14:55: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次級房貸可能引發的信用卡危機.在他篇文章內有提及.確是可能發生.
不過私募基金並不是跳樑小丑.股市超作都是**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限定目標就是股市.債卷(可公開廣告.如一般定期定額)
私募基金--目標並不設限.只對人數及廣告限制.大都操作企業收購.合併
如郭台銘基金--只在中東募款.幾天內募得數百億美金.
如遠雄集團..數百億台幣.只對台灣及日本募款.推建案用
如隆力集團收購安泰銀行.
(基本上都是低調操作.等消息曝光.大都已處理完畢.所以一般人問不到詳情.也比較難加入)

另一值得觀察的現象就是.各國央行在次級房貸風暴中.陸續投入6000-7000億美金.但情況好像不是很樂觀.所以美國應會採取降息動作.不過依個人淺見.應撐不過半年至一年.更麻煩的風暴會再顯現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論壇藏鏡人

Rank: 9Rank: 9Rank: 9

166#
發表於 2007-9-9 08:30:4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Fed褐皮書》次貸風暴 未阻擋經濟擴張

全文請見http://mag.udn.com/mag/money/storypage.jsp?f_ART_ID=82629

Fed褐皮書》次貸風暴 未阻擋經濟擴張
2007/09/07
【編譯陳家齊/彭博資訊、美聯社六日電】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5日發表的褐皮書報告指出,儘管信用市場風暴讓原已疲軟的美國房市付出更慘重的代價,但對經濟其他層面的影響有限。

褐皮書表示:「在房地產市場之外,金融市場震盪在調查期間內,對其他經濟活動的影響有限。」本次調查的時間從7月底到8月27日。除此之外,美國整體經濟「仍舊擴張」。

雖然放款標準緊縮,已對房市出現「明顯的影響」,聯邦準備體系旗下多區銀行依舊表示,「消費者與企業借貸所需的信用供給以及信用品質,大部分仍保持良好情況。」


【2007/09/07 經濟日報】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67#
發表於 2007-9-9 08:52: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非常重要的議題!!

kevin哥早安!

Fed「目前」認知到美國房市慘重的代價,但對經濟其他層面的影響有限,美國整體經濟「仍舊擴張」。從FED先前處理次貸風暴的經驗來看,FED這個假設命題有點兒令人存疑。何況美國整體經濟擴張是否邊際遞減?它該做一個充分的解釋。

大家還記得我們在八月14日貼的S&amp營建指數嗎?
http://www.2home.com.tw/forum/viewthread.php?tid=2741&postdays=0&postorder=asc&start=15
2005/7高點走空到現在還是持續走弱,連反彈都沒有。到目前已經整整3年了,FED過去3年也是這般掩耳盜鈴的說法,直到次貸問題近幾個月漸漸引爆。然後它現在還再說「消費者與企業借貸所需的信用供給以及信用品質,大部分仍保持良好情況。」 難道要等到信貸問題引爆了才會有新說詞嗎?

相信大家昨天都看到美股的新聞:「美國股市周五中場加速下跌。美國公布8月就業人數意外下降,為四年來首度減少,使得股市飽受壓力。」整體經濟週期循環的軌跡已隱然浮現,FED還沒有迫切的危機感,這才是真正的危機。

嘿嘿!偶就不豬到中國經濟與歐美經濟發展的「結構性失衡」,FED都沒有經濟學家看到並加以引導?還是他們一直仍然都活在自己的假設命題中?這是另一個非常重要的經濟結構問題,將會充分影響到你我的經濟生活。 :
海明威→新民→阿璋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論壇藏鏡人

Rank: 9Rank: 9Rank: 9

168#
發表於 2007-9-10 23:58:0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IMF總裁:信貸危機短空

威哥,信心問題囉~~ 呵呵

http://udn.com/NEWS/FINANCE/FIN5/4007127.shtml

IMF總裁:信貸危機短空
【聯合晚報╱編譯范振光/綜合報導】
       
2007.09.10 03:04 pm


國際貨幣基金(IMF)總裁狄拉多日前表示,金融市場最近因信貸風險而大幅修正,雖然會帶來短期痛苦,但對全球經濟的中期穩定應有幫助。

金融時報報導,狄拉多最近在義大利一項財經論壇接受訪問時表示,信用緊縮是一場「嚴重的危機」,局勢仍在發展,具有高度不確定性。不過,他認為,全球經濟體質強健,加上各國貨幣主管當局有足夠能力,因此這場危機影響有限。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9#
發表於 2007-9-17 07:21:2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次級房貸衝擊 英北石銀爆全國擠兌潮

次級房貸衝擊 英北石銀爆全國擠兌潮  
更新日期:2007/09/17 04:16

  
 受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崩盤衝擊,英國第五大貸放款機構、北石銀行(Northern Rock )上周緊急向英國中央銀行調借300億英鎊(約600億美金)。消息傳出後,引發英國前所未見擠兌風暴。專家擔心,「北石」事件,將在英國造成銀行連鎖效應。
 以房地產貸放款為主的北石銀行,是隨著英國近年房地產升值,業務持續擴大的英國金融機構之一。不同於一般傳統銀行,混合多種類業務,房地產貸放款業務,佔北石銀行總業務的百分之八十。

 借調300億英鎊 引發信心危機

 同樣的,有別於一般銀行,傳統以客戶儲蓄做為銀行貸款資金,北石銀行是以向金融市場上其他業者進行短期貸款,做為提供其客戶長期貸款基金。

 月前當美國次級房貸市場傳出崩盤危機,英國金融專家即預料,英國市場可能受到波及。只是,無人料到,衝擊來的如此快速,造成英國社會前所未見的焦慮景象。

 從上周末有關北石銀行向英格蘭中央銀行緊急借款300億英鎊(約600億美金)消息傳出後,全英75家北石銀行分行門口即大排長龍,在北石銀行放有存款的客戶,紛紛要求提領存款,或將存款轉到其他金融機構。

 儘管英國政府,包括英國財相達林即時出現在第一線上,向大眾提出保證,進行信心喊話,並呼籲民眾切莫惶恐,但大批人群仍然聚集在北石銀行門口,表示不拿回自己存放在該銀行的錢,決心不準備離開。有些地方,甚至必需出動警察維持秩序。

 不到48小時內,北石銀行150萬儲蓄戶,提走15億英鎊(約30億美金)存款。北石銀行的網路被擠爆,電話線路持續佔線,愈來愈多客戶,加入在北石銀行各個分行外排隊行列。迫使原本在周六只營業到中午十二時的許多分行,開放到下午二點,有的地方則被迫加班到晚間十點半。

 財相出面喊話 難撫人民焦慮

 平時業務安靜位於倫敦西北部猶太區內的北石銀行,是最好的例子之一。許多把終身儲蓄或養老金存放在此的退休人士,惶恐但堅定的站立在銀行外,繞著街角另一端的長隊中,一對老夫婦表示,他們有100萬英鎊(約200萬美金)放在北石銀行,「我們是老客戶了,或許這次的風波會過去,但我們寧可先把錢提出來。」。

 預料,明天(周一)上班時間,還將有更多人湧入北石銀行提款。

 英國中央銀行同意提供給北石銀行救急用的300億英鎊借款,然而在這種情況下,反倒像是一個「糖罐子」,反而吸引大眾急切把錢領走。

 英國過去不是沒有出現過銀行危機,像是霸菱銀行曾因操作員李森案引發危機。可是,像這次北石銀行危機引發的全國性擠兌現象,英國媒體和財經專家表示,為「前所未見」。

 一般認為,過去十年,英國房地產市場雖持續上揚,但時有崩盤傳聞,美國市場月前崩盤後,使英國社會益發不安,北石銀行事件的演變,顯然已成為英國社會對英國布朗政府信心的一項指標。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70#
發表於 2007-9-18 10:17:5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葛林斯潘 美國房價下跌幅度可能超過預期

葛林斯潘 美國房價下跌幅度可能超過預期
更新日期:2007/09/17 17:50 記者:陳維聰

(法新社倫敦十七日電) 前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主席葛林斯潘在今天刊出的訪問談話中警告說,美國次級房貸信用危機所引發的房價下跌,幅度可能超過預期。

葛林斯潘告訴「金融時報」說,房價下跌「幅度將超過多數人預期的程度」。他又說,如果美國房價下跌的比率最後到達「兩位數」,他也不會感到意外。

他說,就美國全國而言,房價可能已比高峰時下跌百分之二或百分之三,不過他警告說,要預估確實下跌的幅度很難。

葛林斯潘也告訴金融時報說,目前金融市場的動盪是「等待發生的意外」,他並表示,價格風險已下跌至無法支撐的低點。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全球金流將枯竭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29 19:38 , Processed in 0.051253 second(s), 8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