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austin7798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地球暖化下的調適處所-----農地 [複製鏈接]

Rank: 9Rank: 9Rank: 9

181#
發表於 2016-3-24 20:10:23 |顯示全部樓層
山林雅境 發表於 2016-3-24 12:52
今天新聞越南這東南亞附近也是鬧旱,台灣受北極震盪帶來寒害也帶來多雨。農作物減產價格升高的趨勢是有點感 ...

台灣年降雨量有下降情況,長期趨勢不明尚須持續觀察。
新竹及花蓮劃一條線,以南降雨量趨勢上有下降情況,以北降雨量趨勢上有上升情況。
因地球暖化造成熱帶地區擴張,梅雨季的滯留鋒面有北移情況。位置已遠離基隆,如有狀況才將鋒面壓回台灣北部。
副高壓逐年大幅增強,颱風越來越難靠近台灣南部。
太平洋年代際振盪(PDO)暖位相,二三十年的周期中,不利於台灣的降雨條件。

極端氣候除了變化尺度極端外,同時也極端難以預測。
中央氣象局官網即時提供許多資訊,決策前值得花一些時間閱讀,作為參考之用。
簡而言之,若無意外狀況來幫忙。夏秋季,台灣應該是南旱北澇態勢。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2#
發表於 2016-3-26 11:30:55 |顯示全部樓層
大氣中二氧化碳濃度,原本是地球暖化的先行指標,現在卻變成了落後指標?
NOAA推測,2015年之強聖嬰現象導致天氣系統、降水區域改變、乾旱等變化。
可能為2015年二氧化碳濃度「大跳耀」的主因之一。

夏威夷的Mauna Loa火山有個全球知名的大氣觀測站,由於位於海洋中,且海拔高度高達4,169公尺,
不受當地環境污染影響,因此量測的二氧化碳濃度可代表全球二氧化碳濃度變化趨勢。
近日美國大氣及海洋總署(NOAA)公布了新的觀測結果,全球二氧化碳濃度已達404.02ppm,破了歷史紀錄。

2015年,二氧化碳年平均濃度濃度增加了3.05ppm,這是過去觀測56年以來二氧化碳濃度增加幅度最大的一年。同時,也是連續第四年二氧化碳年平均濃度增加濃度超過2ppm,顯示近年來全球CO2濃度正「加速」攀升中!
2016年二月,夏威夷Mauna Loa觀測站測得全球平均二氧化碳濃度已經來到404.02ppm,大於去年同期之400.26ppm,並創下1958年設站以來之歷史紀錄。

二氧化碳濃度升高,造成地球暖化加速。地球暖化加速,造成二氧化碳濃度升高。
是否意謂著地球暖化已過了臨界點?

3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3#
發表於 2016-3-28 07:18:5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3-28 07:42 編輯

台灣雖地小人稠,卻擁有海洋經濟的卓越條件。國民政府治台承襲陸權思維,更以國家安全為由封鎖海岸和海域。
除了漁民身份者外,禁止人民接近海洋。不僅沒有珍惜海洋天然資源,也阻礙了國人對海洋的發展與了解。

這對四面環海的台灣是一大諷刺,遑論台灣經濟發展根基偏頗,捨長就短的治理謬誤。
除了國家領導團隊必須翻轉「重陸輕海」的舊思維外,應實施因地制宜的海洋教育。
培養人民與海洋共生共榮的民族特質,是台灣未來海洋經濟發展的當務之急。

韓國雖與敵人北韓陸地相連,但沒有放棄海洋經濟。以下為韓國海洋牧場事業概念圖<2006年>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4#
發表於 2016-3-30 05:55:41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3-30 06:01 編輯

本月23日為“世界氣象日”,今年 的主題:直面更熱、更旱、更澇的未來
WMO“世界氣候研究計劃”主任卡爾森表示,就算未來數周聖嬰現象減弱,但氣溫上升的趨勢不會變。

受到強烈聖嬰現象影響,全球多國頻頻遭遇水、旱災。
東南亞除泰國已連續兩年遭遇旱災,越南近期也出現旱情,緬甸則遭遇干旱和洪災,大批農作物失收。
今年整個東南亞區域的糧倉都會受到影響,大米減產將導致該區域乃至國際市場的米價上漲。

聯合國估計,泰國農民自有農地的比例已由2004年時的44%,大幅下降到2011年時的15%。
農民紛紛賣地,顯示家庭負債危機擴大,且可能使占泰國總人口三分之一的農業區陷入社會動盪。

本月22日是全球水資源日,英國非營利的水援助(Water Aid)組織週二表示,
巴布亞新幾內亞為全球最難取得乾淨水源的地區,窮人必須花費一半的收入,才能購得維繫生命的重要資源。

地理上的台灣是位於全球沙漠緯度地帶,卻得天獨厚於海陸風所帶來的豐沛雨水。
這種千百年來的好運氣還能維持多久呢?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5#
發表於 2016-4-1 07:04:10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4-1 07:10 編輯

《自然》(Nature)期刊的研究有了新的預則。
如果溫室氣體的排放程度不減,預估在2100年以前,全球海平面恐將上升1.14公尺。
更可怕的是,到了2500年以前,海平面甚至有可能上升13公尺之多。

實際上所有的預測每次都不準! 海平面的上升速度,遠遠領先所有科學家的預測,根本不知道它何時會出現全面崩潰。
雖然海平面上升已經對全球農地鹽化、土壤液化構成嚴重威脅。但未來若上升一公分,還會往上疊加數千倍的作用。
生活在低窪地區的朋友們,宜早日準備遷徙至安全地區,重新建設新的家園!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6#
發表於 2016-4-2 07:31:40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4-2 07:35 編輯

環保署於102年針對屏東平原歷年地下水水質監測結果,以及配合經濟部水利署水位觀測與水文地質特性等資料。
發現沿海地區氯鹽濃度變化、地下水水位、海平面高度呈現一致的趨勢。

台灣 1/10 的西部平原,1800平方公里的土地低於海平面,每年不斷花大錢在岸堤上,來保固我們的海岸。
防止了海水入侵造成的外澇,但下豪大雨時排不出去又變內澇。

台灣的穀倉如彰化、嘉義、雲林、屏東沿海的土壤,因超抽地下水造成土壤更加速鹽化。
要當地居民不要抽地下水是會翻臉的,因為他們除了抽地下水外,沒有第2條路可以走了。
也許我們應該要有所警覺! 今天能種的農作物,再過幾年後就種不出來了

雲林.彰化地層下陷等高線圖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7#
發表於 2016-4-3 06:23:55 |顯示全部樓層
台灣有百座接近4000米的高山,降雨量是黃河流域的兩倍。
山川高陡短急留不住水,反而極端降雨下,盼它直奔入海避免成災。
理論上每200年發生一次的洪水頻率,台灣一年要發生兩次。

水利署統計,水災頻率從19年降到2年,旱災頻率從17年降到9年,所以旱澇加劇的趨勢明顯。
綿綿深情的冬雨 + 春雨,下周也到了分手的時候。這也許是未來十年,還會回味的最後溫柔。

隨後可能上場的主角,是太平洋年代際振盪(PDO)暖位相,它是何許人也?
聖嬰輕易同時擊垮南、北極渦漩的實力已令全球震驚,但還算是滿漢全席前的小菜罷了。
6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8#
發表於 2016-4-4 19:54:22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4-13 18:30 編輯

文章開始之前,先表示歡迎海外人士摘錄各樓,有關北極的長期觀察與分析!

北極已在冬天被燙好了,格陵蘭島門戶大開,只是沒料到這麼早就要拔毛了!
太平洋年代際振盪 (PDO)暖位相下,印度洋也來湊熱鬧。連珠發出暖氣團,正中格蘭陵島的高、中低氣層。
長期看法一旦被印證時,心中卻無一點一絲的欣慰。其實最希望看錯了的人,反而是小弟 我自己。

下圖中,格陵蘭島上11點30分方向,中低層氣溫零度線圖。另有較小區域,地面氣溫出現零度以上。(下圖稍後失連)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89#
發表於 2016-4-9 01:55:28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4-9 11:39 編輯

(2016)3月10日菲律賓氣象局稱,菲律賓將在未來數月內,經歷破紀錄的高溫天氣。
今年以來,菲國已有18省發生乾旱。未來1個月間,預測會有大約30省陷入同樣困境,佔菲國省份將近4成。

(2016)4月2日菲律賓中北部西明多羅省(Occidental Mindoro)一座小鎮,改寫溫度攝氏49.4度的今年最高紀錄。

菲律賓從去年(2015)2月開始有嚴重旱災,土地寸草不生。農業幾乎完全癱瘓,導致農民幾乎難以生存。
然而菲國政府,只願意對每位農民家庭,每季發放3公斤白米。實際上受災農民,至今仍未得到任何協助。

這引起約6000名農民不滿並持續抗議,他們因為持續乾旱而糧食生產減少。
並要求菲國政府,給予他們1.5萬袋的稻米和抗旱蔬菜的種子,否則不願離開。

不料(2016)4月1日上午菲國警方,突然以暴力驅散抗議農民,現場包括有多名手持M16步槍的狙擊手對民眾射擊。
根據菲律賓民間團體調查這起衝突,至少已造成2名農民中彈死亡、10人受到槍傷、70人遭違法逮捕、359人受傷。

唉~~~天佑菲律賓!!!


4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190#
發表於 2016-4-9 11:38:36 |顯示全部樓層
本帖最後由 austin7798 於 2016-4-9 19:17 編輯

遷都的問題不斷地在全球延燒,中國、泰國、印尼等國家繼韓國之後,也面臨全球暖化所帶來的遷都問題!
台灣的遷都壓力,比前述國家更為嚴重。政府卻一副裝痴作傻模樣,不斷虛耗全民資源,在一個沒有未來的台北市。

一旦災害來臨後,被迫才要離開的代價,將是台灣經濟所無法承受!

5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地球暖化下的調適處所-----農地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29 08:55 , Processed in 0.076764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