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mazushowa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尋找台灣各行各業奇人異士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1#
發表於 2009-9-15 11:51: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黑面 於 2009-9-15 11:54 編輯

彈棉花 (台南後壁 煌明伯)

煌明伯一貫招牌的爽朗笑容說:「只要還能動,我就會繼續作下去。」

煌明伯


早期輪壓的木製圓盤


彈棉花工具


煌明伯彈棉花




http://ifo.tainan.gov.tw/Publish ... r=2008&sClass=1
        棉絮紛飛渺茫中 鏗鏗彈打數十載


一齣無米樂電影的出現,讓主角之一的殷煌明成了眾所知悉的明星,其實現年74歲的煌明伯,除了種田外,還會「彈」棉被,這種手工棉被的彈製技巧,不是一門簡單功夫;「鏗、鏗、鏗」的彈棉花聲音,是堅持良心、品質和功夫的煌明伯,用近半世紀的歲月,為這項快失傳的高難度技藝寫下的歷史。


無米樂主角之一的殷煌明,年輕時曾經想要學習機車維修,卻礙於家庭經濟的因素,未能如願,結果因緣際會的開始學做棉被,繼而開設傳統棉被店,從此夫唱婦隨,夫妻倆一做這行業轉眼就是數十年。
早期製作棉被全以手工彈打,彈製出來的棉被,比一般機器製作的還要密實,一床做工細緻的棉被,可蓋十數年,舊了還可以再翻新,睡起來更是保暖,但是手工製程十分耗時,加上彈打弓絃、輪被都是非常吃力的工作,早期被視為極為辛苦的行業。
煌明伯回憶,早期做一床傳統棉被需耗時14個鐘頭,歷經開棉、舖棉、彈棉、壓篩、牽紗、掄紗等繁複過程,夏天時尤其辛苦,因為再熱,也不能開電風扇,否則彈棉時,棉絮將會滿天飛。冬天轉冷,生意變好,又得連夜趕工,彈棉的聲音「鏗!鏗!鏗!」吵的不得安寧。


過去傳統製作棉被業,就以家庭式為主,工具有工作床、彈弓及木槌。煌明伯說,棉被完全按顧客所訂製的尺寸製作,彈棉花是製作棉被的重頭戲,煌明伯拿出40 多年的老工具,實際操作彈棉花的狀況,只見腰背繫一支長竿子,頂端垂落一條繩子繫掛著大弓,彈時左手扶弓,右手持木槌敲打弓絃,原來一團團密實的棉絮,在弓絃的彈動下漸漸變鬆,並且彼此牽連成為一床形。然後再以一個原木雕製成圓盤狀的輪盤,平放在鬆的棉絮上顫轉壓實,技巧高超的煌明伯說,他彈打出來的棉被,蓋起來鬆鬆暖暖,又不會結成塊狀,有品質保證。
已經把全套手藝傳授給兒子的煌明伯,雖然現在第一階段也改用開棉機,將整團棉花「開棉」成整卷「棉片」,以節省開棉、彈棉的步驟和時間,但其餘部份依然保留傳統作法,堅持良心、品質與功夫三要素,煌明伯一貫招牌的爽朗笑容說:「只要還能動,我就會繼續作下去。」


隨著工商業發達,新式全自動化的機械製被廠登場,由於大量生產,成本降低,售價較便宜,加上各種蠶絲被、羽毛被爭奪市場,傳統手工製棉被逐漸被淹沒了。煌明伯靦腆的說,本來都是附近鄉親來訂製而已,現在因為無米樂電影的關係,有到台北去宣傳,生意有比較多。
望著煌明伯那歲月劃過痕跡的臉龐,談論著製作棉被時發出的耀眼光芒,想像在空間不大的工作間內,夫妻兩人通力合作,遊走於棉花之間,那種純熟專注的神情,正無言傳遞著傳統技藝傳承的無限可貴!



煌明伯的訪問記錄及影片 --  http://bart1.pixnet.net/blog/post/23808901
1

查看全部評分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2#
發表於 2009-9-15 12:01: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羅東還有5家從事彈棉花這行業??

羅東小鎮文化廊道再造工作站     http://265.youngsun.org.tw/modules/tinyd3/index.php?id=1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3#
發表於 2009-9-15 12:22:5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又是仰山接的案子
這個計畫主持人  我認識
改天了解一下?
是否還真的有五家..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4#
發表於 2009-9-15 12:23:0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也是堅持

台東老農羅茂祥




http://www.cna.com.tw/TWHero/pos ... 81e582b3e7b5b1.aspx
(中央社記者盧太城台東縣2日電)儘管兒女有成,76歲的老農羅茂祥「不想麻煩囝孫」,還是每天下田,60年來始終以傳統的牛犁田,赤腳下田,手工插秧,彎著腰,駝著客家人勤奮、耐勞的精神,親近土地。

    「聽說有位老農夫耕田很辛苦」,台東縣政府農業處林姓職員,風塵僕僕趕往,看看老農需要什麼補助。到了老農的田裡一看,當場傻眼;他問申請的農會輔導員,「要政府補助牛?還是風鼓?」

    林姓職員眼前,一位老農夫正牽著一頭水牛犁田。他說,「耕耘機可以補助,但是牛怎麼補助?」台東縣池上鄉振興村76歲的老農夫羅茂祥,是台東地區碩果僅存,還以傳統牛犁田、手插秧、手割稻的農夫。

    羅茂祥是客家人,16歲開始跟著父母親下田,退伍後,父親就將1甲田交給他。別人1甲田可能只有1、2塊合併而成,他的1甲田卻分成35塊;別人的田四四方方,他的田除了沒有正方形,什麼形狀都有。

    祖先留給他的土地是一塊梯田,最大的有1分,最小的1、2坪,有長的、有菱形的,根本無法使用機械耕種。其實,只要將田稍做整理,機械就可以進入田裡,享受現代科技的便捷,也可增加收成,但是,羅茂祥不願意。他說,「不想去破壞土地原有的風貌」。



    羅茂祥說,「沒競爭」,但「有的吃就滿足了」。他1甲地1年可收成1萬斤的稻子,夠他1個人吃了。

    羅茂祥有8名子女,有的擔任竹科工程師,有的當老師,但是,羅茂祥仍堅持下田養活自己。他說,「不想麻煩囝孫 (兒女)」。除了不想麻煩兒女,還有「社會責任」:村裡還有4、5名會手工插秧的老農夫,他提供機會給這些趕不上時代的老農有傳統工作機會。

    別人1甲田利用機械耕作,半天就可以完成,羅茂祥的1甲地從1月18日發放消費券開始犁田,到2月28日才完工。

    別人坐在插秧機上,可能1甲地插完了,雙腳還未曾踏到田,衣服乾乾淨淨,但是羅茂祥一下田,全身都是污泥。他笑著說,「習慣了,手、腳接觸土地,卡實在」。

    為了犁田,羅茂祥飼養了2頭水牛。他說,水牛比黃牛適合犁田,水牛動作慢,但是很有力,適合在泥巴裡工作;黃牛快,卻無力。「社會事就是這樣,有一好就有一壞」。

    鋤犁在一般人手上,好像千斤擔重,會失控;不過,在羅茂祥的手中,就像會聽話一樣,運用自如。整完地,他就開始彎腰插秧。

    羅茂祥彎著腰,倒退方式插秧,一行行的秧苗,就像機械插的一樣直。他笑著說,不要小看人工插秧,這技術是有學問的,不用畫線、不用繩子拉線,還要倒著走,插好的秧苗不僅直直的,每欉秧苗的距離都是「7吋四方」,並且保持在5至6株秧苗。

    羅茂祥從13歲開始學插秧,他說,「學技術,很辛苦」,別人不會教你,只能偷學,經常被罵到哭,學了3年才學會插秧。

    春耕過後,羅茂祥計劃騎機車繞過海岸山脈到東海岸看漁民捕魚。他說,不曉得怎樣,山裡待久了想看海,看魚市拍賣魚,這是他唯一的休息,接著是鋤草、收割、晒榖,都要他親自彎腰做。

    羅茂祥的腰和背好像拉不直,永遠都是駝著背,無論風吹、日曬、雨淋,他甘願駝著客家人勤奮、耐勞的精神,守著這塊他最愛的田地!980602

「今天的台灣英雄」專欄部落格網址:http://www.cna.com.tw/TWHero
2

查看全部評分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5#
發表於 2009-9-25 07:57:3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這是什麼產品? 什麼時代的產品?  

答案 --  現代製作的古法麥芽糖 , 竹南的 張雲奐和陳福里夫婦

圖片來源 --  築夢山村/柴燒麥芽糖

推薦連結 -- 從產地到產桌

「我承認有些步驟可以偷工,改用現代的方式,有些是絕對不能省。比如煮飯來說,電子鍋雖然快速省事,但那飯粒的香氣就是無法和木桶蒸煮的相比,那種細緻的風味,就是我所追求的。」張大哥將木桶上的蓋子闔上,扔了幾片木柴進灶火。接著他自倉庫拿出ㄧ台絞碎機,將大嫂洗好的小麥草放入絞碎。大嫂在一旁表示,用絞碎機是唯一不合傳統的步驟,以前他們用菜刀慢慢將小麥草剁碎,但後來發現,這樣做除了費工外,實在沒多大意義,張大哥才同意「偷工」,借用機器幫忙。

....

「你真的想做點事?好吧,接下來把混著小麥草及糯米的水煮開後,就要調整火勢,以低溫慢慢熬煮,讓小麥草能發酵,糯米的甜意能釋放,最後融為一體為止。」張大哥看看時鐘表示,時間不用太長,僅要十四個小時就好。這期間每二十分鐘要將液體攪動ㄧ次,避免燒焦,且要隨時添減柴火,他與大嫂每ㄧ回做麥芽糖,都不能上床睡覺,必須輪流守夜,如果我要留下看爐火…。
2

查看全部評分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6#
發表於 2009-9-25 12:59:3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給兩位大大拍拍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17#
發表於 2009-9-25 13:35:2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有人鼓勵  動力加倍

陳啟文
宜蘭縣頭城人
精通各種木製品新作與修復
對修復工作尤為嚴謹
2009年以作品漫波木盒於花蓮觀光紀念品大賽得奬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2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
發表於 2009-9-25 13:44:2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15# 黑面

我的綽號叫小螞蟻,最喜歡吃甜食了,
看到了這一鍋糖漿,都快流口水了,
看他們做麥芽糖,晚上都不能上床睡覺,
還得輪流守看爐火…真的好辛苦喔!
幸好我只是個假日農夫...
田園中生活,悠遊又自在!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
發表於 2009-9-27 19:07:2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黑面 於 2009-9-27 19:31 編輯

南埔村傳統技藝達人 水車達人- 陳煥祥

給北埔的南埔村陳煥祥老先生及南埔村民拍拍手:



http://tw.myblog.yahoo.com/tcwei ... prev=39&next=-1 -- by 南埔之眼
今年(2009年)已八十歲的陳煥祥老先生, 一家三代百年來一直以傳統的維修技術與就地取材的材料, 維持了南埔水車百年古樸的外觀, 本片除介紹陳老先生外, 並介紹陳老先生在2009年四月的水車修護活動中, 將其傳統的維修技術傳承給村人. 今年並受到農委會陳武雄主委的青睞, 特到水車處為陳老先生打氣.


南埔村  水車 影片
http://www.youtube.com/watch?v=cgc7n4KZ3Ak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cdxIu2SDE

水車圖片 -- http://www.2home.com.tw/forum/vi ... &extra=page%3D1

北埔鄉- 南埔社區 文史調查 --  http://nanpu314.blogspot.com/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0#
發表於 2009-9-29 14:34:5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林邁  的  野禾地工坊
認識林邁已經6年了,個性依然没變,只是臉上多了點蒼然,他說不景氣逼他活的更實在,藝術家賣月餅,在台灣他算是第一位,為了早日完成夢想,不得不妥協,除了應節賣月餅也開放部分空間做餐….

林邁是我所認識對空間及色彩掌握最為敏銳的藝術家,禾野地工坊是老建築再改造,雖然還没完成,但已令人驚嘆,我認為這個工坊的最大成就,除了展現他個人工藝技術和空間美感素養外,更提供了台灣老建築再生另一個面向…

推這篇除希望2home的朋友可以看到多的空間改造案例,更希望林邁能早日完成他的工坊(雖然他說工坊永遠没有完工的一天)。

(林邁的野禾地工坊在宜蘭縣蘇澳鎮大港口附近,用餐要預約而且5人以上才接待,如何去以及餐點內容、價格可以直接找林邁本人接洽。電話:0932235510

附件: 你需要登錄才可以下載或查看附件。沒有帳號?註冊成會員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尋找台灣各行各業奇人異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6 01:43 , Processed in 0.050508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