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9-4
- 最後登錄
- 2022-3-15
- 在線時間
- 12647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489538
- 帖子
- 25458
- 精華
- 0
- UID
- 58
|
這是一篇101/1/7來自經濟日報的社論.當時看了既激動也感慨.值得一看推薦給沒看到的朋友.
或許很多人認為房價高漲是因為炒作,期盼政府來壓抑房價.也有人認為將來台灣會因為人口減少而房價下跌 .
我是認為這篇社論直指的------社會分配不均,才是買不起房子的主因.現在很多人買不起,將來如果社會分配再惡化,會有更多人買不起.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830336.shtml
政府莫再忽視低薪化問題
【經濟日報╱社論】 2012.01.07 01:48 am
所得分配惡化及工作貧窮的問題,最近在全球引起廣泛討論。美國前財政部長桑莫斯(Laurence Summers)最近在本報專欄中指出,科技變革和全球化使市場報酬集中到少數人身上;因為生產委外,像蘋果電腦的創新,也只有少數財富流進美國中產階級勞工的口袋。他說,把現在的經濟問題當成周期循環而以為可用總體經濟措施來解決,將是嚴重的錯誤。名作家佛里曼(Thomas L. Friedman)在本報專欄中直言,就業是當務之急,我們要有更多創新中心,才能創造出更多中產階級的工作。我國也正面臨失業率不易下降及中所得工作機會減少的現象,政府和各界都不可忽視。
由於國內外景氣波動甚大,一般人乃至政府很容易把一些不好的經濟現象,歸罪給不景氣或全球金融海嘯等一時性的因素,而忽視了同時在發生的長期結構性轉變,並錯失採取對策的時機;但只要稍加觀察,就會發現問題並不簡單。
主計處最新公布的年度人力運用調查,因提供各年5月詳細的就業和收入資料,正可做為精準分析的依據,以瞭解我國是否有工作收入低下化或分配M型化的問題。為避免不景氣因素的影響,可以金融海嘯之前的2008年5月和之後景氣較正常的2011年5月為比較基礎。
依主計處的資料,有酬工作者在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間共增加30.2萬人,但因勞動供給人數增加更多,失業人數也增加6萬人,失業率由3.84%上升到4.27%,平均每月收入則由3萬6,357元微增到3萬6,815元,增幅僅1.26%。
分析有酬就業者的收入結構,依主計處的分類,每月在3.5萬元以下者的比重由56.3%上升到57.9%,顯示收入在平均水準以下的工作者增多了。再看平均水準以上的中高收入者,月入6萬元以上者由10.5%升至11.2%,而月入3.5萬元至4.5萬元者所占比重則由19.7%降至17.6%。這些指標說明了,減少的是中間收入的就業者,高低兩端的收入者都增加,收入分配有M型化的趨勢,而且是失業和低收入這端增加的程度,高於高收入者增加的程度。以性別看,男性低薪化現象較嚴重。三年來男性有酬就業者小增1.6%,但月入3.5萬元以下者大增8.3%,3.5萬元以上者則減少近4%。再看年齡別,則年輕就業者低薪化的程度又高於男性。根據統計,15至24歲的有酬就業者原即屬相對低薪族群,但三年來其就業者減少8.3%,月入1.5萬元以下者卻激增34%,占此一年齡層比重由11.7%急升至17.1%。這顯示,年輕人失去收入較高的全職工作,只好去做低於基本工資的非全職或不穩定工作,甚至失業或退出勞動市場不再找工作。
這種年輕人低薪化甚至非全職化的現象極值得憂慮。因為年紀較長者的工作多為過去已有的工作,很多企業不會輕易調降其薪資,這類收入結構多是反映過去的結構而非目前的情勢。反觀青年族群多為新加入的就業者,其收入結構的變化更能反映目前就業情勢的變化,須防年輕人的低薪化演變成全面低薪化的前奏。
另方面,年輕人因全職工作減少而改找非全職工作的現象,還可能降低中高齡者的工作機會。例如,三年來全國月入低於1.5萬元的有酬就業者只增加1.1萬人,但此一收入水準中的15至24歲就業者增加3.1萬人,而25至44歲者則減少2.2萬人,這些中年打工者極易淪為失業者。這些低薪化的現象及問題,有待政府重視並採取對策。
不過,這項資料也顯示,三年來公共行政等政府人員月入6萬元以上者增加了3.5萬人,同期間高收入族群才增加10.5萬人,說明公共行政工作的收入穩定成長,或許這讓政府官員感受不到低薪化的嚴重性。
全文網址: 政府莫再忽視低薪化問題 | 社論 | 意見評論 | 聯合新聞網 http://udn.com/NEWS/OPINION/OPI1/6830336.shtml#ixzz1j9Fg2c8z
Power By udn.com |
-
2
查看全部評分
-
|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