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7-4
- 最後登錄
- 2017-8-6
- 在線時間
- 274 小時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3419
- 帖子
- 131
- 精華
- 0
- UID
- 3239
|
本帖最後由 cylin60 於 2015-7-26 22:19 編輯
我們要回到"農地農用農有”的舊政策嗎? "農地農用 農舍農有"政策只是架構出高度管制與封閉的產業環境
主管機關希望有做為,不是壞事,但是既然是主管機關,政策要有專業性、宏觀與周延性,最重要是創造農業產值提升與繁榮與農民總收入,粗操的政策只會使問題雪上加霜。
承如陳主委自陳,農夫賣地的根本問題是從事農業收入低落與農業產業無競爭力,農民沒辦法,只好把生產工具最後殘餘價值(農地市價)賣出,以求個人溫飽或退休。如果農業收益高,擴大產能(買農地)都來不及,怎可能把生產工具(農地)賣掉。另外,如果生產工具(農地市價)殘值高,新農看到老農可以安全下莊或財富總收入(雖然農業生產收入差)還可以,新農才敢投入。15年前立法院看出這個問題,希望透過立法活化農業與財產收益,鼓勵休閒農業與精緻農業,至少不要讓農夫這個行業等於低收入戶的代名詞,才有准許新購農地興建農舍的立法(農地農用,但是管地不管人,放寬農舍興建)。換言之,當時是用政策設法創造農民土地財產收益,對於利用政策創造農產品收益,當時無能為力(89年以前就有推小地主大佃農,但是成果非常有限)。
農舍新政策("農地農用 農舍農有 管制農民身分")是把這個"眉角"(用政策設法創造農民財產收益,與吸引新農投入,活化農業的槓桿支點)打掉,主管機關並自認,目前所推行的"農地農用,農舍農有"(農地農用農有變裝版)可以創造農業收益、提升農民勞動所得、提升農業競爭力或鼓勵新農加入。
"農地農用農有"這個方法是學日本,在台灣也已經實施超過40年以上了。如果這個政策有效,日本跟台灣的農民就不會到今天為止,大部分都是兼業高齡農民,且屬於低收入的行業。"農地農用農有"政策創造了農民是低收入戶的代名詞。
這個"農地農用農有"最有效的地方不是提升農業產業競爭力與創造農民收益或創造農業產值,而是鎖死農地,壓低農地價格,讓農委會以外得中央與地方機關與政治人物,得巧立公共利益目的(科學園區等等),透過公用徵收,任意收刮低廉農地。
無論"農地農用農有"或是目前變裝版"農地農用 農舍農有"的政策對於釋放產業創意、吸引人才與資金投入,提升農業產業價值等有實質幫助,我很懷疑。理由是,除了前述過去歷史實證外,在"農地農用農有"(或是"農地農用 農舍農有")的政策的架構下,土地使用地目高度管制(限於直接生產,間接生產與衍生服務都不行)、身分(農民)高度管制(最好是專職、退休人員、或非以此維生的人員都不合格)、生產工具(農地市價)變現價值差(限於農夫承購農舍,一般人不能承購),可是先期要投入許多資金與資源,收益不確定性(天候或市場供需失衡)高,又需要利用龐大天然資源(水或地),加上農產品國際價格競爭,政策穩定度差,農業產業對於有能力或想創新的創業者而言,縱使有短期政策補貼,相同的資金、時間與能力,為何要投入政策高度管制,身分高度管制、機會高度不確定與收入不確的的行業呢?換言之,"農地農用農有"的政策只是架構一個高度管制且封閉產業環境,既不利於產業創新,也無法吸引新資金與創業者投入。
歷史常跟人開玩笑。這個老舊的農業政策,竟然在15年後,藉著保護優良農地的口號(起因於農地違規使用,這是另一個問題,在此不贅述),重新復活,叫的漫天嘎響。15年來,台灣經歷產業由盛轉衰、所得成長停滯、產業轉型困難的困境,政府與民間苦思多年,企圖利用創新、提升價值鏈或聰明製造等方法,設法帶動台灣產業新活力。而在這個亟思奮起轉型的時代,苦思創造繁榮都來不及,農委會竟然強推"農地農用 農舍農有"這個老舊的農業政策。我不禁自問,難道我們要回到"農地農用農有”的舊政策嗎?難道我們需要再經歷一次農村蕭條,才能領悟,"農地農用農有"(或是目前變裝版"農地農用 農舍農有")政策只是建構一個高度管制、且封閉的農業產業環境嗎? |
-
13
查看全部評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