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5
- 最後登錄
- 2023-2-8
- 在線時間
- 3992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111024
- 帖子
- 3745
- 精華
- 0
- UID
- 14618
|
本文章最後由 brown 於 2012-2-2 11:17 編輯
酸柑茶--九蒸九曬製程繁複
製作酸柑茶可不容易,專家說,第一步是挖果肉;
以特製的金屬圓筒在柑橘頂端挖出缺口,保留挖下的柑皮做蓋子,再以杓匙將果肉挖出。
仔細濾掉果肉裡的籽,挖出的果肉放進絞碎機絞碎後,再混合以紫蘇、薄荷、甘草等攪拌過的茶葉,回填至挖空的柑仔內。
此時塞得圓鼓鼓的柑仔,蓋上原本的柑皮後,還得用鐵絲仔細綑綁,再將五花大綁的酸柑茶送進蒸籠:一蒸、一壓、一烤,再蒸、再壓、再烤,每天重複同樣的動作,天氣好時尚須將酸柑茶拿到陽光下曝曬。
歷經「九蒸九曬」不斷的蒸、曬、烘、壓,酸柑茶一共九次工序才能完成,總共需費時三個月。
專家說蒸熟、蒸透的酸柑茶,才經得起長期陳放。
渾圓的外觀因不斷乾燥、緊結而縮小變皺,鐵絲也得不斷拆下重新綑綁,直至顏色由紅橙色逐漸轉成金黃、土黃、深褐色到完全變黑為止,鐵絲才能完全取下,外觀也呈現漂亮的花瓣狀。
另於龍潭的百年茶廠,「福源製茶廠」所製作的酸柑茶,卻有著截然不同、毫無鐵絲痕的光滑渾圓外觀,像極了黑褐色的車輪,聞起來又有一股淡淡的茶葉與陳皮清香。老板說,一般製作酸柑茶,均使用原本挖下的柑皮做蓋子,為了防止蓋子在蒸烤過程中脫落,當然須以鐵絲綁緊了。
他的作法則是捨棄原本挖開的柑皮,另外挑選外觀看來較差的虎頭柑,切下較大的柑皮作蓋子,如此才能塞入已經填滿茶葉的半成品上,讓兩者無須綑綁就能完全密合,之後再將它們一一排好,以上下兩塊木板緊壓成扁圓型。其他的蒸、烘、烤等工序則大致相同,但成本顯然要高出許多了。
無論前者的鐵絲綑綁,或後者的木板緊壓成形,均須耗費大量的工時人力,塞入的茶葉則以高山茶、包種茶等目前較受歡迎的茶品為主,標榜「純茶」而不添加其他青草或中藥材。
早期農業社會,客家庄只要家中有種茶,長輩往往都會做個五、六十個酸柑茶以備不時之需。由於虎頭柑上市的時間剛好在過年前後的「農閒」時期,因此才有「餘力」製作酸柑茶,今天的情況也是一樣。只是當時沒有烤箱等設備,酸柑茶的乾燥是如何完成的?引人好奇。許時穩說天氣晴朗時在陽光下曝曬,陰雨天或夜晚則掛在爐灶旁的煙囪管上,利用煮飯的熱氣將酸柑茶烘乾,因此早年製作的時日往往超過半年或更久,不僅曠日廢時,經濟效益也不高,因此越來越沒有茶農願意投入,酸柑茶的傳統技藝也逐漸失傳,至今全台能產製的茶廠或茶農已不到八家。
、、、
看樣子,DIY製作酸柑茶不是一、二天能完成的,宣佈取消
不辦酸柑茶(柚子茶)聚會了!
還是有興趣的2Home網友,歡迎來苗栗大湖採回去玩玩吧! |
|
以粗茶淡飯養養胃,用清新空氣洗洗肺,讓燦爛陽光曬曬背,迎徐徐清風不知累!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