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8-5-20
- 最後登錄
- 2017-4-19
- 在線時間
- 1182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1942
- 帖子
- 3018
- 精華
- 0
- UID
- 5015
|
山林大
1.台資的農場是真正把越南農業帶起來的推手 只是大部分低調 或許你們不知道 台糖在越南十三年前就已經布局 頗具規模 並且產生已經產生不做的成績嘍
2.不是農企而已喔,是法人名下擁有私人土地的,必須有51%是柬資,不管是不是農企都一樣,如果是沒有土地的公司,或是屬於公寓類的房產就不在此限,100%外資也可以啊。
3.我沒有說不認同農地的增值啊,我不認同的是炒地皮,開發利潤是應得的,然而買空賣空,或是丟著等漲價,這個我就很不認同了,買空賣空不多做解釋,丟著等漲價,其實除非有大型的公共建設工程開過去,不然誰會願意多花錢去買荒地來開墾,但如果已經是有生產力的田地,換做你是持有人,可能會在低於生產利潤的狀況下出售嗎?
4.大規模經營的毛利不高我承認,但是如果換成金額,可能就會有一點嚇人嘍,但是這些利潤的獲得必須由天候、地理、經營管理所取得,天候沒有人可以控制得住,地理條件與經營管理的建議就是我們的工作嘍,然而必須聲明的一點,技術再怎麼好,資金再怎麼飽,整體環境再怎麼供不應求,農業上還是敵不過天災,不然哪會有機會出現200%的毛利這種機會呢?一切可控且安全無虞,那就變成0.5~1%的代工廠觀念啦,不如去買上市股票即可。
5.上市的農企業股票也是選項之一,但是呢上市前後的利差,應該是明眼人頗知,明白講,真正可以賺錢的公司,除非被逼到,不然誰要上市?自己賺就不夠了還要分給你,私人農企業的優勢在此,其實如果是正統的創投公司作法,一定是在草創期就會開始規劃上市,然後等到穩定獲利,沒有辦法繼續成長的時候,才會真正的動腦筋輔導上市,真正願意回饋給社會的企業,少之又少,如果對上市的農企業有興趣,可以了解一下泰國的CP公司,夠大,而且很久很久以前是台灣人的公司,後來出一些差錯,就上市了,新加坡的HSH也是上市公司,在柬埔寨投資一萬二千公頃的飼料玉米,成果頗呵,現在轉回本行做房地產。
6.我只能重複地發表一個觀念,土地或許會有十倍的增值空間,但是這些年之間的策略只要正確,投產的獲利或許足夠讓股東滿意嘍,而且上市公司拿到的是股票,這種形式的投資拿到的是土地,個人想要的是什麼就只能自己權衡了。
7.最後提到的股權分配的問題,法人有法人的優點,只要是人就會有軟肋在,且並非一人持51%的股權,如果51%拆2份,只要抓住其中一份就夠嘍,很多防範的措施與作為都是可以先處理好的,只是看是否知道怎麼處理周全而已,其實大問題不會是在股權,是在買土地的當下就會產生的糾紛,當地的狀況跟台灣不一樣,台灣只要有權狀等書面資料完整就等於有土地,那邊就算權狀是你的名字,只要有糾紛,還是一樣會焦頭爛額,所以呢如果不是很清楚的土地,基本上都很難處理,這就是我花了三年補習費學到的東西嘍。
8.利基點在哪裡,我想是山林大比較大的疑問,土地的開發利益會不會因為國家政策啦,政治因素啦,什麼有的沒有的而歸零,我不否認有這種風險在,因為全世界都一樣的狀況,哪一天台灣政府又說農地不能種別墅,既往不咎,但是未來全面禁止,那就是已經有的狂漲,沒有蓋的真的就悲劇,誰也不能擔保不會發生啊,英國也是發生過現金補助有機農場,結果本來荒廢的農園瞬間飆漲的事情,這些我們將其歸類與天災相等,屬於不可抗拒的因素,真的發生這些事情,也只能鼻子摸著,就當股票被套牢,甚至下市一般的嘆息罷了,但是如果順利的話,或許換到的不僅僅是現金,還會有一塊退路,只要肯做,種田就是永遠餓不死,而且是有經營團隊的農企業,永遠比孤軍奮戰好得太多了。
以上都是我自己的想法,供參考,目前不做任何保證,也不要問我覺得哪家公司怎麼樣,我只會墾荒,種田,以及些許的加工與行銷,真的企業管理與評斷,甚至是最終目標可行性的評估,已經超過我的能力嘍,我只能告訴各位,敢不計代價把我挖過去的知名企業,他們的布局會是比較有國際觀的,不會只有柬埔寨而已,不過我只負責農業顧問這塊,基本上後續的要等定案才適合談。
我的想法就很單純,如果各位大大有興趣想要投資落後國家農業開發這塊,爭取利潤的話,我這邊願意提供一個收費的諮詢平台,但是要我負全責,或是再次要我總管,基本上敬謝不敏嘍,基本上連對上溝通都做不好的人,你們也不敢委任當總管吧,哈哈。
|
-
1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