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nature4d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我的拍照歷程.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21#
發表於 2024-8-24 14:32:4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8-24 14:36 編輯

2024/08/22 插花時段 --- 可以使用你的圖片嗎 ?

筆者的拍照目標, 除了家人之外, 曾經涉獵的不同對象, 也算是相當廣闊.

各種不同的 鳥類 / 蝶類 / 蛙類 / 蜻蜓 / 兩爬 / 魚類 / 花卉 / 高山 / 樹 與 石/ 星空月亮太陽 / 夜景.....

大概除了所謂的 女性媽斗 之外, 有機會拍的, 偶爾遇到的時候, 幾乎都會拍.

因此, 數十年來, 累積的各種不同 資材, 算是蠻豐富.

在一些同學群組, 別人貼一張 ( 某樣筆者也拍過的東西 ) ....許多時候, 筆者可以馬上跟貼十張.

前不久, 某同學貼了一張, 拍到的 斑蝶.

筆者稍微對照之後, 說 : 那隻是 小紋青斑蝶, 然後補上十張不同隻, 也不同構圖的影像.

又抽選了另外十張, 顏色更漂亮的 柑橘鳳蝶 的影像. ( 只是備著, 沒貼出去 ).

之後, 某同學貼了一張 蜂鷹, 或是 林鵰...筆者又隨手貼了許多張. ( 相同物種 ).

註 : 並非所謂的 炫耀 / 示威 啦 ---> 某同學拍攝鳥類, 是屬於 PRO / 鳥人 等級的. ( 裝備龐大與精細, 每天四處 追景, 時間又超級多, 還常常在 YT 上頭貼 縮時影片, 那要耗費很多影像處理的時間.... 筆者只是偶爾客串, 加減拍, 見到有人貼, 也跟著加減貼 ).

純粹表示, 對於許多不同的生物或是景觀, 筆者也曾經 偶爾涉獵過 而已.

在一些群組, 偶爾跟貼幾張, 也算是貼過不少.

===================================

有位學生時代, 就不同興趣, 假日活動也沒有重疊的同學, ( 同學裡面, 會出現許多小群組, 很正常 ), 畢業之後數十年間, 甚至於可能見不到三或五次面. ( 偶然的婚喪場合或是一兩次的同學會 ).

再註 : 剛入學, 總共 61 人, 畢業時還有五十幾人. ( 轉學 / 輟學 / 退學 或其他...然後, 全部是男性 ).

上一次, 對方跟筆者打招呼, 是 2024/03/12 ( 週二 ) 晚間, 以及 03/13 早上的問安 --- 03/12 晚上問筆者, 有關他家種植的某些植物, 照顧或是嫁接的問題. ( 也都回答過, 然後筆者離線 ).

之後又沒連絡了.

前幾日, 筆者跟貼了一些 斑蝶類 與 鳥類 的影像. ( 林鵰 / 蜂鷹 / 很小隻的 粉紅鸚嘴...)

2024/08/22 晚間, 突然冒出一段私人訊息的文字, 說他想要使用筆者貼過的影像.

筆者回應對方. ( 儘管去用 ).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為平常就沒什麼話題可聊, 也不想要多耗時間....找個藉口, 筆者要 緊酸 了. ( 閩南語 ).

按這裡顯示圖片

------------------------------------------------------------

許多人拍照, 對於自己拍過的影像, 會擔心被別人拿去用. ( 當成別人拍的, 別人拿去轉貼或是炫耀 ).

因此, 拍完都留著 自賞 --- 比較不願意公開張貼. ( 或是只給相對有關係的少數人, 才有機會看到 ).

筆者對於這些, 就比較無所謂, 只是一些 生不帶來, 死不帶去 的東西, 根本不需要介意.

孤芳自賞, 獨樂樂...還不如 眾樂樂.

有某些機緣 ( 寫字與貼圖 ), 就讓某些人能夠加減看. ( 不需要吝嗇 ).

要拿去用.... 當然也是....沒問題, 請便. ( 如果是拿去騙別人, 還說是某人自己拍攝的, 也只是 欺騙自己 罷了 ).

編註 : 修正一下日期時間.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24-8-26 21:28:0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先貼蘋果相關.

前一頁的 20 #, 筆者寫過底下這樣子的一段文字 ----

全台灣裡面, 唯一能夠把 波斯菊 / 蘋果 / 松樹 / 次高山 / 雪山西南稜 ... 五個不同目標, 從一個地方就 "  一次拍齊 " 的山區. ( 即使未必可以在一張畫面拍進五個, 好歹能夠一張裡面就拍到其中的 3 或 4 個 ).

上述的這段文字, 講的是 事實. ( 不是筆者自己亂編或是想像的 ).

=========================================

左後方的 大雪山, 實際上是 背後另外一層 的山稜.

如果從雪山主峰起算, 一路算到台中的鳶嘴山, 直線長度就有 32 公里. ( 雪山 到 大雪山 是直線 12.5 公里 )

從雪山縱走到小雪山 ( 途經 大雪山 ), 稱為 雪山西稜 的縱走路程. ( 一般是重裝六天的辛苦行程, 需要相當實力與腳力的人, 才有辦法 ---> 筆者自己都不敢去嘗試 ). ( 筆者曾經走過 神聖稜線, 那算是岳界的人們之中, 心裡面的最高殿堂, 因此....大概是可以吧, 從來沒有那個打算而已 ).

近層的 大劍 / 佳陽 ( 這座非屬 百岳 ) / 小劍 ( 被稱為 超級鳥山, 往返路程非常遙遠  ).... 則是稱為 雪山西南稜.

因此, 畫面裡面的那些, 筆者都沒走過. ( 沒有把 百岳 當成人生目標 --- 偶爾客串的爬一些, 自己比較想要去看看的高山, 就夠了. ).



右後遠方的雪山 ( 台灣第二高峰 ), 以及其北邊繼續延伸的 聖稜線, 還有 大霸尖山群峰, 筆者倒是 幾乎 都走過.

註 : 基於尊重原住民的精神信仰, 沒有特別去登頂 大霸頂端的基點....另外漏掉 北稜角. ( 縱走期間遇上地獄氣候, 之後還有三次經過北稜角附近, 也沒有特別想要登上去, 算是另外的故事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波斯菊 / 蘋果樹 ( 中層左側 ), 雪山 與 大劍山. ( 大劍 已經被雲擋住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近到遠, 波斯菊, 蘋果樹, 松樹.

按這裡顯示圖片

畫面中上就是蘋果園.

按這裡顯示圖片

切兩張.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因此, 同一處山區, 能夠拍攝五種目標....全台灣裡面, 找不到另外一處地點了.

-------------------------------------------------------------------

某篇文章講的....

免爬山 ( 而且當地還是最嚴格的 空拍禁區 --- 軍事重地 附近 ), 與群山的相對距離最近, 角度最佳的聖稜線拍攝地點, 在新竹縣的某處山區, 某個位置.....也是全台唯一. ( 同樣不是筆者隨便講的 ).

畢竟, 桃竹苗的山區, 可以稱為筆者的管區. ( 在什麼位置, 能夠看到與拍到什麼樣子的景觀, 都已經看了三十年 ).

------------------------------------------------------------------

只有 " 螞蟻大的 糊蘋果 " 嗎 ?

當然不是啦, 幾張影像, 只是先證明, 可以一次拍攝五種不同目標, 並非假話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之後接續兩篇, 就是順便 看蘋果樹. ( 也包括一些人物 ).

畢竟... 最具代表性的 蘋果樹王...快要成為歷史了.

筆者曾經拍的, 當時算是 壯年期 吧. ( 20 年前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3#
發表於 2024-9-5 13:19:1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長得好高的波斯菊.

遠山已經拍過. ( 前一篇 的代表影像 ).

因此, 拍花與拍人, 留下一些生活記錄.

這趟山行, 也算是筆者首見....波斯菊, 居然能夠長到 六尺高 的. ( 一般平地所見, 可能四尺上下吧 --- 海拔高, 氣溫較涼, 大概是主要因素 ).

只拍花, 遠山就先不管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女兒.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女兒.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小劍 算是有入鏡, 可惜已經有雲朵出現.

按這裡顯示圖片

雪山主峰 ( 右後 ) 也還有看到.

按這裡顯示圖片

大女兒, 背景算是 雪山南稜.

按這裡顯示圖片

同時能夠拍到 蘋果 / 松樹 / 波斯菊 / 雪山....這處山區算是 全台唯一.

天氣良好, 至少花卉與遠山, 都有看到.

也算是相當難得的生活記錄影像.

-------------------------------------------------------

後記 : 如果背景的主角是 雪山 或是 玉山, 前景是 花卉 的話.

有一種花卉, 算是相對常見的, 就是 玉山杜鵑....

因為它們是生長於高山, 在 花卉與高山 " 同時入鏡 " 這方面, 能夠拍到的山區, 就有許多了. ( 不過大多數山區, 都是 必須辛苦爬山 的 ).

只是花卉代表. ( 雪山或其他高山的背景, 就先不管了 ).

按這裡顯示圖片

玉山杜鵑 可以有許多不同地點. ( 把知名高山同時拍進去 ).

波斯菊 的話, 就真的只有一處山區能夠做到而已.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4#
發表於 2024-9-10 19:58:1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第一次拍蘋果.

人物, 近景是花, 遠景是 雪山. ( 頭部後方 ).

筆者說 波斯菊 可以長到六尺高度, 是真的.

如果能夠站到花叢裡面, 有許多花梗, 真的比人還高. ( 當然只會在路邊的圍欄外面啦 ).



貼了字的蘋果.

按這裡顯示圖片

樹枝是伸出欄杆外頭的, 主角是前面的細橫枝. ( 沒有碰到後方的果實 ).

按這裡顯示圖片

能夠跟蘋果合照, 機會不多.

小孩們, 即使只有那麼一次, 也是特別的記錄影像. ( 成長過程中, 曾經拍過的人, 應該非常之少 ).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回顧影像, 才發現...那是夫妻裝.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附上兩張蘋果.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遺憾的是, 那棵樹, 似乎快要陣亡了.

還不知, 過一陣子, 是否有機會, 再去多拍一次, 留下難得的記錄.

有許多事情, 需要某種機緣 ( 時間, 也包括心情, 會不會 很想要 去 )....再看看.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5#
發表於 2024-9-22 17:35:5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第一次採菱角.

菱角, 應該都在 南高屏 居多.

在新竹地區, 似乎很少聽說, 有種植菱角的人. ( 一般的接觸圈農人, 也都在筆者家附近兩三公里之內 ).

因此, 即使活到四十歲, 筆者也都沒有 " 採 " 過菱角.

-----------------------------------------------------------------

大概 2005 或是 2006, 開始了所謂的 生態攝影. ( 更早就拍了, 偶爾看到一些生物目標可以拍的時候 --- 是指, 花費更多時間, 特意尋找與拍攝的時期 ).

拍鳥拍蛇拍蜓拍蝶拍蛙拍蜂, 許多能夠出門的自由空檔, 多數都耗費在那些目標之上.

2008/01, 從 12 倍 變焦的 類單眼, 換成單眼, 以及 250mm 的最大焦長, 功能上, 又增進了一些.

於是, 拍得更勤更兇.

某次看到一個 大面積 ( 可能兩三分 ), 種滿菱角的田地, 有許多蜻蜓與蛙類, 尤其 金線蛙 的數量 " 超級多 ". ( 大大小小, 至少幾千或是上萬吧, 因為面積相當大 ).

於是, 有空的白天, 拍蜻蜓蝴蝶....夜晚的空檔, 又拍蛙與蛇. ( 剛好看到蛇的話 ).

某個週日上午, 田地主人 看到筆者拿相機 ( 在水泥田埂上 )...走了過來, 相互閒聊一下.

是....筆者 同國中 / 同屆 / 不同班的同學. ( 筆者升學, 對方放牛 ).

當時的菱角, 已經採過許多趟....對方說, 隨便去翻, 應該還可以採到一些. ( 菱角的花期不是同時同天, 會稍微有時間落差 --- 有些果實比較晚熟 ).

既然得到主人的主動應允....機會難得. ( 筆者與家人都不曾採過....吃過是當然啦 ).

2008/10/12 ( 週日上午 ), 跟 另一半, 兒子, 小女兒....就去了.



按這裡顯示圖片

兒子穿牛仔褲, 不想要下水, 只在田埂玩一玩.

按這裡顯示圖片

小女兒玩得很高興.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筆者只是當 記錄者, 沒有採, 負責拍一些生活影像. ( 當然必須下水 ).

結果, 翻閱舊檔案發現 --- 那趟的收穫, 居然都完全沒有拍.  ( 記憶中, 還不錯, 至少好幾斤吧 --- 主人的家人採過多趟, 零星剩餘的也沒有很多, 必須四處努力翻 ).

至少, 讓家人知道菱角如何生長, 以及如何採收了. ( 兒子只在岸邊翻, 應該也有翻到一些 ).

----------------------------------------------------------

筆者在山區, 弄了連續五層的水池....當時也有種.

自家種植的菱角, 印象中, 也採了 2 或 3 年. ( 之後因為太多事, 管不到那麼多地方, 荒廢了 ).

生活中的許多事, 都叫做....曾經走過. ( 或是 做過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6#
發表於 2024-9-27 21:09:4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024/09/26 似曾相識.

筆者已經很久都沒用 fb 了. ( 頂多一兩個月, 偶爾點進去瞄一眼, 三兩分鐘就離開....自己發帖發文都至少好幾年前了 ).

因為 fb 不像 line ( 群組人員之外, 基本上都看不到內容 ), fb 根本就是 無數串 的肉粽, 點進朋友...可以看到 朋友的朋友, 然後 朋友的朋友的朋友....牽扯到沒完沒了. ( 幾乎可說是 毫無隱私 可言... 還可能被某些親友 人臉註記姓名 哩, 因此, 不是很親近的人, 合照也要儘量避免 ).

09/26 晚間的空檔, 跑去瞄了一下某位 山岳攝影老哥 的 fb. ( 他比較喜歡常常分享動態, 家庭生活或是拍攝過的作品 --- 職業本身就是如此, 以山岳攝影為主要生活方式, 類似公眾人物 ).

屬於 最新發帖 的倒數第三篇吧, 看到一張.... 2019/05 拍攝的 玉山杜鵑.

摘自山岳攝影老哥的 fb 貼圖.



筆者一瞧, 好熟悉的場景, 生長於同樣的一處山凹, 就是那幾棵.

筆者也拍過....不只是拍過, 嗯....還拍過非常非常多張. ( 包括不同的很多其他棵啦, 不是一兩棵 ).

差異是, 筆者是用 側面 與 俯瞰 的方式拍的, 這位老哥是蹲低仰望, 把後面的山景一起拍進去.

==========================================

回顧過往, 筆者從 2004/07 開始, 年復一年甚至於一年數次, 帶小孩或是獨自前往合歡山地區. ( 冬季賞雪佔較大的上山目的 ).

2006 / 05 月份, 連續兩趟獨自上山, 2 天 + 3 天....目標就是為了拍攝杜鵑. ( 紅毛杜鵑 與 玉山杜鵑 --- 算是專程為了高山花卉而上山的首年 ).

然後年復一年 ( 沒有每年都跑 ), 幾年的期間也拍過 " 不算少次 " 的 " 中年 " 與 " 大年 ". ( 指 花況, 普通或是很優 ).

到了 2012 / 05 .... 遇上了 " 自己的史上最優一年 ".

然後....就對於該山區的玉山杜鵑, " 停止 " 興趣了. ( 一來是 再拍更多次, 應該也不會有什麼突破, 二來是....2010 左右開始, 智慧機越來越普及, 四處拍照打卡的人也越來越多, 網路宣傳之下, 每年花期的山區, 比菜市場還要擁擠, 千頭萬頭擠在同一處山區 ).

偏偏筆者最討厭的, 就是人多車多的景象, 尤其是塞車. ( 手排駕駛人最討厭的交通狀況 ).

反正 大景 已經拍得夠多 ( 包括最大場的雪景 ), 不需要再多增加也根本無所謂. ( 可以說是....十幾年前, 早就拍膩了 ).

因此, 2012 / 05 至今 ( 疫前 ), 同樣的山區還是偶爾會去 ---> 但是, 都不是為了 玉山杜鵑 而去.

========================================

玉山杜鵑 有 桃紅 / 淡的粉紅 / 白色 三種主要色系. ( 花苞有桃紅與粉紅色兩種 ).

初開 與 盛開, 也有逐漸轉色的可能性. ( 例如剛開, 比較類似淡粉紅色, 之後越來越白...有些則一直都是白色或是粉桃紅色, 沒有變 ).

-------------------------------------------------------------------

底下是筆者拍的.

其實是在同一個位置, 拍攝角度不同而已.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隨著時間, 顏色也可能慢慢變化.

按這裡顯示圖片

=======================================

筆者都專門 " 拍花 " 嗎 ?

其實也不是, 屬於 連帶拍攝背景 的方面, 甚至於比 單純拍花還多.

按這裡顯示圖片

不光是 拍花與景.

日出 / 日落 / 雲瀑 / 雲海....甚至於 星空, 也會拍.

拍照, 其實沒有別的, 留下 某時某刻某處 的樣貌而已.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7#
發表於 2024-10-28 11:34: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帖最後由 nature4d 於 2024-10-28 11:36 編輯

生態攝影.

在先前的某些年間, 拍攝 " 所謂 " 生態的攝影者, ( 與相關的網路社群 ), 可以說是蓬勃發展.

其中一個叫做 自XXX中X. ( 最後的文章記錄, 是 2020 / 11 月初 --- 近年來已經熄燈 ).

註 : 回顧一些殘留的網頁資訊, 大約創立於 2005 年末, 筆者大概是 2007 / 05 開始, 在該站算是開始比較活躍.

雖然已經沒有新的主題, 至少到今天 2024/10/28 為止, 舊日的所有圖文, 都沒有消失.

偶爾心血來潮, 還可以去搜尋, 過去曾經的一些過往. ( 例如自己發表過的某些圖文記錄 ).

不過那些都已經不重要了 --- 手中留存的影像資料, 才是重點. ( 貼出的, 都只是縮圖而已 ).

另外就是, 當時也發現, 某些所謂的 " 生態 " 攝影, 根本就是破壞生態 ---> 攝影者為了得到更清楚漂亮的影像, 無所不用其極, 甚至於危害與傷害許多生物的生存狀態. ( 網路上的許多 生態 影像, 背後其實都是 人為特意造作 而得來的 ).

後來, 筆者就不再說, 自己曾經有在從事過 生態 攝影了.

----------------------------------------------------------

至少, 筆者拍攝的所有目標, 都是屬於 " 完全自然 ", 對於拍攝目標, 沒有任何干擾與造作, 而拍攝到的.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按這裡顯示圖片

裁切.

按這裡顯示圖片

===============================

後記 : 那些歲月, 光是蜓類, 可能就拍過百來種的不同蜻蜓 ( 台灣大概 160 種 ).

然後, 有成蟲與若蟲 ( 青少年 ), 以及雌與雄的差異....

拍攝之後, 又要去仔細觀察身上的斑點與顏色或是特徵 ( 然後去查閱各種不同的影像資料 ), 才能知道屬於什麼種類.

因此, 搞那些, 真的很耗費時間. ( 蝶類更是, 蛾類就不談了 --- 數千種 ).

編註 : 修正一個錯字.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我的拍照歷程.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1-22 16:17 , Processed in 0.046582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