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2-11
- 最後登錄
- 2024-3-24
- 在線時間
- 4402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63643
- 帖子
- 6855
- 精華
- 0
- UID
- 6270
|
蔡先生 發表於 2014-1-27 10:15
請教一下黍、稷、菽 到底現在的實物是長什麼樣
從這裡開始研究吧...http://amuseum.cdstm.cn/AMuseum/ancitech/science/01/s1a_ba01.html
中国古代很早就开始种植麻类作物,早期麻类作物兼有两种用途:纺织和食用。但是,随着其他粮食作物的发展,汉代以后,麻子逐渐不再作为主要粮食,但麻类作物中的芝麻一直是人们高档植物油的主要来源。
菽是古代豆类作物的总称,其中,大豆是学术界公认起源于我国的一种粮食作物。商代甲骨文中已有植菽的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前770—前221),菽与粟同为主粮,栽培区域位于黄河流域。汉代以后,虽然大豆的种植区域日益扩大,但其主食地位却逐渐被稻麦取代。即便如此,大豆与人们生活仍然息息相关,相传汉代发明的豆腐以及从大豆中榨取的豆油一直食用至今。清初,随着关内移民大批进入东北,东北地区逐渐成为中国大豆的主要产区。
黍是一种一年生的草本植物,其子可食。中国古人大约在四五千年前即已植黍,作为五谷之一,黍是秦汉以前黄河流域人们主要的粮食来源,《诗经》中就有“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的诗句。至于稷,人们则有不同的说法。一些人认为,稷也是黍,粘者为黍,粳者为稷。但多数人认为,稷就是古代的粟,即今天所称的小米,作物本身称稷,可食用的稷实称为粟。粟在古代又称为禾、谷,因其耐旱,是早期北方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隋唐以后,随着稻麦作物的大量种植,粟的地位有所下降,但仍然是北方黄河流域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
随着时代变迁,中国古代粮食作物种类也在不断变化,一些外来作物逐渐被引进,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玉米。玉米原产美洲,15世纪末引入欧洲,此后很快便传遍世界。中国有关玉米的最早记载出现于16世纪中叶,中国古人称其为番麦或玉蜀黍。19世纪后,玉米的栽培面积不断扩大。至清末,玉米产量已仅次于稻、麦、粟,居第4位。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