樓主: indu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新人道農法 [複製鏈接]

Rank: 8Rank: 8

21#
發表於 2012-8-26 09:40: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黃瑞彰是南改場那位嗎?
艱苦人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2#
發表於 2012-8-26 12:09:03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三不都能接受,不澆水是因為沒有種菜嗎 ?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23#
發表於 2012-8-26 14:52:0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23# jonce


看文章中應該只是樹吧.....稻子要不淹水...好像蠻難的..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4#
發表於 2012-8-27 00:14:49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稻子應該不算澆水,是淹水吧?動作跟澆水還是有很大的不同。
果園要做到四不比較容易,我家的果園現在也是四不的狀態;稻田的話,木村的自然農法跟台灣的秀明自然農法都有除草,很想知道李先生的稻田也不除草嗎?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6Rank: 6

25#
發表於 2012-8-29 23:21:3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稻田不除草.....那是要收穀子還是收草籽....><"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6#
發表於 2012-8-30 21:28:08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本文章最後由 indu 於 2012-8-30 21:29 編輯

黏質土種果樹之法
之前爬文看到大都提到黏質土種果樹後勢不佳,因土黏致樹根少空氣可呼吸。
我最近針對這個問題,想到用附近的竹子,鋸一米長,打入樹根周圍,竹子一年頂多二年就爛光,既可將有機質帶入深處,又製造空隙助根生長。
今天就黏質土種果樹問題請教老師,他竟問我黏質土種果樹有何問題?並表示木瓜、芭樂等用黏質土種最好,只要排水做好不積水。也有同學說用黏質土來種省事很多。
後來我又問人稱郭老師的同學,他表示中興大學教授教他一招,用竹子約三、四尺,剖開後除去節間膜再合併,用鑽孔機鑽出五英吋之洞,將竹子插入,竹外以有機質填滿,竹洞就可成日後加入液肥的管道。此洞越多越好,以樹冠周圓為佳。
盡信書不如無書。
1

查看全部評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7#
發表於 2012-8-30 22:35:3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黏質土不積水的機會趨近於0  除非不下雨 只要一下雨就一定淹 所以黏土種水稻會很好種

木瓜根八辣用黏質土種的優點在哪裡呢 可否提供一下意見或佐證當參考 尤其是木瓜 想要了解一下新的假說對於根腐病與黑腐病以及水傷的問題是如何解決的 相當令人好奇
八辣淹到水以後會黃化 落葉 停止生長 然後復活以後全部一起開花 (先決條件是沒有死)所以有可能在黏土種會有一定的優勢 不過也是要承擔淹死的風險 反倒是蓮霧種在黏土會好一點 不過大水一來一樣會死光 就像茄冬的蓮霧被重創一樣
人為的排水只能從0分進步到40分 40到60很難 要60分以上就必須要作有可能會重傷的填土了 還要保佑不被隔壁田的抗議 適地適種 應該會好一點吧
鑽洞機比較常見最大的應該只有兩~三英吋 要打五英吋的洞要出動曳引機 或是鑽探機這裡是否筆誤  一般竹子 除了麻竹以外 很少超過兩英吋粗的 而且這樣準備料件耗掉的資材與工資 一棵樹應該也會大於全量堆肥與中耕機開環溝的費用 這樣做的目的在哪裡呢?
我的想法是 如果真的黏到無計可施 為何不轉作其他適合的作物呢 硬拼其實也不能證明什麼 如果不是很黏 用中耕機開環溝 只要石頭不要多的太誇張(石頭多也不需要開了 除非低漥不然不會淹) 一般都可以開到60公分深 逐年分梯次開順面斷根 已經很夠用了喔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28#
發表於 2012-8-30 22:53:07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自由時報2012.8.26
人與土地─ 不澆水.不噴藥.不施肥.不除草/ 李旭登救農地 堅持4不

記者鍾麗華/專訪



李旭登的果園與農田,不澆水、不噴藥、不施肥、不除草,全看老天臉色。最近,「吉田米」順利入倉,一甲多田地可收穫六千斤,他說,真要好好謝謝老天。...
indu 發表於 2012-8-26 08:42


有多少農民敢向鐵哥看齊, 看老天打賞? 萬一老天不打賞呢?

不過, 2Home朋友自可仿效, 反正又不是靠它吃飯.
黑面喇飛,有佇喇塞,么擱袂飛。。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8Rank: 8

29#
發表於 2012-8-30 23:49:0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黏質土不積水的機會趨近於0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對,許多作物不是乾死而是淹死的。
木瓜根八辣用黏質土種的優點在哪裡呢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在南化的白堊土質除了看到滿山的芒果外,的確有看過芭樂園,可惜沒碰到地主,無法請益。
鑽洞機比較常見最大的應該只有兩~三英吋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10公分(≒4英吋)的很常見了,15公分(6吋?)以上的米糕大也操作過,一下午就整理出70個約2尺半的深洞咧。
資材與工資 一棵樹應該也會大於全量堆肥與中耕機開環溝的費用
壞壞農場 發表於 2012-8-30 22:35

如果是為了2home的長期經營,還是有必要的,晚做只是後悔……
既然是山坡地,要使用中耕機開溝並不合宜,
何況盤根錯結,動不了的。

山不轉路轉,路不轉人轉,即使要移山,航空照相也不會讓人得逞……
過去經驗提供參考,在壞壞大前實在是班門弄斧貽笑大方了。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0#
發表於 2012-8-31 00:35:2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請問一下是幾馬力的鑽洞機帶動的呢?文中所提是山坡地喔 抱歉 誤會了 一般八辣根木瓜會種在平地比較多 種在山坡地 要比較有效的施肥 以鑽洞機作業是比較方便沒有錯 用怪手挖也是很危險 一翻車就不得了了 所以山坡地的做法 都是以化肥灑施比較常見 相對的 量不好控制 挖洞埋肥料以有機複合比較合適 但是如果以耗工一併計算的話 一般很少挖洞施肥 比較傷重一點 曾經有過改裝履帶收割機當搬運車開的經驗 還是不合用 最後還是靠小貨卡慢慢運輸 搬到想翻臉
說到被空拍 我還真的有被拍過 哈 花了幾十萬才解決 不過那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 現在時代不一樣了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新人道農法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6-29 22:12 , Processed in 0.047044 second(s), 9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