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橫公路, 細說從頭.
想要看 " 無碼圖片 " 的人, 就不用點按影像了, 頂多看一下文字部份即可.
年輕時代 ( 求學與社會初期 ), 從 北海岸公路, 北部濱海公路, 蘇花公路, 然後 中橫公路 ( 包括主線與霧社/宜蘭支線 ), 阿里山公路, 以及更後來的新中橫公路, 南迴公路....全部都是去了又去, 可能幾十趟, 或者只去過兩或三趟. ( 搭遠途客運 / 石橋 BS 100 / 野狼 125 / 早年的五速手排轎車 ).
唯一尚未實際走過的, 就只有南橫而已.
結婚 ( 12/29 ) 之後的蜜月首日, 開車從新竹先往桃園 ( 訪友 ), 然後就直衝高雄美濃 ( 宿 ).
忘了是 12/31 或是 01/01 一早七點左右, 在美濃早餐之後出發 ( 畢竟距今已時隔超過 30 年了 ), 好像在甲仙或三民之後某路段開始, 就沒有柏油路了, 只有無盡的土石與大小坑洞, 還有很多積水的水坑爛泥坑.
靠著堅實的技術, 以及強勁的屁股 ( 要承受車輛震動, 而且時間非常之久, 午餐只有攜帶的饅頭與麵包, 因為真正進入山區之後, 除了天池, 沿途幾無住戶或商家 ---> 天池 的話, 到 埡口山莊, 也沒剩下多少公里了 ), 因此, 山區的開車全程都是沒有止境的一檔或是半離合.
主稜線的西側山區, 濃霧加上沒完沒了的陣陣雨勢, 雖然感覺有些惶恐 ( 人生地不熟, 而且又是非常偏遠的山區, 全程幾乎也看不到其他的車, 途中遇到會車可能不超過 2 或 3 台 ---> 那種路況, 真的不是一般人敢開轎車去的, 吉普車倒是沒有太多問題 ), 只能努力的一直開一直開, 接近傍晚前, 才終於到了 大關山隧道 的西側入口.
進入隧道然後出了隧道, 隧道東面居然是雲海與陽光, 跟隧道西面沒完沒了的大雨濃霧, 簡直就是兩個世界.
雖然早就知道 北橫 / 阿里山 / 合歡山 的冬季會很冷, 不過因為只是去高雄而已, 準備的衣物有些不足. ( 南橫, 是在 美濃 才臨時決定的, 本來預計目標是要往屏東楓港, 走南迴去環島一週....途中湊巧看到南橫方向的指標, 就決定開車往那裡了 ---> 初生之犢不畏虎, 哪會知道南橫的路況根本是地獄等級, 30 餘年前根本也沒有網路能夠事先知道相關資訊 ).
講起來, 首次開車走入南橫, 也算是 山林的呼喚.
隧道東口的開闊空地, 當然沒有其他人車, 更不會有 攤販 這回事兒, 空地很寬, 決定停車拍個幾張紀念.
那裡的冬季氣溫可以低到零度左右, 又已經快天黑, 氣溫快速下降, 真的有被冷到. ( 沒想到後來, 2005 之後的年代, 依舊有被冷到, 而且有三次甚至於遇到命懸一線 ).
背景的陽光那裡, 是向陽山的大崩壁 ---> 當時還以為那就是傳說中, 所謂的 關山大崩壁 哩.( 早年的各種資訊比較缺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底下的這兩張是臨時加拍的. ( 其他幾張則是較早的時候掃瞄的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天氣很冷, 還是要忍耐一下, 快速的拍一些紀念, 呵呵.
按這裡顯示圖片
遠方背景可見東面的公路痕跡.
按這裡顯示圖片
這天唯一的風景照. ( 底片要錢, 沖片洗照片也要錢, 只能盡量省著拍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總共大概只用掉十張底片吧 ---> 一堆雲霧又即將天黑, 根本也沒啥好拍的東西.
天黑前, 宿於當時的 埡口山莊, 除了筆者兩人, 只有另一對四十多歲的夫妻檔, 是從台東方向上來的. ( 次日往東側下山, 才發現或是確定, 當時南橫東段的路況, 比西段要好走非常多 ).
翻閱舊日影像才發現, 從 大關山隧道 拍了那十來張之後, 包括台東的其他平地地區, 花東公路或是花蓮市, 全都沒有留下任何影像.
後面有留下影像記錄的, 居然是在蘇花公路的半途 ---> 當時有雙向輪流, 分不同時段的放行管制, 筆者很湊巧的, 剛好排在 竿位, 可以一路的快速往前衝, 大約估計已經領先第二車會有幾分鐘距離之後, 兩人衝下車快速拍了幾張, 又衝回車上繼續奔馳.
剛好筆者的工作就需要開車在全台灣四處飆, 獲得些許 " 比多數一般人要來得強 " 的速度優勢, 要不然根本不可能在當年的蘇花公路半途, 還能夠停車拍照. ( 無法超車或是會車的那種窄小路幅, 一定迎來後方一堆的喇叭與 @#$% ).
為何從 關山隧道 一直到 蘇花公路 才趕緊拍照 ? 因為從高屏與南迴, 或是花東縱谷 ( 還有中橫 ), 都已經有留下不少的記錄, 唯獨只缺 南橫 與開車的 蘇花路段 而已. ( 旅行可用的日數不多, 好像只有五天的樣子, 要趕緊趕回家, 兩人還要繼續上班哩 ).
.......
回正題.
南橫環島之後 ( 其實 北橫 1/4 圈, 中橫半圈, 南迴整圈 都環過了 ), 工作與生活一直都在台北市或是新竹為主....即使帶小孩旅遊, 也是去阿里山或是墾丁這些的. ( 首次留下的地獄印象, 也不會把南橫當成旅遊目標 ).
沒想到, 相隔約 16 年 之後, 又再度看到了南橫的東段.
按這裡顯示圖片
而且是一次又一次, 不同山頭不同視角不同季節不同氣候, 甚至於幾次遇上了可能的天人永隔, 被迫去跟死神或是老天在努力博命. ( 嚴格講起來, 思想方式或角度與眾不同, 自以為天下無敵, 比老天更狂妄才是主因啦 ---> 一般的正常人, 絕對不敢去那樣子玩 ).
終歸就是...
南橫, 真的有過很多很多的故事.
即使是爬過台灣百岳的人, 歷年來確定登錄有案, 全台灣民眾裡面, 完成百岳的人, 好像數字還不到 500 或 600 吧, 包括許多高齡已逝的, 那些人對於南橫公路的印象, 或是有過的影像記錄, 可能都不會比筆者來得更多, 或是心情上的體會更深. ( 那些登山隊伍, 幾乎 100 % 都是包車接駁居多, 筆者則完全都是獨自開車去爬山 ).
因為這種緣故, 有關南橫的故事特別多, 也就不奇怪了. ( 實際上, 中橫的故事最多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