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9-23
- 最後登錄
- 2022-4-4
- 在線時間
- 4109 小時
- 閱讀權限
- 90
- 積分
- 9405
- 帖子
- 1039
- 精華
- 0
- UID
- 17758
|
茉莉花 發表於 2013-12-9 12:04
謝謝
那冬天葉子枯了
掉光是正常嗎
以下係網路搜尋資料請參考
楓香不是楓
楓樹是楓樹科(根據最新分子證據應為併入無患子科)的植物,葉子對生,到秋天會變黃甚至變紅,冬天則會落葉。楓香則是常見的低海拔喬木,屬金縷梅科(現為虎耳草目楓香科)的植物,因為葉型有點像楓樹,樹脂又具有香味,所以稱為楓香。楓香的葉子互生,秋天時,葉子會變黃,在海拔越高越冷的地方,葉子會越紅。
楓樹是中國原產的植物,許多文章常描寫到它。至於楓香,在中國分布非常有限,只產在南方,例如臺灣。早在魏晉時代的文獻就已經記載了這兩種完全不同的植物。到了一千七百年前的東晉時代,有些文人在描寫楓葉時,由於沒看過楓香,便以為楓香也是楓樹,兩者混用,並以訛傳訛,傳到了明朝,著名植物學家李時珍寫《本草綱目》時也把楓樹和楓香當成同一種植物。這本曠世鉅作的影響力非凡,更使大家以為楓樹和楓香是一樣的了。
跨國烏龍 楓樹之名變成槭樹
兩百多年前,日本引進了楓香。由於日本的氣候比較冷,所以楓香顏色的改變比較明顯,當日本人看到楓香的葉子會變成黃色甚至泛紅時,以為楓香就是楓樹,便稱它為「唐楓」。一位日本知名的植物學家因為熟讀了《本草綱目》這本書,也誤以為楓香就是中國的楓樹,但是當他將楓香和日本原生種的楓樹比對後,發現兩者不同,就擅自作主地把楓樹改名為槭樹,以後的日本植物學者便沿用這個名字,稱楓樹為槭樹,甚至將這個觀念傳到了中國和臺灣。於是,楓樹之名變成了槭樹,楓香、楓樹和槭樹因此就被混用了。
不過,後來,臺灣大學的李學勇教授卻發現中國古書上的槭樹,指的是七葉樹屬五加科植物。在李教授的細心查證後,楓樹終於獲得正名。以前葉子會變紅而且對生有翅果的槭樹例如,青槭、紅榨槭、掌葉槭等,現在都應該正名為青楓、紅榨楓與掌葉楓。
秋季是賞楓的好季節,臺灣賞楓最佳的時間是十一月中旬到十二月底。小朋友在賞楓時,不妨仔細觀察楓樹的葉子與果實,或把美麗的楓樹寫入遊記,不過,千萬別將楓樹與楓香的名稱搞混喲!
BOX 楓葉為什麼會變紅?
楓樹的葉子平常看起來是綠色的,這是因為葉子中含有用來行光合作用的葉綠素。而在天氣變冷的秋天,葉綠素因為溫度降低逐漸分解,葉子裡的澱粉也逐漸轉化為花青素,因此葉子就慢慢的由綠色變成黃色或是紅色了。
BOX 楓樹與楓香的差別
楓樹 楓香
科別 楓樹科
(現為無患子科) 金縷梅科
(現為楓香科)
葉序 對生 互生
葉開裂 依種類不同
開裂數也不同 幼葉多五裂
老葉多三裂
果 翅果 球形聚合果
它們會變色——葉子從綠油油變紅或啡或紫或金黃!要看到赤紅的楓香機率微乎其微,除了日夜溫差要大之外,還要有濕度的配合,每年秋天晝短夜長的現象逐漸明顯,幾經風霜之後,楓葉中的葉綠素分解殆盡,葉黃素及葉紅素的顏色於是顯現出來。楓香的葉紅素較少,變色之後葉子不久即掉落,枝葉因此顯得枯黃而疏落。 辨識這種植物很簡單,拔一片葉子揉碎,可以聞到香香的氣味這就是楓“香“的由來。
「楓香」(Liquidambar formosana---Liquidambar,liquid為液體,ambar為琥珀,意指它會流出芳香樹脂, formosana福爾摩莎指台灣,台灣早期被稱為美麗的小島, 俗稱: 香楓、楓樹、大葉楓、路路通、雞楓樹、雞爪楓、楓子樹、白膠香、靈楓、香菇木, 英文名稱:Sweet Gum)
是台灣的原生樹種,屬金縷梅科,落葉性大喬木,可高達20公尺以上,是喜歡陽光的陽性樹種。葉片大多呈掌狀三裂,互生或叢生於枝條頂端,葉片常用來夾在書內成為自然書籤。花為雌雄同株單性花,果實為圓球型蒴果具有芒刺,蒴果成熟後成黑褐色裂開,裡頭有一到兩枚的種子。有些農人將楓香木材用來作為栽培香菇的優良段木。
原產台灣及中國南方,主要分佈於全省平地及低海拔山區,以奧萬大的楓香純林最具代表性。楓香因具有特殊香味的樹脂,葉子類似楓葉,故稱為「楓香」,楓香是屬於落葉喬木,樹幹有類似樟樹之縱裂溝紋,單葉互生,掌狀三裂,有鋸齒緣,單性花雌雄同株,無花瓣,蒴果聚合成球形有刺;楓香落葉前的紅艷與抽出新葉時的鮮紅是兩大美景。
楓香紅葉的形成和許多落葉樹種一樣,由於溫度的改變,葉片內的花青素(紅色)、葉黃素(黃色)就會取代了葉綠素,溫度越低,時間越久,紅、黃葉的現象會越來越明顯而美麗,因此每年冬天東北季風將寒流吹過,就會讓植物園裡的楓香吹出楓紅。落葉後的楓香留下滿樹的帶刺蒴果另有一番風味。楓香變化繽紛的楓葉與優美樹型常被用來做為庭園盆景和行道樹。
楓香落葉掉光係正常現象,楓香秋冬落葉前的紅、黃葉的現象與春天抽出新葉時的嫩紅及轉成綠葉均值得觀賞的美景。
|
-
4
查看全部評分
-
|
感恩 知足 惜福 回饋 儉樸 勞動 環保 單純 低調 樂活 自在 關懷 無愧
|
|
|
|