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5-13
- 最後登錄
- 2024-11-12
- 在線時間
- 527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5994
- 帖子
- 169
- 精華
- 0
- UID
- 16160
|
自我跟內我的平衡
自我是人性的自己,隨著身體的基因、原生家庭環境的塑造,自我的能量也是從內我而來;內我是裡面的自己,是內在的神性跟佛性,而自我跟內我最後是要取得平衡的。賽斯說「一個有信心的自我其實是心靈冒險的先決條件,因為最後感覺夠安全而終於能夠為內我留下餘地的,就只有自信的自我。」
有的禪宗師父教導要把自我拿掉、怎麼樣破除自我而了解到自我是假象。賽斯心法的修行是拿掉我執,不是拿掉自我,所以自我意識本身要有自信,任何的修行如果透過自我否定是不可能達到的。一個強大的自我,卻又有彈性、能聽進去別人的聲音,越有自信心,越能吸收外在的智慧與經驗。
所以「一個有信心的自我其實是心靈冒險的先決條件」,很多人是在這個世界遇到挫折痛苦了,而來追求心靈,這不完全對。賽斯心法的學習裡面,是你的世俗經驗會做得更好,心靈會更豐盛,兩者會互相加強,所以心靈的學習絕對不是用來逃避現實的生活。透過每一世的學習、成長跟經驗,最後你對自己越來越有自信心,你越來越喜歡、肯定、欣賞你自己,最後你才能把內在的神性和佛性帶出來。
一個沒有安全感的自我,只會越來越鞏固自己的防線。很多笨蛋跟白癡,透過不斷地貶低自我,不斷地貶低人性,來頌揚神性跟佛性,強化所有的貪嗔癡慢疑, 這是絕對行不通的。自我要覺得安全,才能把內我的愛、慈悲、智慧、創造力與神通帶出來。
一個有自信的自我首先是跟它的環境之間建立穩固的關係,因為自我一定要有它回來投靠的對象。在世間裡的自我,如果有穩定的人際、家庭、與親情關係,它才得以覺得安全,自我就能回去投靠心靈,因為自我是被心靈派到物質實相來的。如果沒有穩固的關係,這個自我不會覺得是安全的,就會對心靈關上門戶。
賽斯還說,有了這樣一個穩固的基礎,然後我們就可以把內在知識,所有與生俱來的、甚至是輪迴轉世的智慧跟經驗,透過你的夢、靈感、直覺,應用在自我的環境上。慢慢地把內在的智慧打開,讓你的生活不再被自我牽著鼻子走了。例如明明你內心很愛這個女朋友,為什麼你會拿刀威脅她,要她與你復合呢?很愛女朋友的部分是來自內心,想拿刀威脅女朋友的部分是來自自我,自我業障重啊!因為不聽內心的聲音,他某部分已經完全被自我蒙蔽了,但是不是自我有問題,是自我裡面所有的蒙蔽的概念。
當自我把內在智慧用在環境裡面時,它就能夠調整它自己適應外在環境,並因此守住自己的環境,在環境中越來越如魚得水。你會有能力足夠應付人際關係、做生意賺到錢、克服種種的困難、完成世俗人生的挑戰。而且這個在物質環境混得還不錯的自我會釋放內我,開始容許內我也能夠出來帶領你,釋放內我的愛、智慧、慈悲、創造力與神通,而讓內我也開始走它的路。
「同時也確實是就內我訓練自我而言的一種紀律,如此一來,作為一個人格的自我就會和物質宇宙建立一個平衡關係。」內我派出自我來到物質宇宙,一直在訓練自我來完成各式各樣的挑戰,當這個自我與環境建立了一個平衡之後,自我已經覺得有自信且安全,內我就要粉墨豋場了。進而啟動自我的療癒力,打開我們內在的潛能,幫助我們在物質實相過得更好。
「內我與自我的平衡,讓自我在它的旅途上有一個保障跟安全感。」自我之所以有保障與安全感,是來自跟它周遭的物質環境穩固關係,包括經濟上相對夠用、人際關係和親密關係的穩定,以及與內我建立起平衡。如果這個自我沒有跟內心連結,它就像一個沒有父母親的孤兒,在世間飄盪,覺得自己始終是孤單的,就像一艘船沒有港口收容它,或一個沒有國家的人無處可回一樣。
如何建立內我與自我的平衡,賽斯有給一些建議:
1、將工作跟家庭分開,不要把工作帶回家庭,不要把工作的情緒帶回家。
2、每天輕快地散步半小時,你可以進行療癒的過程,讓你「有機會建設性地利用沒有出口的侵略能量」。
3、不同意別人看法的時候,培養安靜但堅定地表達自己觀點的習慣。安靜是不需要大聲、或情緒化,溫柔且堅定地表達自己的意見,並不是否定對方。我可以不同意你,但是也不需要否定你。你是否能安靜、溫柔且堅定地跟這個世界的權威、伴侶、或父母表達不同的觀點,而養成一個習慣,你能說、慢慢說,這點非常重要。
4、幫助別人,但是不期待別人的感謝。這是一個內在的修行跟圓滿,因為很多人並不是真的在幫助別人,在施恩惠給別人時,最好你他媽的知道感恩。所以為什麼有時候我們不喜歡接受別人的幫助或恩惠,因為我們知道其背後要付出代價跟有所求,你可能覺得一輩子都要虧欠別人,其實那是施恩惠的人,心靈的水平不夠。要求回報的施恩惠,不如不要給。如果你是一個身心靈平衡、內在有修為的人,當你在幫助別人的時候,你的內在是平衡的;也就是說,別人感謝你,你覺得很棒,別人不感謝你,也沒有關係,因為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在圓滿了自己。所以去幫助別人,而不期待回報,是一個圓滿的象徵,是一個你內在的不匱乏。
5、在秉持利他主義而幫助別人與平靜反對他們的想法之間取得平衡。就是我可以不認同你,但是不代表我不能幫助你。例如當你的孩子跟你的意見不同,你還要不要繼續的幫助他?或是你能不能對一個人同理而不同意。常常迫切需要被別人同意的人,是一個心靈不夠強大的人。而經常需要人家認為你「對」的人,或經常需要得到人家對你「讚許」的人,其實是你內在的匱乏。一個那麼需要別人認同的人,其實並沒有自我認同。我們要尊重別人的不認同我,可是你也得尊重我的意見跟你不一樣。在我們的社會裡,很難尊重抱持不同意見的人,甚至很難還去幫助與你持不同意見的人。
6、每天十五分鐘的靜心時段,持續三個月,會非常棒。
∼戴禹鑌取材自許添盛醫師講座與賽斯書早期課三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