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4-12
- 最後登錄
- 2024-11-21
- 在線時間
- 3576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22208
- 帖子
- 4448
- 精華
- 0
- UID
- 11079
|
德國巴伐利亞農業與鄉村政策解析如何支持家庭農業
主講者:吳勁毅
「世上最重視小農的國家是德國,其中巴伐利亞為代表」
「小農的定義是五個人以下,以家庭成員為主要工作主力。」
「巴伐利亞在去年提出--永續的農業發展在巴伐利亞,其中第一頁即是家庭農業。」
1967~1987巴伐利亞糧農林業部長漢斯:「大部分的人只看眼前的利益,現代的工業社會從流水線製造的角度來看待糧食的生產,他們卻不知,農夫與林農的效率不能用工業生產力的標準來衡量。......社會沒有注意到假設我們用工業生產力的標準來衡量林業與農業時,這樣的態度所招致的傷害,是我們大部分的土地不會再被耕種,於是農地可以釋出,可以做其他事情。長期時間下所造成的後果,是後代人不知道要花多少錢,才可以彌補的傷害。」
一、政府的支持與政策的配合:政府推豬隻養殖大戶,造成污染大,農業無法多元化及互助互補,豬易生病等等問題,全是因政策錯誤。「在地消費」,德政府用數據理解多少消費者可支持多少小農,來決定成立多少市集,而不是台灣廣設市集,卻互相排擠。
二、農戶收入多元化:大農只會單一作物,來方便機械化方便管理。小農可成就小面積多生態養殖,有蔬菜有水果有家禽家畜養殖,生物互助互補,產品多元收入就多元。
三、推廣再生能源
四、環境補貼政策--農耕地景的資助方案:歐洲的美景不是自然生成,是人為刻意保護而成的。如何保護如何造就,必需了解生物間的相互影響,來訂定政策使民眾願意配合來成就美景。
五、成功經營農場的關鍵:農業技術的訓練、家計的訓練(涉及人口的變化、村落發展的變化以及農業栽植方式的變化等),林業技術的訓練。
六、重視鄉村地景的社會共識:除了政府用金錢及政策來吸引人合作,同時村民也有意識如何發展自己村落的景色。比如一塊地有房有地有原來種植作物,當地主要賣地,不是他家的事,是全村的事,必需全村一起協助新地主的落戶。
七、農業發展與公民參與
--------------------------------------------------------------------------------------------
以上的說明讓人理解了一個「心」有愛護自然並不以利益及金錢為第一優先考量的社會,它會用何種方法來促進來成就他們所要的世界。當然最吸引人的自然是用錢來成就,德國農民有一半的收入來自於政府的補助,也就是當公定糧食蔬菜的價格被嚴格的控制時,農民還願意種植當然必需有利可圖,這時政府用納稅人的錢補貼被嚴重低估價值卻又不宜抬高價格的農產品,讓農民願意當農民繼續生產作物,來維持國家重要的糧食自足的國安問題,可以理解這樣的作法背後必需有高度的智慧才能成就。
同時,最重要的,是農民本身有意識有意願,願意在足夠富足的情況下不再貪求更多,願意配合美好社會的建設。最後,全體國民支持這樣的想法下的政策,而不是口水地否定利益只輸送給農民。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