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53查看 32回復
打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如何對應油價高漲,2HOME太遠的問題 [複製鏈接]

站長

打造桃花源

Rank: 9Rank: 9Rank: 9

1#
跳轉到指定樓層
發表於 2008-5-29 14:08:14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倒序瀏覽
最近油價高漲,2HOME 距離太遠,每個星期去兩次,太傷本了,有好方法可解決嗎? 還未買地的人,會不會改變您找2HOME 的地點.

目前想到的方法如下:

1. 坐大眾交通工具
2. 共乘.
3. 弄簡易工寮,改一個月去一次, 一次住久一點.
4. 把 2HOME 當成 1HOME 長住.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2#
發表於 2008-5-29 17:26:3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Re: 如何對應油價高漲,2HOME太遠的問題

post by ""2home""
最近油價高漲,2HOME 距離太遠,每個星期去兩次,太傷本了,有好方法可解決嗎? 還未買地的人,會不會改變您找2HOME 的地點.

目前想到的方法如下:

1. 坐大眾交通工具
2. 共乘.
3. 弄簡易工寮,改一個月去一次, 一次住久一點.
4. 把 2HOME 當成 1HOME 長住.


等空氣車在台灣銷售

空氣車(THE AIR CAR)簡介

早在19世紀,法國科幻小說家就曾描繪過這樣一幅情景以空氣作動力的汽車奔馳在街道上。如今,這個夢想已經有了實現的希望及可能。於2002年10月巴黎國際汽車展覽會上,一種不需要用燃油,而用壓縮空氣推動引擎的小型汽車城市之貓「City cat」引人矚目,並赫然與最新款賽車並列會場。

「City cat」的創造者環境保護人士Guy Negre在80年代從事飛機及一級方程式賽車的引擎設計,並曾獲得IFEP(French Petroleum Institute)的獎。1991年,Guy Negre設計出汽油及壓縮空氣併用的雙能源引擎(Bi-energy engine),獲得投資者的投資,在Luxembourg, French成立法國公司MDI (Moteur Development International),並開始投入「氣車」-單能源壓縮空氣引擎(mono-energy compressed-air engine)的創新發明,發展出可商業化,且是環保人士和經濟學家心目中的理想汽車。MDI在2002年建造第一座製造車廠進行量產,其研發部門雖僅有60多名工程師,但與動輒上千人的大型車廠相較,其獨步全球的設計理念並不落人後,在120多國具有30種左右的專利。在Guy Negre所設計的空氣車中,冷空氣在纖維容器儲槽中進行壓縮,加熱後送入到活塞引擎的汽缸中來驅動車輛,無氧化燃燒反應,不會造成任何污染。

空氣車最高時速約110公里,平均每加一次空氣可行駛200公里或10小時,適合短途客運和貨運。車上具有4個總容量90升的壓縮空氣缸,可儲存90立方米的空氣。為避免引擎損害,空氣須先經濾除塵粒雜質後注入引擎,故可清淨都市的空氣。就環保的角度思考,空氣車不啻為在都會區中之移動空氣濾淨器。

空氣車「加氣」過程簡易,可在家中將車上的壓縮機接上家用電源(220V),4小時後即可充滿空氣,亦可至特定的「加氣站」(air station)以快速加氣技術,在3分鐘內完成氣缸充氣,每次加氣成本在2美元以下。為減輕車重,提昇車速,車身和車架分別採用強化玻璃纖維和鋁管結構,並捨棄許多的電纜,將全車包括車燈或音響系統等電力系統,以單一供應電力的電纜線路串連,並利用無線電波來控制電子系統,使電線重量大幅減少20公斤左右,再加上其他的減重設計,故該公司已經在市場上推出的空氣車系列,如taxi, van, pick-up truck或family car等四款車種重量僅約700公斤(售價8,000∼10,000美元)。

空氣車的壓縮空氣引擎和傳統的汽油引擎相較,最大區別在於傳統引擎是通過汽油和空氣混合燃燒釋放的能量提供動力,空氣車則是通過氣體的壓縮和膨脹來推動引擎。壓縮空氣缸的氣壓很高,因採用玻璃纖維氣缸,一旦發生意外或車禍,氣缸只會沿直線裂開,貯存的壓縮空氣會「撲」地一聲排出,無爆炸之虞。空氣車行駛的路程取決於速度,以50 km/h行駛可以超過300 km,以100 km/h行駛的話大約三分之一即100公里左右而已。在充足空氣狀態下可低速行駛10個小時左右,故其設計已經可以滿足都會區內通勤距離在每日60km的80%的駕駛人之需求。

環保概念車-空氣車官方網站:http://www.theaircar.com/
燕子的部落格

http://blog.xuite.net/a3362.b3362/twblog1/124015213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3#
發表於 2008-5-29 18:31: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補貼的時代已經來臨
農機也是被補貼的範圍
燕子之搬運車是可補貼
去農地之交通工具如何變成搬運車,值得研究 :
先前去農地事做好玩的,現已開始考慮如何增加營運效率
最少要把油錢要回來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論壇藏鏡人

Rank: 9Rank: 9Rank: 9

4#
發表於 2008-5-29 19:04:5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Re: 如何對應油價高漲,2HOME太遠的問題

反過來想:

1. 把2HOME賣了
2. 把2HOME租了
3. 把2HOME忘了


post by ""2home""
最近油價高漲,2HOME 距離太遠,每個星期去兩次,太傷本了,有好方法可解決嗎? 還未買地的人,會不會改變您找2HOME 的地點.

目前想到的方法如下:

1. 坐大眾交通工具
2. 共乘.
3. 弄簡易工寮,改一個月去一次, 一次住久一點.
4. 把 2HOME 當成 1HOME 長住.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5#
發表於 2008-5-29 22:14:45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只要是兩個人以下,我都是騎機車...
開車四十分鐘內,騎機車約六十分鐘...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6#
發表於 2008-5-29 22:43:11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把2HOME換到離家十分鐘騎腳踏車去就好..

使用道具 舉報

萬分會員

論壇藏鏡人

Rank: 9Rank: 9Rank: 9

7#
發表於 2008-5-29 22:58:46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post by ""笑瞇瞇""
把2HOME換到離家十分鐘騎腳踏車去就好..


還是笑學長有遠見啦~~ 買在那麼近的地方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8#
發表於 2008-5-29 23:09:2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post by ""笑瞇瞇""
把2HOME換到離家十分鐘騎腳踏車去就好..


如果 1Home 距離 2Home 只有十分鐘路程.
把 1Home 賣掉
那 2Home 改成 1 Home 也省事多了.

還是笑兄的 2Home, 從頭騎到尾要 10分鐘.
:roll:
--Stay Foolish in front of Natural.
Http://cloudlife.pixnet.net/blog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9Rank: 9Rank: 9

9#
發表於 2008-5-30 00:02:52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每個人的經濟狀況不同. 不過有能力買2Home的,對"省"的定義應該是種興趣及風潮巴?
我比較接近站長的想起及作法.不過改變交通工具的瓶頸, 主要還是要攜帶一些除草等等的整山裝備.所以啦.2Home那邊需要先有可以儲藏又不會"掉"的空間.比如貨櫃或是甚麼豪宅城堡類的.要不然現在各地難免有一些吸安的慣竊.有了儲藏的空間.就可以儘情發揮騎腳踏車或機車之類的省油運動.
至於kevin兄的:
1. 把2HOME賣了
2. 把2HOME租了
3. 把2HOME忘了
其實也蠻俯和您的上班狀況.即使2HOME離您家十分鐘也沒用啦.其實您的休閒最佳選擇是 :全家一同找個舒適的民宿就 ok了.而且還可以隨時享受不同風格的民宿.買了2HOME對您是多了一個"甜蜜"的煩惱啦.
人跟景觀都是唯一的,帶著尊重的心情仔細欣賞品味,應該會有所穫益

使用道具 舉報

Rank: 4

10#
發表於 2008-5-30 07:37:50 |只看該作者.....載入全部圖片 用LINE傳送 . 分享到FB
"主要還是要攜帶一些除草等等的整山裝備.所以啦.2Home那邊需要先有可以儲藏又不會"掉"的空間"
山林前輩這段話我覺得很貼切,而且我也正在執行中.

使用道具 舉報

2home站內搜尋



回覆:如何對應油價高漲,2HOME太遠的問題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帖 登錄 | 註冊成會員

Archiver|手機版|2home 打造桃花源

GMT+8, 2024-12-1 09:10 , Processed in 0.045531 second(s), 10 queries
免責聲明:2home網站是以即時上傳留言的方式運作,一切留言內容只代表發言者個人意見,非本網站之立場,2home網站對所有留言的真實性、完整性及立場等,不負任何法律責任。 .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