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3-13
- 最後登錄
- 2024-11-7
- 在線時間
- 4927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56005
- 帖子
- 2870
- 精華
- 0
- UID
- 23535
|
本帖最後由 pineman 於 2017-6-3 08:32 編輯
FlyNews 發表於 2017-6-3 00:22
過去我有看到是水蒸氣溫室氣體中的是9x%, 現在大多沒敢寫水蒸氣佔幾%,
刻意隱藏某些資訊,某些國家才能 ...
若所有溫室氣體當中,CO2含量比例佔了20~30%,人類早就CO2中毒死光了!
我先講一下,我只指出以上這兩段引言的錯誤,其他的我無意討論,後續也不回應。
空氣的組成,和溫室氣體的溫室效應占比是兩回事。整體乾燥空氣的組成氮和氧分別占掉了大約78%和21%,其他的氣體加起來大約是1%。
水蒸氣占比則和濕度有關。以下水蒸氣占比資料和乾燥空氣成分組成資料都引用自維基百科
水蒸氣[編輯]
按照空氣濕度的不同空氣中可以含0至4%體積比的水蒸氣。一般空氣中水蒸氣的含量在0.1%體積比(極地)至3%體積比(熱帶)之間。地面附近的水蒸氣平均含量為1.3%。
空氣的成分
氣體 化學式 體積比 質量比
乾燥空氣在海平面的主要成分
氮 N2 78.084 % 75.518 %
氧 O2 20.942 % 23.135 %
氬 Ar 0.934 % 1.288 %
痕量氣體
二氧化碳 CO2 0.040 % 0.058 %
氖 Ne 18.180 ppm 12.67 ppm
氦 He 5.240 ppm 0.72 ppm
甲烷 CH4 1.760 ppm 0.97 ppm
氪 Kr 1.140 ppm 3.30 ppm
氫 H2 約500 ppb 36 ppb
一氧化二氮 N2O 317 ppb 480 ppb
一氧化碳 CO 50-200 ppb 50-200 ppb
氙 Xe 87 ppb 400 ppb
二氯二氟甲烷
(CFC-12) CCl2F2 535 ppt 2200 ppt
一氟三氯甲烷
(CFC-11) CCl3F 226 ppt 1100 ppt
一氯二氟甲烷
(HCFC-22) CHClF2 160 ppt 480 ppt
四氯化碳 CCl4 96 ppt 510 ppt
三氟三氯乙烷
(CFC-113) C2Cl3F3 80 ppt 520 ppt
1,1,1-三氯乙烷 CH3-CCl3 25 ppt 115 ppt
二氯一氟乙烷
(HCFC-141b) CCl2F-CH3 17 ppt 70 ppt
二氟一氯乙烷
(HCFC-142b) CClF2-CH3 14 ppt 50 ppt
六氟化硫 SF6 5 ppt 25 ppt
溴氯二氟甲烷 CBrClF2 4 ppt 25 ppt
三氟溴甲烷 CBrF3 2.5 ppt 13 ppt
總質量(乾燥) 5.135 · 1015 t
總質量(潮濕) 5.148 · 1015 t
從上面資料,國小學生也能看出水蒸氣占了主要溫室氣體的95%以上,也就是FlyNews大最早看到的資訊,但為什麼後來都沒再看到呢?我猜應該就是由小學生程度的反駁者提出的資料,一被指正就沒有人會再提了。
以下引用自維基百科
水氣所產生的溫室效應大約佔整體溫室效應的60-70%,其次是二氧化碳(CO2)大約佔26%
意思說得很清楚,是所占「效應」的比,不是所占質量或體積的比。這代表CO2是很強力的溫室效應氣體,相對於水蒸氣來說像是一個打N個的葉問。
英文維基寫的水蒸氣效應占比的下限更低。引用如下:
By their percentage contribution to the greenhouse effect on Earth the four major gases are:[18][19]
water vapor, 36–70%
carbon dioxide, 9–26%
methane, 4–9%
ozone, 3–7%
It is not physically realistic to assign a specific percentage to each gas because the absorption and emission bands of the gases overlap (hence the ranges given above). The major non-gas contributor to Earth's greenhouse effect, clouds, also absorb and emit infrared radiation and thus have an effect on the radiative properties of the atmosphere.[19]
至於中英文維基的下限差異,我看了一下,可能是引用文獻的時間差異,中文的文獻是比較新的2011年,英文的是1997年。我推測是2011年的數據經過多年之後比較精確,上下限的範圍比較小。
以上可以合理解釋,FlyNews大和tomepiz大各看到了數據,彼此所說看到的數據也都大致正確。我的任務完成,剩下的不要找我,對資料有疑問,也請不要回我文,我只是引用,請直接去找各相關文獻單位。拜託!拜託!請投pineman一票,啊不是!請不要找我,謝謝。 |
-
4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